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多重理解及其思想意义_哲学论文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多重理解及其思想意义_哲学论文

对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多重理解及思想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哲学论文,意义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071(2009)06-0014-05 [收稿日期]2009-08-10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深入分析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进而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的核心和基础。而对马克思哲学革命实质的不同理解和阐释,极大地拓展了马克思哲学的理论空间,甚至呈现出了多种不同的马克思哲学的面孔。回顾和反思改革开放以来对马克思哲学革命的不同理解,充分吸取其中的积极成果,是进一步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向,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深入发展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一、对马克思哲学革命实质的不同理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取得的重要理论突破和理论贡献,大都是从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开始的。从1980年代初开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认识论研究首先成为关注焦点。这一方面是受到当时“科学春天”到来的激励和鼓舞,在举国上下学习科学的热潮中,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等“新三论”进入哲学的视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也被译介过来;苏联哲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法的著作也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此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认识论的理解虽未明确提出,但已显示出一种趋向;另一方面,由于当时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仍深受传统哲学教科书的影响,对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理解仅限于教科书的规定,人们几乎尚未思考教科书对马克思哲学革命的诸多说法是否具有充分的学理依据。如认为马克思吸取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和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统一的科学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关于整个世界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等。这些论断在当时具有公理性的逻辑常识的意义,世人很少对之产生怀疑。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列宁所说的“伟大的认识工具”去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既符合当时复兴科学的热隋和氛围,又符合沿袭已久的研究规范。

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研究的深化,一些研究者逐渐放弃了用最新的自然科学成果丰富和充实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研究范式,而对认识中主体的能动选择和建构作用同教科书中所主张的反映论的关系进行了思考,出现了“选择论”和“反映论”的争论。与此同时,以高清海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体系改革工作产生了重大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一书首次突破了苏联教科书体系,令人耳目一新。该书以认识论的框架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主旨是凸显人和主体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地位。这与传统教科书的物质本体论的客观规律体系学说形成了尖锐对立,于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性质进而对马克思哲学革命实质的不同理解和阐释,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理论任务之一。

高清海在1988年出版的《哲学和主体自我意识》一书中明确提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是创立了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哲学界对马克思哲学革命实质首次提出的新理解。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一个令人陌生的说法,它不同于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本体论这种相对熟悉的概念,从而至今也少有人真正明白这一提法的哲学意义。人们对于思维方式都很清楚,而“实践观点”则颇令人费解,一种理论观点如何能成为思维方式?高清海在其著作中就此做了详尽的解说和论证,他把西方哲学史上的自然观点、存在观点、意识观点、人本学观点等思维方式的形成和特点做了细致的梳理与分析,进而阐明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意义。笔者曾借用海德格尔思维的视轨和方向的说法,说明实践观点即是实践的立场、实践的视野,亦即马克思所说的从感性物质活动的视野去理解现实、事物、感性的思维方式。高清海认为,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对西方两千多年本体论思维方式的超越,它否定了先在本质决定和本质还原的思维方式,而是用实践中的历史生成理解一切事物,包括哲学意识本身。高清海对马克思哲学革命实质的理解与现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具有许多相似性,在反对本质主义、基础主义、一元主义的决定论等方面遥相契合。所以,高清海认为,马克思哲学是西方现代哲学的起点。

用现代西方哲学的理论资源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性质,是马克思哲学研究中必然出现的趋向。按照哲学解释学的看法,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文本只能在与当代视界的融合中才会产生新的历史效果,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人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用现代西方哲学的视野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生存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影响最大。用胡塞尔晚年的生活世界和海德格尔的生存论的基础本体论重新解读马克思,人们看到的是马克思文本中早已实现的生存论转向。几乎国内外所有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都不会否认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实际地、历史地改变无产阶级和人类的生存状态,使每个人都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学说的根本关怀。按照生存论的马克思理解,马克思的辩证法是生存论的辩证法,是人在自身活动的结果中自我否定、自我创造、自身发展的辩证法;马克思的存在论是生存论,物质生产活动作为最基础的活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也是一切社会存在的基础。马克思的生存论首次突破了西方两千多年内在意识的形而上学,物质生产过程不仅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也是客观实在明证性的确立;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也是历史生存论,人类生存发展中的社会物质条件既是历史活动的限制,更是人类历史活动的结果,人在自身历史活动的结果中自身限制、自我否定与自身发展,人类历史是人类生存辩证法的显现。按照对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当下中国人的现实生活具有了直接的理论意义,现实问题、当下中国人的生存问题,都是作为生存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问题。

