关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论研讨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方式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大家普遍认识到,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两个根本转变是根据我国现阶段改革和发展中内在的深层次矛盾而提出的具有全局性的战略决策。如果不实现这两个转变,就无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路子。这两个转变之所以重要和正确,是因为它们反映了生产关系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对于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状况,大家一致认为,虽然改革开放后,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使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一直存在的“四重四轻”(即重速度,轻效益;重投入,轻产出;重数量,轻质量;重外延扩张,轻技术进步)所造成的“两高两低”(即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低消费)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产值的增长速度主要是靠资源的巨大消耗取得的。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是当前经济生活中许多矛盾和问题的症结所在,在以后的发展中,再靠消耗大量资源来求增长,是不可取的,也是难以为继的。
二、关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规律性
学者们普遍认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本质上属于生产力的发展方式问题,它必然受到生产力发展规律、生产关系发展规律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规律的制约。因此,必须从经济规律的角度来探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1.有的同志认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客观规律的要求。其中,一是经济发展阶段的规律要求。二是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特别是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的要求。三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目前学术界虽对这一规律的认识还未形成共识,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则为大多数人所认同。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要遵循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以不断满足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为目的,既不是为了产值和速度,也不单纯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
2.有的同志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增长的基本趋势可以概括为五个规律。(1)要素替代规律。(2)结构转变规律。(3)速度变化规律。(4)机制更新规律。(5)效益提高规律。增长方式转变是以上述的增长规律为依据的,并且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增长方式转变将是一个自然的经济变化过程。
3.有的学者侧重从生产力发展规律方面探讨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他们认为,经济增长采取什么方式,取决于社会分工发展程度、生产力总体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我国已经进入一个向小康水平迈进,以大工业为手段,大规模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全面工业化的新阶段。这就从总体上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出了要求和提供了条件。从根本上讲,要实现这一转变,首先要遵循生产力规律体系的要求。生产力规律体系,简要的划分可分为三个层次的子系统:基础层次——生产力诸要素发展的规律;中间层次——生产力诸要素组合发展的规律;高级层次——生产力发展总体运动规律。要素发展规律包括劳动者智能化规律、劳动工具的功能化规律、劳动对象的精细化综合化通用化规律等。其中,生产力组合发展规律中质量组合的结构合理化高级化规律、数量组合的适度规模规律、布局变化趋优规律、时序发展合理排序规律反映了集约化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要求。生产力总体发展规律中的按比例发展规律、适当速度发展规律、劳动节约和劳动生产率不断增长规律、产品质量日益优化规律和产品不断更新规律、追求最佳效益规律,揭示了生产力持续、快速、协调、高效发展的基本途径和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规律,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些同志从我国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客观规律为依据,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1)不能把由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转变绝对化。粗放和集约都是发展变化的,是相对的。从理论上讲,集约经营和粗放经营是相互联系的,粗放经营又是集约经营的基础。(2)不要把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与外延型扩大再生产完全对立起来。应看到,增长方式与效益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在不同产业、不同规模、不同地区的企业之间两者的关系都是不同的。因此,企业在扩大生产时,要从实际出发,对不同的投入与产出作仔细的分析比较,哪种做法效益好,就采用哪种做法,不要简单化、凝固化。(3)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现阶段,还不能过快地放弃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方针。
三、关于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
许多同志都强调,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经济体制的转变。增长方式的转变取决于作为增长主体的企业的增长观念和行为的转变。目前我国经济的资源约束型增长还没有真正向需求约束型增长转变,这主要表现在投资增长和工业增长没有受到市场机制的有效约束,投资增长速度超过技术进步速度、工业增长速度超过需求增长速度而盲目扩张的状态大量存在。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这个市场主体没有真正确立,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产权约束和风险约束机制,不能对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作出正常反应,从而导致市场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有的同志认为,人们是根据经济体制来选择经济增长方式的,而经济增长方式又会通过实际效果反过来影响经济体制的选择,从而形成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经济体制的变迁过程。经济体制主要通过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主体行为模式来影响经济增长方式。