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州市第八医院病理科;2.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病理科 福建福州 350013)
摘要:目的 探究p63、p16、ki-67联合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开展宫颈活检的124例研究对象,按病情分为宫颈鳞状细胞癌组18例,CINⅠ组25例,CINⅡ组35例,CINⅢ组46例,另选取同期到院正常宫颈粘膜上皮37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p63、p16、ki-67检测,记录五组p16、p63、ki-67阳性表达率及阳性表达程度。结果 对照组的p16、p63、ki-67无阳性表达,宫颈鳞状细胞癌组及各CIN的三种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CINⅢ组、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的三种抗体阳性最高。p16、p63、ki-67在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的表达强度逐渐增加,且与CIN分级呈正相关。结论 p16、p63、ki-67联合筛查有助于进一步筛查CIN和宫颈癌,并可对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p63;p16;ki-67;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而大部分宫颈癌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发展而来的,因此早期诊治CIN,对降低宫颈癌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现实意义。据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1],CIN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多种基因变化关系密切。P16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P63参与肿瘤细胞凋亡及CIN、癌变的发生和发展过程,Ki67是一种细胞增生的相关蛋白,可作为肿瘤细胞增殖标志[2]。因此,本文将对近年我院开展宫颈活检的124例研究对象行p63、p16、ki-67联合检测,以评估上述三种基因表达在CIN诊断中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行石蜡包埋宫颈组织活检者124例,年龄29~63岁,平均年龄(45.3±2.7)岁;按宫颈活检、手术切除标本、病理学检查检查结果分为宫颈鳞状细胞癌组18例,CINⅠ组25例,CINⅡ组35例,CINⅢ组46例,另取同期我院收治的子宫平滑肌瘤患者37例作为对照组,取其正常宫颈粘膜上皮,年龄28~62岁,平均(43.9±2.5)岁。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标本均采用4%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连续切片厚度为4um,再采用免疫组化SP法显色,pH6.0柠檬酸缓冲液高压修复,DAB显色,以PBS缓冲液代替第一抗体做阴性对照,已知阳性组织作阳性对照。试剂单克隆抗体p16、p63和多克隆抗体ki-67均由北京中山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
1.3观察指标
(1)观察对比各组p16、p63、ki-67阳性表达率;(2)观察记录各组三种抗体阳性表达程度。
1.4评定标准[3~4]
(1)阳性表达评定:P16阳性表达以胞核或胞浆呈棕黄色;p63、ki-67的阳性反应以细胞核呈棕黄色。阳性表达率=阳性细胞数/计数细胞总数×100%。(2)阳性表达程度评定。P16阳性表达程度:以阳性细胞数<10%为(-),10~30%为(+),31~50%为(++),>50%为(+++);P63的阳性表达程度:以仅基底层和副基底层有表达为(-),超过副基底层10%~25%为(+),26%~70%为(++),>70%为(+++);ki-67的阳性表达程度:以仅基底层细胞有表达为(-),10%~25%为(+),26%~70%为(++),>70%为(+++)。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内比较采用方差(F)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组三种抗体阳性表达率比较
对照组的p16、p63、ki-67无阳性表达。宫颈鳞状细胞癌组和各CIN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的p16、p63、ki-67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病变的三种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以CINⅢ组、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的三种抗体阳性较高。(详见表1)
3讨论
CIN是与子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子宫颈病变,可反应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连续过程,据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5],若经及时妥善治疗,约有60%的CINⅠ期可自行消退。早期筛查CIN,并积极针对性治疗有助于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然而,CIN病理诊断受主客观因素影响较多,且可重复性较差,从而影响诊断结果。因此选择客观性强、准确性高,并可重复检查的辅助病理检查方法对筛查CIN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6],CIN及宫颈癌是一个经历了多种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的多步骤的发展过程。其中,P16基因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9p21,通过与细胞周期蛋白D竞争性结合CDK4/6,以抑制细胞由G1进入S期,以此对Rb基因控制的细胞增殖有丝分裂进行负反馈调节。有研究表示,编码基因甲基化或缺失常会减少细胞内的P16水平,从而使细胞无限增生,进而易诱发细胞癌变。另有研究表示[7],P16蛋白在正常、炎症性宫颈组织上皮标本中均呈阴性,但在CIN和宫颈癌病变中,则具有极高的阳性表达,且在CIN病变中常伴随病变疾病升高,其表达强度也相应升高。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各级CIN和宫颈癌组中,均有p16阳性表达,其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CIN级别升高,p16抗原的阳性表达也随之升高。结果提示,p16可作为反映CIN病变及病变程度的敏感指标,对协助筛查CIN和评估病变分级有重要临床作用。
