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林语堂的人文主义思想

论林语堂的人文主义思想

罗莉芳[1]2006年在《论林语堂的小品文创作》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林语堂是个复杂的作家,多重的社会身份,模糊的政治立场,充满矛盾的文学作为和错综复杂的文学态度,给研究林语堂平添了诸多困惑,也带来了无尽的魅力。作为“一团矛盾”亦中亦西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林语堂的小品文创作是他社会身份转变的完美注脚,身份意识和角色意识始终贯穿于他的创作中,并影响到他的文艺思想和小品文艺术形式的表现。联系当时的时代环境,林语堂的小品文价值已经远远超越了一般散文的文学性、艺术性和审美性,而具有了某种浓缩时代内涵、反思历史境遇的意义。 本文试从林语堂“社会身份”这一关键词语进入他小品文创作的研究,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抓住林语堂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这一身份的主线,期图打通其个人“转向”与小品文“转型”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理解林语堂小品文文艺思想即幽默、闲适、性灵的深刻文化底蕴和独特丰富的艺术表现,并最终揭示出林语堂小品文创作的历史价值和时代内涵。 全文分叁章论述。第一章阐述林语堂的社会身份和角色定位。在“五四”文化启蒙的时代背景下林语堂自由主义者的双重身份既有共性又有其个性。“一团矛盾”的身份焦虑为其从“语丝”的“黄金时代”走向“论语”提供了可能。这种个人“转向”与小品文“转型”既是个人的原因也是时代的影响所致。第二章进入林语堂小品文的文学、文化层面,分析其小品文的文艺思想资源与艺术表现。从小系统接受西方思想的林语堂以西学为底、中学为用,将西方与本土文化融会贯通,提出了小品文创作中的幽默、闲适、性灵理论,并在创作中不断实践。第叁章结合前两章的论述,从话语策略的角度,分叁个方面即“超政治”的“政治”、对左翼和启蒙的反思、市民知识分子世俗生活的认同,来进一步深入探究林语堂的小品文创作的艺术性以及隐含的社会文化内涵。

蒋碧琼[2]2014年在《论林语堂的历史叙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林语堂的叙事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对林语堂的历史叙事展开论述,共分为叁章,分别为林语堂历史叙事的对象、特点和探源。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林语堂历史叙事的对象,即“人的历史”和“反思的历史”,首先对林语堂笔下的历史人物进行了群体性的分析。包含两类历史群体,一为统治者,一为知识分子,林氏对这两类历史人物在人性层面进行了不同的探究。然后探讨其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体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尊重本然人性,保持人性的完整,第二,强调不同人性之间的协调。第二部分则论述了反思的历史,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历史运行的特质,概而言之,即“历史的业轮”,林语堂将非数字所能指定的因素,如民族、个性、社会、心理等定义为“不可思议的东西”,认为它们并非科学所能衡量,却对历史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借用佛学的“业”作出解释,历史的业轮转动不息,推动人事的转变,其实质是一种道德因果论。二是历史研究的功用,即“以古喻今”。这一功用既反映了林氏独特的历史鉴赏力,也体现了林氏更注重历史价值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对历史的审美功用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第二章则结合林语堂历史叙事的主体内容进一步论述了其历史叙事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叁个方面。第一即林语堂历史叙事的浪漫情怀,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历史人物的浪漫性情,历史场景的传奇演绎。第二即林语堂历史叙事的批判性,这一种批判性是通过叙述视角的选择和正反对比叙事话语的应用来实现的。第叁即历史幽默感,林语堂在历史叙事的过程中体现出一种对于幽默的追求,展现了其独特的逻辑趣味性。第叁章对林语堂历史叙事进行了具体的追溯,林氏的历史叙事既有对西方理论的接受,也有来自中国传统的师承。他接受了克罗齐的“表现说”和“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以及白璧德“人的法则”的概念,关于中国的师承,本文主要论述了“史官意识"和“中庸哲学”对他的影响。

