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电力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主要的作用,需要提升电力企业重视。本文站在变电站的角度进行论述,提出几点安全运行管理的措施,并针对设备运行状况,总结几点维护策略,旨在为企业电力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变电站;安全运行管理;设备维护
引言
变电站的变电运行管理工作,其所涉及到的实际工作内容是非常复杂且多元化的,因为变电运行本身便是一项多元化的任务。因此变电站的变电运行管理工作不仅仅要确保其能够达到一定的技术要求,符合既定的标准,还要随时做好应对各种问题和意外情况的准备。基于此项工作的特殊性质,所以其对变电站负责变电运行管理工作的人员都会提出更高的工作要求,对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工作态度都会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因为只有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将各种隐患检查和排除工作全部做到位,才能够真正有效降低电力故障的发生概率,确保变电站日常运行的稳定性。
1、变电站设备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设备自身方面的问题
今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多数的变电站设备实现了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然而由于变电站设备厂家不同,设备类型比较繁杂,在原来基础上很大的提升了操作和管理的难度。有些厂家的设备仍然还存在着质量问题,导致使用时容易出现故障,给管理带来极大的不便,也会带来安全隐患。同时新设备也存在质量问题。有些厂家在购买变电站设备时,由于单位级别较低,金钱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新设备的质量,也会给设备的使用寿命带来威胁。
1.2变电站专业管理人才匮乏,缺乏设备故障排查及处理能力
现如今,专业的技术人才是最匮乏的,变电站设备到专业管理人才亦是如此。正是由于相关的工作人员对故障的排除和处理能力不足,变电站设备运行管理存在很大的困难。变电站设备巡视人员在巡视设备时,对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基本数据进行记录是他们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技能,但是他们并没有认真思考和探究这些数据是否在设备正常运行范围内,同时他们也不具备数据在超出范围运行是否会威胁到设备的安全运行的能力判断。另外,当变电站设备运行故障发生后相关人员没有及时上报,也是变电站专业管理人才方面专业意识不够强的表现。
2、变电站安全运行管理措施
变电站在运行的时候,会出现很多安全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引发安全事故,对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威胁,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手段,保护其运行安全性,主要从下面几点进行:
2.1优化安全运行管理制度
企业配电系统需要集合自身实际情况,在运行中不断优化和更新。由管理人员制定计划,上报申请,待审批后立即执行实施,提升执行能力,保证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此外,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员工工作安全性和设备稳定性。所以,企业生产运营结合变电站工作的内容和目标,制定有效管理范围和责任制度,还要有一定应变能力,这样就能在变电站运行的时候,遇到问题及时调节。另外管理制度中还要加入适应的消防安全和环保制度,提升其中的安全性,这是变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
2.2完善变电站设备巡查管理制度
完善的变电站设备巡查管理机制对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变电站设备运行故障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当下变电站设备的数目众多的大趋势下,相关变电站运行系统结构也异常繁杂。在这样的清况下,如果缺乏完善的设备排查和巡检制度或者相关制度不规范,那么就不能保证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与管理工作进行有效地开展。变电站必须要不断根据自身实际工作情况完善相关工作制度,用正规的工作制度带动变电站运营人员、维修人员、值班人员严格按照自己的系统标准要求,正确开展工作,用明确的分工、负责的方式,使每个员工都能做好工作,做到准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变电站工作比较复杂,危险性也较高,其中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也是影响其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必须要建立培训机制,对新入职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把三级安全教育落到实处,真真确确的做到“五不伤害”。变电站在运行时,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大量的分散、小型的作业是运行管理容易被忽视的内容。为了保证安全运行,还要加强安全培训,主要是增强员工工作安全意识,例如,220kV、10kV系统作业时,切换过程看似简单的操作,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因为员工的粗心而出现安全事故,只有令其有良好安全意识,才能认真面对每一个工作中的细小环节,减少事故产生。工作人员以专业的技能和认真的态度,可高效参与到电力运行操作中,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危险,将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同时企业层面要对安全监督进行严格的掌控,充分发挥变电站价值。要求全体工作人员都要求标准化作业,并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减少人为原因对电力系统带来不良影响。
2.4严格执行值班制度
变电站是24h运转的,对其安全管理,要需建立完善的值班制度并执行,要求操作人员按照“两票”制度进行倒闸工作。将自己工作中发生的事件进行详细记录,借此举一反三,有参考依据,可初先判断出事故原因。严格落实值班制度,其中“四勤”是主要工作内容,如:勤联系、勤分析、勤检查、勤调整。这里的勤检查不是指随时进行设备的详细检查,而是按照设备运行参数进行比较和确定,观察是否正常运行,不要将值班员工的全部精力都放在精细检查中。另外,值班人员还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精准调度,并能按照指令执行工作。如果准备操作的时候,出现下达指令和现场状况不同的问题,就要第一时间上报并停止作业,否则会出现安全事故,影响设备运行和人身安全。值班人员作业后,仔细做好记录,交接班时也要口述设备和运行情况,主要叙述需要解决和正在解决的问题。
3、设备维护方法分析
结合变电站设备运行实际情况,对其维护方法主要有下面几点:
3.1制定维护记录表格
变电站中的设备采购成本都很高,大多是过万甚至过百万,因此电力部门十分重视对其维护工作,指定详细的运维表格,需要工作人员详细记录,包括维护时间、故障现象、质量问题、解决方法、性能缺陷和影响范围等。做好记录,便于后期分析。技术人员通过维护记录表格,就能掌握设备当前状态,并在不断实践中总结经验,根据设备情况,制定维护计划,减少故障损坏率,防止系统陷入瘫痪。
3.2提升对设备的评估
企业在维护运行设备的时候,需要结合其需求进行评估,包括性能、质量、剩余寿命和状态等。在变电站中打造以设备自身情况为主的评估体系,借此确定设备维护时间和方法,提升设备稳定性。在评估过程中,对老化严重的部件进行更新,保证所有设备的性能处于优良状态。
3.3完善设备维护制度
电力企业中制定管理机制的时候,不能忽视设备制度的制定,结合以往维护经验和现在设备运行情况,制定设备维护工作,利用标准的规范约束维护人员行为,更加标准的操作和维护设备,保证其可以稳定的运行,令所有设备的维护工作都掌控在一定范围内,提升设备维护的效率,最大程度提升设备寿命。
4、结语
综上所述,变电站因其特殊性,在运行中会产生很多危险因数,需要提升企业、部门重视,为了促进变电站的稳定运行,在实际工作中,分析了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工作,提出几点解决对策,为变电站工作奠定基础,提升其稳定性和安全性,为企业生产提供可靠的电力资源。
参考文献
[1]陈旭慧.浅析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J].低碳世界,2017,(30):134-135.
[2]晁岳振,杨绍辉,刘天晓.探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维护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9(06):207.
论文作者:赵春生,董顺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2
标签:变电站论文; 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制度论文; 作业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几点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