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汇镇泰日社区11-03地块项目为例探析深基坑施工难点与技术工艺论文_景国成

以金汇镇泰日社区11-03地块项目为例探析深基坑施工难点与技术工艺论文_景国成

身份证号码:32032219900828xxxx

摘要: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越来越快,建筑规模持续扩大,城市土地利用率得到了持续提升,本文将以金汇镇泰日社区11-03地块项目为例,对深基坑施工的难点、技术工艺等进行探析,以期为有关部门提供可靠参考。

关键词:地块项目;深基坑施工;施工难点;施工技术工艺

引言:

如今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持续深入,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快,建筑项目数量与日俱增,而深基坑施工是确保建筑整体质量的关键技术,其对建筑最终质量、稳定性有着直接性的影响。然而此项技术依旧存在许多难点、问题,有关部门应当对其予以高度关注,严抓相关技术工艺,确保施工得以顺利进行。

1工程概况

金汇镇泰日社区11-03地块项目工程重点包含8幢16-20层的住宅,1层地下车库、1幢3层社区用房、1幢1层K型站、3幢1层P型站以及1幢垃圾房。此项工程的深基坑工程主要为地下一层,深基坑的总面积为52652㎡,其围护有917m的周长,普遍的挖深为5.9m,深基坑内的坑落深是1.1-2.2m[1]。按照此项工程的土层条件、周围环境以及开挖深度,采用的维护形式为SMW工法桩+钻孔灌注桩+止水帷幕等工法。本文将对其中重要工艺加以介绍。

2本工程施工的特点、难点以及对策

2.1本工程施工的特点和难点

经过钻探揭露以及现场勘查,现场主要包含3条明浜:

(1)第1条位于现场西侧,在6-9#楼,为南北向,总长在90m左右,宽在4m左右,滨土约埋深1m,总厚度在0.5m左右,其主要的成分是溏底淤积。

(2)第2条位于现场南侧与中部,在5、7、8#楼,整体呈现为字母L形状,南北总长在93m左右,宽在10m左右,滨土约埋深1m,总厚度在0.8-1.2m左右,其主要的成分是溏底淤积。

(3)第3条位于现场东侧,在10#P型站附近,南北向总长在85m左右,宽在3.5m左右,滨土约埋深1m,总厚度在1-1.2m左右,其主要的成分是溏底淤积。

在拟建现场当中,有一些区域属于原来的民房区,其拥有极多的原建筑物旧有基础。

2.2施工对策

对于上述地形、地质条件而言,应当在实际开工之前明确核对就有建筑物的基础,并且换填清除老基础位置以及明滨位置。

3本工程施工的技术工艺

3.1SMW工法桩

(1)测量放线:在开工之前,要确保施工方应当按照业主提供坐标基准点以及设计图将围护中心线的角点坐标精准地计算出来,并且借助有关仪器对围护桩的中心线进行精准放样,复核坐标数据,还需要让总包以及监理人员展开复核。

(2)定位线:在开挖沟槽之前,应当划定φ650的三轴机动力头中心至桩机前的定位线距离,同时在此线上将每幅三轴桩施工的定位标记出来。

(3)开挖沟槽:按照放样桩位的中心线,使用挖掘机沿着中心线的平行向展开沟槽开挖作业,使得槽宽在1.2m左右,其深度在0.6-1m左右[2]。

(4)桩机就位与孔位放样:将定位辅助线设计在开挖沟槽两侧,并且根据设计实际要求将钻孔位置划于定位辅助线之上。严格按照确定好的位置放好钻机桩架,其就位的误差不可超过2㎝。在正式开钻之前,以水平尺调平平台,对机架进行调直,保证其垂直度不可超过设计标准。

(5)喷浆以及搅拌成桩:

①三轴水泥土围护桩、搅拌桩的水泥掺量都是20%,采用的水泥都是P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浆液水灰比是1.5-1.8。

②对于搅拌桩,应当使用的施工方法为“套接一孔法”,而搅拌桩成桩的工艺需要选择“一喷一搅”工艺;对于个别难以匀速钻进、不良地质以及下沉的区域而言,可以选用“二喷二搅”送浆成桩工艺。应当控制钻头下沉的速度于0.5-0.8m/min范围,而提升的速度也需要被控制于0.8m/min,保持速度均匀的地下沉或者提升。另外,桩体的垂直度误差不可超过1/250。

③按照钻头的提升以及下沉速度,对注浆泵流量加以合理调节,确保搅拌桩内水泥土的掺量保持均匀,进而保证搅拌桩成桩的最终质量。

④应当根据设计配比经由全自动拌浆系统对水泥浆进行拌制,同时经由滤网将其倒进安装搅拌装置的贮浆池以及贮浆筒,同时确保水泥浆液能够保持随用随拌,避免浆液出现离析。

⑤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停浆,需要在喷浆恢复之前,把搅拌机投下沉或者提升0.5m之后,再进行喷浆、搅拌作业。桩体间需要拥有连续性,各桩的搭接时间应当不超过24h,若因为特殊原因使得该时间超过了24h,则需要在搭接的时候将搅拌的速度放缓。如果搭接不良、不可搭接,便应当在图纸和现场中将此处位置标出来,同时联系设计部门商讨解决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⑥在施工记录表格中,应当将水灰比、桩位编号、水泥掺入量、桩长、试块编号、断面面积、水泥用量以及提升(或者下沉)搅拌喷浆深度和时间进行详细记录。

