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思想对新时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启示论文

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思想对新时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启示论文

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思想对新时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启示

汪振友 秦晓秋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摘 要: 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思想是由以培育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确立正确价值观、树立共产主义思想和培养爱国主义者为目标,以情感教育、道德教育、智力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为重要内容,以激发自我教育、强化集体教育和重视劳动教育为主要方法构建的完整教育思想体系。其公民教育思想本质在于强调教学过程与思想教育有机统一。新时代历史条件下重新探讨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思想,对解决大学生因公民意识教育缺失造成的自我意识与集体意识、权利意识与义务意识关系不平等等问题,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意识、求知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意识和崇尚劳动意识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思想;大学生

瓦·亚·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20世纪苏联伟大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公民教育思想是其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公民论指导下,基于苏联社会主义公民素质建设需要,针对教育实践中学生问题提出的完整思想体系。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育人三部曲》① 本文未做特殊注明的引文和素材,均来自[苏]B.A.苏霍姆林斯基,毕淑芝等译.育人三部曲[M].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此著作内容丰富、逻辑明确、思想深刻,富有理论指导与实践价值。其将教育分为三阶段:童年时期,教育宗旨是“教会孩子学习”;少年时期,学校、教师和社会已在培养公民;青年时期,在大学阶段完成成才修养。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思想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在中国知网以“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思想”为关键词搜索,有三篇论文具代表性:2001年邱枫蓝发表于《教育探索》的《从〈育人三部曲〉谈公民教育》、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田颖硕士学位论文《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思想研究》和2018年彭波发表于《中国德育》的《培养社会主义公民——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思想探析》。上述研究选取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思想某一方面加以阐释,基础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尚待完善。本文从内涵、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尽量全面、系统总结和阐释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思想及其对新时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启示。

一、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思想内涵和目的

(一)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公民教育内涵的界定

1.公民内涵的历史嬗变。探讨公民教育问题,首先应明确公民含义。“公民”一词最早源于古希腊。在古希腊城邦体制中,奴隶主和自由民在法律上享有特权,自由民被称为“公民”,此时期公民是指个人与城邦之间的关系,有资格参与公共事务的人对城邦负有责任,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在神权至上的中世纪,宗教禁锢思想,“公民”意识受到压制。文艺复兴后,“天赋人权”思想不断冲击旧观念,资产阶级将公民身份作为政治自由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争取政治民主的关键因素之一。西方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基于契约精神,在个人和国家之间划出一定界限,以法律形式固定个人权利和义务,防止个人权利遭强权侵害[1]。因此,公民概念具政治和法律两方面属性。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在宪法和法律规定范围内,任何公民既享有权利,又必须承担相应义务。

2.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公民内涵的论述。苏霍姆林斯基论述“公民”内涵与人民、祖国、义务等关键词相联系。首先,“公民”特别强调政治性、阶级性,与“人民”概念密切相关。人民是政治性概念,是与敌人相对,占人口绝大多数,始终发挥积极进步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公民意味着掌握知识,使自己成为共产主义理想的斗士,与敌对意识形态作坚决斗争,确立爱国者、劳动者和战士的信念[3]。其次,公民是与祖国紧密联系的共同体,公民“是自己祖国的儿子,祖国的荣誉,就是你个人的荣誉。”反之,国家是公民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祖国才能使每个人成为真正公民。热爱祖国、保卫祖国是公民思想的题中之义。再次,苏霍姆林斯基论述的公民是具强烈义务感的人,突破私人性界限,更强调人的公共性。培养对祖国、社会、他人和自己的义务感是公民教育基本原则之一。当个人将他人利益当作自身利益,并从为他人的劳动中获取愉悦感、自尊感、荣誉感以及生活的充实感,此人即成为公民。

3.公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公民教育——这是公民观念的教育。”[4]公民素质并非天生,而需后天培养。如其所言,第一次诞生的是生命自然本体,经一系列公民教育,第二次诞生的是公民。公民教育培育的是拥有积极向上态度、富有思考能力的个体,不仅能认识客观世界,且能正确认知主观世界的人。公民教育本质在于不断克服人本身动物本能,强化发展人特有的社会属性。随着民主化进程推进,公民教育已突破阶层限制,成为面向所有人的社会化教育[5]。公民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苏霍姆林斯基重点论述学校公民教育。此处有必要说明学生与公民的辩证关系。从法律上而言,学生虽有公民身份,但并非成熟意义上的公民,而是处于准公民阶段,学校教育是学生向公民角色转换的过渡阶段。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公民教育是思想生活与教学的统一,其目的不仅是培养职业者、劳动者,而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应以此为出发点,着眼于社会需求建立教育体系。就其实质而言,公民教育是一项政治思想工作。