包利荣[3]2010年在《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矛盾性论林语堂早期的小品文创作》文中指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林语堂的文化身份是较为特殊的一个,他曾积极主张改造国民性,呼唤“民主”和“科学”;后又极力推崇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幽默、闲适。他一生主张文化上多元和宽容,始终在激进与保守之间激荡,在中心与边缘之间游走,表现出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本色。独特的文化教养和独特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林语堂不同于他人的文化个性,他的小品文创作是他独特文化个性的呈现。它显现了林语堂在接受中西文化过程中的冲突、挣扎、协调和综合,从这种程度上说,林语堂的矛盾是中西文化的矛盾,而小品文是他矛盾的书写。本文试从林语堂“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这一关键词语进入他小品文创作的研究,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围绕林语堂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这一身份的主线,试图挖掘其个人“转向”与小品文“转型”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理解林语堂小品文文艺思想即幽默、闲适、性灵的深刻文化底蕴和独特丰富的艺术表现,并最终揭示出林语堂小品文创作的历史价值和时代内涵。全文分叁部分论述。第一部分阐述林语堂的社会身份和角色定位。在“五四”文化启蒙的时代背景下林语堂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双重身份既有共性又有其个性。“一团矛盾”的身份焦虑促使他最终从“语丝”时期的“战士”转变为“论语”时期的“隐者”。这种个人“转向”与小品文“转型”。第二部分重在分析林语堂小品文的的文艺思想资源、审美构成及艺术表现等。林语堂以西学为底、中学为用,将西方与本土文化融会贯通,提出了小品文创作中的幽默、闲适、性灵理论,并在创作中不断实践。第叁部分结合前两部分的论述,从话语策略的角度,分叁个方面即小品文论争的“政治”意义,对左翼和启蒙的反思,市民知识分子世俗生活的认同,来进一步深入探究林语堂的小品文创作的艺术性以及隐含的社会文化内涵。

仇燕燕[4]2003年在《论林语堂的人文主义思想》文中研究表明林语堂是20世纪中国着名作家,同时,又是一位有独立思想,并深刻理解中西方文明普遍价值的杰出思想家。但是,作为文学家的林语堂,在学术界被人广泛熟知,作为杰出的人文主义思想家的林语堂,却往往被我们所忽视。林语堂在他《从人文主义者回到基督徒》一文中自称,“叁十年来,我信仰的唯一宗教为人文主义”。研究林语堂,特别是研究林语堂的人文主义思想,对于我们了解中国20世纪人文主义思想的全貌,以及寻找中西方价值观的连接点,建设21世纪新文化,无疑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人文主义为研究视角,从大量的原始材料出发,主要对林语堂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内容,特点进行了研究,并尝试探讨了林语堂在现代思想史上的地位及其人文主义思想的价值。