恩格斯把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一生最重大的科学发现之,从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中都把唯物史观看作是马克思哲学革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有人认为这就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马克思哲学世界观就是唯物史观。从西方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和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的主观逻辑看,这种看法有充分的理由。自笛卡尔和康德确立了哲学的主体性原则之后,西方哲学的根本问题就是如何论证“我思”和知性思维规定的客观I生,亦即如何实现思维和存在的统一,用黑格尔的说法是“人和自然的和解”。黑格尔的思辨逻辑也可以说是“内容逻辑”,把存在作为思想内容的自身运动,实现了逻辑学和存在论的统一。同时,用精神哲学的形式实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人类历史发展的实质是精神的辩证运动。在笔者看来,黑格尔完成了用思想形式把握世界或解释世界的哲学,终结了西方哲学。黑格尔之后的哲学,只能走出哲学之外,亦即在思维逻辑之外补充哲学或实现哲学。马克思首先以一种怀疑主义的解释学走出了内在意识明证性的领域,社会存在、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了包括黑格尔哲学在内的社会意识。因此,必须致力于实际生活过程的理解和现实地改变人们的社会存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立是后黑格尔哲学的典范。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发展也表明向唯物史观聚集的目的论倾向。从让世界变成哲学世界的理性冲动,到改变世界的实践观点,再到对市民社会、社会解放的哲学主题的转换,直至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对无产阶级解放历史条件和现实道路的明晰,青年马克思完成了其理论框架。在超越西方传统哲学的理论运思中,马克思完成了对西方哲学的主体转换和价值颠倒。哲学不再是希腊自由民或近代自由知识分子的思想事情,而是无产阶级解放完成的内在环节,是实践的理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物质生产活动是解放的哲学思想的真实本源,无产阶级的自由和解放是比任何理论哲学都更崇高、更神圣的至高价值与伟大事业。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要求和现代西方哲学多种流派的影响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出现了对价值哲学、政治哲学、经济哲学、文化哲学等部门哲学研究的兴趣。这些部门哲学研究大都具有自己的哲学观,也大都隐含着对马克思哲学革命实质的独特理解。在近年出现世界金融危机后,国内外都有人重读马克思的《资本论》,重新思考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思想。这自然也会质疑以学院化的学科体系区分马克思的经济学和哲学的合法性。在完整的马克思学说中,肯定没有经济学和哲学的区分,马克思的《资本论》既是经济学,也是哲学,还是社会学等。孙正聿最近撰文指出,《资本论》也是马克思的存在论,资本运动的逻辑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存在逻辑。由此看来,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是存在论的转化,经济生活过程的思辨把握和实践改造是马克思学说的理论核心。在西方政治哲学兴起的影响下,重新思考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的意义,是国内近些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又一热点。马克思与罗尔斯、斯特劳斯以及拉克劳、墨菲等的政治哲学有何区别与联系?如何在当代政治哲学讨论中发挥马克思主义传统的意义?马克思作为革命家在理论和实践上比以往任何西方哲学家都更关注政治,他超越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正义的想象,他的“解放政治”的“宏大叙事”,他的“历史乐观主义”,他的“自我批评”的原则基础等,都是当代政治哲学评论的话题。从把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历史任务作为主题来说,马克思哲学就是政治哲学。

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共同目标

中国哲学界对马克思哲学革命实质的不同理解,有些是相互对立、需要论辩和澄清的,有些则并行不悖,可以相互诠释,但大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发掘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毋庸讳言,多种关于马克思哲学革命实质的新理解,都自觉不自觉地区别于传统哲学教科书的理解,也不同程度地包含着对传统哲学教科书的批判。包括高清海在内的许多学者在批判传统教科书体系和哲学观念时,大都持有客观、公正的历史意识,充分肯定传统哲学教科书在宣传、教育、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巨大历史贡献,甚至赞美经国内外几代学者不断修改、反复锤炼所达到的形式的完美。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教育和宣传在相互关联中又有原则性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必须不断出新,而不能如教科书那样相对稳定。

