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战略

论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战略

张孝成[1]2002年在《农业政策性金融理论及实证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是关于农业政策性金融理论及规范发展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实证研究:通过系统探讨农业政策性金融理论,比较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活动,揭示了发展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理论依据;通过考察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历史,对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产生、发展、现状及其运作不规范的问题、原因和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发展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组织模式、功能作用、经营机制、业绩评价、监管机制、发展战略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组织模式改造、资金筹措运用、业务范围调整、监管体系设计、法律制度规范、发展趋势预测的构想和政策建议。 一、论文的基本结论 本论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综合分析与比较分析、理论分析与政策设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及其金融活动一直存在于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运行过程之中。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几千年农业和农业金融发展的过程,不难发现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曲折漫长、历史悠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中国农业金融活动是按照指令性计划进行的,具有行政化、政策化的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体制变革在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再到建立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逐步深化的过程中,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商业金融业务不断发展,原专业银行也由单纯“经营政策性业务”到“兼营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直至1994年“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金融”分离,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功能由新成立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担,并在运行中调整、改革、发展。 2、发展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有充分的理论依据。(1)中国农业的弱质地位没有显著改变和农业政策性金融作为支持与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发展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重要理论依据;(2)中国农村市场发育不足、机制不健全(而不是市场充分发育后出现的所谓“市场失灵”)导致农业经济发展所需的信息和资金供给严重不足,发展具有信息生产和资金供给优势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是发展中国家政府的明智选择;(3)多种金融机构分散承担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的状况已成为农村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瓶颈”制约,发展专司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的金融机构是中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 3、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主要问题是运作不规范。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运作不规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机构设置不合理。农业政策性金融是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但在广大农村却没有分支机构,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二是资产负债失衡。总量方面,资金来源与其所承担的任务所需资金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缺口,也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资金来源渠道过于单一,筹资功能不健全,且在期限结构上存在突出矛盾;三是不良资产比例居高不下,危及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潜伏着较大的金融风险;四是贷款业务范围偏窄,功能发挥受限,严重缺乏用于农业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林业、治沙以及农业科技改良等方面的中长期贷款,这与农业政策性金融增加农业投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支持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任很不相称;五是利益补偿不足,弱化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自我积累能力;六是外部环境不佳。农业政策性金融不仅面临着较为严重的道德风险,与财政、中央银 在止硬衣咐公付盾舟乏片贝q广行、农业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等部门的关系也没有理顺。究其原因,外部在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滞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反复不定、对农业扶持和保护的力度不够;内部在于制度上的缺陷所致:一是缺乏管理和运营的法律制度;二是在于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经营成果的计算和组织管理比较困难;三是由于农业政策性金融要代替商业金融对存在外部性的农业进行投资,这种业务在中国本来就是商业金融尽力回避的困难工作;四是特殊的政策性制度设计导致农业政策性金融信贷资产风险大;五是自主经营权落实不够。 4、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与农村信用合作社“嫁接”是构造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模式的现实选择。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完善业务功能的同时需要在农村地区增设分支机构,但设置成本很大;农村信用合作社是中国唯一遍布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但它“群龙无首”;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服务对象又是相近或相同的。有鉴于此,将农村信用合作社纳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管辖范围,形成“上官下民”或“上虚下实”模式是现实的选择,是最节约交易费用的组织机构模式,也能解决农村信用合作社“群龙无首”、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基层无腿”的双重难题。 5、建立主要以财政为中介的多元化农业政策性资金筹措机制,切断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与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联系。(1)由财政部提供担保,集中统一发行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可面向国内,也可面向国外,?

