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融在促进两次变革中的主要障碍及对策_银行论文

论金融在促进两次变革中的主要障碍及对策_银行论文

浅谈金融在推进两个转变中的主要障碍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个转变论文,浅谈论文,对策论文,障碍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因此,在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将紧紧围绕两个转变目标进行。由于金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特有影响和作用,其在推进两个转变的作用不可低估的同时,金融发展面对国内外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决定其必须加快商业银行改革步伐,规范商业银行行为,走内涵式的发展之路,才能适应和推进两个转变。

金融在推进两个转变中的主要障碍

金融在推进两个转变中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障碍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资金高投入的支撑。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一直为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力争资金搞了许多重复建设,铺设新摊子等外延扩张来发展经济,形成了经济建设中一种很不合理的现象,一方面不少企业产品陈旧,技术落后,设备老化,缺乏市场竞争力,生产能力闲置;另一方面地方和企业上项目劲头很大,搞了许多低水平的建设。因此,高投入、低效益的问题尤为突出,据测算,我国经济增长对资本投入增加的依赖程度在60%以上,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3倍左右, 经济发展的速度与银行信贷资金投入速度不相协调,集约潜力巨大。

二、地方利益保护驱动和企业短期行为,增加银行集约经营的难度。本来,银行按照贷款“三性”原则通过信贷杠杆作用,使资金流向效益优良企业,从而促进落后企业改进管理,提高效益,完全符合推进两个转变的要求。事实上国有商业银行在以往经营中却没有过多选择余地,地方政府出于对地方产业的保护,对亏损企业的“输血解困”关停并转企业的“安定团结”,通过行政会办等措施,给金融部门增加经营压力,金融部门身处当地的经济环境之中,唯恐背上不支持经济发展的包袱,发放了相当部分不符合商业银行贷款原则的贷款,使银行难以在粗放经营中止步。多年来,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企业短期行为屡见不鲜,造成企业运用信贷资金粗放操作,承包企业包盈不包亏,盈利分,亏损挂;做假帐、虚盈实亏,缴财政、挂银行;流动资金挪用固定资产投资;用银行贷款发放工资、奖金等。在企业自身粗放型经营的同时,银行难以摆脱粗放经营、信贷资产质量低的困境。

三、银行信贷管理注重量的扩张,忽视贷款质量、结构、方式和效益。传统的银行资金供给制决定了金融对经济发展贡献必然是数量型和形式性的,在经济迅速发展对资金强烈需求压力下,金融为支持经济发展,倾力组织资金,争取规模,甚至不惜以信贷资产质量降低,效益下降为代价发放贷款,银企关系总体是一种资金供给和投资需求扩张的关系,削弱了银行信贷杠杆的约束力,这种粗放型的金融发展在现实中导致了信贷结构失衡,金融经营效益差。同时,造成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历史资金包袱沉重,大量的应收利息难以收回,增加金融部门盘活信贷资产存量的困难,影响金融部门商业化经营转轨的进程。

四、企业改制中不规范行为,造成银行贷款“悬空”成为银行在适应两个转变要求的障碍之一。目前,部分国有企业转换机制对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带来极大影响,借改制之机逃废银行债务日益严重,表现为:实行母体“裂变”,挂空银行债务;利用“国有民营”“承包租赁”甩开银行债务;利用中外合资,将有效资产转入合资企业,脱空银行债务;企业破产,冲消银行债务,以致造成银行贷款被侵吞、蚕食。这些都严重地影响和制约国有商业银行集约化的经营。

五、现有国有商业银行内部运行机制与其集约化经营的要求不配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长足的发展,对经营管理机制虽然进行了必要的改革,但自我约束机制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部分银行惯于行政方式办事,市场化经营意识不强,规章制度执行不严,管理漏洞比较多;经营业务发展单一,贷款投入比重过大,对中间业务发展不够重视,增收创利渠道少;经营决策系统不完善,感性决策依然存在,影响决策的质量,在贷款上难以避免“人情贷款”、“关系贷款”;金融部门目前普遍存在机构臃肿,网点过多,办事效率不高,筹资不讲成本,负债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改革措施仍处于起步阶段,加大了银行经营难度,这一系列的内部因素,影响了银行集约化经营的整体性。

