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陈信锡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陈信锡

广西正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广西贺州 542899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众多影响大气环境预测的因素逐渐凸显,给大气环境的的影响预测造成一定的干扰,所以通过分析归纳众多影响因素,对于提升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真实性大有裨益。

关键字:大气环境;影响预测;问题;对策;

前言:通过数据的统计,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因素众多,基础数据的准确性不高、没有按照相关法律和则很难观测严格执行、气象参数的以偏概全等,因此将这些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实现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正确性。

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的问题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会受其自身因素的影响,例如气象、地形参数复杂,扩散范围广,无组织排放,污染源的不确定性等因素。2008年,修订了大气导则(HJ2.2—2008),规定了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技术方法和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但是,大气预测部分仍然是整个环评报告中比较容易出现误差甚至是错误的章节,同时,在技术评估的过程中,这部分内容也是比较难把握的。在整个评估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 基础数据失真或不健全

大气预测所需的基础数据有气象数据、污染源排放参数和地形数据3类。建设项目工程分析是环境影响报告中的主要部分,也是大气预测的依据。在环境现状调查中,污染源现状调查和分析有遗漏、没有充分考虑无组织污染源等,这些都会影响环境预测结果。因此,不管是地形数据不充分、气象数据不健全,还是根本不能代表项目所在地气象特点和地形特点的数据,它们都会影响大气预测结果。任何一种问题都会导致基础数据失实,严重的还会导致预测结果偏离实际情况甚至出现错误。

1.2 评价内容没有全面覆盖或遵循规范

在大气评价导则中,不仅明确了预测方法,还根据导则推荐的预测模型、参数的输入和输出结果预测评价区域的最大浓度贡献值、敏感目标的浓度贡献值,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地评价污染源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在污染源界面,每次只能单独显示工业源、道路源或网格源。如果需要在不同类型的污染源之间切换,就要在污染源界面左侧显示旁下拉菜单中选择污染源类型。在新输入污染源数据前,必须要选择输入污染源数据的选项。例如,在ADMS-环评打开后的默认界面,输入项目、场地名称和选择模拟时需要用到的模型选项。如果未选择任何选型,ADMS-环评将计算平坦地形下污染物的浓度,不考虑化学反应和沉降。此外,还有一些额外的模型选项只能通过辅助输入文件来定义。按照指定格式生成文件后,需要在设置界面中输入准确的文件路径。目前,出现问题最多的环节就是没有按照导则要求选取预测模式,遗漏了项目特征污染物或未考虑环境背景值的叠加,这些都是预测中最常见的问题。

1.3 气象参数的选用

在预测污染物浓度贡献时,大气中污染物的背景浓度值很重要,尤其是在模拟化学反应时,背景值是至关重要的。每次模拟时,都需要为各个情景输入合适的背景数据。如果模型运行时包含了当地所有的主要污染源,那么,在模拟一个独立的工业中心时,应选择模拟区外郊区监测站数据作为背景值(理想情况下为上风向方向),避免重复计算所模拟污染源造成的影响。另外,如果没有模拟当地所有的污染源,那么,在模拟城区的工业中心时,在选择背景值时,应该同时考虑没有模拟到的其他污染源,所以,注意不要重复计算污染源造成的影响。

1.4 人为忽略环境影响

超标区域在环境影响预测中,经常会遇到复杂的风场、地形、静风、熏烟和环流等,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在部分复杂山区或山谷中,受气象因素的影响,大气污染扩散过程中的烟气撞山效应可能会导致部分地形较高的区域局部地区出现一次浓度超标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规避评价区域超标的情况,在预测过程中,可以采取调整预测方案、降低评价等级、缩小或忽略受影响的评价范围和忽视地形参数等手段,这些都是很常见的。

2大气环评预测中问题的对策

针对大气环评预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应着重从大气污染源参数、预测因子的确定、预测模式的选择,以及大气环境和卫生环境的防护等方面,保证大气环评报告中预测结论的可信性、科学性。

2.1污染源确定

是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的基础,应当按有组织、无组织、非正常工况清晰给出产生节点、确定依据、确定过程、治理措施、排放源参数,列表给出污染源清单,并分析达标情况、论证排放方式与排放高度的合理性。对最终排放的污染源,建议按表3给出的基本流程与判断方法进行全面核查,以做到源参数的客观、合理、可信。

(1)对有组织排放源,必须结合工程内容、产污环节分析弄清多少个排气筒;必须强化废气的收集、净化措施,尽可能地将无组织排放转化为有组织达标排放;必须贯彻尽量减少排气筒实施集中排放的原则,明确污染治理措施及集气效率、净化效率等关键指标;必须明确污染源参数的确定依据及参数取值的合理可行性。

(2)对无组织排放源,必须注意其产生节点一一理出,如化工项目应包括装置区、中间储罐、储罐区、装卸区、堆存取、桶装区、污水处理站等,粉尘类项目应包括道路、装卸、堆存、输送、生产区、粉碎、干燥、包装等。必须明确无组织排放源参数的确定依据及参数取值的合理性。

(3)对非正常工况,应严格按HJ2.2规定的4种情况进行定量化评价,明确控制措施的可行性。

2.3评价范围内的污染源调查专题出现的主要问题包括,

未按HJ2.2规定进行大气污染源调查评价范围内的在建、拟建、替代污染源等,且仍有相当一部分报告是按已废止的导则HJ/T2.2-93规定调查的现状污染源;调查的污染源参数不严谨,不能满足预测评价需求;对厂址周边的敏感目标、企业(水厂、食品、医药等)互为敏感影响的,未进行调查,导致选址、影响评价回答不清;对自身即为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的建设项目,如学校、医院、房地产类等,未能全面调查评价范围内及其邻近区域的所有污染源(大气、水、噪声、电磁辐射、危险废物、风险源等),卫生或环境防护距离、安全防护距离等强制性要求;污染源调查未能结合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时段、大气预测评价基准时段,明确各污染源正常运行工况、监测期间运行工况,导致预测情景设定不恰当,叠加评价不合理;对未批先建已投产项目的污染源,未进行实测并结合设计资料、物料衡算等综合判断污染贡献;对调查的在建、拟建、被替代源或项目周边特征污染源较多时,未能给出污染源点位布局图。应严格按HJ2.2规定进行污染源调查与评价工作。

2.4预测模式的选择

目前,大气环评预测的模式主要有EIAA、ADMS-EIA、AER-MOD、CALPUFF几种,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主要是ADMS-EIA、AER-MOD、CALPUFF三种,其中ADMS-EIA与AER-MOD预测模式对于大气环评预测评价范围在50km范围以内,点/面/体污染源类型,尤其是复杂地形、建筑物下洗、干/湿沉降以及化学反应等适用,对于复杂的风场环境下的大气环评预测则适用效果较差。CALPUFF模式则主要适用范围在50km以上的大气环评预测,以及复杂地形、风场、建筑物下洗、干/湿沉降以及化学反应,气态污染物、颗粒物、恶臭和能见度等方面适用

结束语:

大气环评是整体环境预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上文中出现的众多因素的干扰性,应给以高度重视,并按照HJ2.2规定和其他相关文件的标准严格执行,对于保证评价文件科学、严谨、精确度都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2]丁峰.李时蓓,梁8IIU卩何解决大气环境影环境保护,2013(5):58-59.

[3]王静.邱榮,曹洁,等.大气环境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S2)540-54.

论文作者:陈信锡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7

标签:;  ;  ;  ;  ;  ;  ;  ;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陈信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