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
儒家 “齐家 ”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当代道德建设
——以传统家训为中心
李文静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南京 210023)
摘 要 :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使“齐家”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家训是“齐家”思想的载体,有着丰厚的内涵,在文化传承和人格培养中曾起过重要作用。家训中“由家及国”的教化理念,“义为利先”的中心命题,“以德教子”的重要内容,“言传身教”“严慈相济”“因材施教”“预防教育”等方法体系,对今天的道德教育仍有借鉴意义。但古代家训中也有一些封建的烙印和糟粕,对传统家训加以现代转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其教化体系进行现代重构,对今天的道德教育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齐家”思想;传统家训;教化理念;创造性转化
汤因比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比世界其他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文化上团结起来。”[1]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主要原因在于拥有经过历史积淀而存留下来的民族文化传统。在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中,儒家的“齐家”思想在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相较于儒学文化“大传统”的“小传统”[2],传统家训以“非制度性”“潜移默化性”“意识形态性”为基本特征,以自觉自愿的方式代际传递,塑造着一辈又一辈中国人的道德人格。社会教化是习得道德人格的重要途径,而“家国同构”的特殊性决定了家庭是教化的基础,“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3]。在呼吁民族文化复兴、重视精神建设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回到传统”。传统家训是作为儒家“齐家”思想的载体,有着丰厚的内涵,特别是其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对今天的社会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立足现代,本文对传统家训进行分析,探求古代家训现代转化重构的可能性和途径,寻求人格培养行之有效的方法,构建古今相通的道德教育体系,让传统家训在现代社会大放异彩。
一 、家正国兴 :传统家训 “由家及国 ”的教化理念
侯外庐说:“如果我们用‘家族,私有,国家’三项来做文明路径的指标,那么‘古典的古代’是从家族到私产再到国家,国家代替了家族;‘亚细亚的古代’是由家族到国家,国家混合在家族里面,叫做‘社稷’。”[4]在中国古代,“国”是“大家”,“家”是“小家”,家庭与国家的不可分割决定了传统家庭教育“由家及国”的教化理念。《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阐明了家庭教育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宋代学者朱熹说:“家政不修,其可语国与天下事乎?”[5]744古代家训以修身为本,以“齐家”为目的,以治平为终极追求,涉及人生的各个方面,最主要的内容是向子孙进行修身教育,强调道德人格的塑造、人生理想和淡泊襟怀的培养,传授接物交友等处世之道。
(一 )移孝作忠 :传统家训的基本价值取向
古代家国一体的教育思想源于古代的家族社会和宗法制度。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其中心是父子、兄弟、夫妇关系,“自兹以往,至于九族,皆本于三亲焉”[6]23。以家族为本,由“三亲”而“九族”的宗法血缘关系,是维系社会的基础。古人在家训中反复强调“礼为教本”[6]166,“治家莫如礼”[7]8,礼指制约家庭中各种人伦关系的规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孝悌之道。在家国同构的古代社会中,移孝作忠是最终的价值取向。
孝道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孝经》开篇就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8]221家训强调以孝立身,“孝为百行之首”[6]196,“立身以孝悌为基”[9]。之所以将“孝”放在如此崇高的地位,既因为子女由父母养育成人,父母年老体衰后需要依靠子女反哺,也因为孝对维持家族秩序非常重要。清初学者王夫之说:“孝友之风坠,则家必不长。”[10]孝也是一种修养,北宋范质在《戒从子诗》中说:“戒尔学立身,莫若先孝悌。怡怡奉亲长,不敢生骄易。”[11]112关于孝的内涵,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12]14孝贵在精神,重在心诚笃敬。宋代袁采在家训中说:“人之孝行,根于诚笃,虽繁文末节不至,亦可以动天地,感鬼神。”[13]4继承父祖辈精神意志被认为是大孝:“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8]221家训强调孝悌相济。兄友弟恭体现了对父母的孝敬。孝悌兴家,兄弟和睦、团结一气才能保证“家道隆昌”。与兄弟关系相连的是妯娌关系,妯娌不和往往是家庭争斗的导火索。在家庭事务上,妯娌之间要以恕道相处:“若能恕己而行,换子而抚,则此患不生矣。”[6]28
儒家将“齐家”作为治平的基础,与此相应,古代家训强调移孝作忠。由孝而忠,立身扬名,光宗耀祖,被认为是最大的孝。明代林俊在《林氏家训》中说:“孝始于事亲,终于报国,移孝以作忠,即显亲以全孝,此谓之大孝。”[14]在家孝亲,在外忠君,体现了传统家训“由家及国”的教化理念。“忠君”是“事亲”的社会推演,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使“孝”和“忠”在本质上相通,“资父事君,忠孝道一”[15],不孝就很难谈忠。唐代刘禹锡在《名子说》中告诫其子:“夫忠孝之于人,如食与衣,不可斯须离也,岂俟余勖哉?”[16]孝道对巩固、稳定社会秩序有重要的作用,家庭、家族和谐,国家也就稳定。《论语·学而》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12]2另一方面,将家庭内子女对父母的孝敬扩而大之,推己及人,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便成为整个社会的敬老风尚,社会就会变得和谐。近代学者严复就认为,社会秩序的建立,关键在于一个“孝”字。
(二 )勤俭持家 :传统家训的治家之道
