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用户需求的发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需求论文,用户论文,网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网上用户的特点
1.1 用户来源广差异大
因特网以惊人的速度飞速发展,它是完全开放的网络,面向全世界,面向全社会,是一个为所有人服务,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的网络。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是这个网络的用户。正因为网上用户来源广泛,所以他们水平差异可能非常大,兴趣爱好更是千差万别。
1.2 用户直接进行网上操作
以前信息服务主要是两种模式:脱机检索与联机检索。在脱机检索中,用户将自己的需求寄给信息工作人员,得到信息检索结果。信息检索完全是由远程的专业人员来完成的。出现联机服务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实际上进行信息检索操作的大多仍然是专业人员,只不过在联机情况下专业人员可以查询的数据库不再限于本地。因特网与其他信息网络一个非常大的不同是,在因特网的使用中,用户直接上网操作,信息需求的发掘与表达,信息的检索,检索结果的再处理都靠自己来完成,没有任何中间人为之服务。
1.3 获取信息方式多样
因特网为用户提供了多种信息服务,如WAIS,News,BBS,FTP,WWW等。经过几年的发展,WWW以其优美的界面,丰富的内容,强大的功能以及简单的操作在各种信息服务方式中脱颖而出,成为因特网发展的主要方向,其他各种信息服务方式逐渐向WWW靠拢。现在用户上网,除一部分使用BBS和FTP外,一般情况下都以WWW方式获取信息。相对其他方法而言,在WWW方式中获取信息更容易一些。
1.4 因特网是一种被动信息供给系统
因特网是一种被动的信息供给系统,这主要表现在:它对加入其中的信息不作任何组织,只是为之分配一个唯一地址,信息的组织加工必须由人来完成;它不会主动提供任何信息,而必须由用户检索以取得所需信息。这是当前因特网的一个重要的缺点,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这个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
2 用户需求发掘的意义
网上用户信息需求的发掘,从根本上讲,是要改变当前因特网信息服务中这种单向、被动的服务模式,增加因特网与用户的交互,使因特网与用户真正融为一体,不再是操作与被操作的关系。
2.1 增加系统的友好性
发掘用户需求的一个最基本的作用就是改善因特网的服务功能,使用户能更方便、快捷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在获得用户的信息需求后,因特网能根据用户的需求采取更主动、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比如说,由于因特网上的信息时刻都在更新,用户为及时获得信息,必须不断在网上进行相同的检索操作以获取最新的信息,费时又费力。为此我们可以在因特网上建立一个与“查新服务”类似的服务机制,针对不同用户的信息需求,定时从网上的新增资源中取出与用户需求相符合的信息提供给用户,这样用户不必进行重复繁杂的检索操作就可以获取所需信息。
2.2 建立个人化的检索
在因特网当前的信息提供方式中,是不区分使用对象的。不论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只要输入的检索表达式相同,则网络返回给用户的结果必定相同。在实际中,不同用户的职业、水平、兴趣千差万别,他们对信息的要求必定各不相同。在用户的信息取向存在着巨大差异的情况下,那种对用户不作任何区别的信息服务模式显然是不合理的。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的服务模式,就要建立一种个人化的信息服务系统,针对不同用户的信息取向,提供不同的信息。而个人化服务系统的建立,首先要依赖于对用户信息需求的发掘。
2.3 使不同用户交流成为可能
在现在的因特网中,各个网络用户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除非自己主动查询,否则是无法知道其它用户的网络使用情况的。这样,有必要建立一种用户间的交流机制,使网上具有相同或近似信息需求的人之间能进行沟通,促进相互的了解,探讨网络使用的经验教训,帮助用户更有效地使用网络获取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用户交流指两个层次意义上的用户交流,一种是指用户之间的交流,也就是实际用户通过信件、电话以及网络进行讨论,这是具体的用户交流;另一种则是抽象的用户交流,指系统层次上的用户交流,也就是系统为每个实际用户建立一个用户对象(实例)作为一个记录存放于系统中,系统按照一定规则让这些抽象的用户对象进行“交流”、“学习”,改变这些用户对象的内部数据结构,使这些对象获取、筛选信息的机制更合理、更完善。
2.4 有利于发展推送技术
随着用户大量涌入因特网,网络拥挤问题越来越严重。一方面原因是网络的传输速度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前的网络传输模式中本身也存在不合理之处,最明显的就是信息的重复传输造成信道浪费。比如说,在某个时间武汉有100人上网浏览北京某个站点,则从北京到武汉的网路要为每个用户传输一次,共传输100次页面信息,问题是这100次传输的内容却是完全一样的,这就是说本来只要传输一次的内容现在网络重复进行了100次传输,信息推送技术正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提出的。信息推送(Push)是相对以前那种完全依靠用户从因特网中拉出(Pull)自己所需信息而言的,其基本原理是将网络信息成批发送到网络的各个分中心(甚至可以到用户机器)上去,用户上网获取信息时不再去远程站点中取,而直接从分中心获得。这样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信息的重复传输。
