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体育运动医疗专科医院康复科 410008
【摘 要】目的:对中药内外合用治疗四肢骨折迟缓愈合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44例四肢骨折并迟缓愈合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药内外合用的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对比各自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肿胀消失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患者(77.2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外合用治疗四肢骨折迟缓愈合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关键词】中药;内外合用;四肢骨折迟缓愈合;临床疗效
四肢骨折为骨科临床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可给患者生活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患者通常需要接受手术内固定的治疗,受到年龄因素、营养状况、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患者往往需要较长的愈合时间[1-2]。基于此,本研究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44例四肢骨折并迟缓愈合的患者为对象,分析探讨了中药内外合用治疗四肢骨折迟缓愈合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44例四肢骨折并迟缓愈合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关于四肢骨折并迟缓愈合的诊断标准,外伤史或局部扭伤天数在50d以上,骨折断端呈现分离状,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51.73±4.51)岁;对照组22例,男11例,女11例,年龄20-77岁,平均年龄(52.01±4.7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具体骨折部位等一般资料之间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包括固定、牵引、西药内服等。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药内外合用的治疗,采取中药煎服联合外敷涂擦热熏的方式,具体如下:① 内服,依据患者具体的中医分型结果采取不同的中药处方,若患者为肝肾阴虚型,则熟地24g,龟鳖甲10-30g,山萸肉、山药、骨碎补、自然铜、当归、茯苓、地龙、泽泻、丹皮、续断各10g;若患者为肾阳虚型,则熟地24g,山萸肉、桂枝各20g,杜仲、附子各15g,山药、丹皮、茯苓、白术、泽泻、天麻各10g,甘草、丹参、干姜各5g,若患者同时具有苔薄黄体征,则取出附子和干姜。均服用40-60剂。② 外用,乳香没药40g,祁艾叶、伸筋草、山奈、透骨草、生川草乌各20g,桃仁、冰片、藏红花、细辛、桂枝各10g,将以上药物研磨成粗末,使用2500ml的95%的酒精浸泡30d,每天摇动3次,以制成酊剂;使用时取20ml酊剂加入开水之中进行熏洗热敷,30min/次,2次/d。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0d为1个疗程,共接受2-4个疗程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并观察两组患者肿胀消失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治疗4个疗程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测定,依据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和表现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治愈(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骨折线模糊,各项临床体征、症状完全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显效(X线片显示有效骨痂大量形成,各项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X线片显示骨痂开始形成或少量形成,各项临床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有效好转,功能测定未恢复正常)、无效(X线片显示骨折处未生成有效骨痂,或骨痂生长不良,髓腔闭合,各项临床症状、体征未见好转,须接受进一步的手术治疗),治疗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x100%。
1.4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并经整理后的数据放入SPSS20.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患者肿胀消失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用 t 检验,计数资料患者治疗效果用(n,%)表示,并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之间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肿胀消失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肿胀消失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之间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活动不断多元化、交通运输业以及工业日益发达,每年因高能量创伤等因素导致的四肢骨折患者例数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人正受到四肢骨折的困扰[3-4],因此提高骨折治疗有效率、多段骨折愈合时间意义重大。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接受中医内外合用治疗的观察组患者肿胀消失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接受西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药内外合用治疗四肢骨折迟缓愈合效果显著,且不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可有效加速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缩短患者肿胀消失时间,对于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德国.中药内外合用治疗四肢骨折迟缓愈合效果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2,8(11):63-64.
[2] 樊燕华,汤小康,童培建等.内服中药治疗骨折早期的研究进展[J].中医学报,2013,28(9):1299-1301.
[3] 吴有鲁,谢金山,张勤中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四肢骨折骨不连25例体会[J].中医正骨,2001,13(2):27-28.
[4] 徐德利,林浩.中西医结合治疗四肢骨折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5,(8):1132-1134.
论文作者:黄齐,罗赛全,黄建良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5
标签:患者论文; 迟缓论文; 时间论文; 中药论文; 对照组论文; 例数论文; 统计学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