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产业组织改革与创新的目标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目标论文,模式论文,组织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生产集中度和经济规模不断提高是工业化过程,尤其是重化工业过程出现的必然趋势。然而,与之相悖,中国工业产业的集中度则较低,甚至有些产业的平均集中度呈现下降趋势。中国工业产业组织存在着过度分散,竞争与行政垄断并存;规模结构小型化,离散程度加剧;规模效益低下等严重问题。改变中国产业组织不合理状态,对其进行改革与创新已刻不容缓。中国产业组织改革与创新目标应是有效竞争,即通过企业组合结构的调整,促进资本存量的优化组合,使产业组织形成“在提高产业集中度,发挥规模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持产业内企业间适度竞争活力”的有效竞争态势。
一、有效竞争目标的模式特征
有效竞争作为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合理的产业组织状态的目标模式,其主要特征是:
1.从市场结构上看,是规模经济与竞争兼容的垄断竞争型和寡占型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按其垄断与竞争的程度分类,大致可分为完全竞争型、垄断竞争型、寡占型和完全垄断型四种。完全竞争型市场的主体是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企业在“看不见的手”的指挥下相互竞争。这类市场结构虽有竞争活力,却缺乏规模效益,而且“看不见的手”往往引起市场波动和经济不稳定,甚至引起社会动荡和经济危机。因此这类市场结构在西方国家早已被历史淘汰,它不能作为我国产业组织改革目标。完全垄断,其市场主体只有一个,价格完全由该垄断者决定,它虽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效益,但排斥竞争、缺乏活力。有效竞争的产业市场一般属垄断竞争型和寡占型市场结构,市场主要是由一些产品彼此有别、生产集中度和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为数不多的股份公司或企业集团构成,各自带动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展开规模竞争,即集团竞争。这些集团是各个企业系列的组合或集合,表现为总公司与分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等,在规模上,由大、中、小型企业按一定的分工协作关系聚合而成。这类市场结构既利于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和专业化分工效益,又利于形成分层竞争的企业组织结构,保持竞争活力,使规模经济与竞争兼容,而且产业内所容纳的MES(最优最小经济规模)企业数目保持在与市场容量相适应的水平上。
2.从企业组织结构上看,是一种分层竞争的企业组织结构。有效竞争的企业组织结构是以大企业为核心,与众多中小企业实行专业化协作的分层竞争的企业组织形态。这在组装型产业中尤为明显,处于核心层的装配大企业,将其产品的零部件、专项工艺向与之协作的专业化厂扩散,一级承包企业也将其零部件进一步向二级承包企业扩散,形成分层竞争的企业组织结构。这样,一方面承包体系的垂直分工大体上界定了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不同层次的竞争空间,避免了全面过度竞争,获得了专业化分工协作效益和大批量生产的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由于大企业按最终产品的竞争价格所要求的成本与承包企业制定承包单价,这就在避免越界竞争的同时,又把高层次竞争的压力传递到中小企业身上。大企业与众多中小企业的分层协作既能一致对外,形成“生死与共”的强大的集团竞争合力,又能在承包各层次上构成相互竞争的压力与动力,形成有效竞争态势。
3.从市场行为看,是一种在政府产业组织政策干预下的企业集团或股份公司之间的竞争与协调有机结合的市场行为。产业市场竞争的手段和行为方式主要是非价格竞争,即在产品质量、批量、品种、包装、商标、广告和服务等方面凭实力和效率进行竞争,价格竞争仍存在,但已降到次要地位,而且价格并非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往往是由企业在竞争中采用价格卡特尔等形式的协议价格来限制同行业产品的市场最高价或最低价。
4.从市场效果看,产业内集团间的竞争活力,促使市场机制能有效地配置资源。而在集团内企业间,采用组织管理协调代替市场交易,因此生产成本低、交易费用省,生产利润率和资源利用率也比较高。一句话,产业组织的有效竞争态势,既可维持竞争活力,有效地推动技术进步、降低成本、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能充分利用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当然,将有效竞争作为中国工业产业组织改革与创新的目标模式,并不排斥铁路、军工、邮电等国民经济命脉部门存在国家垄断的产业组织形式,也并不排斥在小商品生产经营中的接近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产业组织形式存在的合理性。但对大多数工业产业来说,在不断提高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程度基础上,形成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产业组织结构,兼容竞争活力与规模效益,形成有效竞争态势,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组织形式的最佳选择。
二、有效竞争目标的选择依据
