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病毒病的防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辣椒论文,病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辣椒病毒病是辣椒的重要病害。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损失程度因年而异,近年来有加重趋势。
一、田间识别
辣椒病毒病的症状主要是植株矮化,叶片褪绿或呈斑驳花叶。植株叶片有时变小、狭长。叶脉、茎秆枝条上有时有褐色坏死斑。严重时叶片脱落,小枝生长点落光成“秃桩”,腋芽抽生呈丛簇状。辣椒病毒病主要由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引起。
不同病毒引起的症状略有差异。黄瓜花叶病毒侵染辣椒苗期造成植株矮化、增厚、皱缩、凹凸不平,病株很少分枝,侧根也很少。蕾期发病,植株矮小,病株顶芽幼叶、畸形,叶缘向上卷曲呈“狗耳朵”状,叶脉发黄,透过光线可清晰看见黄绿相间的斑驳。辣椒生长的中后期发病,植株变化不明显,中下部叶片和椒角发育正常,上部果短缩,心叶开张差,椒角细小弯曲。烟草花叶病毒引起的病毒病多表现为花叶及坏死斑,病叶呈现明显的浓绿与淡绿相间的花叶,呈小型蕨叶或白芽型花叶,病株分枝较少,整株枯死,果生长慢,出现黄绿色的花斑或黄色晕圈,果实畸形。值得注意的是由类菌质体引起的小叶与病毒病症状类似,生产上应区分开来。其防治方法也不同。小叶病的主要症状是:辣椒幼苗染病后,植株矮小,叶色发黄,很少分枝,易形成“单杆枪”,不结果或偶尔结1~2枚,根较少。蕾期感病植株矮化,一般株高约为健株的1/2左右,叶片窄而长,叶面积不足健叶的1/4,叶脉扭曲呈疙瘩节状。叶色发黄,叶肉变薄而色淡,似缺素症。叶柄极度延长,通常是健株叶柄的两倍左右。发病严重的叶片仅留叶脉(辣椒小叶病由此而得名),枝芽丛生呈“扫帚状”。茎秆带化,花序聚生,花器萎落,鳞片发育成小叶。病角纤细变小,弯曲成环状。开花结果期发病植株矮化不明显,中下部叶片、椒角正常,侧芽较少,中上部叶片狭窄,皱缩不平,叶柄伸长,果枝缩短,心叶开张度差。小叶病的防治方法是用土霉素配成500单位/毫升溶液,每株灌处理液150毫升,土霉素溶液灌根25天治疗效果可达37%,40天治疗效果可达87%,植株顶部叶片恢复生长,新生叶片表现正常,椒角身条细长且数目增多。
二、防治方法
1、选用抗耐病品种 早熟型辣椒病毒病较晚熟型品种轻,辣椒比甜椒抗病。
2、种子消毒 种子先用清水浸种几小时,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泡20分钟,清水淘洗干净后再催芽播种。
3、农业防治 ①适时早播。早播种、早定植可使结果盛期避开病毒病高峰,种苗株型要矮而壮实,定植苗龄以80天左右,90%植株第一分杈现蕾时定植为宜。②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既可提早定植,又可促进早发根,早结果。③露地栽培应及时中耕、松土,促进植株生长。④与高秆作物间作。可与玉米、高粱实行4∶2间作,高秆作物可为辣椒遮荫,促进高产,又能有效地阻碍蚜虫的迁飞。
4、防传毒蚜虫 及早防治传毒蚜虫。
5、药剂防治 抗病毒药剂有:Ns-83增抗剂100倍液,定植前10~15天喷第1次,定植前至缓苗后喷第2次,盛果前期喷第3次。0.1%硫酸锌、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也可应用卫星病毒S52防治黄瓜花叶病毒用法是将弱毒病疫苗与S52稀释100倍,用每平方米2.2公斤压力的喷枪喷雾。连续使用3~4次,可有一定的效果。
联系电话:0931-8826844
标签:辣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