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立体绿化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_刘斌

城市立体绿化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_刘斌

上海谷润景观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目前,城市中的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城市正在朝向立体化的方向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城市的绿化也在逐渐向立体化的方向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立体绿化模式及关键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其次,分析立体绿化模式的主要内容,以及该种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展现出的特征。最后,针对目前立体绿化的工程实际,分析关键技术的应用,以推进立体绿化模式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城市发展;立体绿化模式;关键技术

引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造成城市可以利用的绿化面积不断减少。根据国家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累计值)为78046.12万平方米,累计增长4.2%,其中高层住宅的销售面积占比为65%,累计增长23%。可以看出,对城市的绿化进行立体化的方案设计,已经是时代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

一、城市立体绿化模式及关键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城市立体绿化模式,主要指城市的绿地、植被向纵方向上延伸,充分利用城市的水面、建筑的墙面、建筑的屋面以及室内空间,将绿化的空间纵向延伸,打造立体化的绿化结构[1]。这种方式已经在目前城市绿化当中,有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北京、上海、青岛、成都等城市,都已经有了比较成功的实践案例。从立体化绿化模式的具体应用成果来看,应用这种模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充分利用城市的空间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的效率,将城市中的建筑,作为绿化的基本载体,打造立体化的建筑利用模型,将城市中的停车场、道路充分利用起来,既美化环境,又降低这些场所的管理维修费用,建设环境保护型的城市绿化体系[2]。(2)改善城市的整体环境,立体绿化模式有助于城市绿化面积的增加,大量的植物,有助于城市热岛效应的降低,有助于为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与生存空间。(3)减少城市中的资源消耗与资源浪费。立体绿化模式整合了城市的水循环系统、太阳能发电与供热系统,可以减少灾害性天气对城市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减少水资源与化石能源的使用,加速资源能源集约型城市的建立。

二、立体绿化模式的主要内容

立体绿化模式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是,传统绿化方式的升级。第一,水面绿化方式的升级,主要是利用浮托技术,在水面上栽种水生植物,净化水质,提高水面的美观程度,净化水面上方的空气,打造立体化的水面空间[3]。第二,地面绿化方式的升级,主要采用差异化的植物种植技术,合理计算空间内不同植物种类,获取到的光照、养分、水资源等,为每一种植物的生长,营造最适宜的生存环境。第三,建筑阳台与屋顶绿化技术的升级,主要是利用第四代建筑技术、苗木种植技术,将建筑的阳台、屋面等空间充分的利用起来,进行无土栽培绿化、蔬菜种植绿化等等。

另一方面是,新型纵向绿化技术的应用。首先,城市绿化人员利用爬墙植物等特殊的绿化植物,对低矮建筑的外墙进行绿化,让植物装点建筑外墙的表面。其次,绿化人员利用墙面设施构造技术,在建筑外墙的表面,安装网状支撑结构,帮助植物依靠支撑结构的作用,向上攀援。最后,绿化人员可以在建筑的外墙上加装容器,使植物在这些容器中,通过营养液获得营养,向上生长。这种方式被广泛应用在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园当中,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与美化价值,可以给城市居民带来美好的感官体验。

三、城市绿立体化绿化模式关键技术的应用与升级

(一)城市绿立体化绿化的要点

城市立体绿化模式,有以下几个要点,城市绿化施工人员,要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保障立体化绿化模式关键技术,有效的应用。(1)坚持全方位的绿化原则,综合使用多种绿化手段,提高绿化的综合效果,保障每一种绿化植物,都发挥出最大的生态价值。(2)注重生物选择的多样性,既要给市民创造一个多样化的绿化环境,也保障城市生态系统的良好运行,避免单一物种的过分繁殖,影响城市绿化生态系统的安全性。(3)提高布局的科学性。城市绿化不是简单的在指定的地点,种植制定的植物就可以,而是要充分考虑设计感与美观度,既要按照生态要求,种植适当的植物,也要按照美学要求,形成城市绿化的点、线、面优化布局。(4)要注重立体绿化模式的可执行性,尽可能的降低绿化工程施工的难度,选择易于打理的植物和种植方式,减少工程施工的阻碍,降低绿化成本。

