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四川成都610075)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目前认为和免疫调节紊乱 、遗传易感性、感染及环境等因素有关。西医上多采用美沙拉嗦、柳氮磺胺毗啶、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治疗,但总体效果欠佳,副作用明显[1]。 而中医针灸治疗 UC 疗效确切,本文主要总结了针灸治疗该病的选方特点,以及相应中医理论进行探讨,望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针灸治疗;穴位;中医理论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 是一种以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的消化道疾病,属炎症性肠病( IBD) 的范畴[2]。最常见症状为“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在世界范围内,溃疡性结肠炎旳发病率[3]在5/10万至24.5/10万之间波动,欧美国家UC的发病率为每年10/10万至20/10万,与之相比亚洲国家的发病率为每年1/10万至2/10万。近年来的发病在我国也呈增髙趋势[4]。西医认为其发病机制包括遗传基因、神经精神环境、免疫、肠黏膜屏障和感染等多方面,但以遗传基因易感为前提,环境和精神对机体的刺激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或紊乱,肠屏障受损加之肠道感染可使肠道通透性改变或增高而发病[5]。西医对于 UC 的治疗并无针对性的特殊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归属于中医学“痢疾”、“泄泻”、“便血”、“滞下”、“肠风”等范畴。其发病从中医角度来看与肝、脾、肾关系密切,脾虚又是发病的根本,而湿邪在发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气滞血壅又是其病理变化的又一关键环节[6]。研究发现,针灸对当前普遍认为的 UC 的发病机制具有针对性的治疗作用,疗效快、效果巩固;针灸有着中医治疗疾病的整体观念,通过对免疫、内分泌等多途径的调节治疗胃肠道疾病[7]。历代医家运用针灸治疗该病,其机制及选方特点都有几个共同特征,现总结如下:
1、主选胃经,多取足三里、天枢、上巨虚三穴
针灸治疗UC的高频穴位,主要分布在足阳明胃经,胃经包含穴位数目最多,使用频次最高,成为治疗的首选经脉[8]。文献有《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曰:“飧泄,大肠痛,巨虚上廉主之”。《西方子明堂灸经》:有“巨虚上廉: 食泄,腹胁支满”。《杂病穴法歌》曰: “泄泻肚腹诸般疾,三里内庭功无比”。《针灸大成?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歌》亦记载:“三里:肠鸣并泄泻”。根据刘河间提出的“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和血法,对溃荡性结肠炎的两个主要临床症状:“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就可以着手足阳明胃经,因胃经属阳明经,阳明经多气多血,多气,即是多气态物,多血,血为受热后变为的红色液体,也就是既多液又多热。溃结的病机特点多属气滞血壅,针刺胃经经穴既可以健脾益胃,补虚固脱,又可以调气行血、升清降浊。此外,足三里为胃经下合穴,针灸此穴,配以脾经下合穴阴陵泉,可健脾益气、化湿和胃;天枢、上巨虚分别是大肠经之募穴、下合穴,针刺可调理大肠经气,补虚泻实调脾、通经化瘀行血。诸穴合用,水湿得化,瘀滞得通,大肠气血得行,肠道组织营养状态得以改善,加速炎症的吸收和消退,促进病变部位溃疡愈合,能明显改善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症状。
2、腹配任脉,多灸之
历代针灸家在治疗本病的同时多配以任脉之中脘、神阙、关元等穴,且以灸为主。灸法,既温肠健脾止泻,又可祛湿化浊散寒。如《世医得效方》 曰:“泄利不止,灸脐中,名神阙穴,??????及灸关元穴三十壮”。《脉经》有:“溏泄,针关元,利小便,溏泄便止”的记载。《扁鹊心书》:“脾泄注下,灸命关、关元各二百壮”;“泄泻等证,关元百壮,可保生”。《杨敬斋针灸全书》:“一切泻肚:神阙、气海、关元”。《针灸聚英?天元太乙歌》:“小腹便澼最难医, 气海中极间使宜”。《医宗金鉴》:“ 神阙百病老虚泻”,“关元诸虚泻浊遗”。《针灸逢源》曰:“肾泄,五更溏泄,久而不愈:气海、关元;??????洞泄不止:中脘”。溃结本因脾气不健,湿浊内停肠胃所致,病位在肠,与脾胃关系密切,故有“腹痛”、“腹泻之症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任脉循行在躯体正中,有“阴脉之海”之称,其起于小腹,止于眼眶,此经脉主要有调节阴经气血的作用。灸神阙可达培元固本、补益脾胃、理气和肠之效。中脘乃胃之募穴,针刺或灸之,可有健脾和胃,消积化滞,理气止痛之功。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小肠之气结聚此穴并经此穴输转至皮部。灸关元,不仅可以培元固本、强壮保健,又可温肾补虚、理气除寒。三穴合用之效,可以用现代溃结的发病机制来解释,即针刺穴位对免疫机制及胃肠动力产生良性影响。
3、背有督脉主阳,旁加背俞主脏
