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教育行业中,小学数学应用题是让学生觉得较难的教学,但应用题教学是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问题表现形式单一、忽视语言教学、教学类型化、仅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等问题。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引言
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题型。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数学应用题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数学知识的不断积累,数学应用题的数量逐渐增多,难度也越来越高。因此,教师应该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总结培养学生解答能力,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想
数学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学会计算,实现其工具性,对于学生数学思想的教学也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在小学时期,正值学生各项习惯的形成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想对于其当前的学习以及以后的学习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我们知道,培养学生对题目结构的分析能力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也是解题的核心。牛卫华等人的研究表明:学习困难儿童解应用题的困难并不主要表现在解题比例上,而在于分析假设认知活动的差别。与优秀生相比,学习困难的学生缺乏对题目中隐含条件和中间状态的分析,这说明两组学生在分析阶段所分析的内容有着本质区别。解决应用题关键在于发现解法,就是在“问题———条件”之间找出某种联系和关系,通过分析题意,明确题目的已知条件,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通过分析隐含条件实现由已知到未知的过渡,最终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尽可能用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使应用题的教学外显化,让学生尽可能地观察到我们的思维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抽象的数学模型,以使其形成良好的数学思想。
2当前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得不到保证。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模式比较僵硬。在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让学生利用海量的题库进行练习。这样就会使学生难以实现真正的理解。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会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导致学生对数学应用题学习容易失去兴趣。同时还会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大大降低,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2.2语言讲解过于的机械化
在对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讲解中,主要通过老师对题目的讲解为主,通过对应用题例题讲解来理清思路。教师的这种过于单调无味的讲授方式,很容易使学生的解题思路产生混乱,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逐渐地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且会对数学产生厌倦的心理。
2.3在解题过程中沿用固定的方式,影响教学效果
当前,学生在具体的应用题解题过程中使用的是固定的解题思路,没有多角度、深层次地对问题进行综合性的思考,创新性思维方式和扩散性思维的应用更加少。而且,在教学中,教师只关注到应用题所涉及到的数学知识,忽视了对应用题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的重视,使得二者相脱离,也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对于问题的解决往往是通过传统的、固定的方式解决,最终使得教学和学习效果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题目设置问题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之中,主要的教学步骤是教师对应用题目进行讲解,之后由学生进行类似题目的练习和解析,进而进行解题方法的训练。但是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之中,过多的练习会让小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较差。
3加强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基本途径
3.1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
3.1.1利用生活实际碰到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体积”这一知识中,把学生带出课堂,让学生到制砖厂地去亲身感受砖堆。这些长方体、正方体都是学生学习过的,求体积大家都能完成。运用体积知识他们能否求出这堆砖的块数呢?教师可以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圈尺分发给学生,让他们分成小组去量去算,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得出“总体积÷每块砖体积=总块数。”然后让学生用“每层的块数×层数=总块数”去检验。这些贴近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会有成就感,也就提高了学习兴趣。
3.1.2.利用趣味性较强的应用题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鸡兔同笼”问题,它的趣味性较强,学生有兴趣去学习它,也急于想弄懂这个问题。教师板书:“鸡兔同笼共___头,有脚___只,问鸡兔各有___只?”题中的数字让各组学生自己填写,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让学生知道,填写较小的数,用列举法难得出答案,怎样才能快速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用“假设法”来做,学生的兴趣就激发出来了。
3.2鼓励学生自编应用题
教师在对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进行教学时,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该应用题的基础上自己编写应用题,并且对自己改编的应用题进行计算求解。例如,有这样的一道题,写的是购买10把尺子需要15元,问购买20把同样的尺子需要花费多少钱。在讲解这道应用题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求出购买每一把尺子需要多少钱,然后根据每一把尺子的单价计算购买20把尺子需要花多少钱。在解答出这道题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改编出一道类似的题目,学生通过对自己出的题目进行解答,逐渐掌握这种类型题目的构置,在问题的理解上也得到了加深。其次,学生编写的应用题应当是要有价值意义的,体现出小学高年级学生所赋予的心理特点和对新知识的认知能力。
3.3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题水平
在应用题的解答中,学生一定要重视审题,而在审题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题目中所给出的具体条件,还要通过题目中的一些关键性的文字说明,并找到关键词语,从而发掘出题目中的隐藏条件。数学应用题的解答对于小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难度,不仅是其计算过程比较复杂,还在于其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学生只有将所有的条件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归纳,才能够找到准确的解题思路,从而有效解决问题。同时,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要认真、仔细,充分了解题目中的各个要素和已知条件,并要排除一些干扰性因素;对于题目中表现得不是很明显的条件,要结合已知条件,利用相关的公式进行具体的分析,避免陷入固定的思维模式之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审题水平,为解答应用题奠定良好基础。
3.4进行策略训练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在不断地发展着。关于策略训练的方式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以教方法的形式单独开设解题思维策略训练课,可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学生解复杂应用题的成绩;另一种是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解题思维策略训练,通过这种训练,小学生可以掌握更多更有效的策略,并且学会怎样在解题过程中恰当地使用他们。这两种方法对于提高小学生解应用题的质量和效益都是十分有帮助的。
结语
总之,对于小学数学应用题来说,应该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来激励学生进行思考,只有通过有效的思考,才能让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最大化的激发,保证能够通过训练所得到的能力的提高,能够更好的保证教学的效果。
论文作者:陈芳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应用题论文; 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题目论文; 过程中论文; 条件论文; 小学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