由于传统哲学教科书多年不变的理论体系代代相传,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哲学观念和哲学意识,也由于它在教育体制中作为思想政治课的特殊作用,传统哲学教科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态具有了标准化的性质,甚至具有超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经典意义。在此,应当承认传统哲学教科书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理论成果的意义。传统哲学教科书理论体系的形成及不断完善不能简单地视之为意识形态需要的偶然结果,而是凝结了几代最优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的集体智慧。它不仅有充分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依据,也较为准确地表达了时代精神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需要。因此,传统教科书可以看作是近八十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传统哲学教科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至少有以下几点坚定的支撑:一是科学主义原则。从近代自然科学兴起之后,特别是启蒙运动以来,科学已经成为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普世价值。科学主义就是现代社会的意识形态,科学即真、善,甚至也是美,所以有科学美学。传统哲学教科书以科学主义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义为世界一般规律的科学,把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理解为科学发现和科学革命,表达了我们生活时代的科学精神,也符合日常意识的朴素实在论和经验科学的科学实在论信念。二是适合实践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实践的理论和无产阶级解放的思想武器,在落后的东方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必须组织和动员群众,必须诉诸于客观规律特别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性,这必然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建构成物质本体论的客观规律的体系形式。三是经典文本依据。传统哲学教科书并非凭空的虚构和杜撰,其基本原理来自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的马克思哲学理解,并且也有马克思本人文献的依据。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理解传统哲学教科书的强大生命力和理论权威的根源,也可以懂得改革传统哲学教科书、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的艰难所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也有一般科学研究的共同性,即必须突破既有理论的界限才能有所发展。尽管提出一种不同于哲学教科书的新理解、新观点十分艰难,理论研究的内在逻辑和实践变革的理论需要总是要把这一工作推向前进。以高清海为代表的哲学教科书体系改革和哲学观念变革研究,首先反映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需要。如果说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质是突破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适应这一需要的哲学变革是要突破苏联模式的哲学教科书体系,因为后者是前者的哲学基础。具体地说,哲学观念变革的核心是从客观规律体系的物质本体论所支撑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每一个人的主体充分发展的主体性哲学支撑的市场经济体制。高清海认为,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的主体性内涵,而要实现这一哲学观念的转变,需要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只有改变先在决定的本体论化思维方式,每一现实的个人才有自由创造、自我生成与自身发展的哲学理由,也才能有更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效率。如前文所述,对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生存论理解、政治哲学理解、经济哲学理解等都直接或间接地表达着研究者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理论需要的回应。就马克思学说作为实践的理论来说,这些对马克思哲学革命实质的新理解,大都具有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自觉的理论担当,大都具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共同方向。至于这些理解的学理根据是否充分,所展开的哲学论证是否坚实可信,所运用的理论资源是否需要更为严格的审视,则是更为专门的学术问题。

对马克思哲学革命实质各不相同的重新理解,与研究者各自不同的学术背景和运用的理论资源相关。但一般说来,他们大都受到西方哲学的影响,或基于西方哲学史的逻辑重新理解马克思,或借用西方马克思主义重新理解马克思,或用现代西方哲学某一学派的理路重新理解马克思。这不仅因为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强势成就了它的哲学优势,也不仅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来就是来自于西方的哲学理论,而且也因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遇到了同西方相似的现代性和全球化问题。运用西方哲学特别是现代西方哲学的概念和方法重新理解与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难免会引起世人的担心和忧虑:这是否会强化西方文化的诱惑,是否会歪曲马克思,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演变成西方哲学的某一流派。在现有的学术体制下,我们不能肯定每一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学术真诚,但凡是真正诚实的学术研究总有对真理的信念和追求,大多数基于现代西方哲学理论背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恰恰有更多的哲学批判意识,至少在汉语文献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更多地批判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各种流派。至于这些批判在学术上的价值和准确性则是另外一个问题,因为运用现代西方哲学理论资源重新理解马克思,实质上是马克思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对话,其中必然包含用马克思的学说对现代西方哲学的批判,否则就只能是对现代西方哲学的介绍而不是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

运用现代西方哲学的理论资源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路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在于其与时俱进和与实践的密切联系。现代西方哲学是以理论的形式表达西方现实,其哲学批判和哲学探索是对西方现实社会问题的理论回答。一般来说,由于现代西方哲学大都为学院化研究的理论成果,而较少如伽达默尔所说的学院外的世界观哲学,较少与有组织的社会运动实践联系。所以,它所提出的解决现代西方社会问题的探索和理论建构大都不切实际。对此,一些西方哲学家也有自知和无奈。但是,现代西方哲学对西方社会和西方传统哲学的批判,大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精神有着内在的关联,有许多可给我们以启发和借鉴的理论成果。马克思把辩证法的本质视为批判的、革命的,在哲学批判的广阔视野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面批判是一些现代西方哲学灵感的源泉,是现代西方哲学时时在场的“幽灵”。另一方面,现代西方哲学对当代西方社会的批判也触及到马克思时代尚未显现的资本主义现代症状,足以启示我们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寻找现代社会批判的哲学基调,打开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新视野,发掘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丰富的当代意义。