丛坤赤[5]2011年在《林语堂生活美学观念研究》文中提出对幽默大师林语堂的文化观念进行研究是近年来学界的热点之一,但是从目前的研究状况看,能够深入到美学或哲学层面进行研究的还不多。纵观林语堂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生活是林先生文化观念的中心和落脚点。林先生讲的“生活的艺术”,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让人们生活的更美、更有诗意,现代转型中人类生活的状态始终是林先生关注的焦点。可以说,他的文化观念的核心是一种生活美学。本论文主要立足生活美学的学术视角,对林语堂审美文化观念的内涵、特点与成因进行解读,并对其做出相应的评价。我们希望能借此将林语堂研究推向深入,同时也能推动和促进当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本论文先对生活美学做出了界定。我们认为生活美学是以人类的“此在”生活为动力、为本源、为内容的美学,是彻底落实终极关怀使命的美学,是真正的人类学美学。生活美学与传统理论美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它把哲学美学的研究中心,从对美的本质的根源性研究转向了对于作为一种生命存在方式的审美文化形态的研究。也就是说,生活美学不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把审美看作认识或反映现实的一种手段,而是从存在论的高度把审美视为人的最根本的生存方式。在明确了生活美学的内涵以后,我们分四章对林语堂的生活美学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第一章分别从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等层面探讨了林语堂生活美学观念的具体内涵。林语堂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以实现悠闲舒适的生活为最终目的。他提倡“田园式都市”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机械与美相结合的自然观。林语堂认为人与他人、与社会之间应该保持着自由的关系,人既要对社会责任有所承担,以一颗博爱之心去对待他人,同时又要保持个体人格的独立。他试图平衡好入世与出世间的关系,积极参与革命与捍卫个体自由构成了他社会观的两大要素。在人生观上,林语堂认为人生具有悲剧性底蕴,但越是这样人越应该保持幽默达观的心态,笑看人生的沧桑变化。他的人生观可以说是悲剧人生的赞美诗。总之,林语堂的生活美学可以说是审美生活化和生活审美化的双重变奏。在他看来,美与生活如影相随,相伴而生,美既不高蹈于人类生活之上,也不隐匿在人类生活背后,它就消融在感性具体、充满鲜活生命力的人类生活之中。第二章主要探讨林语堂生活美学观念的性质特点。林语堂的生活美学观念首先以近人性、抒人情为主要特点,另外它是直观感悟的而不是分析理性的,它只是片断的观念感受的连缀而并不构成严密的逻辑体系。可以说,林语堂的生活美学观念贯穿着鲜明的“近情”精神。另外,林语堂的生活美学观念又呈现出多元杂陈的特点。林语堂博纳古今、汇通东西,其思想观念、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等都具有多重性、复杂性和矛盾性的特点,这就使得他的生活美学成为多种文化因素融汇杂糅的综合体,既充满矛盾又和谐融通。可以说,林语堂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半半”思维。第叁章从现实与理论两个层面探讨了林语堂生活美学观念的成因。首先谈历史成因。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全方位的剧变为林语堂生活美学观念的产生提供了时代动因;而林氏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教育背景则构成了他生活美学观念产生的地域环境,我们主要探讨了闽南、北京和上海叁地的地域文化对林氏的影响。其次谈思想渊源,主要分中、西两大部分。其中基督教信仰奠定了林语堂生活美学观念的基石,西方近现代哲学和美学(以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和克罗齐的表现主义为代表)为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同时林语堂还具有深厚的中国古典哲学和美学修养,儒家哲学中的积极入世、道不远人、中庸和谐以及道家哲学中的逍遥闲适、道法自然、守雌致柔等都是其生活美学观念的理论源泉。第四章对林语堂的生活美学观念做出评价。林语堂生活美学观念的提出,方面是中国传统士大夫崇尚诗意生存的人生理想的现代复兴,另一方面也是他面对20世纪上半叶民族、时代的生存困境而做出的一种思考和选择。他的生活美学观念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又有对西洋文化的学习与借鉴,他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现代士人”。另外林语堂的生活美学观念与叁、四十年代其他学者的“人生艺术化”主张,以及当下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既有相似之点又有不同之处,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林语堂的生活美学观念也有自己的一些局限和不足,例如与时代、社会的隔膜,体系性不强等。但不管怎么说,林语堂都应算是特定历史语境中出现的独特的“这一个”,正是这种独特性使他在中国近现代美学领域具有了不容忽视的价值和意义。

谢晶晶[6]2017年在《论林语堂的生态美学思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美学这一概念是由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借鉴西方环境美学的相关理论提出的,它试图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的冲突与矛盾,实现多方面关系的和谐和平衡。经过不断的探索研究,不少生态学者发现20世纪现代作家的相关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资源,主张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吸收营养,汲取智慧,借以发展完善当代生态美学理论的内涵。作为20世纪的伟大文学大师林语堂学贯中西,对中西方的文化都有独特的见解,他所提倡树立的生态自然观、人生观、社会观和文化观有助于改变我们固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实现整体的统一和谐。已经有一些学者对林语堂的生态美学思想做过挖掘、整理和总结的工作,但在广度和深度上仍然有继续研究的空间。本文立足于林语堂生态美学思想的内涵和文化渊源,试图较全面深刻地论述阐释林语堂的生态美学思想,以求发掘其思想中可供借鉴的当代意义,从思想观念层面上积极回应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生态问题。本文在文本结构上主要分为叁章:第一章主要追溯了林语堂生态美学思想的产生过程,论述林语堂思想从启蒙现代性到审美现代性,从人文主义到生态主义的过渡。第二部分主要阐释了林语堂生态美学思想的内涵,论述了林语堂融入自然的精神向往、本真性灵的审美追求、中西融合的文化情怀。第叁部分主要阐述了林语堂生态美学思想的文化渊源。他的生态美学思想吸收了基督教文化“平等博爱”等生态观念,借鉴了道家文化“道法自然”等生态资源,汲取了儒家文化“中庸中和”等生态智慧。