李闯[2]2016年在《中国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二元经济转型问题。受传统二元经济体制的束缚,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改革滞后的影响,我国二元经济转型远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之间巨大的二元反差,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与市场需求的双重约束;劳动力资源配置中“民工荒”与严重就业压力并存;经济运行中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所造成的宏观经济波动等诸多症结性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现有的制度框架存在着制约二元经济转型的诸多因素,比如限制劳动力流转的户籍制度、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城乡之间公共资源配置失衡等。在诸多因素中,农民难以获得普惠性金融服务,使得资金更多地流向城市非农产业,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支持却十分紧张。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了刘易斯转折阶段,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不足严重影响了二元经济转型进程。长期以来,二元经济转型一直是学术界高度关注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学者们从多个视角研究中国二元经济转型问题,在经济结构形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对二元经济转型的作用、制度变迁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以及中国刘易斯转折点判断等方面取得了诸多的研究成果。近年来金融对二元经济的影响在二元经济研究领域已经逐步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此问题,国外学者分析了金融抑制和二元金融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国内学者则更关心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转型的关系,以及农村金融对二元经济转型的作用。但迄今为止,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在二元经济理论研究中存在一定不足,需要加强深入研究。本文把金融部门引入二元经济转型模式,深入分析了金融支持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我国二元经济转型中金融支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对美国、法国、日本、我国台湾地区,以及印度二元经济转型中金融支持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比较分析,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加强我国二元经济转型金融支持的对策措施。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客观评价。刘易斯二元经济转型模式问世以来,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及其转型,古典二元经济理论日益融合了新古典、凯恩斯主义、新兴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及分析工具,在研究内容上吸收了需求约束、分工演进、市场分割、收入分配等内容,突破了单一研究范式的局限,形成了理论综合基础上的二元经济转型理论。国内学者重点研究了我国经济结构形态、农业劳动力转移及其对二元经济转型的作用、制度变迁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以及中国刘易斯转折点的判断四个方面的问题。近年来学术界开始把金融与二元经济转型的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分析了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转型的关系、城乡二元金融与农村金融发展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但无论是就研究成果的数量,还就问题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而言,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问题依然是理论研究需要加强研究的环节。第二,对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进行了理论实证。分析了二元经济转型的基本涵义及核心问题,考察了二元经济转型的阶段性划分;从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三个方面探讨了金融支持对二元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研究了二元经济转型不同阶段金融支持的特点;将金融部门引入二元经济模型,运用数量分析方法,研究了金融支持对二元经济转型作用的数学表达,将逻辑推演的分析结论模型化。第三,考察了中国二元经济转型金融支持的历史与现状。计算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二元经济对比系数的变动情况,并据此分析了我国二元经济转型的历史演变,以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对我国二元经济转型阶段进行了判断;设计了度量金融支持的指标体系,并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贷款相关率、农村贷存比率,以及二元金融对比系数等统计描述,考察了我国二元经济转型金融支持的历史演变及现实情况。第四,对中国金融支持与二元经济转型的关系进行了计量检验。构建了金融支持与二元经济转型关系的计量模型,对二元对比系数增长率与农业贷款增长率非农贷款增长率、农业就业人口增长率、非农就业人口增长率四个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其结论印证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二元经济转型的核心问题,农业贷款对二元经济转型具有正面的影响,从而验证了本文理论实证的研究结论。第五,本文从我国金融支持体系不完善、农业弱质性与金融资本趋利本性相矛盾、我国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导致涉农贷款抵押担保物缺乏、地方政府激励考核制度不健全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现阶段二元经济转型金融支持不足的形成原因。第六,概述了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印度,以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二元经济转型中金融支持的制度安排与政策措施;并根据二元经济转型的不同阶段分析其金融支持的不同特点,从中得出了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第七,论述了加强金融支持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对策措施。一是加强金融支持的立法与执法,把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从政策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二是建立健全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体系,合理配置城乡金融资源;三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降低涉农贷款的金融风险;四是改革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激励其重视农村金融的发展,创造有利于二元经济转型金融支持的制度环境。

