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安全:非传统安全的经济学分析_政府债务论文

财政安全:非传统安全的经济学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学论文,财政论文,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财政安全: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财政安全是经济安全的一个子概念。虽说财政安全一词是在非传统安全地位上升后方为理论界所用,但正如国家安全问题与国家之共生,财政的安全与否在财政产生之日起就是政府不能忽视的问题,只是“财政安全”一词没有成为正式的理论术语而已。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之前,财政的不安全是各国各代政府挥之不去的阴影。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后情况为之一变。在那些奉市场经济理念为圭臬的国家,政府的职责被限制在提供公共物品的范围内、税收是公共物品的价格,这种财政职能观内涵着财政平衡,加上代议制和预算法的保护,财政收支的平衡得到了经济、政治、法律等制度上的保障。事实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基本能保持周期性的平衡。事情发展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连串的财政不安全事件发生了:拉美国家政府债务危机、美国天文财政赤字、高福利国家的福利病,等等。到了90年代,在墨西哥、东亚、俄罗斯、巴西、阿根廷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又呈现出财政危机和金融危机互为因果的情况,情况变得更为复杂。

一方面,财政安全仍直接干系国家安全,如1997年危机后的东南亚国家不得不削减国防开支。另一方面,新形势下财政安全与国家安全之间增加了一个联系通道——经济安全。财政的不安全直接危及国家的经济安全,经济无法安全地发展的国家是无法提高综合实力的,国家安全也就失去了赖以寄托的物质基础。

看来,市场经济制度并没有解决财政的安全问题,反倒凸显了财政安全的重要性。鉴于财政是个经济问题,有必要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这个历久弥新的问题。本文作者拟用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方法分析财政安全,给出财政安全的两个要素“保证偿债能力”、“防范财政风险”的数理分析框架。

二、财政安全的基本要求:偿债能力

1.偿债能力与财政安全

财政是个经济概念,财政安全的基本要求为财政具有偿债能力。

政府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实体。一般的经济实体,如企业,它无力还债时就要宣布破产;而政府则不同,它能控制自身的支出、拥有征税权和通货膨胀的主动权,因此理论上说这三大法宝可保证财政在任何时候都是有偿债能力的。但事实上政府在控制收支上的能力是有限的,政府支出有钢性、税收受制于经济状况和政治局势,而通货膨胀不能轻易使用,它的经济影响大,且恶性通货膨胀可能导致政府垮台。所以,应该再深化一步:若一国财政在政治经济上可行的财政收支调节的情形下、在不援引大幅通货膨胀的前提下仍保有偿债能力,则说明它是安全的。

2.有偿债能力的条件

概念上的明确仅是第一步,还要具体研究财政具有偿债能力的数理条件。我们首先从政府某一年度的预算的恒等式出发:

然后用迭代法得到政府的跨时期预算恒等式:

如果政府在某个时期的期末没有债务了,则说明他已还清了已有债务,是有偿债能力的,现假设无穷期,则下式成立表示期末没有债务:

这就是政府的跨时期预算约束公式,它说明政府不必保持每一期的预算平衡,可以借贷,但它必须保证跨时期的预算平衡,即用未来某时期的基准预算盈余和通货膨胀税偿还当前债务。但是,其发债行为必须符合公式(3)规定的时间路径,否则财政就会因无偿债能力而破产。

根据McCallum(1984)的分析,政府的发债对象是理性的、有完全前瞻能力的、追求效用跨时期最大化的个人,这样的个人必然选择期末持有的政府债务为零,因为如果个人在期末持有政府债务,说明他“自愿地”放弃了一部分消费、从而也损失了一部分效用,这当然是不符合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因此公式(3)必须成立。可见,政府的跨时期预算约束——公式(4)是理性的个人间接加诸于政府的约束,这个约束暗含了政府发债的时间路径——公式(3),使得政府不能完全以债养债、必须以某时期的预算盈余偿债。

满足条件(3)和(4)不等于政府在任何时候都有偿债能力,因此也就不能从一国财政满足这两个公式推断出它是安全的。所以,(3)和(4)只是财政安全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3.偿债能力条件的补充:最高年度预算赤字率

政府行为符合条件(3)和(4)只说明财政总体具有跨时期的偿债能力,它并不排除某个时点上巨额财政赤字可能导致政府破产。所以,要确保财政的安全,还必须清楚一国财政在某一年能够承担的赤字的最大值,政府在年度预算上只要保证年度赤字不超过这个值,就能确保财政安全。

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是要清楚国债负担率的上限。应该看到,国债的发行过程是政府和居民之间的博弈过程,其支付矩阵如下图所示。