肖百容[7]2018年在《论林语堂对中国文化传统的阐释》文中研究指明现代中国作家们对中国文化传统的阐释尽管大多不成理论体系,却往往能抓住历史烟云里生动有趣的人事,构建别具一格的传统风貌。本文以林语堂为典案,通过分析其阐释传统的路径、话语体系以及人文情境,试图揭示其传统阐释的独到之处和价值意义。林语堂通过文化闲谈、故事讲述、未来想象等路径,操持启蒙主义、人文主义、生态主义等话语体系,阐发出了正统方式所无法揭橥的历史真相和人文识见。他的传统阐释是多元的、不固定的,这与现代多变的价值观念和生活环境有关,也是人文阐释的魅力所在。影响林语堂传统阐释的既有时代、语境等共性因素,也有道德情境、生活情境以及生理情境等个性因素。

陶常荔[8]2006年在《论林语堂的中国形象创造》文中指出作为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一个特殊现象,林语堂其人及其作品一直引起很大的争议。其中问题的焦点是:林语堂所塑造的中国形象是否承载了中国文化的意义,是否是按照中国文化的固有面貌来展示中国文化。对此,我是持肯定态度的。论文将分四个部分对此进行论述:第一部分:观念中的中国形象。讨论林语堂观念中的中国形象具有享受世俗、享受当下的精神特征,这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精要,是制约中国形象创造的内在逻辑。第二部分:世俗生活中的中国形象,以姚木兰为分析对象,讨论林语堂如何认识与理解日常生活中的中国人,以及他们的行为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取向。第叁部分:历史活动中的中国形象,重点考察的是苏东坡的快乐哲学以及他身上凸现出的中国人文主义精神,揭示历史活动中中国形象的特点。第四部分:乌托邦中的中国形象,是林语堂在审视了中西文化的现状和优弊之后,以《奇岛》为例,对中国文化所作的一种诠释与提升,是中国形象的理想状态。最后得出结论:林语堂虽然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其后期作品具有在境外创作、非母语写作的特征,但他依旧保持了中国文化的本性,所塑造的中国形象仍然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在全球化语境中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本性,林语堂为我们提供了启示:吸取西方文化的精华,决不意味着要以牺牲中国文化的特性为代价;保持中国文化的精华,也决不意味着闭关锁国、固步自封。只要在交流中真正用心体会中国文化,热爱中国文化,即使以强大的异国文化为创作背景,以异国读者为作品的隐含读者,仍然可以创造出真正的中国形象,弘扬中国文化生生不息的精神。