三、多元理解的价值和多重意义的统一

从不同的角度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在一定意义上就是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观,这似乎是在重复一个古老的问题,即什么是哲学。在非专业研究者看来,自称爱智慧或与智慧为友的哲学家们搞了两千多年还不知道什么是哲学,似乎有些滑稽。而对于职业哲学工作者来说这恰恰正是哲学的无穷魅力所在。不断地清理地基、不断地重新开始,这是思想的自由和奢侈。每一个真正称得上活的灵魂的哲学,都是一次哲学的重新奠基。用海德格尔的话说,这是开启新的思想方向和视轨,它将从根本上规定一个民族的未来和历史使命。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也就是要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实际上也是在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超越传统哲学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生存论哲学,是历史地、唯物地理解世界和改变世界的世界观,是批判资本逻辑的经济哲学,是作为现实运动和理想社会制度统一的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哲学,等等。这些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同理解,大大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空间,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丰富价值,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选择打开了广阔的思想视野,也为我们应对现代性和全球化问题的挑战提供了思想方法。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进行的,资本自身增值的内在冲动和固有逻辑是经济过程的主导逻辑。重温马克思对资本逻辑的分析和批判,对于我们有效利用资本实现当代中国的发展,同时限制资本逻辑对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克服资本逻辑造成的商品拜物教对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侵蚀,将获取极高的政治智慧和管理能力。用哲学的语言说,我们需要一种内在于资本逻辑而又超越资本逻辑的存在论和辩证法,这只有从对马克思的重新理解中寻求和建构。

对马克思哲学革命实质的多元理解,既要有学理的根据,又要有实践的检验。哲学理解和哲学理论没有经验科学的检验方法,也不能用形式科学、形式逻辑的方法作出逻辑的证明。但哲学家共同体总是能在对话和论辩中选择其生存时代最优的哲学理论,长时段的历史发展也会见证真正的哲学智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哲学界对马克思哲学革命实质的各种新理解,尽管立论不同,但由于大都是以否定传统哲学教科书的理解为出发点,大都具有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关注和思考,大都具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共同旨趣,所以,这些不同理解有着内在的关联,具有相互契合、相互诠释的意义统一性。比如,把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理解为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确立,理解为对传统哲学本体论思维方式的超越,从而也就出现了对人的现实性的新理解。没有永恒本质、先定本质能够解释人的现实性,在其现实性上,人是在自身实践活动进入和创造的社会关系中生成自己的现实性,并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自我否定,成为当下的不是。从人的实践活动的开放性、可能性、超越性理解人本身,也是生存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共有的观点。再如,把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理解为唯物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这与政治哲学、经济哲学的理解内在关联。历史唯物主义的物是物质性的生产关系、经济关系,亦可说是范畴把握的社会存在关系,是具体的、历史的普遍性范畴关系。黑格尔对低级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实质是唯心主义的批评,不适用于历史唯物主义,因为马克思用范畴把握历史的理论是内在于历史实践的实践理论,理论范畴将在实践中走出自身,它也将作为一个存在变量乃至经济变量进入实际的生活过程。在一定的意义上,马克思的《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学说影响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已经实际地影响和改变了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唯物史观的存在论和辩证法在一定意义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革命哲学与政治哲学。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它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不是学院化的理论哲学,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实践运动才是其现实形态。因此,对马克思哲学革命实质的不同理解,统一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理论的实践,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自觉创造历史的伟大开端。所以,理论规划的失败确实可能表现出“致命的自负”,甚至造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挫折和低潮。这充分显示出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有广阔的思想空间,需要在艰苦的思想实验的基础上探索多种可能的思想道路,为实践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和理论支持。从根本上说,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及其当代意义,就是哲学上的思想实验和思想探索。

标签:;  ;  ;  ;  ;  ;  ;  ;  ;  ;  ;  ;  ;  ;  ;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多重理解及其思想意义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