传统家训将勤俭视为修身与“齐家”的根本。传统文化认为,劳动是“生民之本”,“惟力然后得食,未有坐而得食者”[17]。无论是家族的兴旺衰败,还是个人的困厄显达,都与勤惰有直接关系。与勤紧密相连的是俭,“俭”指节约俭朴,儒家把“俭”视为道德的基点,孔子就极力提倡节俭:“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12]77
受儒家忧患意识的影响,古代家训一直强调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法。所谓预防法,就是针对可能或将要发生的思想问题与行为偏向等事先进行教育,防止其发生,或将其消灭在萌芽阶段。对于家庭教育,预防教育是事半功倍的做法,能够将孩子的恶习止于少年阶段。许多家训都强调,教育孩子时不可忽视其小毛病,因为毛病像滚雪球一样,滚着滚着就变大了。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贯穿了“防微杜渐”和“防患于未然”的思想。他在《序致篇》中说,他写《颜氏家训》的目的是“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二十已后,大过稀焉;每常心共口敌,性与情竞,夜觉晓非,今悔昨失,自怜无教,以至于斯。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非徒古书之诫,经目过耳也。故留此二十篇,以为汝曹后车耳。”[6]4颜之推说,如果不在孩子小时就严加教育,预防孩子犯错,在孩子犯错后,要使其改正错误,会非常困难,甚至教而无用:“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6]8明代的庞尚鹏在家训中说,一些小的问题发展下去甚至可能导致覆亡之祸,他训示子弟:“童子年五岁诵《训蒙歌》,不许纵容骄惰;女子年六岁诵《女诫》,不许出闺门。若常啖果饼恣其欲,娱以戏谑荡其性,长而凶狠,皆从此始。当早禁而预防之……子孙各安分循理,不许博弈、斗殴、健讼及看鸭、私贩盐铁,自取覆亡之祸。”[49]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24],历代家训都谆谆告诫子孙要节俭。第一,俭可以养德。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说:“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25]第二,俭可以养生。清代张英在《聪训斋语》中说,“俭”为养生四法之一:“惜福之人,福尝有余;暴殄之人,易至罄竭。故老氏以俭为宝。”[26]16第三,俭可以兴家。明末清初的朱用纯在《治家格言》中教导后代:“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27]曾国藩在写给儿子的信中说:“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反俭难。……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20]1节俭就要对生活有正确合理的规划,量入为出。节俭的同时又不能吝啬:“节俭二字,诚治家之宝也。但孝养父母,赈恤贫苦,则不移节俭而吝啬也。”[28]
(三 )仁信圆融 :传统家训的德性修养和处世之道
教子成人是传统家训的基本内容,“成人”就是拥有稳定的人格,就是有“德”。德主要体现在修身齐家处世几个方面。人是社会的人,人格的完善要在社会中得以实现,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好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传统家训的重要内容。
儒家将仁爱作为修身的重要内容。《论语》记载樊迟问仁,孔子说:“爱人”[12]131。很多家训要求家人扶危济困、乐善好施。颜之推在家训中教育家人学习裴子野救济贫穷。明代的高攀龙认为“世间第一好事,莫如救难怜贫”[29]。明末席本桢在《古今格言类编》中要求子孙施舍棺材,蓄药济贫,“当视力之可行,见义必为”[30]。明代许石邨在家训中叮嘱家人,丰收之年购买粮食储存起来,遇到歉收之年,低价卖出。清代的蒋伊在《蒋氏家训》中告诫家人,遇到灾荒之年,要量力帮助贫穷乡亲,不得逼迫穷困之人还债,实在还不上的,就把欠条烧掉。许多家训特别提出关心、照顾鳏寡孤独之人。许汝霖在《德兴堂家订》中要求家人婚丧祭祀从简,将省下的钱资助孤寡之人。有的家训规定置义庄、设义学。宋代的范仲淹设立义庄,用义田收入赡养、救济贫穷之人,建义学免费教育贫穷子弟。家训强调,从爱身边的亲人做起,到爱其他所有人,乃至爱天地万物,这就是仁爱万物。明代曹端训诫子弟,不可在山野放火,烧坏树木,伤害鸟兽。清代涂天相在《静用堂家训》中指出,父母应在孩子小时就教其不要做破坏鸟类巢卵之类的事情,培养孩子的“不忍之心”。
儒家认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北宋学者周敦颐在《通书》中说:“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31]家训强调诚信在家庭生活和为人处世中的重要性。明代彭端吾在家训中论“诚”:“人只一诚耳,少一不实,尽是一腔虚诈,怎得成人?”[32]宋代袁采在家训中论“信”:“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所谓信也。”[13]27“诚信”的关键是慎独,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与人相处,首先要诚。交友要诚:“勿欺以交朋友。”[33]为官从政也要诚:“诚以治民,而民信之,则凡有事于民,无不应矣。”[34]商业经营更要讲诚信。与人交往,除了诚信,还要谦下大度,遇到责难和不友善的行为,要心平气和,“得失荣辱不必太认真”[26]49,能吃小亏才能不吃大亏,受得小气则不致于受大气。与人相交,不能过分计较,“一言一事皆须有益于人,便是善人”[26]49。曾国藩在给其弟的家信中说:“情愿人占我的便益,断不肯我占人的便益。”[20]89交友时则要非常慎重,“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6]128,所以择友非常关键,“人生以择友为第一事”。真正的朋友应该敦厚忠信,“志同道合,友善相勉,有过相规,有患难相救”[35]。
因为历史和传统礼教的影响,很多家训封建等级观念很突出。“封邦建国”制度随着秦朝变封建制为郡县制而结束,但“封建”思想却在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这种思想反映在家庭教育中就是家长制盛行,强调父君夫“三位一体”,严格地进行顺化教育。家训中的封建等级观念主要体现在家庭关系中上下尊卑等级鲜明。北宋司马光在《温公家范》中说:“凡诸卑幼,事无大小,无得专行,必咨禀于家长。……兄弟而及于争,虽俱有罪,弟为甚矣。”[7]148袁采在《袁氏世范》中说得更为直接:“子之于父,弟之于兄,犹卒伍之于将帅,胥吏之于官曹。”[13]3家长被赋予绝对的权威,子女在父母面前没有自由思想,为了维护家长的地位,有的家训甚至要求子女与父母保持距离。不少家训宣扬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等迷信思想,相信宿命论。颜之推在家训中反对巫婆神汉跳神弄鬼、道士画符弄法等迷信活动,但他在《归心》篇中却又宣扬因果报应、生死轮回,认为人的贫富贵贱前生有定,不可强求,强求反而要遭报应,他保身避祸的处世哲学由此而生。明代的顾宪成在《示淳儿帖》中说,命运从坠地一刻起就已经定下:“就命上看,人生穷通利钝,即堕地一刻都已定下,如何增损得些子。”[50]这是一种典型的宿命论。家训中的这些迷信思想,为封建等级制度寻找了理论支持,但与勤奋进取的人生观念则相矛盾。
