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之作——纪念恩格斯的著作《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发表120周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恩格斯论文,之作论文,著作论文,周年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是恩格斯的名著《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发表120周年。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 世纪所创立的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崭新理论。它的形成经历了孕育和准备、正式形成和走向成熟、理论体系最终确立三个阶段。《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恩格斯在理论体系形成阶段所写的科学社会主义奠基作。
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
这本著作完成于1880年1—3月。当时欧洲总的形势是:资本主义经过50—60年代的向上发展之后,从70年代以后逐步开始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巴黎公社失败以后,欧洲工人运动一度陷入低潮,但从70年代中期以后,一些国家工人运动又开始复兴,在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建立民族国家范围内的工人阶级政党。
当时,法国正在建党过程中。1879年10月,有觉悟的法国工人在马赛召开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会上决定创建法国工人党。为建党迫切要求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制定党纲,为完成这个任务,由法国社会主义者、党的创始人盖德出面,请求马克思、恩格斯从理论上指导和帮助。马克思、恩格斯应允和接受,很快草拟了法国社会党党纲。马克思写了理论部分,又和恩格斯两人合写了第二部分,即包含直接的政治和社会要求的部分。二是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由法国社会主义者拉法格(马克思的二女婿,劳拉的丈夫)出面,请恩格斯写一本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的读物,以帮助法国工人党的党员掌握科学社会主义,并同流行于法国工人运动中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潮进行斗争。恩格斯把1878年发表的《反杜林论》中的《引论》中的“概论”、第三编的“历史”、“理论”改写为独立的著作。在改写过程中,作者对原文作了一些补充和改动。1880年由拉法格译成法文,以《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为名发表在法国《社会主义评论》杂志上(三期连载),接着出版了单行本。三年以后,1883年出版德文版时,改名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以下简称《发展》)。在这前后,译成西班牙文、意大利文、俄文、丹麦文、荷兰文、罗马尼亚文,在各国出版并广泛传播,成为在欧美各国传播最快最广最有影响的科学社会主义著作,仅次于《共产党宣言》。
这本书从发表到现在,始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作、代表作、权威作。马克思为这本书写了导言,恩格斯写了三篇序言。马克思在导言中赞誉这部著作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恩格斯在法文版出版两年以后满意地指出:“这本书在许多优秀的法国人的头脑中引起了真正的革命”,即破除了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观念,树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列宁认为这是一部“概述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书。同《共产党宣言》一样,是“每个有觉悟的工人必读的书籍”。我们党也非常重视这部著作,毛泽东同志几次规定的干部必读都有这本书。《发展》一书以严密的逻辑体系在一、二、三章中分别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不仅有其社会历史条件,而且也有其思想来源。它的根源虽然深藏在资本主义的物质的经济事实之中,但是,它和任何一种新的学说一样,必须从前人的优秀思想材料出发。这种思想材料,既包括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也包括社会科学的“三个来源”,尤其是19世纪初三大空想家的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最先是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同早期资本主义同时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在欧洲,16—19世纪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的时期,是资本主义逐步取代封建主义的时期。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历史上一大进步。但是,资本主义并不是一个美满的社会制度,它的一些弊病早在其产生初期就暴露出来。人们看到它并不是资产阶级启蒙学者所说的是什么超阶级的“理性的王国”,而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劳动群众的贫困和苦难,激起了一些优秀知识分子代表人物的同情。先进的思想家、哲学家开始研究造成劳动者痛苦生活的根源,探索消除社会混乱和弊病的途径。于是反映对资本主义不满情绪并幻想建立一个消除贫富对立的美好社会的社会主义思潮应运而生。因为这种思潮在理论上是不成熟的,所以叫空想社会主义。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简单协作——手工作坊——大机器生产的发展,空想社会主义大体上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16—17世纪以莫尔、康帕内拉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以摩莱里、马布利、巴贝夫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后者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高峰。
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贡献是: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在社会历史观中包含着一些辩证法和唯物论的因素,为唯物史观的形成迈出了有突破意义的第一步;对未来新社会的描绘中提出了一些天才的有价值的见解。所有这些积极因素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恩格斯说:“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个人的肩上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635页。)
恩格斯在肯定空想社会主义历史贡献的同时,还指出了他们的学说的历史局限性:他们不了解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持用理性原则改造社会;不了解无产阶级斗争的作用和意义,主张用说服和示范的方法改变社会;不了解工人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把他们仅视为同情的对象。恩格斯指出:“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同上,第3卷第724页)“生产状况”指的是英国刚刚有大工业,法国还没有;“阶级状况”是指,无产阶级还没有完全从劳动群众中分化出来,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还很不开展。
从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中可以看到,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学说体系,它既没有离开世界文明大道,更不是狭隘的宗派学说,而是19世纪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成果——三大空想家社会主义理论的直接继续。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发展》的第二章,阐述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这一章强调,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法,即世界观。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由于他们的世界观是机械唯物论和历史唯心论,因而他们的学说只能是空想的而不是科学的。马克思所以能够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除了历史条件成熟外,关键是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即世界观,也就是现在我们强调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在人类认识史上,存在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思维方式的对立和斗争。辩证法要求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观察问题,形而上学则完全相反。从古代朴素的自发的辩证法(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亚里士多德),到15至18世纪400年间的形而上学(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和洛克),到19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恢复了辩证法这一最高的思维方式。但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有两个矛盾,一是方法和理论的矛盾,即辩证法同客观唯心论的矛盾,二是方法论和历史观的矛盾,即辩证法同唯心史观的矛盾。客观唯心论和唯心史观窒息着辩证法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首先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他一方面吸取了黑格尔的“合理的内核”,即辩证法,并把它向前发展了;另一方面又看到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荒谬”,于是用唯物主义代替它,但是,这已不是18世纪法国启蒙学者的机械唯物主义,而是辩证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别名。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他的唯物论是辩证唯物论。
