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境界--访经济学教授顾海祥_顾海良论文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境界--访经济学教授顾海祥_顾海良论文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境界——访经济学教授顾海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教授论文,新境界论文,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经济论文,顾海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国际经济关系高度审视经济全球化

记者:顾教授,您最近经常谈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要“树立世界眼光”的问题。现 在提出这个问题有什么意义呢?

顾海良:我提出“树立世界眼光”的问题,首先就是针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 义理论研究新课题而言的。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以来,跨国公司的膨胀性发展和国际垄 断资本的形成,使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取向的不争的事实。应该说,国内学 术界对经济全球化的研究,大多限于国内的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角度,是缺乏“世界眼 光”的。例如,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集中于世界范围内市场经济的基本资源和要素配 置的变化上,即生产、贸易、投资、金融、信息等能够或者相当大程度上能够在世界范 围内自由流动。当然,经济全球化反映的是市场经济的各种资源和要素可能或者能够在 全球范围内配置的经济现象的总和;经济全球化也就是以此为各国在全球范围内最优化 地配置各自资源和要素提供了可能的基础和条件。

经济全球化的现实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结果,是生产技术发展的结果,是市场经济 发展的结果。应该看到,这些分析是建立在生产力分析的层面上的。既然市场经济成为 一个国际现象,我们就不能停留在体制层面的资源配置上,这就提出了新的任务,即研 究国际经济关系或国际生产关系,研究市场经济蕴涵的国际生产关系的实质。由此,马 克思主义对经济全球化的研究,就要着力于国际经济关系的高度,也就是经济全球化研 究的“世界眼光”问题。

以这种“世界眼光”来看,经济全球化中三个并行不悖的事实就凸现出来:第一,在 世界范围内市场经济效率增长的同时,由这种增长产生的“红利”却在发达国家与发展 中国家之间进行着不公正、不合理、不公平的分配;第二,在所谓经济“一体化”趋势 明显加强的同时,全球经济的两极分化却在加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整个经济格 局中并不是越来越走向经济利益的“趋同”,而是越来越走向经济上的两极分化;第三 ,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所谓利益“共同性”、“融合性”增强的同时,民族国家对经济 全球化背景下如何维护国家主权、利益和安全问题的关注愈益强化。这些都表明,对经 济全球化的研究,需要有国际经济关系的“世界眼光”。

资本主义垄断发展的过程和阶段

记者:对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经济关系的研究,必然涉及当代资本主义问题。在这一方 面,怎样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世界眼光”?

顾海良:上面提到的三个并行不悖的后果,并不是经济全球化本身的必然结果,而是 经济全球化在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必然后果。资本主义从19世纪80年代以来的120 年的历史进程,是以垄断的发展为主线的。对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资本主义的发展,列 宁作了科学的分析,得出了适合时代发展的新的结论,即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 的新阶段。垄断的形式不是停滞不变的。整个20世纪,资本主义经历了从私人垄断到国 家垄断、由国家垄断再到国际垄断的发展过程或发展阶段。

私人垄断阶段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持续60年。1929-1933年的“大萧条”, 激化了资本主义的所有矛盾,针对严重的全面的经济危机,国家垄断资本发展势头明显 增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使资产阶级国家对军事调节得到了巨大发展,也使国 家对经济的影响和干预有了显著增长。为适合战争的需要,国家垄断资本再度有了迅速 发展。20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在其经济关系、社会关系的自我调整中,走过了资本主 义历史发展中最黑暗的时期,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及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爆发的严重 的经济危机,就是这一历史发展给人类文明带来的灾难性的后果,是它自身关系调整中 出现的历史性的大倒退。

20世纪下半期,借助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成果,也借鉴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一 些成功之处,包括计划经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些做法,资本主义才找到了 调整自身关系的一些手段。这一时期,几乎所有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经历了把垄断组 织的力量同资产阶级国家的力量结合成统一机构的过程。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已 由原先在世界大战和严重的经济危机中运用的一种临时性的非常措施,转变为一种经常 性的日常经济运行的必要机制,这是国家垄断资本发展到一个更高阶段的标志。70年代 初,国家垄断资本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向国际垄断资本发展的趋势 明显增长。国际垄断的新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其中主要有:1.从私人垄断到国 家垄断,进而到当代的国际垄断发展的新的趋势与特点;2.金融资本全球化过程以及金 融衍生工具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新的作用与特点;3.在信息经济的背景下,资本输出形式 在同技术、信息、人才等资源配置结合中的新的变化与特点;4.国际经济组织的新作用 ,主要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新作用;5.世界范围内发达与 不发达两极分化的趋势及其特点;6.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趋势,特别 是政治格局的多极化与单极化的冲突及其走势;7.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的 背景下,当代资本主义的矛盾及其变化;8.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其历史趋势。