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由于经济运行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机制不同、资源配置方式和资源使用成本不同、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同,因此,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经济主体行为模式也会有所不同。在传统计划体制下的经济行为主体倾向于通过大量投入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来完成计划指标,因此,经济行为主体采用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具有客观必然性。有人还特别指出,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资源约束的情况下也要求集约经营。但由于经济运行和经济主体行为不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因而不同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集约经营。其集约化的结果只能是集约化的数量扩张和集约化的外延扩大再生产,无法达到真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的。这就是为什么只有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真正转变整个经济的增长方式的原因。
有的学者指出,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需要破除三个认识误区:一是把两个转变割裂开来,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过程。这样就会在进行体制转变时忽视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经营方式的转变,形成体制转变与增长方式转变相分离的局面,最终影响两个转变的进程。二是把两个转变混为一谈,两者相互代替,主要体现在用“改革”代替“管理”或用“管理”代替“改革”的两种主张上。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把“改革”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完全看成是政府的事。
有的同志认为,从体制上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之所以举步维艰,主要有三个障碍性因素:(1)在微观经济主体中,企业缺乏采用新技术的内在动力;企业内部的“大锅饭”和平均主义抑制技术创新;企业行为追求短期目标。(2)在宏观经济体制中,存在数量扩张的内在倾向。这种倾向源于政企不分,企业缺乏风险约束机制。集中表现为各级地方政府的“投资饥渴症”。(3)在中央、地方新的利益格局中,存在着地方利益的独立化和分散化倾向。表现在宏观调控乏力;地方利益扩张;重复生产、重复建设。
有的同志提出,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有新思路,要全面、具体地分析当前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不仅要针对前30年,而且要针对近10多年。有一种观点把增长方式转变滞缓仅仅归结为市场经济没有完全放开,这是片面的。对转变滞缓应当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上加以考察。从宏观方面看,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有传统体制的影响。但是,市场化改革带来的某些负面效应也不能忽视。前一段体制改革中造成中央财政收入的大幅度下降,国家宏观管理的力量被削弱,使得市场自发作用的力度日益强化,地方和企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追求短期效益,出现了盲目发展、盲目引进、重复建设,投资日益向轻、小倾斜,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等消极现象。从微观角度上看,一方面许多企业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导致产品积压,资金周转不灵,影响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市场机制的负面影响也比较明显,企业盲目追求产量的增长,乱铺新摊子,浪费了巨额宝贵资金。为了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着手。从宏观方面看,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处理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建立起引导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的调控机制,特别是加大调整产业结构的力度,使重大经济结构合理化。在微观层次方面,主要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推进企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有的同志从对我国当前经济运行现状的分析中,提出了我国经济运行究竟应该靠什么启动的问题。我国投入产出率低下,占第一位的原因是不是体制问题,他表示怀疑。1995年实现了翻两番,但并未达到小康水平,人民没有得到很大实惠,而且国民经济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主要不是体制问题,而是如何启动经济运行的问题。长期以来靠投资拉动经济运行,带来通货膨胀,受害的是国有企业和农民。他认为在国民生产总值一定的条件下,消费在GNP中所占的比重越大,消费水平提高的可能性就越大。而高投入、低产出的增长方式必然使消费在GNP中的份额受到投资、政府开支等因素的挤压。这样,如果经济增长率保持不变,只有转变增长方式才能实现小康水平。
2.社会分配机制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
有些同时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与社会分配机制具有紧密关系。在构成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中,社会分配无论是从生产力方面看,还是从生产关系方面看,都对经济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制约或促进作用。(1)社会分配是否合理会导致不同的经济增长效应。只有社会分配的差别真正以生产资料占有、使用的效益和劳动投入的经济效益为依据,才能使每个生产单位和劳动者积极主动地通过更有效的方式使经济得到更大的增长。(2)社会分配影响生产要素的生成和总量的增加。只有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提供或投入了生产要素而得到相应的或更多的报酬或收入,它才倾向于多提供或多投入生产要素,相应的生产要素才会有更多的生成或增加。(3)社会分配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当一种社会分配是以效益为中心进行分配的时候,它就会导向选择一种能促进经济效益提高,从而使经济有效增长的方式。
当前的实质问题是怎样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分配的更紧密、更有效的结合。这些同志提出以下见解:(1)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不仅要改革和重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而且要优化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和使用权益。(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分配必须以效益为原则,形成推动经济增长的强有力的机制。(3)社会分配不仅要导向增加经济效益,而且要导向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4)重视政府和市场对社会分配的双重调控,保证社会分配对经济增长方式选择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3.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有些学者提出,市场经济就其质的意义来说,就是市场消费推动的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就是把计划与供给约束型经济转变为市场与需求约束型经济;从粗放型经济增长向集约型经济增长转变,就是变产值数量增长型为效益质量提高型。而实现这两个转变,必须适应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变动,有序地调整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消费者的生活质量。消费结构是导向和推动宏观微观产业调整,实现产业系统合理化,优化国民收入分配,决定财政与工资比例的基本依据。探索消费结构变动趋势,把握其发展规律,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有重要意义。