背部取穴主要选择膀胱经经和督脉,常用脾俞、肾俞、大肠俞、胃俞、三焦俞、小肠俞、中膂俞、百会等穴[9] 。膀胱经之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之处;而督脉为诸阳之会。《千金要方》曰:“肾俞、章门主寒中,洞泄不化”;“大肠俞主肠鸣腹胀,暴泄”。《医心方》的:“灸诸利方,灸脾俞百壮,灸大肠俞百壮”。《丹溪心法?泄泻第十》 :“泄水多者,于百会穴灸三壮;”《东医宝鉴?内景篇》曰:“泄泻三五年不愈穴:灸百会穴五七壮, 即愈,有灸至二三十壮而愈者”。 《医学入门》云:“赤痢: 小肠俞;百会:脱肛,久病大肠气泄 ”。《针灸聚英》曰:“白痢,灸大肠俞”。《针灸歌》云:“赤白痢下中膂俞”。《神灸经纶》亦曰:“久泻滑脱下陷:百会、脾俞、肾俞;老人、虚人泄泻:??????脾俞、大肠俞”。文献显示,背部俞穴多用于该病久治不愈的治疗。溃结总属慢性肠病,其病程长,易致脏腑气血亏虚,因背俞穴为脏腑经气汇聚之处,督脉总督全身之阳气,针刺这些穴位既可和调脏腑功能,诸脏和则清升浊降,又可升阳举陷、温中止泻,气血调和,泻则自止。
4、远端配以五腧穴
远端俞穴主取足三阴经经穴。足三阴经内属肝、脾、肾,外循胸腹,肠腑功能常与之关系密切。故临床上常选用足三阴经穴治疗该病,主取阴陵泉、三阴交、隐白、公孙、然谷、照海、太冲等[9],其大多是位于膝关节以下的五输穴,如 《灵枢?四时气》:“飧泄, 补三阴之上,补阴陵泉,皆久留之,热行乃止”。《外台秘要》认为:“三阴交可治疗腹胀、腹鸣,溏泄,食不化”。《针灸甲乙经》曰:“洞泄,然谷主之;飧泄,太冲主之”。《针经指南?流注八穴》:“公孙:泄泻不止,小儿脾泄;照海:肠鸣下痢腹痛 ”。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而五腧穴体现足三阴经经脉之气血运行由小到大递增的过程。溃结针灸配以远端之五输穴,从气血根源调理,体现了针灸经穴的远治作用和辨证用穴的特点。研究表明[10],针灸特定穴如五腧穴具有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的作用,通过调节免疫功能、细胞因子、结肠黏膜屏障而达到治疗目的。
本文主要总结了针灸治疗溃结的选方特点,浅析了其相应的中医理论。针灸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临床治疗特色也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其中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类似病症的文献记载颇为丰富,临床研究也越来越多,但中医针灸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尚属初步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众多学者去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孙芳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J]. 中国医药指,2012,10(12):446-447.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草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1,19( 1) : 61-65.
[3]宋瑰,夏冰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及其诊断中国实用内科杂志,30(11):1056-1058.
[4]Jiang L,Xia B ,Li J,et al.Retrospective survey of 452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n W uhan City ,central China [J].Inflamm Bowel Dis ,2006,12(3):212-217.
[5]石 磊,施丽婕.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发病机制研究[J],2014,30(16):1173-1174.
[6]刘朝,针灸治疗渍疡性结肠炎文章的规范表述要素研究[D],中医中药科学院,2013.
[7]黄建强等,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5):166-167.
[8]刘朝等,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诊疗现状与特点[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30(11):3893-3894.
[9]刘立公,急病针灸典籍通览 [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2000.
[10]王晓梅,穆敬平.针灸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及机制研究进展[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 10) : 47 -501.
论文作者:孙丹,梁凡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8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6
标签:针灸论文; 溃疡性论文; 结肠炎论文; 大肠论文; 机制论文; 督脉论文; 穴位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8月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