(二)公民教育目的

1.培育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的重要使命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公民。此为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核心。他将“全面发展理论”与“和谐教育”思想有机融合,为此需处理好三方面关系:一是处理好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关系,不可厚此薄彼,需使之相互促进;二是处理好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辩证关系,公民教育非为单纯传承认识世界的知识,而是为提升改造世界能力,使二者处于良性互动状态;三是处理好精神生活与全面发展关系,丰富的精神生活是促进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发展的源动力,全面发展为充实的精神生活提供内容和基础。“关心道德、智慧、感情的和谐发展,注意培养高尚的心灵,使一切精神冲动和意向保持纯洁,这些是培养新人最根本的要求。”

2.确立正确价值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的公民生活,始于一个人对待自己思想的态度。”[3]在其公民教育理论体系中,教学是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培育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和立场,即知识为谁所用,为谁服务。如学生在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时“追求的是社会价值,他就能成为公民。”[3]此处揭示了公民教育的目的性、政治性和阶级性,指出学校公民教育的崇高使命在于培养学生对世界、社会和自己的态度体系。真正的公民须具备为祖国、为人民、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和情感,并使之内化为个人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此指导和规范自身行为。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劳动活动中,人才能确认自己是公民,特别是在为他人、集体、社会和国家的劳动中才能体会到公民的尊严感和自豪感。劳动不仅使人自己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源,同时体验到将才智、创造能力物质化的愉悦感。公民的尊严感不应停留在响亮的口号上,而是应体现在劳动实践中。这是公民教育的一条重要准则。只有当个体向他人、集体提供艰苦劳动时,劳动才有教育意义,才能确立人的公民感,并且在劳动过程中形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自豪感和愉悦感。“教育的最微妙的秘密之一,就是善于看到、找到、发现劳动的公民因素、思想因素。”人类劳动不是单纯机械的劳动,而是有意识的劳动。劳动是“意识的伟大的培养者和理智的创造者。”当学生“热衷于劳动,深入到劳动中去,在劳动中克服困难、掌握知识、锻炼意志”,并乐于参与集体劳动,在集体劳动中收获与他人协作劳动的快乐时,他才开始具有初步的公民意识。

4.培养爱国主义者。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祖国这个概念,是少年道德教育和道德成熟的基础。”爱国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公民教育重要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形成对祖国的责任感。学生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但首先每个人应成为爱国主义者。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最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与祖国发展、荣誉、富强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公民。公民教育要将爱国是公民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意识深植于学生灵魂深处,成为指导其行动的规范和准则。

二、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思想主要内容

(一)情感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勇敢无畏的爱国者。”各门课程均要努力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祖国,这是亲爱的家园;祖国的幸福,也是我个人的幸福,她的苦难和痛苦也是我的痛苦。”激发年轻公民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爱国主义思想并非天生,需后天培育。认识祖国是热爱祖国的前提和基础,让学生每时每刻体验与祖国共存,与祖国是共同体,不要让年轻公民与祖国产生疏离感。教育要激发学生爱国主义自豪感和荣誉感,以为祖国做贡献作为自我价值实现的最高标准。

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1、SOD、MDA、NT-proBNP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道德教育

公民意识包括权利和义务两方面。大学生对公民权利的了解多于对义务的了解。学习对大学生而言,既是权利也是义务,上课迟到、早退、旷课、考试作弊、拖欠助学贷款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学生义务履行意识不强[8]

秧苗在2~3叶期时胚乳将近耗尽,抗寒力最差,日平均气温低于12~15~C则生育受阻,抗病性显著削弱,病菌易侵入,此时若遇低温阴雨最易发生立枯病。所以,旱育秧苗2~3叶期是立枯病流行的主要时期。

