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内科 410007
【摘要】目的:评价在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围术期无缝隙护理模式的应用。方法:选取62例拟行射频消融术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与无缝隙组,分别在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常规护理+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比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比2组对护理配合、护理技能、护理责任感的满意度评分。结果:无缝隙组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对护理配合、护理技能、护理责任感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围术期无缝隙护理模式能够缩短术前准备和手术时间,加快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还可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肝癌;射频消融术;围术期;无缝隙护理
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可以分为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2类。原发性肝癌病情进展快,预后差,恶性程度高,且远期生存率低。射频消融术是肝癌患者常用的术式,属于常见的介入治疗手段,创面小且疗效确切[1]。但是围术期需要配合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加快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度。鉴于此,本研究特展开临床分组对照试验,重点评价无缝隙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经伦理委员会通过后,选取医院2016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62例拟行射频消融术的肝癌患者,以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参照组与无缝隙组。参照组31例患者,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龄42~77岁,平均(56.8±4.9)岁,最大肿瘤直径1.7~3.9cm,平均(2.6±0.4)cm;无缝隙组31例患者,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40~79岁,平均(57.0±5.1)岁,最大肿瘤直径1.6~4.0cm,平均(2.7±0.5)cm。组间临床资料均相近(P>0.05)。
1.2 方法
参照组均在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包括术前提醒患者常规进行检查,指导患者配合进行术前准备,通知患者预约手术时间和相关细节等,术后监护生命体征,给予常规康复指导等。
无缝隙组在围术期均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无缝隙护理,首先在护士长的牵头下组建无缝隙护理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责任护士、普通护士等担任组员,由组员自由组成小分队,由护士长对每个小分队安排任务,包括术前准备、心理疏导、术中配合和术后康复4项任务,术前准备小组主要负责与手术室预约时间、协同患者完成检查、术前身体条件准备、术前手续办理等;心理疏导小组负责整个围术期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确保其情绪放松、积极乐观、主动配合;术中配合小组负责将患者送入手术室,术中与家属的沟通和术后与手术室护士的交接工作等;术后康复小组负责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并发症预防和康复锻炼等。
1.3 观察指标
(1)对比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2)对比2组对护理配合、护理技能、护理责任感的满意度评分,每一项均由患者本人在0~100分评定,评分越高认为对应项目的护理满意度越理想。
1.4 统计学分析
将SPSS17.0软件作为工具进行检验分析,分别利用其中的t、检验计量()和计数(%)资料,P<0.05可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时间指标和并发症情况对比
无缝隙组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无缝隙组无并发症,参照组有1例肝包膜下出血,有2例肺部感染,2例发热,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0%、16.13%,无缝隙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无缝隙组对护理配合、护理技能、护理责任感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2.4±4.0)分、(93.4±3.6)分、(91.5±3.5)分,参照组分别为(82.4±3.6)分、(83.4±3.7)分、(84.1±3.2)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346,P=0.000;t=10.785,P=0.000;t=8.688,P=0.000)。
3 讨论
肝癌患者实施射频消融术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效果理想等优点,且该术式在此类患者中也逐渐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在肝癌患者中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护理人员配合度不佳,容易出现工作疏漏,术后恢复慢,并发症风险高并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有待提升[2]。故此,护理人员应当积极探讨全新、有效的护理模式弥补常规护理模式的不足和缺陷。
本次研究中,无缝隙组时间指标、总并发症发生率和对护理人员各方面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可知在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围术期实施无缝隙护理模式不仅能够缩短术前准备和术中沟通时间,并且还可加快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满意度。无缝隙护理模式强调护理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协同、默契完成护理任务。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较,在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围术期无缝隙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避免工作疏漏,确保术前、术中和术后每个环节均能够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3]。无缝隙护理模式的任务主要包括术前准备、心理疏导、术中配合和术后康复等,由不同的小分队成员配合完成,确保手术顺利进行,还可保证术后快速康复。由此可知,无缝隙护理模式优势独特,在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围术期的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建议在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围术期引入并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有助于缩短术前准备和术中沟通时间,还可加快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满足患者对各个环节的精细化护理需求,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肖玲, 熊英, 李茁,等. 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围手术期护理[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32(2):376-377.
[2]陈铁霞, 韩哲娜, 罗平平. 舒适护理在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6,23(s1):333-334.
[3]何芸娴, 田宏, 李娟,等. 1例原发性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术后出血致急性肺损伤患者的护理[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8):204-206.
[4]吉丽萍, 顾雪萍. 原发性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综合护理干预效果[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6,23(6):734-737.
论文作者: 杨诗,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患者论文; 肝癌论文; 术后论文; 缝隙论文; 射频论文; 时间论文; 并发症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