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友为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 200000
摘要:城市道路景观具有很强的视觉导向性。随着城市的发展,道路绿地设计要求丰富且空间简约有序1。本文以太仓市滨江大道为案例,论述城市道路作为带状视觉景观空间,应在多个方面体现城市道路的绿化特色,形成与众不同的富有旋律感的线性景观空间。
关键词:线性景观 滨江大道 植物景观 音乐旋律
1 前言
线,在数学上是点移动的轨迹,只有位置、长度和方向。当它作为基本的平面构成要素时,又被赋予一定的宽度,带来无穷尽的视觉变化2。当“线”的概念出现在城市空间中时,它不仅立体化成线性城市空间,更重要地包含了流动和变化的时间特质,具有四维性。“线性景观”泛指在规划的场所内呈“线”型的各种景观要素。
2 线性景观空间的认知
城市线性景观空间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生态景观要素,如滨河景观廊道、绿化景观道路、线性公园等都具有突出的生态价值。线性景观理论首先由欧美设计界提出,在很多设计实践中得到了充分运用,如美国纽约的高线公园长度超过0.5英里,面积达到2.88英亩,跨越9个城市街区,是利用城市废弃的高架铁路改造成的一条带状城市景观走廊3。再如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的普拉特河绿道全长超过50km,用一条连续的自行车道联系起来,种植了成百上千的乔木,大大改善了当地环境。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引入并研究国外的线性景观理论,逐步应用于实践中,设计手段和方法紧随国外,如北京皇城根遗址公园就是典型的线性城市绿地公园,长2.8公里,宽19米,既是市民游玩休闲的好去处,更是一处历史文物的保护地。
笔者将以江苏省太仓市滨江新城的滨江大道景观设计为例,浅析城市线性景观空间的设计方法。
3 方案体系构成
3.1 项目背景
滨江大道位于太仓市浏河镇滨江新城,是进入长江口旅游度假区的门户景观大道,地理区位十分重要。滨江大道南起沪太公路,北至浮浏公路,总长度约8.5KM,两侧绿化带宽度约20m,绿化面积约30公顷(图1)。
图1 平面图
3.2 设计理念
滨江大道景观设计以交响乐为设计理念,将交响乐的精神应用于道路的景观设计中,灵活运用植被的疏密及景观节点的打造,营造出交响乐的动感节奏,使整条滨江大道充满韵律感,成为适宜人细细品味的慢生活景观大道
根据滨江大道的自然界限将其划分为四个部分,与交响乐的四个乐章相呼应。道路景观以植物造景为主,结合交响乐的旋律特点,密林和疏林草地相间布置的方式来设计。
3.3 滨江大道景观设计原则
系统整体性原则。系统的定义可以确定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整体。“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的总和”是系统问题的一种基本表述4。整体性是系统的核心属性,强调各组成要素的密切联系和不可分割。滨江大道的线性空间景观应当是一个由多种景观要素有机组成的复杂的、开放的及动态的系统。根据系统整体性原则,不仅要将滨江大道作为各乐章的集合进行整合,更要考虑他们之间的结构与关联,总体上风格统一,局部设计在遵循整体风格的基础上创造变化。
视觉优良原则。虽然景观大道的深层内在是创造和完善城市景观及其功能,但最直接的目标还是要让进入滨江新城的人从入口处就能感受到新城的概貌。首先要保证道路景观视线的通畅连续,发挥其线性空间引导作用,使人们能体验连续的道路景观。其次要保证视域的丰富性与舒适性,从空间要素、空间形态及空间序列等方面着手,运用景观设计元素,在构图、材料、质感、植物形态及色彩、平面等各个方面强化车行和步行过程中的视觉美感。
文化体验原则。浏河镇拥有浏河古镇、渔人码头等多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代代相传的继承能够增加城市文化景观的多元化,而多元的文化景观又能在时间的积淀中成为历史文化景观,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滨江大道应以体现当地个性的长江口文化景观为主,兼顾道路本身的历史文化以及周边地块的文化景观。遵循本土化、地域化的原则,将成为线性道路景观最终成为城市文化景观保证。
3.4 景观设计中的交响曲旋律
第一乐章:沪太路入口——新浏河
对于线性景观来说,起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沪太路口节点不仅对进入度假区的车辆起到入口标志的作用,还能对通过滨江大道的车辆起到视觉美化作用。路口主体构筑物为一组异形锈钢板钢架,将船的帆板做了概念化变形,造型简洁,寓意着长江口扬帆远航,也富于后现代构成主义的设计感。构架前的三层跌水涌泉将度假区临水的特性展现出来。构筑物前堆坡种草,两侧以早樱、榉树等落叶乔木为主,背景以香樟作为绿色屏障。整个入口节点以高大的气势作为设计的起点,奏响了强有力的开篇乐章(图2)。
图2景观节点