(四 )义利之辨 :传统家训的中心命题
追求道德人格完善是儒家修身的目的,也是传统家训的重要内容,而义利选择是道德修养的中心命题。“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儒家认为义与利是划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2]39。荀子则认为人生而好利,“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36]289,所以需要“以义制利”,“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36]36古代家训秉承儒家义利观,强调见利思义、重义轻利,在利益和道义发生冲突时,要坚决选择道义,保持道德情操,这样才不至于羞辱宗族祖先,才能保持清白家风。北宋贾昌朝在《戒子孙》中说,有些兄弟之间“争官职,竞财货”而相互毁谤,见利忘义,“以荣利之薄而亡亲戚之厚,兹名罪人也”[11]117。司马光认为,给子孙留下田地、金帛,不如“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11]130,子孙坚守道义礼法,即使没有良田千亩、金帛盈箧,也可保全自身,存续家族;反之,如子孙只知利而不知义,迟早会惹祸上身。清代唐彪告诫子侄“以义制利”,不要因为利益之争而伤害兄弟手足之情,不要因为争利而令亲戚朋友情谊断绝。清代张廷玉教导子侄,应该学习古人“非道非义,一介不取”。
以义制利的关键是节制私欲。西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37]既然心贵于体,养心重于养身,就要以义节欲。颜之推在家训中诫子少欲知足:“礼云:‘欲不可纵,志不可满。’宇宙可臻其极,唯性不知其穷,惟在少欲知足,为立涯限耳。”[6]343宋代袁采在《袁氏世范》中说,如果对欲望不加节制,不仅家庭,甚至社会的稳定也会受到威胁,“故制为礼,以节人之饮食男女;制为义以限人之取与”[13]36。清代汪辉祖告诫后人,如果对私欲不加节制,见利忘义,可能会身败名裂:“若陟高位、拥厚资,而下受人诅,上干国纪,身辱名裂,固玷家声,即幸保荣利,亦为败类。”[38]传统儒家强调重义轻利,有时甚至去利存义,但不是压制、反对个人追求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要追求私利时不偏离道德规范,就是合理的,孔子拒绝的是“不以其道得之”的富贵。许多家训一方面强调重义轻利,另一方面又认为追求物质利益与实现道德价值并不相悖。清末的史典训子:“凡作事,第一念为自己思量,第二念便须替他人筹算。若彼此两利,或于己有利,于人无损,皆可为之。若利于己者十之九,损于人者十之一,即宜踌躇。若人与己之利害各半,便宜辍手。况利全在己,害全在人者乎?”①儒家强调“因民之所利而利之”[12]210,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不能损害国家、社会、他人的利益,应当把个人之利与他人、集体之利结合起来,以合乎道义的手段获得和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二 、教有义方 :传统家训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体系
朱柏庐在《朱子家训》中说:“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39]家训传授修身治家的方法、为人处世的道理,是古代家庭教育子女的主要形式。家训历史源远流长,先秦时就有“畴人之学”,秦汉以后,家训内容越来越丰富,理论越来越系统。家训在宋代走向繁荣,明清时期由于统治阶层和士大夫的大力提倡,家训得以广泛传播。家训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家训以儒学为基础,对家庭教育经验加以总结,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教育理念,形成了较为完整、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体系。
(一 )教勿失机 :教子端蒙法
西方教育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他认为人生下来如同白板,可塑性很大,因此需要对孩子尽早进行教育。中国传统家训有相同的教育理念,传统家训非常重视人生的“蒙学”,在得知妇女怀孕之后就严格要求母亲进行胎教,西汉时的《列女传》中说:“及其(太任)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40]《颜氏家训》也强调胎教的重要性,阐述了胎教理念:“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6]8即便错过胎教,也应当在幼儿能识别大人脸色时加以教诲,使其从小就能对道德规范有一定的认知:“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6]8“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如不在幼时就及早教育,当儿童“骄慢己习,方复制之,捶搭至死而无威,愤怒口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6]8。特别是道德教育要抓住时机,人在幼年时,精神比较专注,长大后精力容易分散:“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己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6]172少年时期养成的道德习性决定了成年后的性格。清代孙奇逢在家训中说:“蒙养不端,待习惯成性,始思补救,晚矣。端蒙养,是家庭第一关系事。”[41]在教化内容上,家训强调“德教为先”,针对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儿童的生活情境,循序渐进地进行道德教育。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道德品质,会受益终生。
(二 )身正令行 :言传身教法
家训强调家长教育子女要以身作则。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2]136家长作为子女的首位也是终身教师,不仅在言语上对孩子谆谆教诲,更需要身体力行,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子女。家训强调,在教育子女时,家长要以理服人,以身示范,才能让子女心服口服信服:“未有不能修身而能教其子孙者也。”[42]1363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说:“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6]41只有家长遵守礼法,正身率下,才能维持家庭秩序,使家人和睦融洽。清代康熙帝在《庭训格言》中说:“凡人有训人治人之职者,必身先之可也。”[43]古代家训中记载了很多父母以身作则教育子女的例子,如周公地位显赫,尊贵至极,但他勤于政事,严格要求自己,“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他以此教育儿子伯禽,且给儿子做了很好的榜样。再如曾子杀彘,以信教子,也是以身示范,为儿子树立榜样。父母的身体力行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对后代的成长产生积极良好的作用,家风才能世代相传。“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44]言传身教,上行下效,家才能治好。治国也是如此。明成祖朱棣教育子孙,“以一身之孝,而率天下以孝”,可以达到“不令而从,不严而治”的效果。
