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大学生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

论体育大学生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

张朝阳[1]2004年在《论体育大学生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文中指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新旧体制转轨的“转型期”,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将体育大学生日趋多元化、复杂化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品质,引导到正确的途径上来,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当代体育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保证人才健康成长,进而使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这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体育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针对体育大学生自身特点、受教育现状、素质教育推进情况和体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形势等问题,我先后采用文献资料法、座谈交流法、专家访谈法、测试分析法等研究形式,走访、调查了西安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6所体育院校85名在校大学生和21名一线教师。通过调查研究,我认为在新形势下,应按照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即素质教育的整体性、挖潜性、实践性、发展性,做好体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应结合体育大学生自身特点,以校园文化活动为切入点,用现代化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体育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结合体育大学生的特点和体育院校的特殊性,以及素质教育的规律和内在要求,阐述了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性、制约性和相辅相承性。 通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调查分析研究,本文认为: 第一,体育大学生是体育行业里的行家里手,但现代教育理念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它要求体育大学生成为既能文,又能武;既懂技术,又懂理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体育通才。按照素质教育的整体性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着眼于体育大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体育大学生具有适应新环境速度快、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灵活、聪明、反应迅速的特点,因此,体育大学生潜力大、可塑性强,要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挖潜性,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应强化体育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培养、自我服务功能。同时,体育院校又是高等院校的一个特殊行业学校,它应遵循教育规律,按照体育运动特点和素质教育的实践性和发展性要求来培育学生、教育学生、锻炼奋一卜学生,使体育大学生把知识与能力相结合,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时代要求与品德修养相结合,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体育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尚品德、良好修养的体育专业人才。 第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单纯的政治理论灌输对体育大学生是不够的,或者说是事倍功半的,要针对体育大学生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即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积极向上、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切入点,在活动中既给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又要充分发扬他们的团队精神,利用他们争强好胜的特点,在活动中教育他们、培养他们,使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校园文化活动获得成效,使素质教育在寓教于乐的形式中得到推进,使体育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综上所述,对待专业院校的大学生,没有科学、有效、针对性强的思想政治工作,就不可能有效地推进体育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也就不可能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样,没有结合专业院校大学生特点的素质教育工作,也无法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在培养人的始终,更谈不上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而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点。体育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宿;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素质教育整个过程的始终。它们相辅相承、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樊保明[2]2014年在《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体育院校大学生作为高校最活跃的群体之一,也作为将来补充中小学体育教学师资的主要来源之一,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无论是作为个体行为还是在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中都是最为重要的认识和行为的养成部分。体育院校的教育质量决定着体育院校的大学生不仅要具有健康的体魄、全面系统的体育知识、专业的运动技能和技巧、扎实的体育科研水平,还要具有认真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过硬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体育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培养体育院校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过硬的心理素质,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等优良品质的教育,加强和改进体育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帮助国家培养体育人才的需要,是推进体育院校素质教育改革进程的需要。因此,加强和改进体育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为重要。本文是从加强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入手,主要从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群体特性和加强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来论述;然后找出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外界环境的挑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逐一进行分析和说明;最后,从“中国梦”这个时代主旋律的背景出发,结合体育院校大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体育院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外界环境、学校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以及自我意识等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能为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提高有所帮助,这也是本文的重点所在。

宋丽[3]2012年在《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体育院校的教育质量决定着体育院校的大学生不仅要具有健康的体魄、全面系统的体育知识、专业的运动技能和运动技巧、扎实的体育科研水平,还要具有认真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过硬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体育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培养体育院校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过硬的心理素质,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等优良品质的教育,加强和改进体育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帮助国家培养体育人才的需要,是推进体育院校素质教育改革进程的需要。因此,加强和改进体育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为重要。本文是从加强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入手,通过对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重点提出如何加强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从问题提出的依据及研究意义,问题研究的现状、研究的思路和框架、研究方法和创新四个方面来展开论述。第二部分详细分析了加强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本部分主要从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群体特性和加强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来论述。加强体育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现代体育人才的必然需求,是保障个体发展的需要,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需要。第叁部分从四个方面详细的分析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外部环境的挑战、思想政治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外部环境的挑战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体育不良风气的影响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方面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偏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少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选择单一、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片面化的问题;在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中存在着思想政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薄弱、辅导员工作“事务化”倾向明显,体育术科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位的问题;体育院校大学生自身方面存在着自我教育不到位,在个人理想和目标上追求单一的问题。第四部分探究加强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从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群体特性出发,以全员育人的理念为指导,实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发挥人力资源合力的优势;依据体育院校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内容,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依据体育院校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加强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要注重环境的优化,营造良好氛围。加强体育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发挥其“润物无声”的职能;拓宽沟通交流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加强体育道德建设,优化社会环境,积极发挥环境在育人中的优势。最后在结论部分提出了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育人的整体合力。

从明[4]2015年在《高校体育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体育课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课程之一,其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培养学生的强健体魄,通过诸多的运动项目,将大学生融合一起,从而形成良好的体育精神素养和高尚的思想品德,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体育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校体育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研究,它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内容,并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新路径和方向。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通过对国内外的各种文献分析发现,现今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运用体育教学能有效的发挥其作用,这是本文的重点。文中通过对体育的发展历程分析,引申到体育课的发展,介绍了体育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种种作用,两者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对高校体育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发现,高校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体育课的学科地位始终无法与文化课相比;体育课教师的文化素养不高,无法很好的引导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高校体育设施建设已不在局限于针对在校大学生;大学生自身的惰性影响等方面。针对这些高校体育课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现的误区和不足,运用调查访谈法,实地走访一些高校在职体育教师,通过他们真是的经历和经验,总结了一些解决途径。总之,发挥体育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国家方针政策的独特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是一个漫长而又重要的历程。