但任何一个分中心的信息容量总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将全部网络装下,这意味着系统必须要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将那些对用户可能最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推送。显然,要建立一种比较可行合理的筛选机制,离不开对用户信息需求的发掘。
3 发掘用户需求的方法
用户需求的发掘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如何提取用户的信息需求;二是获得用户需求后,如何对这些需求进行存储、管理、处理以及为用户服务。
3.1 用户需求的提取
3.1.1 填表法 填表法是指用一份含有若干问题的问卷让用户填写来确定用户需求的方法。为方便用户填表以及简化处理,大部分问题都以提供若干选项让用户进行选择的形式出现,少数确实无法做成“选择题”的问题则让用户用文字等方式描述。这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一是难于制作一个比较完善的调查表;二是增加了用户的负担,容易让用户产生抵触。尽管如此,在现在的用户需求调查中,填表法仍然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得到广泛应用。
3.1.2 浏览历史记录与书签 在现在常用的浏览器中,当用户在地址栏中输入一个网址进行浏览时,系统会自动将这个网址记录下来,作为上网的历史记录存放在系统中,方便用户以后使用。这些浏览历史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用户在网上的信息利用情况,是用于分析用户的信息选择取向,确定用户信息需求的一个很好的依据。
我们知道,浏览器中还有一个浏览书签(Bookmark)功能,当用户在网上浏览时,如果遇到自己喜欢的站点和主页,只要点浏览器中的Bookmark菜单,就能将当前的站点存入Bookmark中,想再次访问时直接从Bookmark中取出即可。用户还可以对Bookmark进行多级目录管理,不同的目录反映其不同的兴趣。
相对浏览历史记录而言,Bookmark对考查用户的信息需求更有价值。如果说浏览历史只是一种对上网情况的“自然”记录的话,那Bookmark却是用户对历史记录进行比较、筛选后的结果,是用户眼中的网址精华,因而能更有效、更准确地反映用户的需求。而且它的组织性要比浏览历史好得多,更便于进行有效的分析。
当然,现有浏览器中这两个功能的主要目的是方便用户上网,而不是为发掘用户需求,因而直接使用这两个功能进行用户需求分析还有一定困难。其一,这两项功能都是浏览器绑定的,当用户更换浏览器或更新机器时原有的浏览历史以及书签可能会丢失;其二,现有浏览器不区分用户,当多个人使用同一台机器时,机器上记录的浏览历史以及Bookmark可能记录的是所有人的上网情况,使这些记录失去意义;其三,当用户使用不同机器上网时,其使用情况记录分散存放于各个机器上,而现有的浏览器无法将这些记录综合起来。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在网上建立浏览与书签服务,用户通过帐号与密码对分配给自己的服务进行管理。在提供这种服务的主页中,我们可以增加一个文本行和一个“确定”按钮,用户在文本行中填入地址后按“确定”,浏览器将进入这个网站中去。用户上网仍通过现有浏览器进行,只是他们进行浏览之前先登录到提供这种服务的站点中,他想浏览某个网站时不再将网址填到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而将其填入服务主页上的地址框中进行浏览,系统自动将这些网址记录下来,同时对那些用户通过网页中的超链接进入的其它网站网址也要记录下来。同样,当用户添加书签时也不再加入到浏览器的书签中,而是加入到网站提供的网络书签中。通过这种网上服务,分析系统可以获取用户上网情况的完整、准确的资料,从而更有效地发掘用户的信息需求。
3.2 用户需求的处理
在现有的开发思想与开发技术条件下,我们可以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来处理用户需求。也就是说,我们将用户某一方面的信息需求看作一个对象,如果用户只对某一方面感兴趣,则他只对应于一个需求对象,如果他对多个方面的信息都感兴趣,则他就对应于多个需求对象。
需求对象的内部状态如下:
1)需求对象的属性。需求对象的属性至少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①对象名字。用于在系统中唯一标识本对象。②对象的主人信息。即具有这种需求的用户信息。③父对象与子对象序列。④好友对象序列。用于记录与本对象有关联的其它对象信息。⑤对象类别与关键词。⑥生命力(用数值表示)以及生命状态(活动\休眠)。
2)需求对象的动作。对象的动作指对象的自身运动和对象间的通信。对象的自身运动又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对象的生成与对象的进化。①对象的生成。对象的生成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动生成;一种是人工生成。需求对象的自动生成指系统根据对用户需求的提取结果自动生成一个用户需求对象。人工生成有两种:一是用户根据对象生成规则将自己的信息需求描述成为一个对象;二是用户将不同的需求对象按一定权重合成新的需求对象。②对象的进化。需求对象的进化指对象生成后根据各方面的变化情况对自身的内部状态和行为规则进行改进和优化,以便完整准确地描述用户信息需求。对象进化的依据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用户对需求对象推荐的信息进行评价;用户在地址栏中填入网址进行浏览,若填入的是旧网址,则会增加其权重,若是新网址,则需求对象可能会增加新的特征描述;用户对书签进行增加、删除操作;用户直接对对象的有关参数进行调整;对象间进行通信交流,相互学习。③对象间的通信。如上所述,对象间通信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使描述相同或近似信息需求的对象间进行自动交流,学习对方有用的东西,促进自身的进化。对象间通信的另一个作用是促进具有相同或近似的信息需求的用户间的交流与学习。当对象发现另一个或多个对象与自己的相似程度达一定水平后,则将这些对象主人的联系方法告知自己的主人,使他们进行沟通成为可能。
收稿日期:200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