(三 )有教有爱 :严慈相济法
就总体而言,家训是先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家训中的格言警句熔铸了古人在数千年里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后人修身、做人、处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家训毕竟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我们必须认识到,古代家训有着封建社会的烙印,其基本精神是正确的,但并不排除其中存在一些消极因素甚至糟粕,即使一些积极的、有价值的思想也难免掺杂着一些消极的东西。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古代家训的历史局限和阶级局限,辨别良莠,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正确处理传统家训与现代教育的关系。
这个十六岁的不死者,不知为何,在其“自杀”之后,经过了夜晚的仪式仍无法复活。于是我们按照人类的方式举行了一场葬礼,在场的所有人都是第一次参加葬礼。这位不死者的父母在葬礼上表现得很伤心,就像人类一样。虽然他们有过数不清的孩子,但这是唯一一个死了的孩子。不过只要他们愿意,他们还会再有许多新的孩子。
(四 )差别教育 :因材施教法
因材施教是传统家训反复强调的基本教育原则。家训要求根据子女资质、性格、年龄等多方面差异,选择最适合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手段。因材施教强调根据人与人之间个性差别,有的放矢地进行差异化教育。清代纪昀的家书就体现了这一点,其大儿喜欢广交朋友,纪昀给大儿写了一封家书,告诉他交朋友一定要谨慎:“尔初入仕途,择交宜慎,‘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误交真小人,其害犹浅;误交伪君子,其祸为烈矣”[47]。其次子胆子比较小,纪昀写给次子的家书,题目就是“嘉许不畏鬼”[11]371。其三子喜射猎,纪昀连写两封家书劝诫他不要“无端残杀生物”[11]372。清代的曾国藩在家书中也是根据几个弟弟的不同性格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教育。其四弟和九弟性格比较骄傲浮躁,曾国藩告诫他们:“骄则满,满则倾矣。”[20]182对于为人谦逊的三弟,曾国藩在给他的信中说:“徒谦亦不好,总要努力前进。”[20]82林则徐对长子和次子的教育方法不同。长子林汝舟少年得志,过于骄傲、圆滑,林则徐批评林汝舟“阅历深而才学薄,虽折桂探杏,而实学实浅”[48]7。次子林聪彝一直在家读书,缺少社会经验,林则徐要他去广州增长见识:“读书贵在用世,徒读死书而全无阅历,亦岂所宜?”[48]7汪辉祖在《双节堂庸训》中劝诫子弟不要徒务虚名,性格和禀赋不适合读书的,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应该根据所长选择一门职业。于成龙在《治家规范》中也说:“子弟十二三岁,贤愚己定,贤者做向上事,愚者亦令执一艺,庶不致闲旷其身。”[11]325
(五 )防微杜渐 :预防教育法
家训谈勤,往往从立志开始。只有确立志向,才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才能自立自强。人贵有志,三国时嵇康在《家诫》中说:“人无志,非人也。”[18]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19]曾国藩在家书中谈修身之道,特别强调立志:“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20]78立志就要立高远之志、圣贤之志。诸葛亮在《诫外甥书》中说:“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21]1374立志要落到实处,必须从读书开始,古代家训都将读书勉学视为家庭兴旺的重要途径。读书能获得知识,明白做人的道理。《论语》记载孔子告诫其子孔鲤:“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12]178在科举时代,读好了书,可参加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利禄。但很多家训强调,读书并不仅仅是为了功名利禄,读书是修养身心的法门。读书才能明理,制约嗜欲,安顿身心。“书卷乃养心第一妙物。……每见人栖栖皇皇,觉举动无不碍者,此必不读书之人也。”[22]宋代袁采在家训中说:“盖子弟知书,自有所谓无用之用者存焉。”[13]5“无用之用者”指读书可以提高道德境界。清人唐彪在家训中批评带有强烈功利性的读书,认为以这种态度读书,会百计营求,无所不至,品格可能会变得低下,最后可能会有辱身破家之祸。很多家训谈到了读书之法,如明代何伦在家训中告诉子弟,书要读百遍,反复咀嚼,“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融会贯通,然后为得”[23]。
三 、烙印与糟粕 :中国传统家训的历史局限
古代家训强调在对子女进行教育时有教有爱,严慈相济。颜之推在《教子》篇中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6]8“慈”是循循善诱,以委婉的方式来达到教育目的。“严”表现为训斥、体罚甚至逐出家门。对孩子慈爱是父母的本性,很多父母知道爱子要教,但在实际行动上往往违背理性认识。宋代的司马光在《温公家范》中说,作为父母,不必担心自己不够慈爱,难的是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不知道如何“严厉”。对孩子严格要求就好比给打针吃药,良药苦口,不教就会害了孩子,会带来比吃药打针更难受的痛苦。颜之推说:“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6]8“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诃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6]12家训主张对一些子弟进行严厉训诫,防止他们败坏家风。马援在《诫兄子严、敦书》中教育两个侄子说:“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凡子弟倘有奸盗、诈伪、败伦、士巳族,送官正法,乃革除宗祠。”[45]但是严格要有一个度,一方面态度要严厉,另一方面行为要文明,不能一味专横和粗暴,专横粗暴的教育方式不仅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还会适得其反。“慈爱不至于姑息,严格不至于伤恩。”[46]