(二)城市绿立体化绿化的主要类型

根据上文所述,目前城市立体绿化模式,主要包含水面绿化、地面绿化、墙面绿化、阳台绿化等等,不同的绿化方式,需要不同的植物品种,绿化工作人员要进行品种选择上的优化处理,提高立体绿化工作的有效性。第一,对于大面积的绿化水面,工作人员可以选用美人蕉、黄菖蒲、鸢尾、千屈菜等植物品种,利用这些植物发达的根系,对水体进行净化,同时,这些植物还可以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对水面上方的空气进行净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二,对于地面的差异化绿化,工作人员可以选用月季、紫罗兰、玉麒麟 、芦荟、大花红星、也门铁中 、蝴蝶兰等植物,利用这些植物高低的落差,打造立体化的植物光利用系统。同时,这些植物具有良好的抗旱、抗旱性能,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强,不容易受到复杂的地面环境的影响。第三,对于墙面的立体绿化,工作人员可以选用常春藤、爬山虎、罗兰等品种。

(三)城市绿立体化绿化的关键技术应用

1.城市绿立体化绿化的优选优育

在确定植物的种类之后,城市绿化工作人员,要根据城市绿化施工计划方案,结合植物供应商提供的品种状况,进行植物的优选优育。

一方面,工作人员要进行优质种苗的培育,对植物的种苗进行繁育。选择饱满有光泽、没有虫洞、没有病害现象、质量相对较大的植物种子,保障植物的发芽率。在植物种子选定之后,要用适量浓度的药液,对种子进行浸泡,杀灭种子中的有害细菌和微生物,提高种子的吸水率。

另一方面,在植物的播种阶段,绿化工作人员要对土壤的水分、气温条件、土壤的含氧率进行控制,保障种子在播撒之后,可以良好的出芽。尽量在春季、秋季等气温环境、水分环境比较适宜的季节,进行播种,并对播种后的土地进行严格的管理。可以适当的在种植的地块上,覆盖薄膜,装置营养钵和穴盘,控制好光线、水量、施肥量,并做好种植期间的除草工作。

2.城市绿立体化绿化的科学栽种

第一,做好营养体的繁育工作,保障插条苗具有充足的生长空间,在营养液中添加适当的杀菌剂,处理好插条苗与插根苗的比例。工作人员要采用适当的扦插方法,例如压根方法、嫁接方法、压条方法等,满足种苗快速生长、繁育、覆盖的需求。

第二,工作人员要根据种苗的生长状况,进行科学的种植。根据地块的面积、形状、水源供给情况,温度条件、交通状况,选择合适的种植方法。在水源不足的环境中,要处理好供水的周期问题。

第三,工作人员要根据不同的绿化范围,选择不同的种植方法。在水面绿化空间,要对浮托的材质、面积、质量进行控制,保障浮托不受到丰水期和枯水期的影响,可以在水面上保持比较稳定的位置。

第四,工作人员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选择适合中肥料种类与施肥方式,尽量选用腐熟程度高的有机化肥,提高园林绿化的生态性。

第五,工作人员要对种植后的园林植物进行适当的间苗,保障每一个地块的植物,都能获得充足的光照、养分和水资源,减少植株之间相互倾轧的现象,提高植株的成活率。

3.城市绿立体化绿化的后续养护

在绿化植物种植之后,城市立体绿化工作人员,要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对植株进行适当的修剪。

一方面,工作人员要采用精细化的观察办法,利用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的发展成果,在大型植株上加装智能传感设备,感受植物生长期间的光照、水分、营养配合状况,有针对性的植物进行追肥。工作人员要对植物的生长高度,进行严密的监控,保障植株的生长高度,与立体化绿化方案中的其他植株的高度,具有统一性,对于明显矮小的植物进行补种,对于超过高度限制的植物,进行掐尖、去节等人为控制措施。

另一方面,工作人员要对植物的病虫害现象,进行重点的控制,对于出现病虫害的叶片,进行药物喷洒处理,将单独出现病害的植物进行隔离。对冬天枯萎期间的植物,尤其是水面上的植物,进行及时的清理,避免绿化环境受到污染,提高整个城市立体绿化模式管理的科学性。

结论:综上所述,立体绿化模式及其关键技术的应用,有助于立体化的城市生存空间的美化,有助于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从本文的分析可知,研究城市立体绿化模型与关键技术,有助于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人员,从发展的角度出发,看待目前绿化技术与绿化理念的进步,有针对性的进行绿化方案的调整。因而,我们要加强对立体绿化模式的理论学习,并在绿化实践中,探索优化立体绿化关键技术应用效果的方式。

参考文献:

[1]段启明.新加坡立体绿化实践经验对我国立体绿化设计的启示[J].江西建材,2018(13):8-9.

[2]黄金凤.徐州城市高架桥下“灰空间”立体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模式研究[J].绿色科技,2018(19):22-24.

[3]肖姣娣.娄底市城市立体绿化现状、问题及对策[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7,31(06):10-15.

论文作者:刘斌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31

标签:;  ;  ;  ;  ;  ;  ;  ;  

城市立体绿化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_刘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