朱佶[3]2006年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关于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最早可以上溯到上个世纪初,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通过融资过程形成资本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已被提高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且几乎成为所有经济增长模型中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具有引导和配置其它资源的作用,资本供求的均衡状态与程度,都直接影响着整个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说,合理的资源配置集中体现在融资制度安排及其效率上,这是关系到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现有的一般性研究表明,金融通过分散风险、提高资源分配效率、运用公司治理、影响储蓄率等功能来减少信息和交易带来的成本,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农村金融是指为农村的生产经营提供一切金融服务的活动。农村金融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金融动员和金融资源配置,因而成为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繁荣兴旺的重要保证。农村金融体系作为一种金融制度安排,是连接农村经济发展中资金供给与需求的重要渠道,同样对农村经济增长应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国家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建立起工业反哺农业的支持机制,但关键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建立农民增收的机制,这就需要金融资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其次,从我国现在农村经济形势看,我国的“三农”问题,从根本上影响我国的社会与经济稳定发展,影响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从解决途径看,解决资源配置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村金融制度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无疑将成为农村经济改革中的一个焦点。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社会资金的大部分均流向比较效益高的非农部门,造成农村资金供求矛盾突出。农业银行根据商业化经营的原则,大量收缩在农村地区的机构网点,扶贫资金使用效果不理想,商业金融在农村金融领域的功能趋于弱化。农业发展银行功能单一,农村政策金融功能不全。随着主要商业银行逐个退出农村,农村信用社成为了正规农业贷款的主要渠道。尽管农村信用社的网络覆盖了广大农村地区,但是农户得到的贷款仍然非常有限。民间借贷作用巨大,但没有获得应有地位。同时,农村资金通过各种途径流向城市。造成上述情况的根源在于二元经济与金融结构下,农村金融抑制的存在,限制了农村金融的发展及其金融服务供给。而如何解除农村金融抑制局面,从金融体系的供给方面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并以此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正是本篇论文研究的中心议题。本文从文章写作的背景、目的与意义及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的相关理论出发:首先,围绕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沿革、现状与问题展开了详尽的分析,其中得到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结论,如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金融需求不仅量大,而且在需求结构上涵盖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需求,具有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客观上需要多样化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功能与之配套。但在金融供给层面,当前农村金融体系中政策性金融功能弱化,合作性金融名存实亡,商业性金融亟待加强。因此,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的出现和加剧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农村的民间金融的兴起。其次,深入揭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机理,介绍一些关于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类型的争论。在笔者经过分析之后,认为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以供给型为主,以需求型为辅。并且,吸收和借鉴了国外经验,提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五个基本原则即系统化、互补型多元化、组织化、利率市场化和可持续化的原则。然后,从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和民间金融四个方位详述了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内容,明确提出不同性质的金融体系的功能与定位以及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措施。最后,依据金融资产的规模、结构和转化率等指标对农村金融的整体状况进行了实证性地评价,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得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张并没有起到强有力的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农村金融处于“需求跟随”的地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金融机构长期对农村贷款的乏力导致农村存款与贷款的不协调等。

李明贤[4]2003年在《重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体系的状况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发展状况的反映。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金融体系适应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要求,金融体系便通过自身功能的发挥能动地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如果金融体系的状况不适应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要求,它便会阻碍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首先从农村开始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近几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停滞,农民收入增幅回落甚至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众多,就地转移困难,大量农民工异地劳顿,寻找工作,苦不堪言……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那么,农村实现小康社会的障碍是什么呢?是什么因素造成当前农村如此多的问题呢?本文认为目前困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金融制约,由于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农民缺乏资金,投资机会白白失去;农民受教育的机会丧失,劳动技能不能提高等,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脱贫致富。 本文在对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状况及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原则,并对新的农村金融体系进行了构建,提出了具体的构建措施和政策要求。 全文共分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从金融体系的功能出发,在广泛借鉴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农村经济要发展,必须有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撑这一基本命题。 第二部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在回顾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历史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进行了考察,认为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分化不足、效率低下、风险较大、农村金融体系脆弱等;并得出基本结论:由于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多元化的需求,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应的,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政策有偏斜,也制约着农村金融的发展,即出现了“相互制约”的局面。 第三部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的经济学理论分析。从总体上来讲,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是由于制度供给不足造成的,我国一直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进行严格的管制,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基本上是外生的,是政府一手制造的,缺乏农村经济主体的主动参与,因而与农村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不相适应。 在从总体上对当前农村金融体系进行分析之后,本部分还分机构对当前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民间借贷、邮政储蓄等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农村合作基金会陷入被关闭状况进行了反思。 第四部分:外国(地区)农村金融体系的实践及经验借鉴。本部分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地区)对外国(地区)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及运行情况进行了介绍。发达国家介绍了包括德国、美国、日本、法国等在内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及运行情况;发展中国家(地区)介绍了包括台湾、韩国、印度等在内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及运行情况,并对其经验进行了总结。 第五部分:我国农村新的金融体系构建的目标和原则。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的特点及其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提出了新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第六部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分析了新的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方法,并分金融机构的性质提出了不同性质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构建的方略及改革措施。 第七部分:为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创造基础环境和条件。提出要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必须建立农村金融体系规范运行的金融基础设施,并为其提供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等。 为了保证研究结论在理论上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及在实践中的可行性,本研究利用了农业经济学、金融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多门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并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和金融改革的实践,运用了定量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的分析。