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人类历史,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19世纪40年代,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大机器的广泛使用,经济在社会生活的作用日益突出,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条件成熟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标志着唯物主义的最后完成,这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即自然观和社会观都是唯物主义的,从而使“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即历史观中被驱逐出去了”。而已往是下半截的唯物主义,上半截的唯心主义。因而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不开展,不彻底。现在,开展了,彻底了。唯物史观的创立,解开了人类“历史之谜”,社会发展的动因,既不是英雄豪杰,也不是政治斗争和政治变革,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恩格斯在《发展》中指出:“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740页)他《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在评价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时进一步指出:“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使得他得以从研究人类社会的一般发展规律到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发展规律。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这两大基石,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同上,第732页)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全书的重点是第三章。作者在这一章中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并在这个基础上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未来新社会的基本特征。
恩格斯在1885年《反杜林论》的序言中说:本书第三编第二章《理论》,即《发展》一书的第三章,“这里所涉及的仅仅是我主张的观点的一个核心问题。”这个“核心”包括两层涵义:一是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一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这个论断,说明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马克思主义核心的核心。这个核心也可以称之为主题,整个科学社会主义都是围绕这个“核心”论证这个“主题”的。如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哲学的基本问题”出发一样,科学社会主义是围绕一个“核心”展开,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若干基本理论。科学社会主义所以是科学,就在于它令人信服地揭示和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这个总趋势。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是马克思恩格斯在长达半个世纪的革命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得出的最基本的结论。他们在不同著作中从不同角度得出这一基本结论。马克思恩格斯于1845─1846年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是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论证共产主义必然实现;马克思恩格斯在1848年所写的《共产党宣言》中,是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的阶级斗争中,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马克思在1867年发表的《资本论》中,是从阐述剩余价值学说,揭露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对抗性和历史局限性以及被更高的生产方式代替的必然性。恩格斯在1880年发表的《发展》一书中进一步从分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得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在资本主义社会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矛盾冲突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包括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生产过程的社会化和产品的社会化,这无疑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空前巨大进步,它要求占有也社会化。但是,它是在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框架内实现的。这个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同上,第744页)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 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在生产上,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对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有两个后果,一是经济危机的爆发,二是社会化占有形式的出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的冲突,迫使资本家“把生产力当做社会生产力看待”(同上,第751 页)资产阶级为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变的前提下,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从19世纪后半期起,相应地建立了社会化占有形式,包括各种股份公司、垄断组织、某些部门和企业的国有化。但是,所有这些都是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变换形态,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的矛盾,根除经济危机。因为这些社会化占有形式带有资本的属性。国有化不等于公有制,不能把资本主义的国有企业当做公有制。恩格斯指出:“自从俾斯麦致力于国有化以来,出现了一种冒牌的社会主义,它有时甚至堕落为某些奴才气,无条件地把任何一种国有化,甚至俾斯麦的国有化,都说成社会主义的。显然,如果烟草国营是社会主义的,那么拿破仑和梅特涅也应该算入社会主义创始人之列了。”“现代国家,不管它的形式如何,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的机器,资本家的国家,理想的总资本家。”社会化占有形式的出现虽然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矛盾,“但是它包含着解决冲 突的形式上的手段,解决冲突的线索”(同上,第752 页)后来列宁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是历史阶梯上的一级,在这一级和叫做社会主义的那一级之间,没有任何中间级。”(《列宁选集》第3卷,第266页)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只能缓解,不能解决。这就要求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用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
“两个必然”只是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并未回答社会主义何时取代资本主义。鉴于19世纪资本主义还有很大潜力,还在发展,马克思在1859年所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提出“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3页)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说明,社会主义的必然性是通过长期性曲折性实现的。
对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科学预测
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在分析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国的发展趋势时,对未来社会基本特征作出科学预测。后来他在1886年致爱·皮斯的信中说,他在《发展》一书第三章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预测只限于“经济方面”,而且是“不全面的概述”。恩格斯的叙述,大体上有以下几点:
