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安全生产管理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及安全存在着紧密关联,因此,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当前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着安全生产管理不规范、实际施工与资质不匹配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无法满足水利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需求。所以,在现阶段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为了保证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性,应该将工程项目的设计作为重点,通过工程施工方案的整合以及施工项目的优化,满足项目安全管理的需求,推动水利工程行业的安全、稳定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对策
1水利工程施工的特点
(1)对于水利工程的施工环境和特点而言,它主要是城市防洪排涝设施、水坝工程、河堤工程、引水工程和大型农用水利设施及工程的开发等等,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从施工角度而言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对于技术的要求和汛期的防洪也具有一定的要求。
(2)再从施工内部进行分析考虑,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格要求相关工作人员的质量和数量,因此在进行一项大的水利工程时,这就对管理的要求比较高。
(3)水利工程的施工设备比较大型,数量也比较多,而且在水利施工现场,在进行人员管理的同时,施工设备相对来说比较难以管理,因为本身施工过程是在露天进行的,所以在对设备的具体管理过程中及其容易产生漏洞,如果某些设备损坏或者丢失,那么将会严重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甚至是延误工期,增大企业的施工成本,给企业带来一系列的麻烦。
2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安全管理投入不足
针对水利工程施工状况,安全管理是保证水利资源安全的重要内容,但是,在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着安全生产管理不足的问题,具体内容如下:(1)水利工程施工中,所投入的安全作业环境以及安全施工措施不足,整个施工环境中存在着潜在的危险性,无法满足水利工程建筑安全施工的基本需求。(2)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经费不明确,当出现安全问题时缺少有效的执行依据,导致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相对滞后。(3)由于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较多,一些施工项目经常占用安全管理经费,导致工程建设项目不到位,为施工安全的管理带来限制。
2.2实际状况与施工资质不匹配
针对水利工程行业的运行状况,一些施工企业中存在着实际状况与施工资质不相匹配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出现会影响水利工程的执行状况,降低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整体水平。而且,水利工程的项目建设中,存在着工程实际内容与自治不相符的问题,影响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同时也为水利工程的项目创新造成影响。
2.3安全管理责任难以落实
结合当前水利工程施工状况,在工程项目设计中存在着建设、施工以及建立单位安全意识难以落实的问题,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影响水利工程的外部管理,而且也会影响水利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限制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稳步发展。因此,在当前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中,应该强调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重要性,通过管理工作的设计以及管理方案的执行等,进行工作项目的整合,充分满足水利工程安全施工的需求。
3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对策
3.1明确主体,健全安全管理责任体系
安全生产法从法律层面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各参建单位要按照“一岗双责”原则依法建立健全安全责任体系。根据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通过传责递压细化分解责任单元,将其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阶段、每个相关岗位和具体人员,为安全生产筑牢坚实防线;要重点落实关键区域、高危作业和薄弱环节的安全管理责任人,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严防事故发生;同时要根据工作变动和人员调整情况,及时进行调整、补充,确保安全责任体系健全、完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使各参建单位真正做到防范意识强、安全责任明,各司其职,履职到位。
3.2以人为本,抓住安全管理工作核心
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存在大量的危险源和安全隐患,现场作业人员是确保安全生产的根源所在。据统计,90%以上的生产事故是由个人因素造成的。因此抓好经常性的安全生产管理,遏制事故发生的源头,要以人为主线,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坚持以安全意识教育为先,以提高安全技能为重,以养成安全生产行为规范为目的。要牢固树立“培训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隐患”意识,严格落实先培训后上岗和持证上岗;要切实增强安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尤其是一线作业人员和劳务派遣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要本着人性化管理原则,合理运用激励约束机制,不断激发从业人员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管理制度从约束人向激励人转变。以人为本,从源头上改变,使各参建单位本质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实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保安全”的转变。
3.3落实标准,规范建设项目安全行为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涵盖了增强人员安全素质、提高装备设施水平、改善作业环境、强化岗位责任落实等各个方面,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系统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作为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抓手,是规范安全生产管理行为和提高工作效率及安全质量的有效手段。因此,深入推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建议具备条件的建设单位自主开展以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为核心的标准化建设,实现各参建单位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落实标准化,使安全防范工作落实到每个层级、环节、岗位和人员,使各级安全管理者都承担必要的责任和风险,亦可避免同一工程多家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标准不一的情况,以规范各参建单位及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行为,提升建设项目的总体安全管理水平。
3.4创新方式,实现安全信息动态监管
深刻把握科学治水兴水规律,创新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管方式方法,围绕智慧水利建设,推动信息化、大数据化等高新技术和自身业务工作相融合,探索建立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监管信息平台,共享并处理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利用信息管理手段实现远程对建设项目的动态监管,进一步完善现行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效率,加大监管力度,推动整个行业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3.5加强监管,提升安全监管工作效能
各级监管部门要强化自我建设,严格责任追究,不断提升安全监管工作绩效,建议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各级水行政主管要建立素质精良、执法严格的安监队伍,加强人员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的培训提高,强化担当意识、责任意识,不断吸收专业齐全、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安全专家,打造一支行政管理、专业技术层次结合的安监队伍,切实发挥安全监管重要作用。二是严格水利安全监管处罚,对存在问题多、履职不到位的参建单位,依法采取停工整改、通报曝光、约谈督导、挂牌督办、降低信用等级、调整投资水平等处罚措施;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必须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处理,起到警示和震慑作用,促使各参建单位做到查改结合,举一反三,通过建立长效机制,防止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结论
水利工程安全事关重大,直接关乎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要根据新时期安全发展的需要,结合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实践过程中反馈的情况,不断分析安全生产的各类制约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强化措施并组织实施,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要以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和信息化为支撑,加大安全监管力度,依法治理,标本兼治,保障工程安全。
参考文献:
[1]连宇.浅谈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6):212.
[2]张所坚.加强水利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的措施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0):197.
[3]张桢浦.探讨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42(02):241-242.
[4]徐长华.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问题的思考[J].治淮,2018(07):39-41.
论文作者:王冰,崔政,杨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单位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