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电压监测系统应用论文_李桐

网络化电压监测系统应用论文_李桐

李桐

(国网沈阳市东陵区供电公司 110015)

摘要:电压质量作为衡量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受到供电企业和电力用户的极大关注和重视。影响电压质量因素有很多,能够随时了解电网电压情况和收集到电压数据,进行快速地分析和判断就尤为显得重要。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光纤网络在电力系统的应用,为网络化电压监测系统提供一个应用平台,本文内容结合生产实际,阐述网络化电压监测系统开发策略及应用,实现实时的数据采集和在线监测功能。

关键词:电压质量;监测;网络化

1.电压质量标准

1.1电力网电压质量控制标准

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母线电压允许偏差值:

1.500(330)kV及以上母线正常运行方式时,最高运行电压不得超过系统额定电压的+10%;最低运行电压不应影响电力系统同步稳定、电压稳定、厂用电的正常使用及下一级电压的调节。

2.发电厂220kV母线和500(330)kV及以上变电站的中压侧母线正常运行方式时,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0%—+10%;事故运行方式时为系统额定电压的-5%—+10%。

3.发电厂和220kV变电站的110kV—35kV母线正常运行方式时,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3%—+7%;事故运行方式时为系统额定电压±10%。

4.带地区供电负荷的变电站和发电厂(直属)的10(6)kV母线正常运行方式下的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0%—+7%。

1.2用户受电端供电电压允许偏差值

1.35kV及以上用户供电电压正、负偏差绝对值之和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

2.1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380V)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

3. 220V单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10%。

2.电压监测方式

2.1专项测量

即对各种干扰负荷或补偿设备,如电弧炉、换流设备、电容器组、滤波器等在接入电网前后,测量这些设备对电网电能质量各项指标的影响,通过与国家相关标准对照,决定其是否可以投运。

2.2定期检测

即针对普通电力干扰源,根据干扰大小、危害程序和需要采取定期检测方式。定期检测多用于电网电能质量的定期普查,主要目是全面了解全网电能质量水平和干扰源的特性,再针对电力用户的特殊电能质量问题进行检测分析。

2.3在线监测

也称为连续监测、全过程监测或日常监测等。随着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为适应当代电力系统运行需要,电压监测技术正向着网络化、信息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其中网络化发展特点最为明显。

3.监测点的设置

并入220kV及以上电网的发电企业高压母线电压、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母线电压,均属于电网电压质量监测范围。电压质量监测点的设置,由电网有限公司、省(自治电力公司调度部门负责确定。分为A、B、C、D四类监测点。各类监测点每年应随供电网络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1.A类 带地区供电负荷的变电站和发电厂(直属)的10(6)kV母线电压。(指所有变电所的10或6kV母线,并列运行的设一点、分列运行的应每段设一点)

2.B类 35(66)kV专线供电和110kV及以上供电的用户端电压。

3.C类 35(66)kV非专线供电的和10(6)kV供电的用户端电压。每10MW负荷至少应设一个电压质量监测点。

4.D类 380/220V低压网络和用户端的电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每百台配电变压器至少设2个电压质量监测点。监测点应设在有代表性的低压配电网首末两端和部分重要用户。

4.电压监测系统概况

随着电力办公系统通信网络的发展,网络化电能质量管理系统得以应用,以电力公司现有的通信网络为媒介,实现电能质量数据多级管理、数据采集管理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能质量监控系统由“监测点终端系统”,“通信系统”和“处理中心”组成。

4.1.1 监测点终端系统

监测点终端系统应用于县区级单位。安装于变电站和用户的终端设备,其数量根据要求来确定。监测点终端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采集装置和微机系统,双方通过GSM网络进行数据交换。

微机系统实际上是一台计算机终端,它支持与多条总线的通信.采集装置负责对监测点的三相电压或单相电压进行采集,通过GSM网络将采集的数据传送到微机系统,通过GSM网络接受微机系统进行终端设置。同时具备IC卡接口进行数据的人工查询和传输。

4.1.2 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作用是进行县、市、省各级单位间数据传输,即为监测点终端系统与最高主站间数据链接桥梁。鉴于目前电力系统内光纤网络已经建得相当完善,并且我们的网络都具有一定的扩展性,从而电压监测设备可以整合到网络中。

县区级单位设有一个主站服务器,监测点终端系统和处理中心采用局域网或GSM网络的方式进行通信。在具备网络接口的地区采用局域网通信,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和数据完整性,在只具备GSM网络网络的地区可采用电话短信方式通信。这样的通信系统将这两种方式进行有机结合,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现有资源,减少了通信设备投资。

4.1.3处理中心

电压监测处理中心主要提供中心数据库、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存储检索、Web数据网络页面、系统报警和通告信息的发布、远程系统维护管理和软件升级、数据实时访问等功能。一般应设在省级单位。

4.2电压监测表的技术要求

4.2.1使用环境条件

(1)环境温度:-30℃—50℃之间正常工作。

(2)相对湿度:40℃时20%—90%正常工作。

(3)大气压力:海拔2000米及以下,79.5106.0kPa;

(4)耐受污秽等级:Ⅳ级;

4.2.2技术参数

(1)绝缘电阻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得低于5MΩ;在湿热条件下(温度40± 2℃,相对湿度90%)应不小于1MΩ。

(2)泄漏电流:不得超过3.5mA(交流有效值)。

(3)介电强度:在正常试验条件下,监测仪被试部位应能承受2000V工频试验电压历时1分钟,且无击穿闪络及电压突然下降现象。

4.2.3精度要求

(1)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应保证监测仪在被监测额定电压±20%范围内,其综合测量误差≤±0.5%。

(2)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整定电压值差均≤±0.5%。

(3)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监测仪内时钟误差每天不大于±1S或每年不大于±5min。

4.2.4功能要求

(1)监测仪应能预置被监测电压的额定值、时钟、修正参数、监测点编号、电压允许偏差范围内的上限值和下限值。

(2)监测仪可统计存储两个月内的全部日统计数据及整点电压数据。

(3)监测仪应可存储2个月的运行数据,监测仪一旦失去工作电源,监测仪内原定值及基础数据应能存储并保持半年不丢失,且时钟正常运行。

(4)应能利用GSM远程短信通信技术,实现对电压监测数据双向传输。仪器应同GSM网络、短信控制机、计算机及电压监测统计管理软件等构成统一的电压监测系统。

5 结束语

电压监测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和经济优质运行的技术支撑,是保证低压电网和电气设备安全和可靠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电力系统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保证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工农业生产的持续高效,对于供、用电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农村电网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朱军等,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ISBN 7-5083-2618-0。

[2]《分层分布式区域电压监测系统设计》,崔军朝、蔡静、黄波等,现代电力出版社,2003 3(20):59-62。

[3]12.《配电系统电压质量问题及其测控技术》,郭颖君,丁书文,华北电力技术,2003.3。

作者简介:

李桐,男,辽宁沈阳,国网沈阳市东陵区供电公司,工程师,专业:电气工程。

论文作者:李桐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第0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1

标签:;  ;  ;  ;  ;  ;  ;  ;  

网络化电压监测系统应用论文_李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