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业科学院系统科研人员心理调查分析及对策_农业论文

国家农业科学院系统科研人员心理调查分析及对策_农业论文

全国农科院系统科研人员心态调查分析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科院论文,科研人员论文,对策论文,心态论文,全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省级农科院和中国农科院系统的科研单位,是我国农业科技的核心力量,这支队伍的作用发挥如何,关系到我国“九五”和2010年的中长期科技、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关系到农业科研体制的深化改革,为此,我们结合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体制改革需要,就广大农业科技人员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与研究。

一、我国农业科技水平要率先赶超世界先进国家,就目前发展现状与趋势而言,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从调查结果分析,我国“八五”以来农业科研水平进展如何,20.29%的科技人员认为总体水平是提高的,65.42%的同志认为在某些方面是提高的。对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68.31%人员认为总体差距缩小了,23.66%的同志认为总体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63.70%的同志认为,党和国家对农业科技的政策鼓舞人,但投资力度小,效果一般;10.34%同志认为,上面文件发了,但下面不够重视。更多的同志认为,由于农业科研单位经费严重不足,近年来小而全、短平快的课题明显增加,基础性、长远性、公益性的课题明显减少。在如何加强农业科技工作中,认为必须大幅度地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和改善农业科研条件占85.69%;大部分科技人员认为,科技体制改革的实质是提高生产力,而对省级以上的农业科研单位来说,就是要提高现有科技水平和跟踪世界的能力。小而全、短平快的普及性科研课题,只能维持眼前的生存,很难跟踪世界,能保持现有差距不再拉大就不错了。

二、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整体效益还不够显著,科技人员不是十分满意

就目前的农业科技体制改革问题,38.88%的问卷认为改革力度不大,17.46%的问卷对改革的成效不满意,36.14%的问卷认为改革的政策不配套。

对于如何加强农业科技工作,回答赞成继续深化改革的仅占3.56%。也就是说,对有些直接影响到农业科技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完全靠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是很难解决和理顺的,有的甚至会影响到我们的未来。

三、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对职业愿望追求的变化反映的不仅仅是问题,而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衰弱

从总的调查结果看,广大科技人员是乐于献身农业科技事业的。但是,回答说不一定和不愿意的也占到33.66%。在调查目前科技人员主要精力的配置方面,回答一心放在科研工作上的占78.09%,而回答放在开发经营和学习上占14.37%。

在是否愿意长期在国外从事农业科研工作的调查中,明显回答不愿意的和暂时在国内无法开展工作的占53.27%,而回答愿意长期留在国外从事农业科技工作的只占25.68%。其中选择为了工作环境去国外的占48.93%。由于农业科研单位待遇低的问题长期得不到很好解决,年轻专业人员打算改行或跳槽的人员越来越多。在你想“跳出农门”的主要原因中,认为农业科技人员的收入与社会上的同龄人差距拉大的占39.45%;认为生活待遇与住房条件太差和社会地位较低的占20.53%。

在你从事农业科技工作的原因中,回答热爱农业科技工作和已经选择了本专业而不得已,分别占42.36%和47.37%。

四、从我国农业发展和现实国情出发,急需管理部门对农业科技改革问题深入思考与尽快理顺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加强人才资源开发,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如何正确引导、合理配置人才,这是管理决策问题。据统计,目前全国有农业科技人员154.9万人,而全国农科院系统的科技人员还不到5万人。国家级、省级农业科研单位的研究员、教授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固然很重要,但最为关键的是做好研究工作,跟踪世界先进水平。目前这种从课题立项、研究,一直到科研成果的推广转化,一竿子插到底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原因如下:

1.不利于科学配置人才。高级科研人员搞成果推广转化,不一定比一般技术推广人员强。一是对当地的地理环境、土壤生态不太了解,二是还有个实践经验问题。高层次的科研单位研究科技普及问题是不经济和不科学的,研究员就得干研究员的事。

2.不利于调动两个方面积极性。由于目前国家科研经费有限,让农业科研人员直接去从事成果转化工作确实很难。一是下面积极性不高,我国农村平均每个农户6—7亩地,对花钱买种子、买技术而增产10%的这种小规模、低收入的事,农民愿意投入的不多;二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示范从过去的科研单位和农民双无偿到现在双有偿,在操作上、心理上都增加许多难度;三是农业科研成果属于公益性的多,尤其是新品种成果的知识产权也得不到有效保护。

3.管理工作滞后。有的研究所为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把创收效益直接与个人收入挂钩,使正常工资升级和分配制度失调;少数管理不善的研究所,科研成果成为自有,集体资产流失,管理失控;有部分事业性较强和有前途的课题,所里应该支持而无法支持,由于经费困难,研究所短平快的课题越来越多,低水平重复研究,整体水平难以提高。

上述问题的出现,没有重大有效措施难以解决,因此,使部分同志,尤其是一些中青年科技骨干力量,想出国和出国暂时不归,或干脆调离农业科研单位,从根本上动摇了农业科研队伍的志向和精神支柱。

五、针对上述问题,光靠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来解决,确实很难做到,必须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为此建议采取如下对策

1.要尽快对农业科研单位和人员实行分类管理,明确各自的责任与发展重点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机构纵横交叉,机构重叠,课题重复,层次不分,职责不清,因此必须尽快理顺。从科研机构层次看,应该把过去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由中央、省、地三级农业科研机构管理,改为由中央和省级的两级管理。地区农科所应归属到省农科院系统,这样有利于全国、全省统筹规划。地区以下的县(市)农科所和乡镇农科站等,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从事农技推广。

在目前的过渡时期,中央和省级农业科研单位都应加强对现有科技人员的管理,并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内部实行分类管理或者叫“一院两制”。稳的一块,就是要代表国家队和省院科研水平;放的一块,要紧密结合政府的重大农业战略决策需要,加快现有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必须获得生存条件开发工作。

2.加强投资管理,不断提高农业科研人员的待遇,稳住现有农业科研队伍

要使我国农业科技跃居世界先进水平,必须要有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农业科技队伍。提高农业科技人员待遇,其本身就可以促使其稳定。为此,国家和各级政府、企业部门等,都应不断增加农业的科技投入,尤其要加强对农业科技投入资金的管理,从目前来看,国家每年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比例在逐年增加,但由于管理不善和中间层次太多,有不少经费不能直接用到科研人员身上。从农业科技工作艰苦性、野外性等实际情况出发,国家应尽快制定出提高农业科技人员地位、待遇的政策。各级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农业科技人员工作的相对稳定和工作的连续性。

3.要敢于打破陈旧落后的人才自然成长思想,为加快人才开发使用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农业科技单位的人才开发使用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四种机制。第一,锻炼成长机制。优秀人才的成长,不仅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关心、爱护和尊重,更重要的是为其创造一种良好的工作条件和成长环境,尤其在科研项目主持、技术职称评聘、干部选拔使用等等,都应为其创造一个平等参与的机会。第二,竞争激励机制。要承认科技工作是创造性劳动,个人发明创造应受知识产权的保护。第三,经济科学用人机制。从过去的农业科研单位人才自有、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向经济科学配置人才资源方面转变。第四,保障约束机制。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各项人才资源开发进行规则,强化人才经济配置观念。一是建议对农业科技人员实行任职资格和任期业绩考核制度;二是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导向政策;三是进一步完善监督保障政策。

标签:;  ;  ;  ;  ;  ;  ;  

国家农业科学院系统科研人员心理调查分析及对策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