1.有效竞争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有效“组织”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确立中国工业产业组织改革与创新目标的首要依据。经济体制直接决定产业组织形式,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就会相应出现什么样的产业组织形式。高度集中的传统计划体制,是以行政系统来整合企业的组织体系,形成行政垄断的条条、块块分割的企业组织结构。在这个组织系统中,企业是各级行政主体的附属物,不同企业都有不同的行政主体作靠山,不同的行政主体则保护各自下属企业。它割断了同行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和地区间的横向联系,导致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方式,效率低下;各地区相互封锁、分割市场、排斥竞争、保护落后,使整个经济结构处在一种自我保护、自我复制、自给自足的状态之中,造成整个产业结构陈旧落后,长期超稳定低效运行;各地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严重,不可能产生有效竞争的产业组织体系。
有效竞争的产业组织体系,只能在国家政策、法规干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形成和发展。首先,从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来说,企业作为完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其生产经营活动受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企业为追求最大利润,就要根据市场价格信号来调节投资方向和生产规模,尽可能地在边际成本接近价格的情况下进行生产,从而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同行企业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不断兼并、联合,推动了生产集中、规模经济和寡占型市场的形成。其次,政府调节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又一特征。从产业组织角度看,在现实的市场上常常会出现阻碍资源优化配置的两方面问题:一是在市场竞争中,随着产业集中度提高、规模经济的形成,一些大企业会利用自身在市场中的优势地位,不是通过推动技术进步、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手段,而是凭借垄断地位,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这样就扼杀了竞争活力,阻隔了资源的合理流动,使“市场自调节功能失效”。因此,政府为有效维护市场机制的竞争活力,采取限制垄断行为的禁止垄断政策。二是在一些大量存在小规模企业集中度很低的产业中,往往会出现过度的破坏性竞争,重复建设、重复生产,不利于规模经济的形成。对此,政府为适度抑制竞争,促进规模经济的形成,通过有关法令,推动企业合理化合并,迅速提高规模经济的利用水平。由此可见,使产业内企业间既保持竞争活力,又能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有效竞争态势,只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国家产业组织政策的有效干预,才可能形成。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效竞争这一产业组织改革与创新目标的确立,是选择与社会主义有干预的市场经济新体制相适应的“组织”形式的必然。
2.有效竞争的产业组织是化“二元结构”的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有效组织形式。中国工业企业规模构成的“二元化”特征,其突出表现是既有技术水平较高的现代化大企业,又有占企业数98%以上的技术水平较低的中、小企业。大企业在产业结构高度化过程中占主导地位,而中小企业则是主要的就业场所。中国工业化过程,也就是由现在的“二元经济”走向“同质经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农业人口向工业转移,加之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短缺的发展中国家,小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大量涌现,是不可避免的。这样,沉重的就业担子和众多较低技术水平的中小企业成了推进中国工业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它遇到这样的两难问题:要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就必须将有限的资金投向技术高、效益好的大企业,让大企业尽快发展,但这可能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不利于解决就业问题;要解决就业问题,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就必须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但这可能妨碍技术先进的大企业发展,不利于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国际经验表明(如日本),以大企业为核心带动一批中小企业的产业组织形式——企业集团、企业系列和下包制,是一条化“二元结构”的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的新路子,解决了上述两难问题。