李靖国[5]2009年在《伊春市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久以来,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业产生、发展相伴而生、共同发展,我国确立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改革开放的目标后,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逐渐分离,并向着不同方向不断发展。1994年,我国成立了专门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即“农发行”,旨在通过办理粮棉油收购贷款、综合开发贷款、农业扶贫贷款等手段来具体执行政策性支农、惠农任务。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以来,本着“敞开收购”、“不打白条”的政策要求,在支持农副产品收购、稳定农产品收购价格、促进农业生产的同时,进一步使我国农民增产、增收得到了保证。2005年的“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增加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在完善运行机制基础上强化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作用,拓宽业务范围”;2006年的“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调整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定位,拓宽业务范围和资金来源”;2007年的“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指出:“进一步发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这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和要求为伊春市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文章以伊春市农业政策性金融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走访各统计部门,采取现场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获得相关数据,并采用宏观总体与微观个体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伊春市的农业政策性金融问题作了系统性的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伊春市农业政策性金融健康、快速发展的对策及建议。文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在概括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功能、现状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伊春市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对伊春市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现状的深入分析,得出加快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对完善伊春市的粮食购销体系、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以及林权制度改革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伊春市农业政策性金融自身存在的多层次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得出应在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融资机制、信贷管理、内部管理、治理结构、利益补偿机制、监管机制和业务范围等诸多方面作出一系列相关调整,加快改革步伐,促进伊春市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深层改革。其次,通过对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实证研究,得出在欧洲、美国、日本等经济十分发达国家及地区,在其高度繁荣的金融背景下,农业政策性银行是农业发展和金融领域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相同,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农业生产、运行中发挥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通过分析它们成功运行的模式,为伊春市乃至我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可供借鉴的规律性认识和经验。再次,提出完善伊春市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对策及建议,主要从健全法制、业务拓展、完善相应调节机制、强化监控管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几个角度提出具体对策,从而促进伊春市农业政策性金融及种养殖业的良好发展。

袁云涛[6]2003年在《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重塑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农村面临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如何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职能,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信贷支农作用,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本文从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发展的现实出发,在对国内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研究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上,详尽地研究了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发展、演变的轨迹及现状,系统地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重塑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重塑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目标模式以及实现目标模式的路径、外部环境和配套措施。 本文共分10章:第一章研究了写作的背景、意义、方法、基本思路和框架;第二章介绍了一些相关的理论观点,并对这些观点进行了分析和评述;第三章从理论角度对与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特点、功能及作用,并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定位、在政策性金融体系中的定位、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定位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萌芽、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回顾总结,研究了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现状及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了其有效运行的障碍;第五章对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产生、发展、现状及特征、发展趋势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第六章对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重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重新确立了重塑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若干原则以及目标模式的定位;第七章从业务框架、组织机构体系、资金来源、资金运用以及制度约束等环节出发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进行了重新设计;第八章对我国未来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模式实现的路径进行了重新选择;第九章对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重塑面临的外部环境问题诸如行政干预、企业改革、信用环境建设以及金融环境问题,包括金融业改革、金融业监管、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内部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第十章为本文的结论,对全文的观点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得出了比较规范的结论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力争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本文的创新之处: (l)将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与现行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进行了区分,明确提出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不等于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只是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初级形式。 (2)在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萌芽、发展历史轨迹的基础上,以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为背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出了为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定位的关键性的五大关系。即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政策性与效率性的关系,与商业性金融组织的关系,与财政支持的关系,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3)在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重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勾画出了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发展的基本框架,并根据我国当前经济金融发展的实际,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业务拓展、组织机构体系创新、资金来源渠道拓展、规范资金运用、强化制度约束等,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新的构思。 (4)以适合中国国情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提出了实现新的发展框架的路痉选择问题,选择出了比较符合中国国情的新路径。即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逐步探索”,“谋求发展”的原则,先易后难,在业务界定与划转、机构撤并与重建、规范业务运作程序以及制度整合与补充等方面逐步推开。