这里有两个严格的假设:第一,居民是理性的且总体上是风险回避型的;第二,政府不愿或不能在债务负担率超过居民认购限额时增收或减支,也不征通货膨胀税。

现在假设有个居民能够接受的债务负担率的上限,如果债务负担率小于,居民会认购国债,这样政府和居民都因能够跨时期地调整收支而得到更大的效用,支付矩阵的左上框政府居民各得1。反之,如果居民不认购、政府卖不出国债,二者都得不到更大的效用,表现为支付举证左下框各得-1。再看支付矩阵的右半边,政府欲售出国债大于居民能够承受的。假如居民认购的国债,此时政府既不必调整收支(设收益1),还能得到更多的国债收入(设收益2),但理性的居民知道自己要承担政府不还债的风险(设收益为-2);反之,如果居民不认购国债,就不承担风险,虽然也得不到跨时期调整效用,收益为0,而政府也因卖不出国债而承担损失(设收益为-2)。综合看支付举证就会发现,此时只有一个纳什均衡,那就是左上角,政府严格遵守发债的限度、居民认购国债。

得到纳什均衡后紧接着的问题就是,这个上限应该是多少。注意,是风险回避型居民能接受的最大值,那么对这样的居民来说,最安全的债务负担率莫过于在政府收入最低、政府支出具有钢性的时候政府能够发行的债务占GDP的比重。如果政府的债务负担率小于或等于这个值,居民就能预期到政府肯定有偿还能力;如果高于这个值,居民就会判断出政府可能因收入不足而无力还债。综上分析,可得到最高债务负担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t[min]为最低可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率,它是在最坏的宏观经济形势发生时的政府收入水平,此时刚性政府支出用e表示,二者之差是最差可能财政盈余,此时政府的债务负担率用表示。r为真实利率水平,n为经济增长率。

第二步,计算出对应的赤字水平,在没有初始国债余额的情况下,就是年度赤字的上限:

三、财政安全的更高要求:防范风险

1.财政安全与风险防范

防范财政风险是确保财政安全的更高要求。所谓的财政风险,就是指政府未来拥有的财政盈余不足以履行其未来应承担的支出责任和义务、以至于财政的存续受到损害的可能性,是财政安全的隐患。与无偿债能力等危及财政存续的事件不同,风险是一种可能性,来自未来事件发生与否的不确定性,因此它是指向未来的,而无偿债能力等危及财政存续的事件是已经发生的。

财政风险来自政府收支的不确定性。而近30年来,政府收支的不确定性在加大,宏观经济运行更大的不确定性和或有负债是主要原因。市场经济固有经济风险,如利率风险、价格风险、人口结构变动等等使经济运行固有不确定性,而经济全球化和资本的跨国界流动更加剧了这种不确定性。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展,这些不确定性因素被潜移默化地转移到政府的财政收支中,政府收支的不确定性加大。或有负债指的是不在传统的预算内、因特定事件发生方能形成的政府债务。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干预通常会给自己带来或有负债,这是旨在更好地调控经济运行的政府始料不及的。仅以银行系统为例,政府为促进经济增长会对银行贷款进行担保,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增加了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而一旦银行系统不良债务累计到一定程度致其倒闭,甚至出现银行系统的危机,政府就要拿出大量资金救助,或有负债就骤然变成现实的政府债务。

2.防范财政风险的基本方法:计量风险价值(Value at Risk)

这里我们可模拟企业风险管理的办法,把政府各项收支放入一个投资组合(portfolio)中,然后计量风险价值。

首先要得到政府资产净值概率分布函数,为在计算过程充分考虑各主要变量的未来走势和变量间相互关系,蒙特卡罗模拟法(full-valuation Monte Carlo Method)是上佳之选。设政府资产净值函数如下:

然后计算风险价值。所谓的“风险价值”,就是处于风险中的价值,它告诉我们政府在一定时间内以一定的概率可能失去的价值是多少。公式如下:

W*指风险调整后政府净值,由(7)的函数形式按一定的概率(如95%)计算得出。

3.找出财政安全的主要隐患

为了更好地防范风险,找出主要的风险因素十分必要,惟其如此,才能有重点地对具体事件进行监督和管理。利用上述风险价值法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威胁财政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可利用公式(8)分别模拟出各主要变量不发生变化的风险价值,假设产出不变化的风险价值为Var[,q](W),然后将该值与所有变量都发生变化的政府风险价值Var(W)对比,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则说明该因素(如产出变化)增加了财政的风险。注意,我们这里得到的只是主要经济变量对政府净资产价值的影响,而不是具体哪一个事件的影响。但通过这些变量,再根据一国的具体国情我们可大致知道哪些事件可能引发政府资产净值的骤然下降。

标签:;  ;  ;  ;  ;  ;  ;  ;  ;  ;  

金融安全:非传统安全的经济学分析_政府债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