缪文涛[5]2017年在《体育审美教育视角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文中指出在第二十叁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高校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要求和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把握,为体育审美教育视角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提供了政治背景。而体育审美教育作为体育文化最高层次的思想精髓,对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尤其表现在精神文化和思想理念等方面。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其相关研究也日益丰富。高校体育审美教育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方式。加强高校体育审美教育中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既是高校教育顺利实施的内在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中传播的客观要求。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础,以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把体育审美教育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相互结合,加以阐述二者的内涵,分析二者的内在联系,探讨体育审美教育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要求和理论贡献,从而使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符合体育审美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的最高层次的精神要求,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指明方向,推动体育审美教育的完善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通过研究分析,体育审美教育视角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主要包括从观念上深刻认识体育审美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体育审美教育内容,延伸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涵;有效创新高校体育中审美教育方法,加强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高大学生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审美素质;构建美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王爽[6]2014年在《中国学校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路径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实现学校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路径优化是学校体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交互性研究,这一研究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理论体系更为完善,从优化路径的角度出发,使学校体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有实效性,也使单纯的学校体育这一学科灌注于灵魂,使学校体育不只是体育学科的单向性学习,也使体育学科的学习其政治方向和思想教育方面得以提升,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反作用于体育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正确的叁观,使其学习更加坚定,更具有目的性,从而更好的投身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学校体育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优化实现其功能的路径去解决中国现阶段教育体制中所存在的问题是一个全新的视角,运用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这一主阵地的开展提供了平台。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亘古不变的。学校体育具有教育功能,健身娱乐功能,培养竞争意识功能,促进政治、经济发展功能,传递人类文化等功能,优化这些功能的实现路径,可以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提升其爱国主义精神,法制意识,个人品味,健全人格等优良品质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因此,优化实现学校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研究实现学校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路径的相关理论及所获得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学校体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进行探讨,提出实现优化学校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体实施路径及使路径得以优化的必要保障。形成了使学校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路径优化系统化的理论。

周颖[7]2013年在《论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文中认为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体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交叉研究,它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理论体系,而且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鲜活载体和实现路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把德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体育不仅是德育、美育的物质基础,而且其自身功能的发挥是促进人格历练和道德提升的有效手段,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应有之意。体育具有有形和无形的双重功效,它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的提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这一点上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致的,有着共同的教育目的,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以体育为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避免理论灌输的空洞乏味,通过动态的、直观的、生动形象的方式使学生能够通过自身实践以及对榜样人物的崇拜鞭策自己,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在实践中规范行为,逐渐地将高尚精神内化为自身的修为,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文章紧紧围绕主题,共分四个部分加以论述。第一部分,绪论。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界定体育的相关概念,汲取国外的先进教育成果,揭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明确本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体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通过梳理古代、近现代体育观念的历史演变过程及马克思主义关于体育思想的经典论述,分析体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思想渊源,也为后文研究体育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叁部分,体育的主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是论文研究的重点,在提出7个主要功能的同时,结合体育精神、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体育竞赛等多方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通之处,从有形与无形之中彰显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第四部分,体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反思。在前人的研究中我们看到了体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优势,也借以反思以体育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本章提出了若干措施,探索在实践操作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体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

李彩霞[8]2015年在《福建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手机使用依赖与学习投入关系的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基于运动心理学相关理论,以手机使用依赖和技能、理论知识学习投入为研究对象,选取福建省4所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大一至大四年级学号尾数逢3和6的学生被试对象,进而探究了手机使用依赖和技能、理论知识学习投入的关系。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咨询法、现场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手机使用依赖和技能、理论知识学习投入现状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采用韩永佳编制《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和方文坛等人的《学习投入量表》,对福建省4所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大一至大四年级学号尾数逢3和6的学生被试对象进行调查。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正态分布检验等方法对体育专业大学生手机使用依赖与技能、理论知识学习投入的现状进行调查,相关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对手机使用依赖与技能、理论知识学习投入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专业大学生手机使用依赖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对手机各项功能上使用,发现拍照、摄像和微信功能更使用程度是最高的。2.大叁、大四学生与大一学生相比在强迫性维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P

参考文献:

[1]. 论体育大学生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D]. 张朝阳. 西北工业大学. 2004

[2]. 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樊保明. 武汉体育学院. 2014

[3]. 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 宋丽. 河北师范大学. 2012

[4]. 高校体育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从明. 河南理工大学. 2015

[5]. 体育审美教育视角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 缪文涛. 江西理工大学. 2017

[6]. 中国学校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路径优化研究[D]. 王爽. 东北石油大学. 2014

[7]. 论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D]. 周颖. 吉林大学. 2013

[8]. 福建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手机使用依赖与学习投入关系的调查与分析[D]. 李彩霞. 福建师范大学. 2015

标签:;  ;  ;  ;  ;  ;  ;  ;  

论体育大学生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