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全工作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中之重,为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必须根据工程建设需要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和防护对策。最终实现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水平和工程效益的目的。本文分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安全事故产生原因,同时提出有效提高安全管理效率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中心,施工企业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就在于实现安全管理目标。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就是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通过对生产要素过程控制,使生产要素的不安全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达到减少一般事故,杜绝伤亡事故,从而保证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1、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的现状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它涉及到的工作人员、施工技术、工程物资等数额都是较大的,任何一个不确定因素,都会影响施工现场的安全,导致建筑工程出现施工安全事故,所以,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极其重要的。但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现状有待加强管理。具体体现如下;
1.1要想有效保证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效率,就必须构建科学的安全管理组织与管理体系,这样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但是,我国很多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对此的重视度不够,缺失安全管理组织与管理体系,没有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流于形式,难以形成有效的管理模式,也难以实施科学适宜的安全管理手段。
1.2任何管理工作都需要在一定制度的约束下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也不例外。但是,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侧重于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在管理制度的建立上也多以质量管理制度为主,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安全管理的主动性与计划性,导致安全工作无立脚点,跟不上建筑工程的发展。
1.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项目很多,需要工程管理人员加强管理力度,以便实现保障施工现场安全的目的。但实际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过程中,部分工程管理人员思想认识不高,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不严,同时对施工技术了解不深,无法对施工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检查与防范,从而导致施工现场安全性较低,影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效率。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
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环境的影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一旦对危险因素失控,必将导致事故。分析事故的原因,人、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事故的根本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人表现出来的非正常行为,施工机械、物料、生产对象等生产要素都有释放和引发事故的可能性。根据我多年来的观察发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发的,百分之十左右的是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原因,不可抗拒的和原因不明的在百分之五以下,由此可见,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我们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的依据。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
2.1思想上简单化,依赖性,选择性。经验主义,简单的推断和马虎的工作态度。
2.2施工人员的素质,操作水平,熟练程度不一致,操作水平低,操作不熟练,经验缺乏的人就会较多的出现不安全行为。
2.3人的生理和心理原因,如超体能,超负荷上岗,饮酒,内心压抑,精神过度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出现信息处理故,反应迟钝而作出错误的判断,产生不安全的行为。
2.4非理智行为的原因,非理智行为的产生多由于侥幸、投机、逆反、赌气等心理支配,在生产中表现为违章作业,冒险蛮干,违纪现象等;物的不安全状态,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的操作管理失误有关。物的不安全状态既反映了物的自身特性,又反映了人的素质和人的决策水平。那么,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正确判断物的具体不安全状态,控制其发展,对预防和消除事故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管理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高危工作,经常会发生施工安全事故,所以,认真落时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安全管理决策和目标。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管理人员必须提高重视,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并实施科学、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策略,从而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以便为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保质、有序、按时完工奠定基础,同时也推动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稳步提升。
3.1 建立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是极其重要的,所以单位领导人员应该构建以工程项目经理为主、工程管理人员为辅的安全管理组织,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建立完善的故那里管理制度,同时以岗位责任制、薪酬激励制、绩效考评制等约束并激励工程管理人员提高安全管理认识,创新安全管理手段,提高安全管理效率。
3.2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力度,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施工技术。施工人员素质关系到施工质量,也关系到施工安全。因此,工程管理人员必须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力度,并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向施工人员宣传安全施工、技术施工的重要性,使其能够提高认识,并在不断施工实践中,提升自身的安全施工技术,以便更好地应用到建筑工程安全施工中,降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难度。
3.3 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教育,避免“经验主义”。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是进行人的行为的控制的重要办法和手段,项目部要根据操作的熟练程度和素质的高低安排相应的岗位。并让操作者在接受安全知识教育后能了解、掌握生产操作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接受安全技能训练后能逐渐掌握安全生产技能,获得完善化、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减少操作中的失误现象,并能自觉的坚持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在接受安全教育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劳动岗位。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根据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技术制定安全教育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3.4 严格控制工程材料质量。工程材料质量是工程管理的重点,所以工程管理人员必须从采购、仓储、使用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监测与管理,严格控制工程材料质量,为提高施工质量与材料安全性能奠定基础。对于气候天气等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工程管理人员可以采用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的方法降低不良气候天气对安全施工的影响,尽量避免在大风、雷雨等天气施工,提高施工的安全。
3.5坚持安全检查。安全检查是发现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的重要途径,是消除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防止事故伤害,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各级安全组织必须对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各方位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必须果断的消除,不留一丝隐患。安全检查应采用多种形式,如专业检查、突击检查、定期检查和节假日前后检查等。安全检查的重点是劳动条件、机械设备、现场管理、安全卫生设施以及人的工作状态等等。通过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查现场、查隐患、查危险源、查事故处理、使安全管理自始自终贯穿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
3.6正确的处理事故。一旦发生事故,我们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去调查事故的发生原因,总结管理方面的经验教训。根据情节处理责任人,要做到“四不放过”。使每个职工引以为诫,对未遂事故也要同已发事故一样对待,要调查分析原因并提出制定整改措施,整改要落实到人。
4、结语
综上所述,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的重要内容,对于保证施工安全和进度具有积极影响。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生产就缺少不了管理,不正确的管理也是可能造成事故的。安全管理就是要在过程中,发现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并且及时的处理它,避免造成事故的发生。因此,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应该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保证安全,才能更好的生产,保证安全,才能避免事故。
参考文献:
[1]王光明.关于建筑施工中安全问题与对策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1,27
[2]徐进.浅析贯彻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2
[3]王立双.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措施研究[j].江西建材,2014(11),104.
论文作者:蓝志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3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不安全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事故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