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钟朋荣提出六项就业建议_钟朋荣论文

经济学家钟朋荣提出六项就业建议_钟朋荣论文

经济学家钟朋荣提出——就业问题六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就业问题论文,经济学家论文,建议论文,钟朋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的就业问题是总量过剩型的,即劳动力总量大大超过就业岗位总量,不是超过几百万元或几千万,而是超过一两亿甚至两三亿。因此,要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根本性的措施是大规模地增加就业岗位。

最近,经济学家钟朋荣在他的新著《跨世纪难题——谁为中国人造饭碗》一书中,就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提出六项建议。

一、宏观经济政策要把增加就业作为重点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有两大目标:一个是经济增长,另一个是抑制通胀。之所以有这两大目标,是因为我国经济生活中有两大难题:一个是就业,一个是通胀。

如何处理好二者关系?钟朋荣认为,适度的通胀对于抑制消费、筹集建设资金,增加就业岗位是有帮助的。当然,通胀的积累功能和筹资功能是有一定前提的,即通胀是温和的,没有超过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钟朋荣认为,经过1988年的涨价和1993年、1994年大涨价的锻炼,人们对物价上涨的承受能力大大提高。从近10年的实践看,只要物价每年的上涨率不超过10%,广大老百姓还是可以承受的。在这种限度以内的通胀,对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

二、在物价相对稳定的条件下,使投资规模最大化

长期以来,我国投资增长与物价上涨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其实,投资的对立面不是物价而是消费,即投资增加,消费减少。在现行投融资体制下,投资扩张主要是通过增加贷款实现的。因此,投资增加不是直接导致消费减少,而是导致流通中的倾向增加和物价上涨。

钟朋荣认为,如果投资不是用贷款,而是发股票或股权证,投资增加就不会导致物价上涨,而是导致消费的直接减少。在直接融资上项目的情况下,投资的增加和消费的减少,都是老百姓主动决定的。就每个家庭来说,一般不会因股票买得过多而没饭吃,因而整个社会也不可能出现投资规模过大和投资膨胀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说,投资规模越大越好,投资增长率越高越好。我们有那么多人等待就业,不扩大投资规模,不提高投资率,饭碗从何而来,就业岗位从何而来?

三、鼓励人们为自己造饭碗

钟朋荣认为,鼓励人们为自己造饭碗,需要提供以下外部条件:

第一,要有鼓励人们创造财富的更好舆论环境和投资环境。在我国应提倡“艰苦创业为荣,不劳而获可耻”的社会风尚。有了这种风尚,创造财富的人才没有后顾之忧。第二,政府尽可能为人们创业提供方便。由于机构臃肿,人们办芝麻大的事也要盖一大堆公章。极个别的机关工作人员甚至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这样的心理:不是千方百计地让人们把事情办成,而是千方百计地让人们办不成事;不是千方百计地让人们去创造财富,而是千方百计地立关卡限制人们创造财富。不改变这种状况,许多人宁可呆在家里等救济,或到社会上去当小偷,也不愿四处碰壁办企业。第三,要降低税赋,特别是对那些刚刚创业的人,更应当降低税赋。这里有一个恶性循环向良性循环的转化。目前,整个社会需要养的人太多,创造财富的人税赋(特别是各种暗税)就比较重,许多人就不愿意创造财富,而愿意加入吃“皇粮”或等“救济”的行列。改变这种局面的切入点是,减少闲人,降低税赋,增加创业吸引力,使更多的人加入创业行列,这样税赋又可以进一步减轻。如此循环下去,使我国成为一个低税赋国家,从而形成创造财富的人越来越多,需要人养的人越来越少的局面。

四、鼓励有产者为有劳者造饭碗

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财产的所有权属性,即只注重区分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形成一个共同意识:公有制好,私有制坏。事实上,我们如果不仅仅从财产的所有权属性上进行划分,而是从财产的实际运用和最终归宿上划分,还可以分为公用和私用。公有财产中有私用,私有财产中也有公用。

人们办企业的初始目的是解决生存问题。但随着他们基本生活问题的解决,办企业的主要目的就不是谋生,而是为了成就某种事业。激烈的市场竞争,巨大的社会荣誉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促使他们拼命地创造财富,拼命地积累财富,却又很少消耗财富。这些财富名义上归他们所有,实际上为社会所用。这种社会机制,叫作私有公用制。据此,钟朋荣提出,要进一步认识私有财产和有产者,在社会舆论、法律、政策等诸方面,都应当为更多的人从无产者到有产者,从小的有产者到大的有产者提供转化道路。只有当中国社会涌现出更多的有产者时,才会同时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

为了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除了在金融、外贸、上市等诸方面消除歧视政策外,钟朋荣还提出为民营企业营造“塑料大棚”。“塑料大棚”是对开发区的形象说法。某些地方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对于企业的成长不利,要把整个环境一下子改变过来比较困难。但可以在多少平方公里以内搞个开发区,营造小环境。在这个小环境内,企业税费负担比较轻,政府的办事效率比较高,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好。过去,我们这种“塑料大棚”是为外资修的,现在应该为我国自己的民营企业建造一批“塑料大棚”。

五、鼓励中国人到国外找饭吃

鼓励中国人到国外找饭吃,包括扩大出口和增加劳务输出。

为了扩大出口,钟朋荣主张应该对所有的企业都下放外贸经营权,让更多的人,特别是让那些充满活力的民营企业到国外去开拓市场。只要把他们放出去,许多产品是可以找到销路的,许多人是可以找到销路的。

针对某些人一味强调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档次和科技含量,钟朋荣认为,中国是一个劳动力大量过剩而资本严重短缺的国家。无论资本密集型产品还是技术密集型产品,无论对产品的深加工还是精加工,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中国恰恰是人多钱少。出口的主要目的,既不是为了互通有无,也不是简单的国际分工,而应当把为大量过剩劳动力找饭吃、找事做,作为中国扩大出口的重要战略。通过产品的出口,使国内大量的就业者帮助外国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为自己找一条出路。所以,中国出口商品的结构不应单纯追求高、精、尖。一般粗加工产品的出口,只要有市场,只要能为众多的剩余劳动力找饭吃,即使利润不多,也值得干。就是初级产品的出口,只要是可再生产的资源,也应大力发展。

六、让闲置劳动力去创造明天

为了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需要造就数亿个就业岗位。这不仅涉及到巨额资金的筹集,也涉及到投资方向的选择。

眼下,中国似乎什么都过剩,农产品过剩,工业品过剩,商场过剩,商品房也过剩。造饭碗,到哪里去造,造什么?

发展经济,造饭碗,其要点在于,将中国大量闲置的劳动力,变成中国最短缺的经济资源,为中国的经济起飞奠定基础。从宏观面上看,什么东西处于瓶颈状态,这一领域就是我们投资的切入点。

标签:;  ;  

经济学家钟朋荣提出六项就业建议_钟朋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