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要:目的 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0例输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输血1245袋,分析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患者的一般资料,总结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1200例输血患者中,6例出现输血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0.50%,其中,4例为过敏反应,占比最高,为0.33%;1例为非溶血性发热反应,1例溶血反应,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过敏史、输血史、成分是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输血可能发生不良反应,输血期间应严格把控患者的各项输血指征,加强对有过敏史、输血史及输入红细胞制品、血小板患者的重视。
关键词:输血;不良反应;过敏反应
血液输注是临床上针对慢性贫血、急性失血等患者的基本治疗手段,也是救死扶伤的重要措施。轻度输血不良反应经相应及时处理能够缓解,重度输血不良反应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增强临床医护人员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判断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针对输血不良反应的类型、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措施,以提高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0例输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640例,女性患者560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5.7±5.4)岁。本组1200例患者共输血1245袋,包含冷沉淀、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机采血小板、红细胞悬液、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等。
1.2 方法
参照1200例输血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总结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过敏史等),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2142袋血液制品状况为:血小板831袋、红细胞制品(包含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等)350袋、血浆763袋、冷沉淀198袋。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
1.4 评价标准
(1)过敏反应评价标准:轻度过敏反应以单纯荨麻疹为主,中度过敏反应以过敏样反应为主,严重过敏反应以过敏性休克较为多见。(2)溶血反应评价标准:由输血患者机体免疫因素或非免疫因素导致输入患者体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引发的一种溶血反应;(3)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评价标准:多发于出血后1~2小时,输血患者体温升高高于1℃(并需排除由其他因素导致的不良反应)。(4)其他不良反应:包含空气栓塞、肺水肿及枸橼酸盐中毒等。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工具采用SPSS 18.0软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本组1200例输血患者中,共6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0.5%,其中,4例为过敏反应,占比最高,为0.33%;1例为非溶血性发热反应,1例溶血反应,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
2.2 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
分析性别、过敏史、输血史、成分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表明:有输血史与无输血史、有过敏史与无过敏史、血小板、红细胞制品与血浆及冷沉淀间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史、输血史、成分是影响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因素。见表1。
3 讨论
输血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治疗措施之一,尤其是用于对危重病人或紧急创伤病人的救治,输血对及时拯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但人类血液其成分往往比较复杂,因而极易发生不良反应。主要症状包括过敏反应、发热反应、溶血性反应等,发热反应和与过敏反应最为常见。而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最为常见的是由于患者所输入的血液中抗原性所引起的免疫性及非免疫性反应,进而使得患者体内的白细胞被溶解,并释放热源,因而产生发热的不良反应。此外,血液在其储存期间白细胞会产生诸多细胞因子,比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均有可能造成发热反应。过敏反应在过敏体质患者中较为常见,多因输入血浆制品而引发,血浆中的异体蛋白是引发过敏反应的主要因素,但症状通常比较轻微,因而大部分过敏患者在输血停止后48~72h 即会恢复正常。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患者所输入血液制品不同,则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不同。其中,输入血小板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0.33%,究其原因,血小板中的血浆成分尚未经过完全分离,因而成分比较复杂,血浆中含大量血浆蛋白抗体、白细胞抗体、血小板以及免疫性物质,极易引起患者体内产生不良反应;而输入洗涤红细胞则未发生不良反应。因此,患者在进行输血时,对血液类型的选择应加强重视。在输血之前,应仔细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并根据其资料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在对有过敏史的患者输血时,应选择无过敏史血液捐献者所提供的血液,可建议患者在输血前30min服用抗组胺类药品;对于需要反复输血患者,应尽量选择洗涤红细胞血液制品,进而有效控制不良反应发生次数。在患者输血过程中,应组织经验较丰富、资历较高的医生和护士进行巡查,注重对患者所有生命体征的检测,对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必须及时处理,并及时填写《输血不良反应登记表》。医护人员对自身职责应有完整、正确的认识,尽量避免因主观原因而造成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此外,输血科相关医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管理规定、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充分了解并熟练掌握各类血液制品及其适用性,各科室之间应加强交流沟通,尽力做到安全、科学、合理用血。
综上所述,输血存在风险,应严格把握输血指征,避免一切不必要输血;对于输注机采血小板的患者、以及未成年、有输血史、有过敏史、儿童血液区的患者输血时应更加警惕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应积极使用滤除白细胞过滤器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洪远,陈萍,林新梅,等.116 例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3):63-64.
[2]吴宝芹.临床输血不良反应76 例分析与对策[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3):102.
[3]黄玉佳,蔡许,丘清,等.3850例输血患者临床输血不良反应调查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0):1271—1273.
论文作者:邢英新,刘敬红,由燕,王海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9
标签:不良反应论文; 患者论文; 红细胞论文; 白细胞论文; 发生论文; 因素论文; 血浆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