(1)经济增长方式要与消费方式相适应。在一定意义上,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像经济增长方式有粗放型与集约型两种类型一样,消费增长方式也有这两种类型。消费的粗放型增长主要是量的扩张,集约型增长主要是质的提高。消费增长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之间的联系本质上就是消费与生产之间的联系。应该看到,我国当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仅受到资源约束、体制约束,还将受到消费需求的约束。而且由于消费有导向作用,认真研究现代消费需求的指向、特点和它的发展变化趋势,可以批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和方向,避免转变中的盲目性和偏差。
(2)消费增长新阶段要求经济增长方式转向集约化。我国居民的生活已经开始由温饱向小康过渡。小康和温饱的最大差别在于居民生活追求的指向不一样,温饱时期主要追求数量,小康时期主要追求质量。我国居民在新阶段所追求的消费质量从内容上说,包括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它要求提高消费品的质量,拓宽消费领域,完善生活服务体系,净化消费环境。要实现这种要求,就必须走集约化的道路,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他们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如何面对上述趋势选择具体途径,以下几点是很重要的:一是发展高科技。小康阶段的消费扩张实质上是对高科技的要求。二是发展规模经济。只有发展规模经济,才能向消费者提供既优质又廉价、既有高科技含量又花色品种齐全的丰富的消费品。三是调整产业结构。目前我国实际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供需矛盾突出。四是创造名牌产品,它可以成为经济转型的龙头,用创名牌带动高科技的发展和运用,带动企业管理水平和各种营销策略的提高。五是深化体制改革。前述的一切措施都有待于深化改革才能有效地加以运用。因此,深化体制改革,加快经济体制转型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是实现消费集约增长和经济集约增长的根本途径。
4.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
有的学者提出,我们既要认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般规律,又要认识各个产业部门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一般规律必然有它的特殊的作用形式。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特点,取决于它的基本状况:我国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将长期存在;我国农业生产的粗放经营表现为“低投入低产出”;我国农业是经不起市场竞争的弱质产业。从上述情况出发,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特点可以归纳为:1.农民是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体。2.在农业中,两个根本转变的关联度很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经济体制有四点要求:(1)制度创新。在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前提下,需要寻找有效的生产组织形式以克服千家万户的分散性和由此带来的势单力薄的弱点,加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力度。(2)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向集约型转变,要使农民得到实惠。在这方面价格改革极为重要。(3)需要形成有利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性因素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革命;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充分发挥国家对农业增长的宏观调控与市场保护力量的作用。3.集聚自然生产力的作用是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我们重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但不可夸大;把提高资源产出率作为衡量农业集约化经营的重要指标;正因为要重视和凝聚自然生产力的作用,就更要依靠可以有效利用自然生产力的农业科技。
四、搞好国有企业改革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本质上讲是企业行为,是投资者的具体追求,而不是一般的社会行为,更不是政府的直接管理行为。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来看,必须解决两个问题:(1)对国有企业继续深化改革应以改造原国有企业为重点,而不是重新设点布阵。(2)摆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与技术改造、经营改造和规模改造的位置,不能用后者代替前者,单纯靠加强管理、包括引进自动化管理手段,并不能解决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高的深层次问题。企业深化改革的根本问题还是体制问题,核心是把人还是把物摆在第一位。现在有人借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扩大科技含量的要求,认为我国企业的根本问题是技术设备落后从而制约效益的提高。这种看法如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必将带来消极后果,固定资产投资热又会转为先进设备购置热。企业改革的重点是要在产权关系转变的基础上解决经营体制转变问题,其中关键是解决职工权益问题。
有的同志认为,国有资本的人格化运营是国有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关键。当前国有资本运营缺乏人格化机制,在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为国有经济的粗放增长提供了体制条件。从微观看,国有资本的行政化而非人格化的运营是国有企业预算约束软化的根源,也在微观经济活动中造成了一种粗放的数量扩张型的增长势头。通过改革,国有企业虽然向成为独立法人迈进了一步,但由于国家作为国有企业出资者人格化的问题没有解决,再加上管理制度方面的原因,微观的经济运行仍然没有走出粗放增长的怪圈。从中观即产业活动的层面来看,由于国有资本的非人格化运营,也难以按照国有资本增殖的要求有效地进行产业结构设计和产业组织,又造成产业层次的粗放增长。从宏观角度看,国有资产运营的非人格化提供了全局性粗放增长的政策背景。而实现国有资本人格化运营的关键是在现实经济运动中选择国有资本高效率运营的支点。根据支点选择的原则(集约增长原则、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优化原则、国际竞争力原则、低交易成本原则),这个运营支点应以授权规范的国有企业集团母公司控股运营为主。
标签: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经济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消费社会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企业经营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