(三)智力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教育基础工作是传授知识,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养,使其在学习知识、追求真理过程中提升自身思想素养,即“发展高度的智力修养——思想、感情、感受。”学习知识、创新知识均非教育最终目的,要注意在获得知识过程中充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使知识不致成为一堆死的东西。”即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如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脱节,仅被束缚在课堂中,便成为学生头脑中僵化之物,终让人觉得枯燥无味。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知识水平与思想素养间存在必然联系,且一般情况下知识底蕴与思想素养呈正相关关系,即中国古人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之义。因此,他强调教育从认识真理开始,“知识使人的心灵变得高尚,不仅是因为知识所包含的真理的内容,还因为在我们的社会中知识能提高人的价值这一事实。”知识越丰富,人的视野越开阔,胸襟越宽广,做人越谦虚,站位也越高远,能够以天下事为己任[6]

理论范式的进化带来实践活动的变迁。早在20世纪20年代,以美国、德国、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以立法形式强调矿业开发必须保护自然环境,并进行了矿山生态模式的相关研究工作,例如德国在这一时期开始探索在矿山废弃地进行植被覆盖试验,并提出了“生态现代化”概念。美国在此阶段制定复垦法,从顶层规范复垦行为,并设专门机构予以管理。早期欧美国家着重于矿山环境的绿化工作,尚处于“浅绿”阶段,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推进,西方国家的矿业发展逐渐转入“深绿”和“泛绿”阶段,即从矿山“外观绿色”向矿业“内涵绿色”深化,着重矿业的制度设计、合理规划以及资源的集约开采和环境的科学保护。

(四)爱国主义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具有感知世界的细腻感情和情感修养”是公民教育的使命之一。“细腻的感情只有在集体中,只有在同你周围的人们经常的精神交往中才能培养起来。”离开情感修养,高度公民感情的形成和确立便无从谈起。教育最大危险来自于学生“感情上的沉睡状态”,对任何人和事物均持冷漠和无谓态度。情感修养主要包括自我尊重和尊重他人两种情感培养。从自我尊重角度而言,他认为“不会尊重自我的人,也就不会是一个道德上纯洁和精神上丰满的人”“没有自重就谈不上人的修养,也就不可能对一切贬低人格的东西深恶痛绝。”公民需具强烈自尊心和自豪感。从尊重他人角度而言,苏霍姆林斯基主张从最亲近的人开始,逐渐推及他人、社会和国家以培育情感认知。首先培养学生爱父母、兄弟姐妹等至亲的情感,并为亲人幸福和快乐而尽己所能,使奉献精神和行为惠及他人,如此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公民。

(五)集体主义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公民义务感和责任感在集体中形成。若无一人对另一人的责任心,便无从去谈集体。集体是有思想、有原则、有行动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统一体,并非松散的个体组合,也“不是某个按照命令行事的没有个性的芸芸众生。没有鲜明表现的个性,就没有集体。”集体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可能。精神财富的相互交流,是集体生活一大特点。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集体主义逐渐发展成为思想、政治、劳动、品德诸方面教育的首要原则。”因此,学生应为集体利益贡献力量。

三、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方法

(一)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灵感和求知欲

2011年以来,自治区政府先后批复了涠洲岛旅游区旅游发展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调整,北海市政府先后批复了涠洲岛旅游区(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多项规划,为涠洲岛保护开发提供了依据。但各有关部门规划自成体系,不衔接、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

(二)集体是道德教育的源泉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道德教育有两个源泉:一是预先计划好的教育工作,一般指学校教育,教学大纲、教学规划的课堂教学,是集体教育的一般形式;二是学生周围的复杂关系。学生会把周围一切视为具体化的人的观点、判断、习惯和意向。此类带有价值倾向的因素会以信息形式进入学生意识,甚至有很多信息绕过意识直接进入潜意识,且以社会本能形式表现出来。即周围人的行为举止、价值观念会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欲使学生形成较高道德素养,须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培育学生灵魂深处的“善”,这种“善”是来自灵魂深处要求自己做出有益于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行为。只有课堂上讲授的理论内容与社会现实一致时,才能更好帮助学生树立对某种价值观念的“真信”,并以此作为指导实践的价值标准。“集体的教育力量恰恰就在于使每个人都想要别人对自己有好的看法和好的评价。”即集体对个体的认可和赞赏。与此同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集体教育并不抹杀自我教育的重要作用,给予学生独立开展精神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当然教师并非无所作为,而是要引导学生融入集体之中,深刻体验人与人之间微妙关系,主动承担个人对集体的责任。