p63是抑癌基因P53家族一员,在具有增殖活性的鳞状上皮中表达,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细胞凋亡的过程,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发挥致癌作用,尤其在鳞癌中具有较高表达,可伴随肿瘤的分化程度减低而升高,可作为鳞状细胞癌的诊断标志之一,且有研究表示[8],P63是一种核蛋白,具有调节宫颈上皮细胞生长发育的功能,因此,P63在CIN和宫颈癌的发生及病情进展中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9]。此外,P63在CIN及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和P16表达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并对CIN病变的分期具有应用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正常宫颈组织中p63呈阴性表达,在CIN、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63蛋白均有表达,且其阳性表达程度随着CIN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增加,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中阳性表达最强。结果提示,P63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ki-67是表达于增殖期细胞的核抗原,可在G1、S、G2和有丝分裂期中表达,参与细胞周期调控,并与细胞增殖密切相关,在正常或炎性宫颈鳞状上皮标本中仅限于基底及副基底,在CIN及宫颈癌病变中,其渐变流细胞呈阳性表达,且随着CIN分期增加,其表达强度和面积也相应增加[10]。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各级CIN和宫颈癌组中,均有p16、p63、ki-67阳性表达,其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CIN级别升高,上述三种抗原的阳性表达也随之升高。结果提示,p16、p63、ki-67可作为反映病变及病变程度的敏感指标,对协助筛查CIN和评估病变分级有重要临床左右。
综上所述,p16、p63、ki-67在宫颈上皮内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作用,尽管各自作用机制不同,但三者之间具有协同作用,三者联合检测并结合宫颈形态学改变,有助于进一步筛查CIN和宫颈癌及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永国,丁岚,梅霞.p16、p63和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4):64-64,66.
[2]陈昊宾,张敏,罗贤勇,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子宫颈上皮内病变中的应用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J].中国性科学,2014,15(9):43-45.
[3]刘芬芳,左云海,龙浪,等. p63与p16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与意义[J].海南医学,2013,24(14):2042-2043.
[4]秦文敬,王娜,韩松云,等.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Ki67、P16和P63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J].临床检验杂志,2012,30(8):630-630.
[5]张明伟,孙际燕,孙式荣.P16、P63和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7):129-130.
[6]黄敬皓,陈玉华,何春.MCM2、p63和p16标记物在宫颈病变分级中的研究进展[J].当代医药论丛,2015,5(4):4-5.
[7]齐朝阳,陈艳,曾鸿,等.宫颈上皮内肿瘤P16、P53、Ki67、P63的表达与HPV感染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0):3638-3640.
[8]杨生兰,刘畅,杨永秀,等.宫颈鳞癌组织中MDM2、p63和Ki-67表达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8):4460-4461.
[9]钟辉,刘锦钰.p63和Ki-67蛋白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8):850-853.
[10]钟辉,刘锦钰,龙璐雯,等.HPV、EBV、p63、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4,21(9):586-588.
论文作者:林燕青1,张惠斌2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0
标签:宫颈论文; 阳性论文; 细胞论文; 宫颈癌论文; 三种论文; 抗体论文; 程度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