1、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就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资本主义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充分发展的生产力,是未来社会建立和发展的物质前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必须“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将为人们全面发展提供充分的物质条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
2、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要求用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国家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是指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这种占有在一定阶段就是社会主义国家所有。这种公有制具有科学的意义,即社会占有生产资料、个人占有生活资料。“一方面由社会直接占有,作为维持和扩大生产的资料,另一方面由个人直接占有,作为生活资料和享受资料。这就与空想社会主义的“财产公有”(包括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区别开来。
3、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
社会一旦占有生产资料,“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就让位于按照社会总体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的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
4、用产品经济代替商品经济
马克思恩格斯一直把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私有制联系在一起。认为“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后来实践证明,这种认识是不完备的。这种设想,就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来说,是科学的;但他对于这个过程的长期性却估计不足,对商品货币关系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的积极作用没有充分的认识,更预料不到后来还会出现一种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特殊的商品货币关系。
5、在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基础上国家开始消亡
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通过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将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恩格斯指出,阶级划分“是以生产的不足为基础的,它将被现代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所消灭。的确,社会阶级的消灭是以这样一个历史发展阶段为前提的。在这个阶段上,不仅某个特定的统治阶级而且任何统治阶级的存在,从而阶级差别本身的存在,都将成为时代的错误,成为过时的现象。所以,社会阶级的消灭是以生产高度发展的阶段为前提的。”“国家真正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所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即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同时也是它作为国家所采取的最后一个独立行动。”“国家不是‘被废除’的,它是自行消亡的。”通过实践检验,国家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还不能消亡,在社会主义阶段必须始终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在我国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6、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共生
“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在进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社会以后,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脱离了动物界,成为社会和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上述科学预测,是奠定在严密的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其中第一条生产力是前提,第二条公有制是关键。在恩格斯看来,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必然导致用计划经济代替生产无政府状态,用产品经济代替商品经济,用社会公共管理机关代替国家。作出未来社会上述基本特征预测的前提,一是发生在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二是社会主义革命在主要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所建立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可能与此完全一样。
理论武装终身受用
《发展》问世120年来, 它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武装了一代又一代革命者和共产党人,使人们终身受用无穷。今天,认真学习和研究这部巨著,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了解和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在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阐述得最多最集中最展开的就是这本著作。恩格斯在1874年《〈德国农民战争〉第二版序言的补充》中指出:“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636页)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人们”,首先就是他在这句话之前所指出的“领袖们”。他还为领袖们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提出了三点要求,即(1)“有责任越来越透彻地理解种种理论问题”;(2)“越来越多地摆脱那些属于旧世界观的传统言辞的影响’;(3)“必须以高度的热情把由此获得的日益明确的意识传布到工人群众中去”。这里说的“领袖们”,今天扩而大之,主要就是高中级领导干部。高中级领导干部的理论修养和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或后退、成功或失败。
2、有助于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目前,我们党肩负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高中级领导干部,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探索中进一步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
3、有助于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列宁说, 对于觉悟的工人来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庄严的信念。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在发展中出现的困难、挫折和历史性曲折,有些干部信念动摇,信心不足、解决人们的理想、信念和信心,要通过多方面的工作,但是哪一项工作都比不上学习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在这个问题上所起的作用。因为人们只有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通晓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在思想上牢固地树立起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来。我们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很多都是从学习科学社会主义原著以后,树立起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
4、有助于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同反科学社会主义的界限。当前,思想理论战线取得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混乱现象。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分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同私有化,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议会民主,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等重大问题上的是非界限。学习《发展》,有助于划清上述重大是非的界限。
标签:科学社会主义论文; 空想社会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论文; 恩格斯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黑格尔辩证法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科学论文; 法国历史论文; 共产党宣言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唯物辩证法论文; 社会阶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