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路桥南方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1121
摘要:山区公路修建比平原地区公路修建的难度要大,这主要缘于山地特有的较为复杂的地形条件,尤其是环山公路修建的施工难度更为显著。不少地方的山区公路在修建运行一段时间后,受到山区气候、地质条件、公路施工、养护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山区公路路基容易形成病害,病害严重时,很有可能会对车辆、行人的通行等形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关键词:山区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措施;质量控制
一、山区公路路基施工主要技术和施工控制要点
1、主要技术
1.1路基开挖技术。路基开发施工时,根据不同的地形特点采取相应的开挖技术,若公路路堑较短,则选择横挖方式,对于较浅的路堑,一次性挖到标高;对于深度较大的路堑,开挖过程分段进行,分成若干个台阶完成;长度较大的路堑通过纵挖法完成路基的开挖,在其宽度和深度较小的情况下,以横断面的整个宽度为标准分层纵向开挖;对于超长路堑,纵向开挖过程中分段进行。实际施工中,为了避免聚集开挖时出现积水现象,设置必要的排水系统和边沟等,并加强对边坡的修整和防护,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1.2路基填筑技术。土方调配和运土路线是路基填筑施工中的关键环节,路基步土时根据运输车的运载量规划好网格大小,运土车到达铺筑现场时按照从前到后、从左到右的顺序卸土。压路机工作时安排专门的人员及时检测,按照不同桩号底层标高来设计表层的顶面标高,控制好填土和松铺厚度。路基的碾压施工操作要以路基填土厚度、密实度等为参考依据,确定出碾压的顺序、次数和速度等。碾压速度由慢至快,从两侧向中间碾压,并且保证行与行之间的重叠在40至50厘米之间。对于半填半挖路基和填挖交界处的路基,要采取特别的施工手段,填方通常由低处向高处进行,根据距离路基顶面高度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压实度标准。
1.3路基排水技术。路基排水施工可以根据实际工程需要采取机械开挖、人工开挖或者二者结合进行,施工时确保排水沟以及边沟边坡的平整性和稳定性。为了提高施工精度,要对开挖后的基坑进行沟底高程的复测。施工时要兼顾路基排水效果和场地外观。路基工程的各个水沟边沟要做到外观平整,排水畅通,若出现阻水现象,要及时采取措施。施工时经常出现纵坡过大导致排水沟水流超速的情况,此时要采取表面加固措施,对截水沟进行防渗和加固操作能够避免水流下渗和冲刷,对于土质松软、渗水性较大的岩石地段,沟底和沟壁极易出现渗漏和冲刷现象,此时对沟底纵坡截水口和出水口采取加固措施。
2、控制要点
山区地形地势复杂,地质环境恶劣,施工中受环境、气候影响较大,施工过程复杂,通常需要改填方、陡坡路堤、填完交错等多种路基形式结合,因此施工难度较大。山区公路路基施工控制要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2.1基底与边界处理。地面的处理工作是路提填筑前的重要准备工作,在路基填筑高度大于等于1米的情况下,清除掉路基周围的杂草、树根等杂物,如果基底存在腐殖土,为了确保路基强度,需将腐殖土换填,并分层压实。填方体的边界处理主要分为填前地基处理、填方过程处理以及填前排水处理,填前地基处理是指提前对地基进行的清洁处理工作,如植被。树根的清理,地基的挖探,地基压实等。填方过程的处理工作要做好地基周边的清理,为施工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场地。填前排水处理可采用多种排水措施,如纵向渗沟、铺垫反滤层以及横向盲沟等方式,这些隐蔽工程是决定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因此要加强质量控制。
2.2三背回填。三背回填是指公路桥梁、涵洞以及挡土墙背后的回填,结构物 与路基间的强度差别较大,二者之间是通过强度较大的构造物与柔性填土衔接的,而且台后地基强度与桥台地基强度强度不同,台后填料容易出现固结压缩现象。此外,当填土松软压实不够时,会出现不均匀沉降,容易引起路面开裂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要严格控制填料,确保路基填方压实的均匀性;施工中尽量采用大型压实机械,在边角处配合使用小型震动压实机,保证压实到位;规范施工过程,加强对填方排水措施的管理,保证排水坡度,必要时设置相应的地下排水设施。 1.3.3挖填质量控制。首先路基填料的选择时应将填石路基、分填土、土石混填等准确区分开来,并经过测试试验后再应用于实际施工中,根据施工设备和实际施工条件来设定具体的施工参数。其次根据土层性质的不同进行分别填筑,透水与不透水土一定要区分使用,否则极易在填方内出现水囊。严格控制路基填筑厚度,确保压实效果,不能出现小角度或无搭接填筑现象。雨季施工时,优先选择岩石地段和路堑弃方地段,砂类土或碎砾石等作为回填土,为了避免出现积水,挖掘排水沟,分层填筑时在每一层表面设置一定的横波,促进排水。冬季路基施工是质量控制难点,路基填筑时按横断面全宽平填,松铺厚度控制在正常施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最后,合理配备推土机、挖掘机、压路机等机械设备。
二、质量控制措施
1、施工材料的控制
材料是工程施工的基础,在山区公路路基施工时,要严格对施工材料进行把关,采购质量符合施工标准的优质路基填料,材料进场前经过检验,质量不合格的材料严禁入场。通常路基填料的厚度不超过35厘米,施工前对施工现场的土质进行试验,根据土质的特点来设计路基填筑方案,填筑施工时严格控制石方的粒径和强度等。
2、路基边坡施工质量控制
若路基坡度大小合理,在路基边坡较高的情况下同样能够保证路基的稳定性,但是在路基的实际施工中,施工影响因素众多,如水文地质条件,气候因素等都对施工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施工中仅仅考虑路基坡度和边坡高度的设置是不够的,还要综合考虑到施工中可能出现所有影响因素,来设计科学的施工方案,遇到问题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3、路基排水施工质量控制
公路路基受雨水冲刷和腐蚀影响严重,容易导致路基滑坡。下沉甚至坍塌现象,因此要设置完备的排水设施,尤其在降雨量较大的区域,排水设施是十分必要的。路基排水设施的设置时要与周边排水系统相配合,做好路基排水系统的集中排水、分散排水、横坡、边沟和急流槽等的施工,确保排水系统的排水功能。
4、路基压实施工质量控制
土层含水量和碾压质量的控制是路基压实施工中的重点控制内容。首先,加强对土层含水量的控制,在含水量较大的情况下,通过撒石灰粉的方式来加快风干晾晒,降低含水量,直至其符合施工标准。第二,加强对碾压量的控制,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碾压设备和碾压方法,确保碾压的均匀和平整度。
5、路基防护施工质量控制
路基施工结束后,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如在路基边坡位置种植草皮,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能够有效避免坡面岩层的剥落,此方法适用于路基坡度平缓的路段;还可以通过设置土工格栅对路基边坡进行防护,防滑板采用聚氨酯或菊酯类材料,阻止水浪的冲击;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置导流结构物等间接方式缓解水流的破坏。
结语:
山区公路路基施工是一个复杂的施工过程,施工中影响因素众多,因此实际施工中应把握施工技术要点,做好施工方案的规划和设计,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柳江,樊功华.深度探讨公路路基施工与防护技术[J].科技资讯,2011(4).
[2]张尚武,贾慧茹.浅议山岭区公路路基施工技术[J].中南公路工程,2002(1).
[3]林正根.浅析公路路基施工技术[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论文作者:武国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2
标签:路基论文; 公路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山区论文; 地基论文; 压实论文; 较大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