(一 )认识论 :封建思想和迷信观念
模型采用四边形结构化网格。由于壁面网格对流体流动特性的模拟结果影响很大,因此对壁面进行网格加密。同时对5×104~4×106网格进行网格无关验证,当网格数达到2.2×106时,壁面摩擦阻力系数不再变化。因此选取2.2×106网格进行模拟计算。
(二 )性别观 :男尊女卑思想
家训中封建观念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是男尊女卑。在古代社会中,男尊女卑思想的产生与自然经济形式有关,后来的社会组织形式强化了这种观念,男尊女卑因此成为儒家伦理的重要内容。很多女性自觉地接受了这种观念,比如汉代的班昭在《女诫》中说:“故曰敬顺之道,为妇之大礼也。”②唐代的宋若昭在《女论语》中说:“将夫比天,其义匪轻。”②古代家训对女性提出了一整套严格的清规戒律,片面要求妻子顺从丈夫,有着严重的性别歧视。颜之推在家训中虽然在生育等问题上反对重男轻女,反对买卖婚姻,但他对妇女的轻视态度仍然是鲜明的。他反对妇女参政,甚至反对妇女主家:“妇主中馈,惟事酒食衣服之礼耳,国不可使预政,家不可使干蛊。”[6]47唐代于义方在《黑心符》中甚至将女人与小人并提:“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论语》之教也……”[51]袁采在《袁氏世范》中也对妇女抱有偏见:“人家不和,多因妇女以言激怒其夫及同辈。盖妇女所见,不广不远,不公不平。”[13]12家训还要求女子单方面为丈夫保持贞操,特别是明代之后,随着宋明理学的发展,对女性贞节的要求上升到了变态的程度。男女关系的不平等还体现在对女子受教育权的剥夺,家训宣扬女人无才便是德,认为女人只要识字即可,即使读书,也只要读《列女传》《女诫》之类的书,如司马光谈到子女教育时说:“女子亦为之讲解《论语》《孝经》及《列女传》《女诫》之类,略晓大意。”[11]136清代蒋伊在家训中说:“女子但令识字,教之孝行礼节,不必多读书。”[52]
(三 )人生观 :功利主义
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社会文化的转型,传统文化中的某些伦理价值观念在现代社会已经失去了支撑。例如中国社会已经由传统的“人情社会”转化为“人情”和“公平”并存的社会,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突出特点,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等级观念已经没有存在的社会基础。传统家训所体现的伦理道德,既有超越时空的普适性价值,也有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因素;即使是某些正向的理念,还是有无法与现代社会接轨的成分。因此,现代家庭教育必须将古代家训的基本理念、内容与当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来探讨古代家训在现代社会中的适应性。要对传统家训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重构,需要充分考虑传统家训文化心理内涵和伦理价值取向与现代社会的异同,不能将两者不加区分地简单嫁接或糅合,要从现实生活的具体实际出发,寻找两者的结合点,准确把握传统家训重构的内在机制。
记得上四年级的时候,爸妈嫌我精力太旺盛,就给我报了个国标舞班。刚学的时候每天练功,两条腿上各放2公斤的哑铃或者砖头,一开始还能拼命撑,撑个半小时已经是极限了,就开始慢慢往下滑,直到腿酸得嗷嗷直叫,一屁股坐地上。
(四 )择业观 :重农抑商 ,鄙弃杂艺
传统家训重农抑商,鄙弃杂艺,这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且与古代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有关。颜之推在家训中谈择业问题时说:“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沈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他批评“士大夫耻涉农商,差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6]143。宋代之前,家训很少提及其他职业,而对“杂艺”持鄙弃态度。宋以后的家训仍然重视读书仕宦,重农轻商,鄙视其他工艺的思想还是存在的,不同的是经常提到其他职业,也很少鄙弃杂艺。商位于四民之末,许多士大夫对商人持贬低嘲讽态度。袁采在《袁氏世范》里视商业为不得已而为之的职业:“如不能为儒,则巫医、僧道、农圃、商贾、伎术,凡可以养生而不至于辱先者,皆可为也。”[13]40明末清初的张履祥在《训子语》中甚至说:“然择术不可不慎,除耕读两事,无一可为者。”[55]清代张英重视农耕而轻视从事“放贷收息”等商业经营。这种重农轻商的经济思想是古代小家庭生产的自给自足观念的表现,这种思想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改变。到了明代之后,有的家训对商业不再持鄙视态度,认为经商也是一种职业选择。
一份详细而优质的项目计划书可以打破投资者与创业之间的隔阂,为进一步合作奠定基础。各家风险投资公司有着各自特定偏好,项目计划书切忌“一稿多投”。在前期准备工作中,应包含对目标公司的调查,内容包括主要投资领域、偏好企业类型等。根据不同投资公司的偏好,对于项目计划书进行调整。例如,“金沙江”创投公司看中初创企业与互联网的联动性,偏好于投资具有市场潜力的电商平台。
(五 )方法论 :棍棒主义
家训主张教育子女要严慈相济,但更认可严厉的棍棒主义教育。颜之推强调父母对子女应当威严而慈爱:“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6]15但颜之推更赞同严厉的棍棒教育:“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诃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6]12他以疾病为喻,认为对儿童实施体罚是为了让其知错而改,是不得已而为之。梁代大司马王僧辩40多岁时,已“为三千人将”,其母魏夫人“少有不如意犹捶挞之”,颜之推肯定了这种教育方式[6]13。袁采认为:“父严而子知所畏,则不敢为非。”[13]5父亲严厉,子女才知道有节有度,否则“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6]41。有的家训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才,如张履祥就主张对子弟要严加管教:“子弟童稚之年,父母师长严者,异日多贤;宽者,多至不肖。”“严则督责笞挞之下,有以柔服其血气,收束其身心,诸凡举动,知所顾忌而不敢肆。”[43]1351明清时期的族规、家规将社会和家庭的行为规范化、法律化,制定了很多条规,要求子弟、族人遵守,违者面责、罚款、棍责以至处死,此时,棍棒主义的家教方法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采取打骂的教育方式,会使孩子承受不住压力,甚至留下心灵伤痕,对孩子的人格形成产生负面影响。
土钉位置偏差要求<100 mm,偏斜度<3%,面层厚度偏差≯20 mm。为了防止混凝土面层形成滞水压力,在面层横竖向间隔3 m左右设置泄水孔。
