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策略在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支架论文,初中英语论文,策略论文,在农村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五级课标要求初中生“能听懂教师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并参与讨论;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北师大版初中英语教材活动的设计,注重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阅读策略的训练。但是,农村初中的学生,特别是处于中小学衔接阶段的初一学生,在英语交际和阅读策略方面基础薄弱,导致教师在开展全英文授课方面面临一定的困难,有必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更加细致的课堂活动,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搭建合适的平台。因此,我们以北师大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1 Lesson 1一节阅读课为例,探讨如何在支架教学理论指导下有效开展阅读教学。 二、课例背景 本文课例出自北师大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1 Lesson 1,Unit 1单元话题为家庭,Lesson 1在承接Get ready C “Your family”话题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家庭成员相互称谓以及年龄、职业等信息,为后两课描述家庭成员的外貌、性格和爱好等话题做铺垫。授课对象为北京市通州区某农村中学初一年级一个班的学生,共28人,处于中小学衔接阶段。在听说能力方面,部分学生不能用完整的句子进行英语表达,因此,在小组讨论的任务阶段,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准备时间;在阅读方面,需要授课教师关注读前指导,训练初步的阅读策略,给学生搭建支架,以确保学生能够完成本节课的主要任务。 基于以上分析,本课教学目标设定为:知识方面,首先通过家庭树了解Brown一家有九位家庭成员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学习词汇granddaughter,grandson,husband,wife,son,daughter,cousin;再通过阅读四段第一人称的段落,推断出讲话者的身份并写下姓名,获取Brown一家九位家人的细节信息;最后结合课文的信息和语言进行输出性活动,归纳句型She/He is the same age as...She/He wants to be...语法方面,初步体验和感知人称代词主格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意义及用法。情感方面,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老爱幼和打招呼的习惯。 三、支架式教学活动的设计与运用 支架式教学法,即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李友良,2010)。 在支架式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本文将该课时分读前、读中和读后三个阶段,依次总结初中英语阅读课活动设计方面实践的策略。主要包括提供视觉图片支撑、核心句型框架支撑、思维图支撑、读前预测、教师示范、问答设计、播放录音、表格设计、词汇库支架、小组互助与合作、抽签式提问等活动。 (一)读前阶段 1.视觉图片支撑 [活动设计1] 本节课学习Brown一家成员相互称谓及信息描述,介于中西文化差异,为了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导入话题,在热身阶段,教师运用多媒体依次出示几组家庭照,包括教师自身的家庭照,激活学生关于家庭的背景话题词汇。首先,用向学生询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指出教师本人的照片,接着猜测并补全教师说出的句子:This is my(father).That is my(mother).Here is my(brother). 教师出示问题: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my family? Who are they?示范并引导学生用完整的句子回答:I have a small family.There are four people.They are my father,mother,brother and me.然后询问学生: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Who are they?教师针对学生回答不全的情况采取追问的方式,例如Do you have brothers or sisters? Do you have cousins?...带动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用句子表达家庭成员的信息。 [活动设计2] 利用上述家庭照引导学生补全句子,描述家庭成员之间的称谓关系,Mum is Dad's(wife)and Dad is Mum's(husband)。教师进一步出示课本上的四组家庭照,描述图片中四人或三人之间的关系,归纳并强化操练话题词汇:daughter,son,husband,wife,brother,sister,cousin等。总之,教师要运用多媒体提供视觉图片支撑,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利用视觉的冲击力给学生带来真实的感受,以此激活背景知识和话题词汇。 2.核心句型框架支撑 授课教师出示有代表性的家庭成员照片,问: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my family members?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谈论家庭成员的细节信息,例如年龄、职业、爱好等。在口语任务展开之前,教师提供示范句型。Example:I see my Mum and Dad everyday.My mother is a good cook.She likes flowers.My father is a driver.He likes listening to music.They are over fifty years old.They are both very nice.I love them very much. 教师在口头示范的同时,将功能句型板书在黑板上:I see my...every day.My mother is a...She likes...My father is a...He likes...They are...years old.I love...very much...并留给学生足够的准备时间考虑Which family members do you see everyday? Can you tell us sth.about...?使得他们能够在句型支架的帮助下,利用他们准备好的家庭照,先在组内谈论再向全班展示My family。在此过程中,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运用完整的句子,描述自己家庭成员的年龄、职业、爱好等信息,口头输出句型:She/He is...years old.She/He is a/an...She/He likes... 对于农村初一阶段的学生,让他们在英语课中收获成功的体验是很重要的,因此,教师有必要在学生说之前搭建支架,让学生解决两个困难what to say和how to say,从而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积极性。 3.思维图支撑 本节课学习内容围绕Brown家庭成员展开,家庭树的出示采取动态的展示方法,依次从上往下,先出示grandmother(Mary)和grandfather(Tom),再出示他们的daughter(Kathy)和son(John),接着出示他们组成的两个小家庭。依次出示Kathy's husband(Mike)和their daughter(Betty);John's wife(Lisa)和their daughter(Anna),their son(Mark)。