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下,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城市建筑环境的舒适性与安全性,这对建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行业要想促进自身不断发展,满足人们的需求,就必须创新设计方案。因此,本文主要从人性化设计的内涵、原则以及策略方面对人性化建筑设计进行分析,希望对建筑领域的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人性化;建筑设计;多维
引言
毋庸置疑,世界是多维的、也是多姿多彩的,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一体化,这个世界不再那么简单,而是既复杂又丰富,已经超乎我们想象了。然而,借助高科技的手段,我们可以很轻松、很好地还原这个世界,尤其在人类建筑设计方面,我们可以建造出既跨越时间,又跨越空间的富有人性化特征的多维建筑。
1人性化建筑设计的内涵
现在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活动中,更想在消遣业余时间的时候能够体会自由环保舒适的生活氛围,悠闲的亲近大自然,沐浴在绿色阳光的环境中,舒展自我,这也成为了现在人们追求事物新的标杆。而回顾建筑设计的各个时期,如重视建筑的功能和效益的时期,又注重建筑所设计的空间、颜色、质感的理想主义时期。现代的建筑设计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开始注重人的思想与需求的问题。即人性化建筑设计,“以人为本”,研究人的生活习惯,人们的心理活动,人们的思考方式,以及人们的生理构造等方面进行的建筑设计,建筑创造。所以要充分了解和认识人性化设计的内涵。人性化建筑设计就是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方式和设计的方案被赋予人的一些特性,融入人的感情,性格以及生命,这种设计将迎合人的生理需求、人的安全需求、人的社会交往需求、以及被人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人性化建筑设计就是利用各种先进的专业技术方法不断填充人各种各样的需求,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工作效率更加高效。
2人性化建筑设计原则
2.1 安全性原则
对于人性化建筑设计来说,一定要注重安全性。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尽可能一次完成,避免反复修改对建筑承重体系带来二次变动,进而出现影响建筑安全的情况。在人性化的设计及施工中,应该严格的遵守相应的设计规范及施工标准,二次装修也禁止对建筑的内部结构进行随意的改动,进而保证人们可以拥有一个安全的工作生活环境。
2.2经济性原则
虽然当下的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注重对资源的节约,应该注重对室内外空间进行合理的运用,在最大程度上节约相应的空间,降低耗费的经济成本,进而创造出一个性价比较高的建筑环境,设计人员在进行室内外设计时,还要与客户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根据客户的实际经济水平进行室内设计。
2.3舒适性原则
在人性化建筑设计中,应该注重通过对室内环境的打造来提升人们的舒适感。首先,应该通过对不同设计因素的运用,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享受。其次,应该注重提升人们精神上的舒适感,使建筑设计充分的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这就要求相关的设计人员应该对客户自身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除此之外,在人性化建筑设计中,应该注重为客户提供形式上的舒适感,让客户可以在怡人的建筑空间环境中缓解工作压力。
2.4绿色环保的原则
近几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人性化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融入更多的生态元素,使城市环境及居住环境呈现出绿色环保的特点,并对自然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例如,建筑或装修材料可以用竹子代替实木,在装修过程中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避免对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材料的使用,进而减少装修材料对人体以及生态环境的损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人性化建筑设计的多维策略
3.1心理层面
人性化建筑设计应注重拉近建筑与人的关系,改善过去建筑与人之间的那种冷冰冰的关系,让用户在心理层面上能够感受到心理上的关怀。对于弱势群体,设计师更要给予更多的关照,让其能够更好地寻求到心理安慰,在心理层面上得到更多的满足感。弱势群体往往由于社会这个大环境对其从生理、心理等角度去考虑和关心比较少,如此以来弱势群体的行动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不是那么自由了。在实际生活中,这些弱势群体只有依赖其他人的帮助,才可以较好地实现他们的梦想。但是,他们在接受他人的帮助与照顾的同时,往往会失去尊重、独立、参与与平等等内心的需要。过去有过这样一种建筑设计:在一栋面积大约为400平方米的住宅建筑中,把“工人房”套建在此建筑的厨房里面或者楼梯下面,所占面积仅1%,空间狭小没有窗户,仅放得下一张非常小的床,可以说“工人房”就类似一个储物间。显然,这样的“工人房”以不近人情,工人住在里面肯定不舒服,心理上肯定不适。可以看出,设计师在为这个用户的住宅建筑进行人性化设计中,并没有考虑到服务人员的感受,不顾及他们的身心健康,显然没有给予从人性化方面去考虑。需要指出的是,设计师要对老年人、儿童、孕妇与残障者等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怀,切实关心和照顾他们的心理感受。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其实很多建筑设计对这些弱势人群根本不是很合适,而人性化建筑设计则是要尽可能地消除由于人们自身行动不方便所带来的各种障碍。
3.2物理层面
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在研究“以人为本”的课题中,人们研究人在某种的特定环境中心理活动,肢体活动,并考虑怎样才能够更有效的完成工作和社会活动,这就产生了人体工程学这一门学科。人们也不在意建筑设计,仅在外表上看起来像达到了人性化要求,与真正的人性化建筑设计相比较,暴露出假人性化建筑的各种缺陷。比如,设计单位在设计火车站台时,地面所铺的砖是统一一模一样的,在距站台边缘往里1m 处,画上黄色警戒线;而有的设计单位对站台设计时,在距站台边缘往里 1m处,对一地铁的站台全部使用颜色一样的铺装;而德国有家设计单位则对另一地铁的站台进行设计时,铺一些能反射金属光泽 的东西,往里侧在铺一些表面凹凸不平的石砖,让人们在排队时,不仅能得到脚底下传感给大脑的信号,而且反射的金属光给人们提示,这样火车乘务员只要稍微大声提醒旅客注意警戒范围,旅客就自动,自然而然的站在警戒线以外,保证自身安全。
3.3社会层面
人性化建筑设计从社会层面上来看,需要给人们所生存的环境进行关怀。建筑设计不能仅仅关心少数人或者个别人群,也不能只考虑我们自己这一代人安逸的生活条件与环境,应该有长远的眼光,高瞻远瞩看到我们人类文明发展与延续的资源。学术界和理论界近几年来提出了“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等建筑设计理念,希望通过设计行为进行重新定位,以期防止当前一些建筑设计行为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破坏,让人们住在美观的建筑中享受生态、健康、和谐的生活。因此,设计师应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在设计建筑时要从社会层面去考虑自己的设计是否对社会有益,是否会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坚决抵制不良的、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的设计。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人们环保观念的提升,人性化的建筑设计更符合人们的精神需求,更利于促进现代人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对于建筑设计而言,应该充分注重对人性化建筑设计理念的把握,并积极寻求与遵循人性化建筑设计的策略,进而为人们打造健康舒适美观的城市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裴素樱.论建筑设计中人性化环境的营造[J].中国住宅设施,2017(02):32-33.
[2]白优,刘燕兵.浅谈当代居住建筑设计的人性化[J].科技经济导刊,2017(11):97.
[3]夏建明.人性化建筑设计的多维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17(05):117.
[4]王璐阳.人性化建筑设计的多维解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11):9-10.
论文作者:梁嘉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论文; 多维论文; 注重论文; 环境论文; 心理论文; 社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