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严吉有1,钱加向2

云南省地矿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4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建筑工程无论在质量方面还是在数量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整体工程中的作用日益显现,高水平的后浇带施工技术既可切实改进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还可使建筑物的形态更加丰富。本文以云南某工程为实例,重点分析了该技术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

1 引言

尽管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后浇带施工技术种类呈多样化特点,但如今广泛应用的大致只有三种:第一种后浇带施工技术为后浇沉降带施工技术,该技术可区分差异显著的结构,如裙房与高程建筑结构;其二为后浇温度带施工技术,该技术可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伸缩自由度充分满足需求,可有效防止受温差因素影响造成的裂缝问题;第三种后浇带施工技术为后浇收缩带施工技术,后浇收缩带技术可有效改进裂缝问题,尤其对因混凝土收缩造成的裂缝问题效果显著。

2 工程概况

本文列举的实例工程位于云南省某市,属于大型商住两用建筑,该建筑整体高度为80m,拥有较大的基础底面积。依据建筑工程相关规范与标准要求,本实例工程设置了后浇带,具体自建筑基础底板起始,于主楼和裙房之间对后浇带2进行设置;建筑通过后浇带2分隔之后,针对超长的建筑跨度,可采用后浇带1间隔开来。整体工程的主体完工后,要进行建筑封顶作业,随后应当对相关沉降数据进行详细认真的观测,观测数据必须符合设计标准要求,方可浇筑后浇带2,浇筑主要以混凝土浇筑材料为主;要求建筑两则结构完成一定周期的施工后,即约60d左右,再浇筑后浇带1,也以混凝土浇筑材料为主。

3 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3.1 后浇带模板施工技术应用

第一、工程中基础底板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严格遵循设计标准,设置4mm为后浇带止水钢板厚度,设置360mm为后浇带板带宽度值。在工厂内部制作完成钢板后,再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焊接作业。主要焊接方法为搭接焊接,并且要求四个侧面全部完成焊接作业。止水钢板施工时,在基础底板后浇带位置,其弯折边朝向必须固定,全部向下。在地下室顶板后浇带位置,其弯折边朝向也必须固定,全部向下。而外墙弯析边也应固定但方向朝外。在建筑基础垫层的后浇带,其两个侧位应预制混凝土条,要求混凝土条为细石的,且高与宽分别应为40mm、100mm。在建筑底板下层处,进行钢筋网片绑扎施工后还需采取封堵施工,封堵主要针对后浇带位置的钢筋间距空格。为产生漏浆应当采用高质量高标号的砂浆。本工程主楼的筏板,其厚度应满足标准要求,以200mm上下为宜。应针对主楼后浇带闸搓采取必要加固防范措施,材料以钢筋和多层板背楞木龙骨等等为主。为防止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产生漏浆和鼓胀现象,可于裙房的后浇带闸搓,取龙骨材料为钢筋,且要求其直径为14mm,同时利用钢筋网片,要求严格控制好钢筋的间距范围,以300mm为宜,随后再进行固定。可于钢丝网片的中间位置,焊接止水钢板如下图所示。可应用木子闸搓,处理后浇带的上口处。后浇带的上层钢筋应于施工之前抄平,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处理好水平不达标的钢筋,应保证钢筋上口处的保护层厚度相同。可于钢筋处,利用铁丝将木龙骨固定住,与此同时,可应用拉直线方法来实现校直操作。

图1 后浇带钢筋网闸搓

第二、梁板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本实例工程使用了具有独立支撑体系的后浇带模板,此种模板不但可保证支撑安全性,也可切断平台与后浇带模板的连接,进而对拆除平台模板没有影响。可利用钢筋,于裙房和地下室之间采取必要的支撑措施,要求控制其间距范围为1200mm左右,建筑梁板后浇带主要采用碗扣式快卸型的标准层。该法在拆除掉后浇带两个侧面的模板支撑以后,在后浇带的两个侧面位置,其钢筋混凝土仍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为有效保障在拆除两侧板块模板后,避免影响后浇带,应当切断建筑梁板后浇带的龙骨与邻近的板块,且要严格控制好切断后的长度范围。由于后浇带拥有悬臂形式的梁体,所以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对支撑钢管进行加密处理,可于梁底中间处进行布置。可利用孔眼钻丝网,针对梁体后浇带留搓位置采取固定措施。可将竹胶板设于板位置,要根据实际钢筋间距锯口,来确定对应的布置方法,以充分满足钢筋保护层质量需求。

图2 后浇带梁板支撑加固

另外,还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做好后浇带位置的覆盖和保护,在后浇带两侧位置的平台处,完成浇筑作业以后,可于后浇带的边缘,利用混凝土浇筑30mm高的栏杆,用来对养护水进行拦截。可先采用塑料材质,薄薄的一层膜即可,将塑料全部覆盖在后浇带上,随后再加用竹胶板覆盖,一层即可。

3.2 钢筋绑扎施工技术应用

应用后浇带钢筋绑扎施工技术时,在后浇带的两侧位置,可适度增加马凳及混凝土垫块的量,充分满足保护层与钢筋网片高度需求。与此同时,也要采取必要的加密措施,针对后浇带周边位置马凳及混凝土垫块。如设计标准中要求增设加密钢筋,钢筋绑扎完成时间应与首次后浇带施工时间相同。

3.3 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混凝土施工中应当注意要确保一定的养护周期,在后浇带两个侧面,对混凝土养护周期应严格按标准操作,切不可提前,以60d以上为宜。两侧的养护周期符合标准要求后方可进行伸缩缝后浇带的混凝土施工。如果采用沉降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技术,则要求其两侧混凝土养护周期低于60d,在14d以上为宜,另外,还可认真观测沉降值,计算后期沉降,如计算结果达到设计标准要求,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在后浇带处,混凝土等级应高出其两侧一级,可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材料。再者,后浇带位置,混凝土施工温度也应符合标准要求,应略低于后浇带两个侧面的施工温度。同时要切实保障后浇带两侧构件的强度,保证构件的稳定性,必要时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手段。后浇带两侧混凝土的处理应于浇筑后浇带混凝土之前进行,要将表面的浮浆及松散混凝土剔除干净,并处理好凿毛。要及时调整好钢筋,清理干净钢筋表面的锈迹,可利用钢筋强化处理钢筋削弱处。

3.4 混凝土养护施工技术应用

如果缓凝型外加剂掺入后浇带混凝土中,混凝土的养护周期要求必须超过14d,如混凝土有抗渗要求,其养护周期有相同的要求。拆除混凝土侧模前,应检查后浇带的混凝土强度,如超出1.2N/mm2,方可实施。

4 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针对后浇带施工,要求施工次序为自下而上。应当利用高压水枪清理干净地下室基础底板后浇带处的垃圾,可将水及混凝土全部冲到集污井里面,并通过污水泵从集污井中抽出。针对外墙后浇带的施工,只有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标准,方可拆除掉模板及支撑。

结束语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但能够提升建筑整体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还可使混凝土裂缝问题明显减少,因此应充分重视并大范围推广。

参考文献

[1]林文伟.对房建工程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的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4):26-27.

[2]魏光伟.浅谈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09,(08):28-29.

[3]李秀丽.有关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的分析[J].福建建筑,2011,(01):35~42.

论文作者:严吉有1,钱加向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  ;  ;  ;  ;  ;  ;  ;  

浅析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严吉有1,钱加向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