以下包制为例:第一,发包大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上绕开了资金短缺的障碍,充分利用下承包中小企业资本存量的生产能力来扩大生产规模,达到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目的。这样,不仅使大企业能在社会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承担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主角,而且把众多中小企业的资本存量,按专业化协作的原则进行调集、重组,使其经营方向与产业结构高度化变动方向相一致,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使中小企业在工业化过程中成功地扮演了生力军的角色,形成不同规模企业协同的有序组织。第二,发包大企业在生产经营上帮助了下承包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较为稳定的市场环境。第三,不同技术装备水平、不同固定资产更新率、不同规模企业间分工协作,还构造出不同规模企业间分层竞争模式,即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围绕争取大企业的定货展开,而不是全面的过度竞争。第四,技术设备现代化的大企业通过下包制,与中小企业间形成技术传递链,有效推进中小企业的现代化。第五,下包制在支撑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同时,也为农业人口向工业转移提供了条件。
当然,中国工业产业组织有效竞争态势的最终形成,有赖于加快“条块”分割体制的改革,扫清不同规模企业间协同的体制性障碍,发展企业集团、股份公司,催育大企业体制的生成。
3.有利于增强国际竞争力。国际经验表明,后起的或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国际市场,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重要的市场和分工领域已经被先发的国际资本所垄断,要想打破这种“先行者垄断”,必须造就一批拥有强大综合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这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它之所以有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是因为:首先,它有综合性、全方位的优势,既有大企业较高的技术优势,又能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和专业化协作生产的效益,还有乡镇企业廉价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因而在价格竞争上能与国外同类企业抗衡。其次,大型企业集团能利用所属外贸公司以及国外设置的经销机构,直接获得市场信息,有利于拓宽销售渠道,有利于以海外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和产品开发,增强产品质量、外观、规格、包装诸方面的非价格竞争能力。再次,大型企业集团依靠自身资金、技术力量雄厚,有利于在新技术革命中引进和消化更先进的技术,开发高、新产品,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增强竞争能力。
4.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产业组织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有效“中介”。如何在企业微观搞活的同时,实施有效的宏观控制,避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而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不可能直接面对千千万万个企业,必须通过政府与企业间的一些“中介”组织,来迅速传递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并使之作用于企业而发挥作用。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产业组织,则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提供了有效的“中介”组织,如股份公司、企业集团等。它们在产业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本产业乃至对国民经济都有重大影响。国家通过对少数企业集团既可较全面地了解产业内的情况和问题,从而制定出较为切合实际的调控政策与措施,又可通过企业集团这个“中介”,把宏观调控政策迅速传递到产业深层的企业中去,使之迅速发生作用。发达国家,尤其是后发国都十分重视集团大企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并通过他们来实现国家的宏观政策目标。
三、有效竞争目标的实现途径
现状是实现预定目标的出发点。进行中国工业产业组织改革与创新,实现有效竞争目标的现实基础和出发点是:改革十多年来,形成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规范的近乎完全竞争型市场和以国有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为主体的行政垄断型市场双轨并行的态势;中国工业企业规模“二元结构”的现状;全面推广的企业经营承包和地方财政包干的利益协同机制;横向经济联合中滋生了产业组织的合理生长点等等。