段玉华[7]2007年在《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资金投入不足是目前制约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近几年来,解决“三农”问题,财政走到了前台,惠农政策大都是财政政策。但通过金融渠道筹集农村发展资金方面做得很不够,农村的资金仍在大量外流,农业和农村信贷资金供求矛盾比较突出。农业政策性金融是整个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必须要充分发挥商业金融、农村合作金融以及政策性金融的合力。然而,由于职能定位、服务手段、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的问题,政策性金融支农职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此,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化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改革,完善职能、健全机制,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借鉴国外经验,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比较分析、博弈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论文主要框架与内容是:第一,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相关理论、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研究状况等基本问题进行阐述。第二,在回顾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历史变迁的基础上,研究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第三,研究世界各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和运作实践情况,为下一步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发展提出借鉴。第四,进一步深化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认识。提出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发展总体原则和目标模式,并提出促进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的配套措施。论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1、本文认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是以贯彻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为主要任务的特殊金融活动,具有扶植性、调控性、倡导性和辅导性等特有功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存在具有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是市场经济的必要补充,鉴于农业本身所固有的弱势和市场经济本身所固有的缺陷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不会消失,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功能作用都将长期存在。2、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从而影响了政策性金融支农功能的发挥:(1)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定位不清,国家对政策性与商业性金融的区分模糊,农业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尚未形成合力;(2)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缺位,农发行业务范围受限。同时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倡导性、辅导性功能基本未得到应用;(3)融资机制不健全,利益补偿机制不完善;(4)经营机制不完善,内部管理水平和金融服务能力有待提高;机构布局不尽合理,人员素质较低等。分析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农业政策性金融特殊性质的固有矛盾;对政策性金融认识不到位,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缺乏法律法规保障;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评价和协调机制;政策性因素影响了资产质量。3、通过对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管理模式、所有制形式、组织形式、体制特征、资金来源和运用、功能应用、外部环境进行比较,结合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现状,本文认为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和启示至少有以下五点:(1)农业政策性金融无论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普遍存在,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政策性金融支农功能应予强化;(2)政策性保护功能要审慎使用,防止过度保护产生路径依赖;(3)发展是硬道理,政策性银行也是银行,必须要能够可持续发展,才能够使自身的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得到稳健、长期发挥;(4)必须完善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配套措施;(5)按照现代银行要求,改革内部管理体制,完善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4、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新的形势要求,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应定位于政府支农的有效金融工具,引导社会资金回流农村的主要载体,在农村金融中发挥骨干和支柱作用,实现全方位金融支农。为此,需要按照财政、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协调发展原则、业务动态调整和区域差异化原则、全方位功能实现等原则,深化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5、本文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和观点:(1)明晰政策性与商业性金融业务,跳出原来的将金融业务简单划分为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非此即彼的二分法,主张将金融业务至少要划分为强政策性业务、弱政策性业务、准政策性业务、商业性业务四个层次。国家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不定期确定金融业务性质和层次,据此制订不同的管理、监督、补偿、优惠方法;(2)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目的和手段是两个层次的问题,商业化经营只是手段,并非是政策性银行与商业性银行的本质区别,政策性银行的性质应该主要体现在贷款的产业投向及其功能实现上,而不应体现在贷款的运作方式上;(3)进一步构建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允许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主体之间适当竞争。扩大农发行的业务范围,允许开办(但不是必须开办)所有的涉农金融业务(包括政策性业务),国家对其政策性业务比例进行硬性规定。(4)区分不同性质、种类和区域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深化财政、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合作机制,创新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运营模式,重点加大对粮棉油、化肥、糖等物资的购销储业务,中长期建设项目,农业小企业项目等新农村建设等的“瓶颈”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融资支持力度;(5)按照现代银行要求,加快内部综合改革,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金融服务能力,打造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6)完善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配套措施,包括建立长期、稳定的融资和补偿机制,加强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法律地位和保障,探索监管新模式,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等。