教师通过展现一棵树从主干到枝叶的生长过程,搭建清晰的思维图,将九位家人联系起来,快速地导入本课描述的人物身份,为阅读做好铺垫。 接下来,教师把Brown's family tree拆分成三个小的家庭,依次表达他们的相互关系,导入话题词汇family members的操练与运用。首先导入Tom's small family.There are four people in this family.What a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m?功能句型支撑提供给学生,让他们补全句子John is Kathy's brother and Kathy is John's...Tom is John's...and John is Tom's...Tom is Mary's...and Mary is Tom's...同样的方式,小组合作完成另外两个小家庭成员之间的称谓关系,并用句子展示成果。 在此基础上,再将三个小家庭合并成Brown's big family,出示完整的家庭树,共九个成员,What a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m? Tom is Betty's...and Betty is Tom's...Mary is Mark's...and Mark is Mary's...Betty is Mark's...最后,教师出示以上操练的key words,引导学生主动总结词汇,渗透按话题整理词汇的策略。 总之,话题词汇的反复操练和运用对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为了减轻学生的识记负担,教师引导学生分层学习这些词汇,先把整个大家庭分为三个小家庭,依次学习husband,wife,daughter,son,再合并成一个大家庭,学习grandson,granddaughter,cousin。以此搭建充分的台阶,让全体学生都能跟上学习的进度。 4.读前预测 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Brown's family members?教师预先设计一个游戏,出示某位成员,简短一两句描述,引导学生竞猜:Who am I? Who is speaking?梳理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1)教师先出示第一句I have a brother.学生猜测Who has a brother?答案有两个Anna和Kathy。教师再出示第二句Betty is my cousin.答案只有Anna。(2)出示两句I have a daughter.Her name is Betty.学生会抢答出Lisa或者John,但是信息不全,教师搭建支架,板书同义句I am Betty's(mother)or(father).(3)出示I and my husband have a daughter and a son.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逐渐准确而且全面,答案也有两个Mary和Lisa。 初一阶段的学生,阅读提取信息的策略训练仍有欠缺,所以,教师有必要在Unit 1开始,读前设计竞猜等多种形式的预测活动,训练学生阅读思考的习惯和方法。通过练习读简单句推断讲话者的身份,初步体验感知人称代词主格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意义及用法,为阅读做准备。 (二)读中阶段 1.教师示范 教师引导学生快速阅读第一遍,划出关键词,运用家庭成员之间的称谓关系,推断并写下讲话者的姓名。训练学生阅读获取关键信息,并推断出讲话者身份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任务给学生之前,为了提高阅读效率,授课教师先向全体学生示范,提供一个具体实例,搭建支架。具体实施过程为,教师通过多媒体示范第一段阅读学习过程,在给出课堂指令语言的同时,多媒体同步展示underline the key words about family members,并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从而让学生明白阅读学习哪类关键词汇,推断出准确人物之后,写下名字,避免部分学困生不知道阅读学习的过程和步骤。然后,学生独立完成其余三段,并核对信息。 2.问答设计 教师有效问题的设计有助于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步思考,提升阅读获取信息并归纳语言的能力。本课导入环节中,教师先示范并引导学生从简单谈论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Who are they?这些问题入手,再进一步询问Which family members do you see every day? Can you tell us sth.about...?并指导学生能够谈论自己家人的年龄、职业、爱好等细节信息。 在读前阶段,教师先通过思维图出示Brown一家九人导入本课内容,抛出问题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them?激发学生兴趣。在读中阶段,教师同样按照上述由浅入深的问题设计逻辑,引导学生进入文本阅读,告诉学生这九人中的四人,分别介绍了他们的家人,但是我们不知道Who is speaking?先通过速读和竞猜活动确认四位讲话者的身份,再抛出问题Can you tell us sth.more about each person?引导学生仔细阅读第二遍。 总之,本节课教师设计的核心问题链,呈现从易到难的逻辑关系,使得学生在设计的活动支架帮助下,从家庭成员的话题词汇一步步到能获取描述家人的职业、年龄、喜好等细节信息的句型,并进行练习,将所学转化为实际所用。 此外,针对农村学生全英文授课存在的困难处境,教师在授课中的指令语言应当逐渐常态化,每堂课尽量反复实践运用,使得学生在听说的互动过程中受到感染,逐渐能够运用日常简单英语回答老师的问题,提升英语语感和实践运用能力。例如,在核查第四段讲话者身份的时候,Tom Brown:My son and his wife have a daughter and a son.教师追问What does “my” refer to? What does “his” refer to?带动学生尝试用句子回答问题It refers to...体验和感知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指代功能和意义。当学生解决问题时,授课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和追问谈论的形式向学生提供支架,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并提供准确的思路。同时,学生的口头输出作品,教师必须给出及时的反馈,给予表扬或更正,强化功能语言的操练。 3.播放录音搭建支架 [活动设计1] 课文共四段,教师在每段核对完讲话者的名字之后,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并关注语音语调。例如,第一段Mary Brown作为grandma的老气的语音语调明显容易识别,学生不自觉会去模仿。教师一句句播放,学生跟读,然后跟Mary Brown打招呼,Hello,Mrs.Brown!第一段教师示范,剩下三段学生集体完成。最后,板书打招呼的内容,引导学生观察中英文姓名顺序的差异,并养成尊老爱幼和打招呼的习惯。 [活动设计2] 学生在看着课本跟读之后,合上课本进行盲听并逐句跟读。这样可以关闭学生的视觉感官通道,减轻他们的认知负荷,然后一句一句复述,内化课文语言和信息。北师大版课本附带录音发音标准,是学生练习听说的必备材料。特别是农村初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本录音作为教学资源,开展诵读比赛,训练学生较为标准的语音语调。 4.表格支架 [活动设计1] 按照任务设置难度与大多数学生技能水平相当的原则,如果表格设置为全白的形式会让他们无从下手,因此本课例将表格设置为填空完成句子的形式,如表1所示。学生带着表格任务,进行第三遍仔细阅读,获取表格中缺失的关键信息。空格缺失的信息是本课的重点词汇和动词短语,小组合作之后基本完成任务。 [活动设计2] 表1的第三列为新增加的一列空白格,作为补充,鼓励小组合作探索更丰富的信息。在第二列句型支架的帮助下,用完整的符合语法的句子加以表达,从而一步步达成本节课的语言目标和语法目标。支架策略在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_英语论文
支架策略在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