(三)劳动能唤起初步的公民意识

3.树立共产主义思想。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工作最基本要求是“树立起一种真正的善,即共产主义思想。”力求通过教育使学生在思想层面将共产主义视为神圣、不可违背的原则。本意非为保护学生不受任何错误思想影响,而是帮助学生正视生活中复杂、矛盾的思想环境,提高其对思想病毒的免疫力。“没有必要去回避异己的思想影响,而是要接触这种影响,促使他们去积极思考、独立分析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现象和情境。”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学校教育一项重要工作即为帮助学生作好充分思想准备,引导学生在精神活动中与不良思想做斗争,形成热爱祖国、忠于人民、坚定原则等精神品质。

特级教师是优秀教师中的佼佼者,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科研的能手,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中的宝贵资源,在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如何?与普通教师会有差异吗?本研究对特级教师和普通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比较。

四、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思想对新时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启示

新时代大学生积极上进,勤奋好学,追求新知,具有较强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受多元价值观影响,网络时代大学生信息选择自主性明显增强,部分大学生面对具体价值选择时,更偏重个人利益和个人发展,集体主义观念尚未真正转化为价值取向。

大学中公民意识教育融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7],存在教育目标不明确、教育边界不清晰及内容不系统等问题。因公民意识教育不足或缺失、大学生公民知识匮乏、公民身份认知模糊等因素,造成大学生在公民意识认知方面存在不平衡问题。

根据《小儿呼吸道感染诊治标准》,分为以下等级。显效:发热、咳嗽、咽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无复发;有效:发热、咳嗽、咽痛等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无复发;无效:发热、咳嗽、咽痛等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改善不明显或加重[3]。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课堂教学有两大任务:一是传授知识,二是激发求知欲。课堂内留下探求知识的线索,让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探索真理。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存在有机联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知识才真正成为学生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努力获得真理的过程,能使人增强自信,体验自豪和自尊。“没有自我肯定,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通过付出辛苦而收获的知识,会有获得感、喜悦感和自豪感。“我们的最重要的教育手段,就是真正尊重自己学生的人格。”在求知基础上,引导学生向善是自我教育的更高层次。教师要激发学生为善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也要避免潜在危险,即伪善。学生在做好事的过程中会形成自尊感,自我尊重和尊重他人有机结合,彰显人与人之间高尚的相互关系。关心他人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真正的教育要培养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和人民的责任感,在明确自我职责基础上强化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教育的艺术性在于促使学生思考:怎样开展自我教育,怎样使自己变得更好,怎样克服困难获取成功。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道德教育实质是要使道德观念进入学生头脑,内化为学生精神财富的有机组成部分,外化为行为规范和准则。“全部道德教育就是建立在以公民的目光去认识世界的基础上。”道德修养是公民感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即从内心深处追求真善美。他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善”的内涵深刻而多元,包括“为确立共产主义理想而积极工作,为人民忘我劳动,巩固祖国的强大威力,为祖国树立荣誉、增光添彩,爱劳动、爱人们,诚实、正直、谦逊、与一切坏人、坏事,特别是与祖国的敌人势不两立”等内容。苏霍姆林斯基更强调道德实践作用。其言:“如果一个人不亲身做好事,那么他就不能在意识中积淀、确立善的观念。”善是一种伟大的力量,会激发人们心中纯洁高尚的感情。凭此伟大情感即能听从内心呼唤有计划、有准备地为他人做好事,此为道德修养基础。

新时代大学生民主法制意识较强,对法律意义上公民身份认同度较高,明确认知可通过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利。但因缺乏公民知识,部分大学生对公民身份的公共性、政治性、责任性认识不足。

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为满足社会主义社会公民教育需要提出的思想体系。其公民教育思想对新时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具有一定启示和借鉴意义。

由文献[14]易知,当α1-C1=a≤λ1,0是方程(5)的唯一非负解;当a>λ1,方程(5)有唯一正解,记为θa。同理,对于椭圆方程

(一)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意识

高等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还是育人为导向,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大学教育常提到一个形象比喻。大学是工厂,学生是产品,产品好不好全看能否销售出去,即能否找到工作。因此,就业率成为衡量育人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说明我国“公民教育的价值取向在一定意义上还停留在为工业社会培养合格的、单一性的‘经济公民’层面”[9],将大学生简单化、片面化地当作生产线上的产品,最终有可能培养模式千篇一律,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人的个性发展。而高等教育目的并非单纯培养就业者,而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二)培养大学生求知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是一种劳动,且是艰苦劳动。他指出一条规律:需学生机械记忆的信息在材料总量中的比例越大,“学生出于兴趣和认知的需要阅读的材料比例越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就变得越艰难。”[4]大学生机械记忆现象普遍存在,多数是为应付考试,为拿到毕业证书,为找到合适工作。但此种学习并未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之美,反视其为沉重负担。如此学习方式极易导致精神疲劳、兴趣贫乏。苏霍姆林斯基分析此现象成因:单纯依靠教师课堂教学、学生课后作业和应试考核等方式掌握必要知识,无法培育出学生求知精神和认识世界的热情。高等学校教育要“善于把学校知识与科学相结合,努力使学生觉得自己不是听话的‘知识需求者’,而是一个有求知精神的研究者。”引导大学生把课堂知识、课外阅读和科学研究相关联,使其真正体验学习知识、探求真理的快乐。