金融推进两个转变的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已经确立,银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集约化经营,走内涵发展之路是其自身适应市场竞争的内在要求。金融部门如何在适应两个转变的同时推进全社会企业加快两个转变的步伐,笔者认为必须采取如下对策:

一、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实现两个转变是我国当前经济环境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今后15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战略布局,实现这一跨世纪的宏伟纲领,关键是实现两个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当前,各级地方和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紧紧围绕两个转变规划改革和发展战略,转变政策职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集约化经营要求办事,创造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的银企关系,避免和减少对银行信贷的行政干预,矫正企业短期行为,堵住信贷资金通过不正常渠道进入非生产领域和投资领域,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实现最佳配置,发挥最大效率,为银行商业化经营提供一个宽松环境,促进银企关系在法制化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二、正确处理金融与经济关系,为推进两个转变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金融自身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迫切要求整个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整个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离不开金融的约束和支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迅速发展的国家之一,资金供求矛盾仍很突出,要改变经济发展对资金的过分依赖,必须规范经济和金融行为。经济增长首先应以现有基础为依托,依靠现有的企业,充分挖掘潜力,上规模,上技术,上质量品种,上经济效益;按照社会化大生产和合理经济规模要求,利用国有银行存量优势,通过联合、兼并,加快存量资产的优化重组,发展企业集团,实现规模经济,转化银行不良资产;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大银行技改资金投入力度,使科技和经济有机组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胜劣汰和信贷杠杆作用,使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的企业通过市场竞争,大量积聚生产要素,提高市场占有率,促进落后、管理不善、效益差的企业努力追求技术进步,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三、加快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明晰企业产权关系,维护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完整。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特征是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达到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机制。当前企业在改制转轨过程中,必须面向市场,建立社会市场营销型生产经营方式,正确处理国家与集体,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杜绝采取不正当手段,使国家资产流失。金融部门应积极主动参与现代企业制度改革,防止部分企业逃废银行债务行为的发生,争取银行在企业转轨中的主动权,鼓励和支持效益优良企业兼并、托管、收购其他企业,实现国有资产的重组,对困难企业的转轨不管采取何种形式,应以维护银行资产安全,不发生信贷风险为前。除此应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企业改革和体制转换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帮助企业消除负担,减轻银行压力。

四、强化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体制,推进商业银行集约化经营进程。信贷资产质量的提高是银行经营效益提高的前提,也是商业银行实现集约化经营的要求。因此,金融部门在适应两个转变过程中,必须把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放在重要位置,坚持贷款“三性”原则、“三查”制度,全面实施《贷款通则》,推行贷款审贷分离,推行贷款签发第一责任人制度,全面推行贷款抵押担保制度,杜绝发放人情贷款,关系贷款。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有效的信贷评估机制,科学的信贷决策机制,准确的信贷风险预警机制;二是按照市场定位战略稳定一批有市场、有效益、有发展潜力的基本客户群,作为信贷重点支持对象;三是强化贷款本息清收责任制,清收效果与集体和个人所得挂钩;四是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管贷,依法收贷。

五、深化商业银行内部机制改革,以效益为核心,更好推进和适应两个转变为出发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给金融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也给金融调控和金融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部门在目前条件下重点在“内涵”上下功夫,加强经营管理,努力提高商业银行效率,实现收益多元化和服务功能多样化,尽快实现商业银行“自主经营、自负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目标。一是筹资讲成本,强化存款意识,改善负债结构,壮大资金实力,努力实现存款的数量、质量和效益同步增长。二是经营讲效益,在优化信贷结构的同时,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代理业务,提高新兴业务的比重,增加新的生财之路。三是资产讲质量,抓住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机遇,致力于不良贷款的转化,逐步提高银行资产质量。四是管理讲规范,按照《商业银行法》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要求依法经营,充实资本保证合理的资产负债比例水平;牢固树立“勤俭兴行”意识,严格控制费用支出,有效地布置网点,合理配置人、财、物资源。五是发展讲科技。全面推行业务手段电子化,提高办事效率,早已实现金融电子化建设向规模型、效益型转变。六是服务讲水平。通过金融领域开展“四讲一服务”活动,加强金融队伍建设,充分调动人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加大监管力度,严守职业道德、廉洁奉公,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为实现两个转变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标签:;  ;  ;  ;  ;  ;  

论金融在促进两次变革中的主要障碍及对策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