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共享的食品可追溯系统研究
□ 张锦涛 韩晓东 天津津酒集团有限公司
摘 要: 由于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食品可追溯系统对保障食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但是,我国的食品可追溯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信息共享困难、资金投入不够、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并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本文提出了几点措施和建议,希望能够为建立食品可追溯系统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信息共享 食品可追溯系统 研究
1 食品可追溯系统的简介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为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食品可追溯系统的应用愈发广泛—在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过程中,为防患于未然可利用食品可追溯系统对产品的信息进行记录[1],当发生问题时,该系统可提供信息追溯查询功能,从而锁定问题发生的原因,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损失。因此,食品可追溯系统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控制食品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2 食品可追溯系统的发展现状
2.1 信息共享困难
从我国食品可追溯系统的建设情况来看,目前尚未建成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因此,食品生产和运输的各个环节并不能实现有效的信息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信息交流与共享较为困难,从而导致对食品安全各个方面的监管不到位。虽然一些地区建立了食品可追溯系统,但是系统中的信息并未得到共享,而是大部分地区的信息仅在本区域内共享,因此食品信息的共享方面存在一定困难,食品可追溯系统的建设存在问题。
2.2 食品可追溯系统资金投入不够
尽管我国已经在部分地区进行了食品可追溯系统的试点工作,但从目前的试点情况来看,建立食品可追溯系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例如,在数据的采集过程中,为保证数据的可靠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数据调查;为维护食品可追溯系统的稳定和安全,需要定期对其进行升级和修复[2]。建立食品可追溯系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会对一般企业生产者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但国家和政府在该方面的投资和扶持力度并不显著。
2.3 重视程度不足
建立食品可追溯系统有助于为消费者提供合理的消费引导,消费者能通过该系统查询食品各个环节的生产情况,了解食品的安全和质量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对食品进行选择,从而有效防患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但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我国食品可追溯系统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消费者对该系统的认知度不高。在对消费者进行的调查中发现,他们对食品可追溯系统运行方式的认可度不高,在购买食品时也很少考虑食品各个环节的生产安全情况。由此可见,我国对食品可追溯系统的重视程度远远不足。
3 对建立食品可追溯系统的建议
3.1 加强信息共享建设
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各地区开启食品可追溯系统的互通机制,不同食品生产部门和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制定统一的追溯标准;注重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建设[3],完善技术保障体系,实现各个部门的信息共享,为建立统一的信息查询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建立食品可追溯管理制度,通过宣传和教育,让消费者学会识别商品识别码,提高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加大对生产环节的监督,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
3.3 加大对消费者的科学引导
国家和政府要出台相关的补贴政策,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鼓励其建立食品可追溯系统。协调统一各方面的资源,投入足够的人力和物力,建成完善的食品可追溯系统。
进入新时期,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也高度重视党的纪律建设。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首次提出了“纪律建设”概念,其后多次讲话中也对纪律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加强纪律建设的举措。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继续沿用了“纪律建设”概念,可以说十八大迎来了纪律建设的“春天”。
1.SCGN、CgA的阳性表达:36例GEP-NEN的SCGN阳性表达率为88.9%(32/36),CgA阳性表达率为66.7%(24/36,图1),SCGN阳性率显著高于Cg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3,P=0.045)。
4 结束语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建立完善的食品可追溯系统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食品可追溯系统建设过程的问题和不足进行研究,提出了全面建立食品可追溯系统的意见。
抗震设防是以现有的科学水平和经济条件为前提。建构筑物的抗震设计是按照国家制定的设防标准执行的。不同抗震设防类别的建筑按规范规定采取抗震措施之后,相应的抗震设防目标在程度上有所提高或降低。例如,丁类建筑在设防地震下的损坏程度可能重些,且其倒塌不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在罕遇地震下的表现会比一般的情况要差;甲类建筑在设防地震下的损坏是很小甚至没有,在罕遇地震下的表现将会比一般的情况好些。工业建筑中,一些因生产工艺要求而造成的与众不同的抗震设计,需由有关专业根据专业标准予以实际确定。在进行抗震设计时,设计人员要合理的确定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以免造成损失或浪费。
参考文献:
[1] 刘俊华,王岩峰,都娟,等.基于信息共享的食品可追溯系统研究[J].标准科学,2006(12):32-35.
[2] 樊博,呼家财,洪佳玉.基于博弈推演分析的G2B信息共享研究——以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为背景[J].情报资料工作,2014(6):71-75.
[3] 刘国.基于物联网的预包装食品供应链可追溯平台研究[D].
标签:信息共享论文; 食品可追溯系统论文; 研究论文; 天津津酒集团有限公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