四 、历史与超越 :中国传统家训思想的现代重构
1.传统家训中以父子等级关系为基础的单向教育向现代教育的平等互动关系转化
(一 )重构原则 :传统家训创造性转化的理论基础
传统家训对古代的道德教育和社会和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基本价值取向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但其中也有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因素,必须将古代家训的基本理念、内容与当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对传统家训进行创造性转化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传统家训的创造性转化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方向引导
影响一国国债规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更高水平的经济总量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及其他财政支出,同时也就对应着更大规模的国债发行量。此外,一国采取的财政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债的发行量,在紧缩货币政策时期,国家的财政赤字随着缩减,从而也就导致了国债规模的缩减;在宽松财政政策时期,国家拉动内需必然需要增加财政支出,因此财政赤字缺口的增大会扩大该时期国债发行的规模。
文化有一定的时间、地域局限,传统家训作为一种文化,必然含有与现代社会不适应的因素。实现传统家训的现代转化,必须立足于当代社会,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引领,为当今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建设寻求资源。传统家训内容丰富,主要体现了儒家的道德价值观念,其基本价值取向是有利于社会道德教育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如《颜氏家训》等经典家训涉及教子、治家、修身等道德训诫以及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很多思想在今天仍值得借鉴。在对传统家训进行创造性转化时,应在肯定传统家训基本价值取向的基础上,以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家训中的基本道德规范进行取舍整合,对家训中所体现的基本价值观进行继承、转化,使家训的精华得以继承发展,使古代家训获得现代活力,展示传统家训创造性转化的时代价值。
2.传统家训的现代转化必须认识文化心理内涵与伦理价值取向的古今之别
很多家训中充斥着功利主义思想。功利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学而优则仕”的读书观中。韩愈在《符读书城南》中写道:“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53]这是赤裸裸的功利主义教育。宋代的辛弃疾勉励诸子:“秋举无多日,天书已十行。绝编能自苦,下笔定成章。不见三公后,空长七尺强。”[54]为了维护家族利益,为了子孙的仕进荣达等功利目的,士大夫在教诲子弟时往往表现出庸俗化的思想观念,甚至连道德修养也有着功利目的。三国时的王昶在《家诫》中说:“孝敬则宗族安之,仁义则乡党重之,此行成于内,名著于外者矣。”“今汝先人世有冠冕,惟仁义为名,守慎为称,孝悌于闺门,务学于师友。”[21]1256他认为实现“仁义”不是为了当圣人,而是为了“乡党重之”“名著于外”和“世有冠冕”,他明确地说:“圣人不可为,吾亦不愿也。”[21]1255对待道德的核心原则“仁义”尚且如此态度,那么对其他事情的态度可想而知。
3.传统家训的重构必须避免机械化的观念套用
古代的忠孝观,因为社会制度和国家治理结构的变化,忠孝的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当代社会,我们需要将这种价值取向转向国家,将忠诚转化为爱国主义,培养爱国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就成了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家训中反复强调孝悌,在当代社会也有了新的内涵,孝不仅仅是家庭问题、个人道德问题,还是社会责任问题和法律问题,孝养父母是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现代养老制度的完善实施。传统家训中强调仁爱、诚信等基本道德观念,表面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敬业、友善等价值观有高度的关联,然而,事实上每个概念都是复杂的,其深层内涵并不完全一致。很多家训要求子女“勤俭”,在现代社会中,勤俭不仅仅局限于道德观念,更多地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有关,与消费观念有关。
(二 )重构内容 :传统家训创造性转化的具体涵义
传统家训所产生的封建社会,总体上是一个封闭的环境,这使得传统家训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近代以来,随着教育理念的变化,家庭教育的观念和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当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吸收现代文明发展的成果,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对古代家训的教育观念和内容进行现代性的转化。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 …… 罗羽慧等(5):670
家训内容涉及为人处世、治国、齐家等诸方面的问题。家训的价值不仅在于其中某些行为规范经过转化之后具有文化传承功能,更重要的是这种文化传承可以赋予当代人以道德文化自信,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导向作用的重要基础。然而,现代社会对家训文化的关注仅局限于静止的认知状态,没有结合时代的发展灵活运用,例如僵化地照搬家训中的原则方法,而不结合当今的社会生活实际。重构家训,发挥传统家训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提高文化自信,迫在眉睫。
建筑符号学萌芽于20世纪40年代的意大利1)、[1]、[4]。由于理性建筑思潮的推动,在历史文化大国与法西斯主义控制的背景下产生了折衷的新理性主义[1]332,新理性主义是对古典主义、后现代主义形式拼贴的批判,也是对正统现代主义思想的反抗,新理性主义强调了一种清晰的、逻辑性的思维[5]。就是在这个时候,产生了形而上学的建筑语言。
