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浠水县精神病医院康复理疗科 438200
摘要:目的:对中医推拿按摩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10月~ 2017年3月至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确诊患有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幼儿患者30例,将这30例幼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幼儿各15例。对照组幼儿采用临床常用的西医基础治疗,而观察组幼儿则在同对照组同样的西医基础治疗上,加用中医推拿按摩进行治疗。两组患儿治疗疗程均为1周(7天)。观察两组幼儿的治疗后腹泻情况,以及幼儿的体质健康。在幼儿治疗结束后由幼儿家属对幼儿治疗情况进行满意度的评比。结果:观察组(14,93.3%)相对比对照组(12,80%)临床总有效率高了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让两组幼儿家长对幼儿治疗情况进行满意度的评价,由家长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推拿按摩手段用来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显著,患病的幼儿较少出现不良反应,患儿病情的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加推广。
关键词:中医推拿按摩手段;幼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临床疗效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是由于幼儿生理基础与生长、以及营养供求和要求高之间产生矛盾,而引起的一种幼儿临床常见疾病。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极易引幼儿消化功能的紊乱,严重导致患儿出现营养不良、脾胃功能异常。故本实验通过采用中医推拿按摩的手段,对患有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幼儿进行治疗,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以下为本实验的研究成果汇报。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 2017年3月至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确诊患有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幼儿患者30例,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一书中相关内容作为诊断指标,并结合基础西医诊断标准,可以判断该30例幼儿患者均为本实验所需。研究对象剔除标准:1)患者不服从实验安排 2)患者自身依从性差 3)患者本身存在沟通障碍 4)患者家属提出退出实验 5)患者存在明显药品禁忌。
其中,对照组15例,男8例,女 7例,年龄在7个月~3岁,平均年龄为(1.6±0.5)岁;观察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在7个月~3岁,平均年龄为(1.8±0.6)岁,两组患者年龄、患病病程和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均对实验的30例幼儿患者进行基础的体质检测,确保患儿无先天性疾病,或者隐形疾病的存在。维持患儿的营养供给,维持患儿机体水平衡、盐平衡,开始进行实验前患儿应禁止服用其他类型的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以避免其他药物对本实验的影响。
对照组:给予该组15例患儿进行临床常用的西医基础治疗,患儿服用常规止泻药以及适量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
观察组:给予该组15例患儿同对照组相同的西医基础治疗上,加用中医推拿按摩进行治疗。推拿手法:护理人员将手搓热后,双手摊开,掌心对着患儿的腹部,沿着逆时针的方向轻柔患儿腹部,每次时长2~3分钟。
两组患儿的疗程均为1周,在实施中医推拿按摩的7天治疗时间中,实施人员尽力尽心给予患儿最优质和舒心的服务,切忌手掌冰凉接触患儿腹部。
1.3疗效指标
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
显效:患儿腹泻情况完全消失,且患儿的体质检测结果为优秀。
有效:患儿腹泻情况有所好转,患儿的体质检测结果为良好或及格。
无效:患者症状无好转趋势。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22.0软件,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和观察组患病幼儿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可发现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较对照组高了13.3%,p<0.05,可认为观察与对照组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的疗效比较
3.讨论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1],是一种幼儿常见的消化不良引起的疾病。引起幼儿消化不良的主要原因有:幼儿对新给予食物未适应、食物搭配不当、家长准备的食物不容易消化等[2]。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严重会引起患儿的营养不良、以及脾胃功能障碍等,故家长应慎重准备幼儿的食品,注意食品的搭配。
由中医诊断[3]可知,患有腹泻的患者均存在肾阳虚衰、饮食所伤、感受外邪等病因。常用的西医治疗手段只能使患儿的腹泻次数降低,无法从根源进行诊治[4]。而本实验采用的中医推拿按摩手段[5]能够帮助患儿调理机体内部的不适感,从而达到解决患儿因消化不良引起的不适感以及腹泻。且中医推拿按摩手段相对于西医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少。
综上所述,运用中医推拿按摩手段用来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显著,患儿较少出现不良反应,患儿病情的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加推广。
参考文献:
[1]燕丁丁,李新剑,郭忠寅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秋季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疗效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5,10(12):1880-1882.
[2]吴东亮,何春颜.白苓健脾颗粒联合捏脊疗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0):2242-2244.
[3]刘玲.中医推拿按摩应用于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治疗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9):267-268.
[4]詹功.探讨影响中医推拿按摩疗效的因素[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7(3):182-183.
[5]王强.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2):170-172.
作者简介:王一平,男,汉族,生于1973年,湖北浠水人,主治医师。毕业于湖北理工学院临床医疗系。
论文作者:王一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2
标签:患儿论文; 幼儿论文; 小儿论文; 中医论文; 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