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湖南 张家界 427000
【摘要】目的 探讨骨科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均根据病情情况进行切开复位联合固定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损伤控制理论进行专业指导。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及住院时间比较发现:观察组的患者在临床中的表现均好于对照组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即P<0.05;结论 在相关医护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缓解患者焦虑、恐慌的心理,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状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骨科损伤控制理论;骨盆骨折;急诊护理;应用效果
骨盆骨折是骨科急诊创伤中常见到的一种病症,该病症一般都会出现较高的死亡率,相关统计显示,其死亡率高达26.3%,病症严重的患者死亡率可高达至51.3%左右。内脏损失、大出血等症状是急症骨盆骨折患者常会见到的伴随病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相关医护人员为了抢救病症严重的患者,患者的骨折未能及时得到治疗,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致残的几率。对此,在此特殊情况下,医护人员要及时采取更为有效的方法,既要使得情况危急的患者得到及时抢救,同时还可以使得患者骨盆骨折的症状得到及时处理,这对提高骨盆骨折患者的生存几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选取120位患有骨盆骨折的患者,时间段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在本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随机将120位患者分为对照和实验组2组,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急诊护理,而实验组的患者除了进行常规急诊护理之外,还应该对这些患者进行损伤控制理论的专业知识培训,本研究详细的实验方案如下:
1 实验资料与研究方法
1.1一般实验资料
现选取120位患有骨盆骨折的患者,时间段为2017年8月-2018年9月在本医院治疗的患者,将这120位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均根据病情情况进行切开复位联合固定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措施,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71.49±5.92)岁;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损伤控制理论进行专业指导,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72.63±4.88)岁;在实验资料中,对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两者差异不显著,即P>0.05。
1.2实验方法
含有各项指标监测的传统护理干预主要给予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骨科损伤控制理论护理:严格控制好接诊时间,一般出诊要迅速,确保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治疗,需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静脉通路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建立;相关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通过一定的方法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恐慌的心理状态,增强患者战胜病症的信心,做好失血性休克的预防工作;对于伴有腹部疼痛的患者,要及时给予相关检查,检查内部脏器是否损伤,时刻关注患者的尿道溢血状况,若需挪动患者位置,要确保患者的一切安全,避免出现医源性损伤[2]。
1.3实验观察指标
本研究对患者的观察指标包括三部分,第一,患者的生活质量;第二,患者的运动功能;第三,患者的住院时间,对以上指标进行详细观察并记录,为数据分析做准备。
1.4实验统计方法
本研究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SPSS20.0统计学分析,其中x-±s用来表示计量资料,通过x2检验进行数据检验,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时P值<0.05。
2 实验结果
根据表1显示,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运动功能及住院时间观察和评分发现:观察组的患者在临床中的表现均好于对照组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即P<0.05;详细情况见下表1
3 讨论
骨盆骨折在临床上是一种致残率、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一般都是由于受到严重外伤导致,大部分患者都会伴有相关的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对此病症的治疗主要是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并不适用于伴有失血性休克、合并伤较多的重度骨盆骨折患者,早期的手术治疗很有可能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3]。骨科损伤控制理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早期手术治疗的不足,由丹麦医生Kehlet提出,疾病的具体状况介绍和便捷手术方式均在此理论中有详细描述,该理论最主要的是将手术操作带来的机体应激反应降到了最低,这是一般治疗方法都不能实现的,大大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如果可以将骨科损伤理论贯穿到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的整个过程,将会大大降低骨盆骨折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全面实施绿色急诊护理操作[4]。不断完善更新急诊护理流程,构建科学合理的病情评估体系,组建强有力的急救护理团队。科室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抢救护理流程,各级护士要各司其职,做好对每一位患者的服务工作,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规范护理程序,优化抢救方案,确保在第一时间给予患者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5]。对于入院治疗的每一位患者,护理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对患者的身体基本状况进行了解,做好记录,实时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损伤控制方案。
在临床中,骨盆骨折的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患者在1d之内突发大量出血的情况,所以,对于骨盆患者在前期的观察和治疗时,应该随时掌握和观察患者的血流状态,避免发生患者突发性大出血。在治疗骨盆骨折的患者首先应该控制患者的急性呼吸窘迫发生率和减少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状的出现,因此对这类患者首先进行输血和输液以及填塞,主要是为了防止患者出现凝血功能紊乱的现象,和减轻骨盆骨折患者的全身免疫反应;如果患者的骨盆环不稳定,首先应该采用骨盆带进行固定患者的骨盆环,等待患者的骨盆环稍微稳定之后在开始治疗。对骨盆患者进行前期的输血和输液以及填塞和临时固定患者骨盆环之后,若发现患者的血液动力学还处于紊乱的状态,在确定患者的内脏器官无任何损伤后,应该给予这类患者血管造影或者动脉栓塞的治疗。对于骨盆后环骨折且不完整的患者,在治疗中应该采用骨盆带进行临时固定,采用的器械包用骨盆C型钳和骶髂螺钉以及骨盆带等;若患者的前后骨盆环都显示不稳定,那么应该给予其前后同时骨盆带固定的治疗,对于骨盆环垂直不稳定的患者应该给予牵引治疗。对于内脏器官也受到损伤的骨盆骨折患者,在治疗时应该对其进行剖腹检查,在手术中只做引流和摘除损坏脏器等简单操作,等待患者的病情稳定之后,在进行后续的治疗。对于会阴部和泌尿系统也受到损伤的骨盆骨折患者,在治疗时应该对患者的创伤进行探查并及时给予适当的清除和修补等治疗。本研究表明,就患者损伤控制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而言,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而言之,并发症损伤控制、医源损伤控制、本源损伤控制、时间控制等是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几大控制理论,这些理论将骨科损伤控制理论显示得更为具体,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6]。
相关医护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缓解患者焦虑、恐慌的心理,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状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黄彬彬,梁雪,肖晨光,等.8例DCD肝移植患者围术期的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22):3082-3084.
[2]李晖,郑丹,熊会玲,等.肝移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不同途径的对比[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22(19):2784-2788.
[3]刘剑戎,许世磊,安玉玲,等.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肝炎肝移植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中华肝脏外科于术学电子杂志,2015,4(5):306-310.
[4]刘琼,褚静茹,杨澄,等.协同护理模式在肝移植患者围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194.
[5]粟艳琴.中药保留灌肠配合针灸促进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5,21(17):26-28.
[6]王淑英,雷光林,孙佳轶,等.肝移植围术期输血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6,24(12):1891.
论文作者:孟庆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患者论文; 骨盆论文; 损伤论文; 急诊论文; 对照组论文; 理论论文; 骨科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