该段以春季闻花香为主题,多种植樱花、桃花、乐昌含笑、梨树等,灌木多采用蔷薇、金银花、紫丁香等,这些植物多在春季绽放,最能体现春的特点,使人在花香扑鼻的同时亦能感受到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二乐章:新浏河——太浏路
每一段线性空间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不同类型的节点作为过渡空间将它们联系起来的。节点加强了线性空间与周边环境的对话,通过节点将各种线性空间联系与转化起来,体现出各种线性空间形式的统一性。该段在滨江大道与郑和大道相交路口处有一个景观节点,作为第二乐章的一个高潮。周边是新建成的居住区,为了给居民提供一个休闲的空间以及视觉上的美感,在路口设计了休闲广场,辅以廊架、木栈道打造不同的小空间,满足人群的活动需求。在植物造景上,以银杏为主要造景树,背景以墨西哥落羽杉为主。在这个节点中多采用落叶乔木,目的在于为创造一个夏有树荫冬有阳光的宜人空间。
只有高亢的节点而没有过渡的旋律,也无法形成一段美妙的乐曲。第二乐章在郑和大道景观节点的统帅下,采用疏林草地的设计手法,展示夏之景。在植被的选择上,主要以合欢、香樟、国槐等高大乔木,紫薇、夹竹桃、木槿等灌木,三色金丝桃、蒲苇等地被植物,运用树阵与散树交替呈现的手法,营造绿意盎然、欣欣向荣的夏之景。
第三乐章:太浏路——北端
美丽的交响乐是有组织、有节奏的序列,是按照一定的高音、时值和音量构成的。没有一直的高音,没有一直的高潮,而是高低相间,长短、快慢、停顿相结合。第三乐章以植物造景为主,没有设计硬质空间,而是采用树阵与大草坪相间,景观散树点缀其中的设计手法,让人在前两个乐章的高亢起伏中静静欣赏这段婆娑的绿影,舒缓有致,耐人寻味。
秋天作为一个丰收的季节,给人以温暖的感觉。第三乐章的主要色调以水杉、墨西哥落羽杉、朴树等落叶树种的黄色、红色为主,配以枣树、柿树、橘树等结果乔木,结合贴梗海棠、银桂、卫矛等灌木,芒草、大叶冬青等地被,打造一段与春之韵、夏之景截然不同的秋之象,春华秋实,意味深长
第四乐章:北端——浮浏路
终结段需要有一个强有力度的收尾音符,故在浮浏路滨江大道交叉口设计了一个重要节点,这里也是苏州方向进入长江口旅游度假区的入口处。在滨江大道南侧设计垂直绿化构架,以扶芳藤、凌霄、络石等藤本植物,塑造不同的绿色体块,局部体块采用镂空的形式,使视线更加通透,绿墙不是一堵满满的墙,而是一面会呼吸的、有生命力的墙。绿墙上焊接白色度假区名称,白色与绿色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为度假区打造一个引人注目的西入口景观。
没有冬季的寒冷就没有春季的生机,东西向的滨江大道至浮浏路一段以打造冬季景观为主。乔木主要以腊梅、香樟、柳杉等为主,灌木以构骨、南天竹、冬青等为主,地被以瓜子黄杨、蒲苇等为主,常绿树与落叶树相间分布,让人感受到冬季的沉寂以及暗藏的生机
4 滨江大道线性景观空间的价值
4.1 美学价值
城市道路线性空间是按照道路走向构成连续而变化的序列空间,展示出整体的秩序美。道路景观以绿化为主,多种植物的组合营造出城市的绿道,力求打造一个“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意境。
4.2 生态价值
道路是城市的骨架,具有引导城市风向的作用,两侧的植物多具有抗逆性强、病虫害少以及易繁殖等性状,又具有较强的水土保持能力,生物防护性能较好,对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4.3 社会价值
交流是人类情感和精神层面的需求,对话是城市生活的最高表现形式之一。滨江大道线性景观空间因其外围边界的模糊性、引导性和渗透性而成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吸引周围居民的集聚,增强了社区的归属感,是城市中有效的对话与交流空间。
结语
滨江大道景观设计通过艺术构图,空间上采用多层次植物种植,通过植物配置营造四季特色景观,形成区段式的景观主题区。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呈现出韵律感,简约有序、线条流畅,形成生态美观的线性景观空间,为使用人群提供一份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王意珍,应东东,连续性、整体性在道路景观中的应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
[2]彭璐,平面构成[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3]柳仪仪,城市线性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4]百度百科,交响乐
[5]路﹒冯﹒贝塔朗菲,王兴成译,普通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J],国外社会科学,1978
论文作者:朱学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3
标签:滨江论文; 景观论文; 线性论文; 大道论文; 空间论文; 城市论文; 乐章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