付东升[8]2012年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农村,但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步伐远远落后于城市及工商领域。农村金融发展相对落后,不仅制约了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影响到城乡统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原因在于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与发展路径的顶层设计存在缺陷,没有充分考虑农村经济与社会运行的特殊性。本文基于相关文献,运用农村金融发展与制度创新研究的相关理论,从法经济学的视角着力研究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演变与制约因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从我国实际出发,探究有利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制度创新路径。

翟雪玲[9]2004年在《中美农业支持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但是无论政策、科技、投入其实都包含国家对农业的支持。而我国由于长期实行的“工业优先”战略使得对于农业支持尚没有成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可用,急需作出深入研究。 基于此,本文主要从比较的角度出发,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等研究中美两国农业支持。任何政策都是深植于环境的,不同的环境直接决定了政策的迥异。因此本文采用的技术路线是遵从政策的环境、政策的产生以及政策的执行这一思路。从政策环境出发,寻找影响不同农业支持政策的宏观因素和影响农业支持效果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两国农业支持政策的制定和影响农业支持效果的原因,最后具体分析两国农业支持的水平、结构及主要的支持政策,并采用OECD组织开发的政策矩阵评估模型(A Matrix Approach to Evaluating Policy,PEM)定量刻画不同农业支持政策的政策效应。在分析美国农业支持的基础上结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探讨在我国当前的国情下,农业支持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对当前和未来我国农业支持的改革提出建议。 本文的基本结论是:中国农业支持环境不宽松,中央政府的经济调控能力低下,法制环境不健全,农业面对的社会政治环境不宽松;中国农业政策的决策体制、程序不科学,在政策的制定中缺少农民利益集团的参加,这是导致我国农业政策失误频多、支农水平低下的制度性因素;中国“分散管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是我国农业支持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中国农业支持不仅总水平低下,而且在结构方面明显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财政支农中,投资结构、投资来源、投资主体、投资形式存在诸多不足。金融支农中由于缺少国家的支持,农业资金仍然是一个净流出的局面。 本文有以下特色与创新之处:(1)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分析农业支持的理论框架。分别从政策环境、过程、执行等逻辑关系入手,抓住了问题的本质。(2)采用OECD组织衡量农业支持的指标体系和数据对中美农业支持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中国在农业支持水平、投入结构和产品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3)运用OECD组织的政策矩阵模型定量刻化不同的农业支持政策的政策绩效。(4)将纷繁复杂的农业支持政策分为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政策,运用大量的实证资料和数据对中美两国的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状况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理论解释。