(6)筛选H型钢以及焊接:选择型钢规格为H500×300,并且在距离该型钢顶端0.2m位置开10㎝孔径的圆孔。

(7)插入、固定型钢:在三轴搅拌桩作业到一定程度工作面之后,便应当展开插入型钢的施工。在型钢起吊过程中,应当使其处于垂直的状态,进而垂直地将其插进水泥土搅拌桩中,插入的垂直度误差不能超过1/250。需要注意的是,搅拌墙作业完成后的3h便是插入型钢的时间。当插入至设计标高,就需要进行固定作业。处理溢出来的水泥土搅拌桩,将其控制到相应标高,从而方便下道工序的施工顺利开展。等到水泥土搅拌桩被硬化至一定程度,及时撤除沟槽和吊筋的定位型钢。如果没有达到相应标高,便应当运用辅助措施进行下沉,避免重复多次对型钢进行起吊和型钢插入[3]。

(8)施工时,在施工记录中对插入开始和结束时间、桩位编号、垂直度、桩长、长度、断面面积、顶标高、提升(或者下沉)深度与时间、型钢尺寸、水泥用量、水灰比以及水泥渗入比等进行详细记录。

(9)型钢拔除:当围护结构使用功能完成之后,总承包方应当通知施工人员进场进行拔除。

3.2双轴搅拌桩

(1)开挖沟槽:进行开挖作业时,应让沟槽保持平直,并向深基坑的外侧进行约为10㎝的平移,以便防止搅拌桩墙对底板施工面进行侵占。

(2)桩位放样:按照测量将平面布桩图放出,并且按照相应图纸对桩位进行现场布桩,借助竹片或者小木桩进行定位,对其加以标记便于后续查找。

(3)安装搅拌桩机:对枕木按照定位进行铺设,对搅拌桩机进行组装,水平铺设枕木,精准定位搅拌机,确保机身保持垂直,保证搅拌桩的误差处于允许偏差中。

(4)桩机就位、孔位放样:

①将定位辅助线设计于开挖的沟槽两侧,并根据相应要求将钻孔位置划于定位辅助线之上。

②按照确定好的位置对钻机桩架进行移动,使其就位。

③正式开钻之前,运用水平尺调平平台,对机架调直,保证机架的垂直度不会超过0.5%。

④确保桩机到位,在进行移动之前明确其周边环境状况,一旦存在障碍物,在第一时间进行清除,完成移动后核查定位状况,保持其平正、平稳。

(5)首次预搅下沉:在搅拌机冷却水循环恢复正常之后,对搅拌机的电机及时启动,对起重机钢丝绳进行放松,让搅拌机沿着导向搅拌切土下沉,控制钻进速度不超过0.8m/min。

(6)水泥浆配制:桩机在下降至一定的深度之后,便应当根据设计对水泥浆按照确定下来的配合比加以拌制。在制浆过程中,其拌和的时间不可低于5-10min,配制好的水泥浆不可沉淀、离析,并在每一个存浆池安排专门搅拌机具展开搅拌,避免沉淀、离析问题的发生。向池子中倒水泥浆时,需要进行加箍过滤,避免水泥浆中出现结块。存放水泥浆时间应低于2h,超过则废弃。控制注浆嘴压力在0.4-0.6MPa范围内,水泥浆液的水灰比保持在0.5:1的比例。

(7)喷浆搅拌的提升:在搅拌机降至相应标高的时候,将送浆阀门打开,对水泥浆进行喷送。在确定水泥浆到达柱底之后,一边提升一边进行搅拌,保持喷浆的均匀性,并严格根据设计所确定的提升速度将搅拌机提升起来,控制提升速度不超过0.5m/min,以便使桩身的强度符合相应设计标准。在水泥土搅拌桩成桩的时候,若出现故障使得喷浆停止,应当于12h内进行补喷,其重叠的长度应当大于1m。

(8)提升喷浆、重复下沉搅拌:

①将搅拌机提升到要求高度之后,将其下沉、二次预拌,并且二次提升注浆搅拌。

②在实际施工中,按照地层的条件对搅拌机提升以及下沉速度加以严格的控制,保证搅拌时间,按照图纸确保搅拌桩的深度。在钻机钻孔提升或者下沉过程中,上升速度控制到0.5m/min,下降速度控制到0.8m/min,在最后一次的提升过程中,搅拌应当慢速进行提升。在喷浆口到达桩顶的标高时,终止提升,进行数秒钟搅拌,以便确保桩头密实、均匀。随后按照设计标准进行后续提升和下沉。

(9)对相关参数的具体数值进行详细记录,当提升搅拌机到地面之后,对相应机具以及压浆管道进行清洗。

结论:

总体而言,在实际的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由于其涉及范围较广、整体难度非常大,因此其在专业层面有着极高的要求。此外,此项施工对于后续建筑使用过程中民众财产、生命安全以及建筑的最终质量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因此,有关人员应当针对项目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参考文献:

[1]孙新磊.浅谈深基坑质量控制要点[J].科学技术创新,2018(15):137-138.

[2]李留安. 复杂地质条件下超深基坑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

[3]梁军. 软土地区超大直径双圆环支撑深基坑工程施工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7.

论文作者:景国成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8

标签:;  ;  ;  ;  ;  ;  ;  ;  

以金汇镇泰日社区11-03地块项目为例探析深基坑施工难点与技术工艺论文_景国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