古代家训认为父母具有绝对的权威,父母及其他长辈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父父子子”的等级观念决定了单向的教育关系。父于子、师于生都是绝对的主客体关系,父亲训诫子女,老师教育学生,都是不容置疑的权威,即使是身教也是上行下效的等级关系。在当代社会,虽然提倡敬重长辈,但在家庭教育中的关系是平等的。教育主体同时也是教育客体,在进行教育的同时也在接受教育,因此教育双方是平等互动的。传统家训的榜样示范和价值引导可以与现代社会的平等观、教育主体观相结合,充分发挥两个主体的作用,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也有利于青少年独立人格的培养。教育关系的平等互动还体现在性别教育观念上。在古代家训和家庭教育中,“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根深蒂固,女子所受的教育只是识字教育、女德教育,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有限。在现代社会中,男女平等,女性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所受的教育是全面的。女性文化水平的提高,对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严父慈母与子女的互动,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人格的完整。
1983年2月,重庆成为全国第一个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大城市,实行国家计划全面单列,并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开启了重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
2.传统家训中集体趋向的教育向现代主体性教育转化
传统家庭教育过于强调群体利益、家族利益,将家族的声誉和家风传承放在首位,个人是家族的附庸,虽然儒家将修齐治平作为人生的目标追求,也强调个人的不朽之名,但光宗耀祖显然是中心。为了家族的荣誉可以牺牲个人,而实现家族荣誉,就要绝对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观,否则就是离经叛道。这种教育观念集中体现在家训中。这种教育观导致个人主体性缺失,缺少创造性,也导致个体人格的不完善。现代教育将人视为教育的出发点,将培育和完善人格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在教育中唤起受教育者的主体意向,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种教育理念决定了教育方式要以引导启发为主,改变理论灌输的方式,借鉴古代家训的启发引导、榜样示例等方法,寓教育于生活之中,注重教育的常态化,以创新型教育方法进行教育。在当代社会,除了传统的教育方法外,还应该利用互联网、融媒体等现代科技平台,利用微信等社交软件,使教育常态化、全方位化和内化,将思想道德教育转化为活态教育。
“有关基督教中国化的议题,已经开过很多研讨会,理论基础已经很充分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实践工作,真正落实、推进中国化。”李路军说,北辰教堂不久前内部出版了一本探讨茶道与基督教教义相结合的书——《牧师也爱茶》,以及建立不久的福音茶室,就是其践行“基督教中国化的成果”。
3.传统家训中由偏重德育向德智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转化
教育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受生产方式的影响制约,在稳定的农业社会,技术要求不高的劳动决定了“传统”和“价值”传承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传统家庭教育重视伦理本位的价值教育。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大机器生产成为主要形式,工具性知识教育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人们越来越关心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因此出现了“轻德育”的现象。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借鉴传统家训和家庭教育的精髓,在注重智育、科学技术教育的同时,强化德育,先教会孩子做人,才能让孩子真正成才。现代家庭教育在传统家训的基础上融合现代教育理念,提出了德智并重的教育观,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强调伦理价值的重要意义,将培育“四有”新人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
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阅读主要受家庭的影响,这恰恰是将学校阅读与家庭阅读融合的时期。为了做好幼小阅读衔接,学校在一年级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方面进行了长期探索。
结语
家国一体的教育思想是传统家庭教育的重要特点。在传统社会,家庭与国家的稳定和谐,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宋代王十朋说:“……如是而行之,则家道修明,内外无怨,上天降祥,子孙逢吉。移之于官,则一官之政理;移之于国,则一国之政治;移之于天下国家,则天下国家之政理。呜呼!有家君子,其可不修一家之政乎?家政不修,其可以治天下国家之事乎?”[56]学风官德建设,社会和谐稳定,民族精神的生成延续,都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应充分重视儒家“齐家”思想的转化对现代社会政治道德伦理建设的作用。传统家训中的基本教育方向和价值观念是正确的,家训中充满了治理国家、安定社会、修养品德和成就事业的至理名言。习近平同志指出:“2000 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57]家训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价值与影响力,但不可否认,它也是特定历史阶段的文化,有其局限性。我们应该认真地加以总结,摒弃其糟粕,发掘其精华,结合时代的发展,赋予其新的理解、新的内容,在当今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再放异彩。
注释 :
“治理水污染、保护水资源”是长江“共抓大保护”的核心任务,需要“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需要上下游、左右岸、多区域、多部门、多层级的协同管理。
① 参见李仲麟重辑的《新增愿体广类集》,乾隆30年刻本,第33—34页。
② 参见王相笺注的《状元阁女四书》,清光绪26年刻本,《女诫》第6页,《女论语》第11页。
参考文献 :
[1] [日]池田大作,[英]汤因比.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122.