(三)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祖国在每个人心中的地位神圣而珍贵。高等教育目标是培养大学生作为国家主人翁和建设者的公民意识。引导大学生“把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命运、自己做好事的愿望以及建树功勋的渴望看做是祖国的一个小小组成部分。”即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的第一义务[10],要把个人命运和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尽己所能承担起建设国家的责任。对国家的认知、认同是对祖国产生情感的前提和基础[11],高校应尽可能整合课堂内外教育资源,使大学生周围充满祖国元素,在其意识中强化“祖国”概念,形成家国情怀。

(四)培育大学生集体主义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集体是公民活动的基础,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场域[12]。集体的建立并非是简单的人数累加,而是一个复杂的思想联合体[13]。“集体是在共同的思想、共同的智力、共同的情感、共同的组织这几个基石之上建立起来的。”[14]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以整体观点看待问题,使学生与他人的关系建立在义务感和责任感的基础上。在集体生活中,责任感是第一位要素,积极构建人对人、人对集体和人对社会负责的关系。集体成员首先要做到“遵守社会和集体已确立的道德准则”,并在集体生活中互相帮助。高校培育大学生集体主义意识,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我为人人”是集体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人实现社会价值和产生公民觉悟的重要途径。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须服从集体利益。集体主义并非意味着忽视个体利益和个性发展,而是尊重个体独立、创新和创造。

(五)培养大学生崇尚劳动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要帮助学生树立劳动者自豪和“不劳动不得食”的意识。他强调“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必须贯穿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这根红线,并在此基础上达到自我尊重。”要培育大学生尊重劳动的意识,必须引导其正确认识劳动。劳动只有种类之分,无高低贵贱,均是为国家、为社会和为人民服务。越是艰苦的劳动,越是值得尊重。大学生只有投入到劳动实践中去,才能真正懂得如何尊重人,尊重劳动成果,增强责任心和社会使命感。学校劳动教育虽以体力劳动形式为主,但“体力劳动、紧张,任何时候均非最终目的,而仅是实现思想的手段。”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改造自己,思想和灵魂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和洗涤,逐渐形成正确的劳动观。与此同时,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通过知识改进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指出:“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15]高等学校是以正确劳动观念引导青年大学生的重要阵地,有义务使“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劳动价值新观念成为大学生共识。

参考文献:

[1]彭波.培养社会主义公民——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思想探析[J].中国德育,2018(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3]B.A.苏霍姆林斯基.遵循列宁思想培养合格公民[J].刘伦振,译.外国教育资料,1990(3).

[4]蔡汀,王义高,祖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第5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王建华.公民的养成:在政治与教育之间[J].现代大学教育,2018(3).

[6]钟凯.20世纪中国公民观的变迁[J].学海,2018(6).

[7]阎亚军.文化传统与我国公民教育建构——基于中国文化传统中连带的“公”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8(3).

[8]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香港公民教育委员会,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编.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

[9]卢丽华,姜俊和.“全球公民社会”视阈下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的缺失[J].教育探索,2012(11).

[10]庄晓华.青少年公民教育的内容与方法[J].教学与管理,2018(9).

[11]张学琴.国家认同视域中公民身份的内涵检视和生成机制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8(10).

[12]杨明.公民教育的内在理路[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6).

[13]梁娅,王小丁.苏霍姆林斯基的集体主义教育思想及启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12).

[14]蔡汀,王义高,祖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第2卷[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5]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5-04-29.

中图分类号: G4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805(2019)04-0069-06

收稿日期: 2019-05-02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20世纪60年代前半期中苏意识形态大论战的历史考察和基本经验研究”(17YJC770027)

作者简介: 汪振友(1979-),男,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标签:;  ;  ;  ;  

苏霍姆林斯基公民教育思想对新时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启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