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工程属于城市规划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下人们对于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人员因素、设备因素、管理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市政施工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本文就市政施工管理存在的困境与对策展开分析。
关键词:市政施工;管理困境;对策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工程建设面临加速发展的新形势,这也对市政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市政施工管理的现状却令人堪忧,无法满足人们对市政施工的各项要求,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对市政施工的管理工作,帮助市政施工的建筑企业摆脱困境。
一、市政施工管理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市政建设项目的增加和建设规模的扩大使得市政施工企业逐渐暴露出很多管理方面的弊端,导致市政施工的企业陷入发展的困境。
1.施工现场的管理混乱,存在安全隐患
建筑市场的繁荣和建设项目的增多,使得很多市政施工单位的资质不高,施工技术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施工企业的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导致施工现场的管理混乱,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首先,很多施工人员在进行现场施工操作的时候,没有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化的操作,也没有按照施工设计方案进行标准化的施工,而是按照自己的经验来进行操作。这种违规操作一方面可能会引起施工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导致无法验收而出现返工现象,增加建筑企业的成本,另一方面可能会由此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引发安全事故,导致人员的伤亡。其次,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对安全施工的重视程度不高,对施工现场缺乏严格的管理,导致对原材料的存放、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检查以及现场施工安全防护措施的安排等管理不到位,无法保证施工现场的有序和施工工作的正常进行。
2.市政施工的质量管理存在问题
施工质量是市政工程最为重要的部分,虽然人们对施工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然而很多施工企业只注重施工的速度与进度,忽视了对施工质量的监管,导致很多市政工程的质量难以达到标准,使得市政工程建筑企业的公信力大幅下降。具体表现如下:一方面很多市政工程忙于赶进度,忽视了施工设计方案和原材料采购方案的制定与管理工作,可能导致施工设计的不合理或者采购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建筑企业对原材料的采购和质量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管理的漏洞可能会导致原材料不科学的存放,从而引起质量问题或者材料供应商与施工单位因利益关系而产生的劣质材料的使用或者偷工减料的行为;专业质检人员的缺乏也是施工质量无法达到要求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加强市政施工管理的策略
1.加强施工企业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减少安全隐患的产生
市政工程建设企业应该把安全管理工作放在首位且常抓不懈,因此市政工程施工的企业应该建立规范化的制度,加强安全施工的管理力度。一方面要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操作意识,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施工技能和施工工艺;另一方面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制度管理,严格按照施工的操作流程和施工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加强对施工设备的安全性能的检测及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防护设备的配备也很重要。对施工现场的物品及原材料的存放进行严格的要求和管理,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施工单位还需要对原材料的质量达标问题进行检验,杜绝劣质假冒产品混入施工现场以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避免由此引发安全问题。
2.合理设置安全管理机构,规范施工行为
要保证市政施工工作顺利的开展,仅仅依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合理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在项目中标后要针对工程施工要求展开研究,严格落实分级管理的原则,构建出项目经理部门、工程施工部门、专业工程队伍为主的三级管理体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指定专门的质检负责人,由质检人员负责对工程质量全面把控,建立质量控制小组,做到人尽其才,同时落实责任管理制度,聘请专业化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并对管理人员展开业务培训,引导他们学习安全、施工、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最大限度的保障市政施工的质量。
3.重视对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为了保障施工工程的质量验收达标,施工单位应该采取措施加强对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保证市政工程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施工任务。
首先,施工单位要加大对施工设计方案的管理,要把它纳入预算编制并择优选择资质较高的设计院进行设计方案的制定,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其次,要提高对施工队伍素质的要求,择优选择施工技术过硬、口碑较好的施工团队。第三,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工作,对施工的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避免因材料问题导致施工质量不合格现象的发生。第四,提高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和责任心,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4.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安全意识
数据统计显示,市政施工中超过一半的问题是由于施工人员自身的因素导致的,如果他们安全意识差、行为不规范、未按照标准开展作业,很容易导致安全问题。为此必须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在施工开始前就进行系统、安全的培训,让他们每一个人牢牢树立安全第一的观点。这种安全教育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施工过程中也要定期开展,可以利用视频短片、安全事故图片的方式让施工人员直接意识到安全问题引发的严重后果。定期对他们展开考核,考核合格方可上岗,这样既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又可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5.强化监理职能,发挥出监理公司的职责
监理单位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扩大市政监理范围,强化监理力度,完善相关的监理制度,为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作为监理人员要意识到自身的重要任务,用认真、细致的态度对待工作,避免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学会利用法律武器来控制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协调好施工过程中的各类关系,降低问题的发生率。
市政工程的建设往往需要花费较长的周期,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且市政工程的施工容易受到周围各类环境因素的影响,一旦出现安全问题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更可能带来人员伤亡。因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度,现场查验测试结果,定期进行信息反馈与安全检查,关注天气的变化,及时采用干预措施。对于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监理,还需制定相关的规范与标准,保障施工流程中每项施工工艺的有效进行。在经济水平的发展下,市政工程项目规模也越来越大,其中的不可控因素逐渐增多,为了强化施工质量,造出人民满意的工程,监理人员必须要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提高监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管理随着建筑市场的繁荣面临新的挑战,必须采取措施改变市政工程管理存在的管理混乱、工程质量存在问题的现状,加强施工企业的制度建设,督促规范化的管理措施的出台,减少安全隐患的存在,加大质量管理的力度,让市政工程企业摆脱管理的困境,树立自己的品牌,增强市场和群众的认可度和公信力。
参考文献
[1]黄丽敏.市政施工管理存在的困境与优化路径[J].建材与装饰.2016(41)
[2]陈龙成.水利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及改进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2)
[3]段军.井下作业修井井控工作探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6(05)
[4]刘方.市政施工管理存在的困境与优化路径[J].科技风.2016(16)
[5]魏子涵.水利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及改进措施[J].甘肃农业.2014(21).
论文作者:于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市政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困境论文; 原材料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