[2] 蒲慕州.追寻一己之福——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0.
[3] 朱熹.大学·中庸[M].王国宣,译.北京:中华书局,2007:26.
[4]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1.
[5] 朱熹.朱子全书:第26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 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3.
[7] 司马光.温公家范[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
[8] 胡平生.孝经[M].陈美兰,译.北京:中华书局,2007.
[9] 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0] 陆林.中华家训[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
[11] 包东坡.中国历代名人家训精萃[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
[12]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3] 袁采.袁氏世范[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4] 莲江东林谱志编委会.莲江东林谱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15] 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6] 瞿蜕园.刘禹锡集笺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9:542.
[17] 丁晓山.中国古代家训精选[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5:21.
[18] 武秀成.嵇康诗文选译[M].成都:巴蜀书社,1991:237.
[19] 欧阳询.艺文类聚(卷23)[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45.
[20] 曾国藩.曾文正公家书[M].上海:世界书局,1936.
[21] 严可均.全三国文[M].北京:中华书局,1958.
[22] 张英.文端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319册.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716.
[23] 徐梓.家训——父祖的叮咛[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24] 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5] 司马光.司马光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1415.
[26] 张英,张廷玉.父子宰相家训——聪训斋语·澄怀园语[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5.
[27] 陈弘谋.五种遗规十六卷·养正遗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9-20.
[28] 周文复.中国家训——修身·治家·处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39.
[29] 高攀龙.高子遗书[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29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10.
[30] 席本桢.古今格言类编[M]//丛书集成续编第61卷.台北:新文丰公司,1989:84.
[31] 周敦颐.周子通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32.
[32] 彭端吾.彭氏家训[M]//丛书集成续编第61卷.台北:新文丰公司,1989:39.
[33] 孙奇逢.孝友堂家规(孙子遗书之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5:2.
[34] 金缨.格言联璧[M].武汉:崇文书局,2007:155.
[35] 朱锦富.朱氏家训[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35.
[36] 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54.
[37] 董仲舒.春秋繁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54.
[38] 汪辉祖.双节堂庸训[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196.
[39] 朱柏庐.朱子家训[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2.
[40] 张涛.列女传译注[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14.
[41] 陈延斌,葛大伟.中国好家训[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101.
[42] 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3] 成晓军.帝王将相家训[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118.
[44] 陈立.白虎通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4:371.
[45] 严可均.全后汉文[M].北京:中华书局,1958:708.
[46] 仁孝文皇后.内训[M].北京:中华书局,1991:16.
[47] 杨知秋.历代家训选[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143.
[48] 周维立.清代四名人家书[M].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
[49] 庞尚鹏.庞氏家训[M].北京:中华书局,1985:7.
[50] 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历史名人家训选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
[51] 陶谷.清异录[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04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849.
[52] 蒋伊.蒋氏家训[M].北京:中华书局,1985:4.
[53] 刘清之.戒子通录[M]//文渊阁本四库全书影印本:第70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44.
[54]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2998.
[55] 徐少锦,陈延斌,许建良.中国历代家训大全(上册)[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167.
[56] 王十朋.王十朋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032.
[57] 习近平.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4-02(02).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of Confucian “Qijia ”Thought and Modern Moral Construction :Focusing on Traditional Family Instruction
LI Wen-jing
(School of Marxism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23,China )
Abstract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integrating family and state in ancient China makes “Qijia” thought having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raditional family instruction is the carrier of “Qijia” thoughts, which has rich connotation and onc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In the ancient family training, the concept of “love family,love country”, the central statement of “righteousness above profit”,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moral education”,the method system of “teaching by precept and example”,“strictness with kindness”,“teaching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and “preventive education”,still have reference on today’s moral education.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feudal brands and dross in the ancient family instruction,it has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for today’s moral education to transform the traditional family precepts into modern ones,take their essence,remove their dross and reconstruct their educational system.
Key words :“Qijia” thoughts;traditional family instruction;enlightenment idea;creative transformation
收稿日期 :2018-09-18
基金项目 :山东省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重点项目“齐鲁经典文化与当代社会”(2016)。
作者简介 :李文静(1995—),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
引用格式 :李文静.儒家“齐家”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当代道德建设——以传统家训为中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8(2):40-50.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8505(2019)02-0040-11
doi :10 .19642 /j .issn .1672-8505 .2019 .02 .007
[责任编辑 肖 晗]
标签:“齐家”思想论文; 传统家训论文; 教化理念论文; 创造性转化论文;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