资本主义垄断已经走到了它的最高形式,也是它的极端形式。垄断在很大程度上缓和 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但并没有消除这一基本矛盾,相反在新的形式上加剧了这 一基本矛盾。21世纪,国际垄断资本还将有一个长时期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也将 可能作出新的调整。对此,我们必须“树立世界眼光”,对国际垄断发展的过程和阶段 作出新的研究。

社会主义发展主题的三次重大转变

记者:当代社会主义问题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在现时代发展的重要课题,那么,在这方 面的研究中,是否也存在着“树立世界眼光”的问题?

顾海良:是的。对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有过“隧道的尽 头就是光明”的说法,这可以看作是“乐观派”。10多年过去了,在世界范围内并没有 见到社会主义的“复兴”或“光明”。进入新世纪,西方理论界出现了对社会主义理论 进行所谓“更新”的现象。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以佩里·安德森为代表的“新左派”的 严重“倒戈”,这可以看作是“悲观派”。2000年初,《新左派评论》长期执行主编安 德森撰文宣称:“资本主义已经全面击退了所有对其制度的威胁”;在经济全球化现实 中,“没有一个集体力量能同资本的强大力量相抗衡”;“人类社会进行变革的动力将 来自于资本主义本身的新陈代谢”,等等。这些都涉及如何以“世界眼光”来看待社会 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问题。

应该看到,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社会主义发展的主题也相应地发生着变化。我认为, 从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发表到现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主题发生了三次重 大转变。

从19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80年代初,社会主义发展是以资本主义为什么必然向社会主 义过渡,或者说社会主义为什么必然取代资本主义为主题的。马克思恩格斯对此作了科 学的解答。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社会主义现实发展的广阔空间。但是,马克思恩格 斯从来没有打算为未来社会主义社会设计一套周详的实施方案和具体的制度安排。正如 恩格斯在晚年一再强调的,我们从来没有把社会主义描述成为“千年王国”。未来社会 主义是什么样的,是要由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运用马克思主 义的科学原理和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作出创造性的回答。这应 该是这一阶段社会主义发展主题的精髓所在。

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是社会主义发展主题转变的第二阶段,形成资本主义 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或者说社会主义如何取代资本主义的新的主题。关于这个主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晚年都曾经以“世界历史”问题、“东方社会”发展问题和“跨越卡 夫丁峡谷”问题等为题,作过一些重要的、极有价值的探索。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俄 国的民粹派和“合法马克思主义”也对这个主题做过多方面的探讨。列宁根据20世纪初 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得出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不再可能选择资本主义道路求 得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结论。20世纪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史实验证了列宁判断的 科学性。整个20世纪,没有一个后起的国家因为选择资本主义道路而进入发达资本主义 行列。这一阶段,布哈林结合俄国新经济政策的实际,提出过“利用市场走向社会主义 ”的观点;斯大林结合俄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际,对像俄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 家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作出了多方面的探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也对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作 出了多方面的探索。

第三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这一阶段社会主义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 如何在与资本主义合作、交流和矛盾、对抗中发展和完善自己。借用马克思在《资本论 》第二卷论及资本循环时的用语,社会主义在上述第一和第二阶段发展的主题,最显著 的是时间继起性的问题,探讨一种社会制度向另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过渡的问题;第三阶 段最显著的是空间并存性的问题,即社会主义如何在与资本主义的并存中求得自身的发 展和完善。这一主题,与经济全球化同时,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凸现而出。现在,对于 社会主义发展的研究,不只涉及时间继起性的问题,而且还涉及时间继起性基础上的空 间并存性的问题。这两者之间,时间继起性是空间并存性的前提,只有在科学地、全面 地认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而且必然能够取代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 理解和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并存关系;空间并存性也是时间继起性的过程形式, 因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并存,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以及资本主 义必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趋势。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对经济全球化背 景下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作出科学的理解。

标签:;  ;  ;  ;  ;  ;  ;  ;  ;  ;  ;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境界--访经济学教授顾海祥_顾海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