阎亚军[10]2012年在《我国新型农村信用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社会的稳定首先在于农村的稳定,而农村的稳定必须有一套完善的信用体系,建设农村信用体系是解决当前农村问题的措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前有关信用体系建设争论的重点是征信系统该由政府建设还是应采用市场化方式,很多观点认为政府需要统一管理并加快相关法律的建设,而信用道德教育是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发达国家的成熟的信用体系是在市场经济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其发展具有显著的自发性特征。西方学者很少去研究信用体系的基本构成,他们主要关注的是信用风险的管理以及信用体系的改进和完善。转型经济学也着重研究了信用问题。但是,对于怎样在转型经济条件下建设信用体系的研究却并不多,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问题的论著则更是少见。我国农村地区区域广大、地区差异较大、农户数量众多,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农户家庭、农村经济组织等社会方方面面,如何把这方方面面的经济体有效整合起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信用共同体,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也急需破解的重大课题。本论文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试图构建一种新型的农村信用体系模式,来有效改善并提升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及信用体系建设水平,以期有助于顺利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除了引言外,本文共分9章内容。第1章研究基础,主要界定与农村信用体系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如信用、信用体系、社会信用体系等;并对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相关的理论体系如农业融资理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不完全竞争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等进行了梳理与阐释。第2章中国农村信用环境现状与体系重构。本章首先分析了中国农村信用环境的基本情况,包括我国农村社会信用的理念变迁以及我国现阶段农村信用环境的现状及成因,如信用主体诚信意识及风险意识淡薄、农村征信体系建设滞后、与信用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重点就农村信用的相关主体如农户、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机构进行了探讨。结合我国现有的“二元经济结构”现状,借鉴国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本文试图从微观及宏观两个方面构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新型农村信用体系。第3章新型农村信用体系微观构建:农户信用层面。本章分析指出,农户信用是新型农村信用体系建构的重要环节,就新农村建设中农户的信贷特征、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信用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解析,并以农户小额贷款为例,实证分析了农户信用行为的影响因素。最后本章构建了农户信用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第4章新型农村信用体系微观构建:中小企业层面。本章分析指出,中小企业信用是新型农村信用体系建构的关键环节。本章重点对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信用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财务因素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信用问题影响不同,以中关村中小企业信用园区建设为例,对企业信用环境建设进行了分析。本章最后对农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进行框架构建。第5章新型农村信用体系微观建构:金融机构层面。本章分析指出,金融信用在新型农村信用体系建构中的功能与风险。本章解析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现,如银行信用缺失,银行信贷支农乏力,民间金融信用缺失,约束不足,农户信用缺失,信用意识不足等,进一步指出金融信用缺失的危害重大,如信用缺失导致农户贷款难,阻碍农业再生产,信用缺失威胁农民的合法权益,民间金融组织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等。接下来本章以农村信用社为例,构建了基于信用的金融机构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最后提出打造信用共同体,来克服金融机构信用不足的困难。第6章新型农村信用体系宏观战略:政府信用层面。本文研究指出,政府信用是新型农村信用体系建构的基础环节与根本保障。本章阐述了政府信用在基层政府管理中的现实意义和新型农村信用体系建构中的重要作用,重点分析了基层政府公信力存在的危机,并对其成因进行了解析,最后从宏观战略层面,提出了后危机时代政府信用监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策略。第7章国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经验及启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间,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各不相同,其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尤其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别。本章分析了以美国、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经验,以印度、孟加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经验,并得出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经验对我国的有益启示。第8章新型农村信用体系有效运行的保障机制与措施。新型农村信用体系的有效运行需要体系内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工合作,还需要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保障机制的建立应当考虑到新型农村信用体系整体运行,体系内部不同组成部分以及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同时,要保障新型农村信用体系的有效运行必须要出台推行有效的政策措施。第9章结论与展望。这是本文的结尾,就本文重要的研究结论及未来展望进行了总结和阐释。概括起来,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第一,首次从微观构建和宏观战略整合视角提出新型农村信用体系的构建思路。现有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问题的研究,基本上是就各个信用主体如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等的信用建设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没有注意到体系是一个整体概念,很显然,割裂的个体无法有效确保整体效果的实现。本研究提出的信用共同体理念就是一种整合的方案选择。第二,新型农村信用体系有效运行的可操作性保障机制的提出是本论文研究的另一创新点。本研究尝试从农户信用评价机制、农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金融机构失信惩罚机制、政府信用监管机制等领域,以维护农村信用各主体的共同信用为核心理念,探讨确保新型农村信用体系可持续运行的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1]. 农业政策性金融理论及实证研究[D]. 张孝成. 西南农业大学. 2002

[2]. 中国二元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研究[D]. 李闯. 辽宁大学. 2016

[3].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朱佶.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

[4]. 重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研究[D]. 李明贤. 华中农业大学. 2003

[5]. 伊春市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研究[D]. 李靖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

[6].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重塑问题研究[D]. 袁云涛. 西北大学. 2003

[7].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问题研究[D]. 段玉华. 山东农业大学. 2007

[8].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 付东升. 吉林大学. 2012

[9]. 中美农业支持比较研究[D]. 翟雪玲. 中国农业大学. 2004

[10]. 我国新型农村信用体系构建研究[D]. 阎亚军. 中国海洋大学. 2012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论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战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