依据上述出发点,实现中国工业产业组织改革与创新目标,要放开竞争又不放任,走产业组织的国家政策干预和市场重组相结合的道路。这条途径的主要思路是在原有组织系统不停止运行的条件下,采取平缓撤并企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措施,将国有企业为主体的行政垄断市场向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竞争性市场并轨,促使全国竞争性市场的形成。一方面使市场竞争机制在推动企业兼并、联合,促进生产集中和规模经济形成,以及实行产业组织自我调整和重组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破除了行政壁垒,为不同规模企业间的整合、协调机制发挥作用扫清了障碍。与此同时,为避免竞争的盲目性,市场放开又不放任,国家采取有力的产业组织政策,对宜大规模、大批量生产的产业,尤其在中、下游新兴产业中,促进企业合并,发展企业集团,为以大企业为核心,整合、协同中小企业的有效竞争的产业组织形成培植“支撑点”。并在企业行政隶属关系尚未彻底破除,条块利益主体多重格局尚存的情况下,先充分利用和改造已有的承包、租赁形式,来协同大中小企业间的关系,形成不同规模企业间专业化协作生产体系的初级形式。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利用股份制控股、参股方式,使核心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间不但通过契约形式,而且还通过经济纽带,有效而稳定地协同相互关系,形成“大企业利用中小企业”的有效竞争产业组织较高级的形式。这种形式可以是集团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多级控股形成的企业系列,也可以是以大企业为核心,对中小企业的多级发包的分包制。
这条途径,是“二元经济”的后进国赶超先发国的成功之路。战后日本,作为工业企业“二元结构”的后进国,经济迅速起飞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过企业集团、企业系列、下包制等产业组织形式,有效地将“二元结构”的不利因素化为有利因素,有效地推动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发展,使其工业化的速率蜚声世界,很快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之列。
日本的经验表明,“二元结构”下构建“大企业利用中小企业”的有效竞争的产业组织形式,有三个主要环节:一是产业要有一定市场支配力的几个大企业,作为各自带动一批中小企业的“支撑点”;二是要有不同规模企业间专业化协作的利益协同机制;三是要有一定的连结协调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关系的组织形式。
借鉴日本经验,利用我国工业企业规模结构,构建“大企业利用中小企业”产业组织形式,则存在三个突出的问题:(1)缺乏有力的支撑点。中国大企业不大,与国外同类企业相比相距甚远,尤其是宜大规模生产的中下游产业中,生产集中度、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大企业为数极少,难以形成寡占型市场结构。由于中国工业大企业体制不发达,使得不同规模企业的协同普遍缺乏有力的支撑点。(2)不同规模企业间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市场的行政分割成为整合、协同不同规模企业利益关系的障碍,社会化的分工协作难以突破市场的多元行政分割给定的边界,产业的高度离散性成为一种组织常态。同时不同规模企业之间也缺乏协同、整合的动力的压力,就中小企业而言,在行政庇护下,市场竞争无法对其构成现实威胁,缺乏一种在联合中求生存的强烈动机;就大企业而言要它们放弃全能型生产,也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因而大中小企业往往自我封闭、各自为战,无法形成重点突出、层次递进、协调配合的新的产业组织体系。从企业规模结构看,中国与日本有相似之处,但两国之间产业关联度却存在很大差距,其原因就在此。(3)缺乏协同大中小企业关系的稳固有效的组织形式。改革中出现的整合、协同大中小企业关系的横向经济联合、企业集团等受条块分割和地区财政包干的阻隔,难以跨部门、跨地区发展,即使勉强联合,也松散、不稳固。
因此,从上述国情出发,借鉴日本经验,对中国产业组织实施改革与创新,必须紧紧抓住形成“大企业利用中小企业”有效竞争产业组织形成的三个主要环节来进行。首先,要塑造不同规模企业的有效协同机制。一方面,要平缓撤并主管部门,将行政垄断市场向竞争性市场并轨,拆除整合、协同不同规模企业间的“行政壁垒”,以利于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和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形成;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行股份合作制,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从而塑造大中小企业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相互协同的利益机制。其次,要培育有效竞争产业组织形式的支撑点——大企业。从中国企业“大企业不大”的状况出发,要通过运用产业组织政策的干预,推动企业兼并、合并与重组,来催育大企业生产体制的发育,造就“大企业利用中小企业”产业组织形式的“支撑点”。再次,要构建“大企业利用中小企业”有效竞争产业组织的具体形式。从目前普遍实行的工业企业的承包、租赁起步,以大企业承包、租赁中、小企业的形式,作为协同大中小企业间利益关系的初级形式。然后,逐步过渡到以资金联结为纽带,即通过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控股、参股形成的企业集团、企业系列,以及规范化的下包制,作为协同大中小企业间关系的高级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