李玉娥[9]2010年在《林语堂文化观的多源与多元》文中提出作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文化大师之一,林语堂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在世界范围内也影响广泛。他“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用英文创作了大量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作品,为中西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他用多元整合思维方式,融会贯通中西文化,形成了具有其独特风格的文化观。这种文化观以其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族群性而独成一格。它源于中西文化的融合,与二十一世纪的精神相符合,具有深刻的现代意义。林语堂文化观的形成与其中西结合的文化背景是无法分开的。在林语堂的文化观里,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两种元素。林语堂从中国普世价值中寻找自己人格的立足点,建立起以人性的自由、独立、丰富为旨归的基本思想体系。这是中国独立品格文人一脉相承的产物。对于儒家文化,林语堂消解了孔子的圣人形象,还其以智者身份。他提倡孔子的“仁”和孟子的“浩然正气”,以子思之“中庸”作为自己人生的基本立场,注重儒家思想的伦理关怀、个人修养、道德施政等人文情怀,将其作为自己思想的核心部分。同时尚柔、不争,不敢为天下先,偏好自然与直觉,倡导寂静、平和的道家思想则给林语堂铺就了随遇而安、返璞归真、知足乐观的人生底蕴。一方面,道家文化的尚柔不争赋予了林语堂的悲天悯人的同情心和超然世外的浪漫情怀,给其文化观提供了思想基础。另一方面,道家热爱天地自然,向往悠闲生活,追求艺术品质,使林语堂的思想内涵更接近人性,更具有活力。佛家文化以慈悲为怀,倡导摆脱教条,随意而适、唯心任运的人生态度,能包容和感化世间的所有罪恶和阴暗,换以平静和和平。这些都为林语堂提倡性灵小品文,推崇悲天悯人幽默观,提供了意识的支持。林语堂的基督教信仰经历了濡染——背离——回归叁个阶段。在濡染阶段,林语堂的基督教家庭赋予了他乐观、积极的心态和善良的性格,使其感受到了基督教大家庭的温暖。从中林语堂也学到了大量的西方文化知识,使他对西方的世界观、人生观有了初步了解。在背离阶段,林语堂凭着自我思考,对基督教的保守、刻板以及虚无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就促进了他转向更为注重现实的人文主义——中国传统文化。晚年时候,林语堂经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仰衰退,以及对生命悲剧意识的深沉觉醒,重回基督教信仰的怀抱,找回了父亲般的依靠。在这个过程中,林语堂对于基督教博爱、高大、宽容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最终形成了他对于宗教独特的理解和认识。林语堂多元的文化观是其人生智慧的总结。它以“人”为本位,从解决人生矛盾,追求人生幸福这个命题展开,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提高人格修养,坚守道德情操,纯化人生品味,平和、宽容、包容的看待世事才能保有自由快乐的幸福人生。林语堂注重天地人的和谐发展,以宽容幽默的心态对待挫折和困境,过着知足近情的快乐生活。他认为大自然的万事万物伟大而高雅,能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变得谦逊而美好。他引进幽默理论,几十年如一日地宣扬着幽默的社会功效。他提倡闲适的文风,教人以从容不迫的达观态度。他注重自然的享受,也不忘辛勤的工作;注重人格的修养、精神的纯化,但是也看重物质的生活。他的这种关注人性,追求幸福和和谐,注重个人修为和自我觉悟提高的人生态度正是当代社会所需要的。林语堂的文化观鲜明地体现于其作品之中。他真实自我的散文风格,广博宏大的小说创作以及自传式传记的写作都彰显了其多源及多元的文化观。林语堂的散文独抒性灵,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反对以文载道,提倡用闲适的笔调与读者进行平等的对话,远离现实,从人文主义的高度关注人的现代化。林语堂的小说大气宏伟,体现了他明确的人生选择和价值取向,特别是《京华烟云》以道家思想贯穿全文,以人物的塑造来彰显作者的道家情怀,而其他几部小说作品则从不同角度对林语堂的思想内涵做了很好的诠释。林语堂的自传式传记则更为直接的表述了作者的内心混合的文化观。林语堂独特文化观的现实意义在于它为当代信仰迷失的现代人提供了一个追求幸福生活的典范。林语堂注重人格修养、道德操守,是一位品味纯正的智者。他的文化观对于当今的人们解决现实矛盾,实现人生价值,重拾幸福生活,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刘勇, 杨志[10]2008年在《论林语堂的宗教文化思想与文学创作》文中研究指明基督教文化和道教文化对林语堂具有深刻的影响,其影响在文学创作中,主要是表现了人类从对命运的神秘不测到对命运的超然彻悟,再到宽怀、同情、献身的境地这样一个不断渐进的精神升华的历程。

参考文献:

[1]. 论林语堂的小品文创作[D]. 罗莉芳. 上海师范大学. 2006

[2]. 论林语堂的历史叙事[D]. 蒋碧琼. 湖南师范大学. 2014

[3]. 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矛盾性论林语堂早期的小品文创作[D]. 包利荣. 浙江大学. 2010

[4]. 论林语堂的人文主义思想[D]. 仇燕燕.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3

[5]. 林语堂生活美学观念研究[D]. 丛坤赤. 山东大学. 2011

[6]. 论林语堂的生态美学思想[D]. 谢晶晶. 南昌大学. 2017

[7]. 论林语堂对中国文化传统的阐释[J]. 肖百容.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8

[8]. 论林语堂的中国形象创造[D]. 陶常荔. 苏州大学. 2006

[9]. 林语堂文化观的多源与多元[D]. 李玉娥. 浙江工商大学. 2010

[10]. 论林语堂的宗教文化思想与文学创作[J]. 刘勇, 杨志.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8

标签:;  ;  ;  ;  ;  ;  ;  ;  ;  

论林语堂的人文主义思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