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我国公有经济在当前体制改革中的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制改革论文,我国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一场全面深入的经济体制改革。按党在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但无可否认,经济体制与根本制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场经济体制改革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我国公有经济的发展。把企业引入市场,转换经营机制,一方面确实给全民和集体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然而另一方面,随之为公有企业带来的新变化新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
首先看全民所有制的经济现状。
通过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全民所有制经济确有一定程度的增强。但在近年各种经济成份同时并存、共同发展的情况下,全民所有制经济所占比重开始下降,并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经济增长严重乏力的迹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民经济增长速度已明显慢于其它经济。
据国务院有关研究机构调查的结果表明:“改革以来,各种经济成份增长的速度是:外资经济快于私营经济,私营经济快于个体经济,个体经济快于集体经济,集体经济快于全民经济。”对此可参照这样一些统计数据:80年代全民、集体和其它所有制经济的增长速度比为1:1.2:2.2,即非公有经济的增长速度大体上高于公有经济的一倍。以工业为例,1991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14.5%,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增长8.6%,集体所有制工业增长17.9%,个体工业增长24%,而属其它经济成份的工业增长为50.1%。总之,全民所有制经济增长速度最慢是显而易见的。这种状况在90年代将会延续相当一段时间。
二是全民经济比重下降,产值增量已不占优势。
由于其它经济成份增长速度较快,国有经济比重呈下降态势。从国民生产总值看,1991年同1978年相比,国有经济比重由55%左右下降到46%左右;集体经济由43%上升到46%;非公有经济则由原来不足2%上升到8%。同样以工业为例,从80年代以来,全民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曾以每年两个百分点的速度下降,直至1991年,从开始时的76%降到52.9%。从产值增量上看,在1991年新增工业产值中,国有工业仅占30%,非国有工业占了70%。随着非国有工业尤其是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1992年以来进一步迅猛发展,全民经济的优势地位恐难即时恢复。
三是全民企业投入产出状况明显恶化。
80年代,全民所有制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率平均递增18.9%,城乡集体所有制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率平均递增22.64%,而同期全民所有制工业总产值率平均递增只有8.3%,集体所有制工业总产值率平均递增仅达19.8%。由此看出,公有企业的经济效益都不甚理想,尤其全民企业的投入产出状况不容乐观。
(二)
再看目前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状况。
总的来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城乡集体企业特别是农村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得以上升,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应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和问题。
一是生产资料的收益分配权已向农户转移。
联产承包使原来为集体占有的几乎全部不动产,包括耕地、水面、草场、山林、荒滩等,都承包给了农户。因此原由集体决定产品分配,现变为由集体和农户家庭通过签定承包合同来共同决定分配。很多地方由于承包底数偏低,分成比例不当,造成集体农户收益倒挂,导致“富了个人,穷了集体”等种种不正常不合理现象的出现。我们党“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现行政策不能否定或改变,但它绝不意味着允许以牺牲集体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代价。
二是对生产资料的处置权发生了变化。
仅以土地承包为例。最初承包生产队的耕地是按每家农户人头平均划分 的。但随着一部分主要劳动力弃农经副,即向非农业劳动的转移,而把自己承包的土地转让给他人经营,凭此得到非劳动的收入。例如在江苏某些地区,承包耕地的农户招来安徽等地外来劳动力进行耕作,只支付少量的工钱,由此形成雇佣剥削的生产关系。此外,由于农用成本高,收入低,发达地区农民厌农从商,造成大批土地无人耕种,连年荒废。这不能不对集体经济,特别是作为集体生产资料的土地资源带来极大的损害和浪费,长此以往也势必造成粮油等生产的危机。对此急需国家认真及时地研究对策。
三是农户个人所有的生产资料迅速增长。
据统计,早在1985年,在农村全部生产性固定资产中,集体所有的为994.3亿元,而归农户所有的为1135.8亿元。二者构成的比例为46.7:53.3。显然,农户个人所有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已超过集体所有的部分。尽管1988年以后因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而一度出现“反超”的局面,但农户所有的生产资料猛涨之势不仅未曾减弱,且有加速增长的势头。这表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并非坏事。但集体经济的发展如何迎头赶上,实属一大现实课题。
四是集体经济中出现产权不清的现象。
于此且不论混合所有制经济如何,仅就属集体性质的乡镇企业为例。乡村、农户投资关系交错,特别是部分企业职工系非本乡本村的外来人员,因而企业财产归属关系相当复杂。由此带来管理中的矛盾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方面是,由于产权不清,很可能带来假公济私、盗用集体资产、谋取个人私利的问题。因此需国家制定必要的经济法规加以有效的制约。
此外集体经济中还衍生了假集体、真私营的问题。相当多的企业为获得低税赋和经营活动上的种种方便条件,常常以“民办企业”、“民营企业”和“合作企业”等名称办理登记。以广东为例,全省经营加工装备的近2000户私营企业中,竟有60%左右都是以“集体企业”的名义登记注册的。若不严加管束,税收漏洞难堵,集体经济也很难健康顺利地发展下去。
从上述分别对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在目前变化情况的分析来看,我国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虽说是好的,但对发展中出现的诸如此类的问题却不能不令人担忧。必须指出的是,揭示这些问题并非为了否定当今的改革,而是为了正视问题,找出症结所在,以增加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
(三)
分析我国公有经济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大致有三:
第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重建,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机遇和空前的挑战。
早在50年代“三大改造”时期,由于受“左”的思想的干扰,对城乡个体和私营经济的积极作用认识不足,在农业合作化和对个体、私营工商业进行改造的过程中要求过急、步子太快、形式单一。加上经济大波动时,搞“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并在“文革”中把个体、私营经济和集市贸易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导致当时我国所有制结构只限于全民和集体所有制这种单一的形式,对我国现实生产力的发展造成极大的破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依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客观要求的规律,通过改革调整了所有制结构,重建以公有制为主、以全民所有制为主导、其它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新格局,允许和鼓励在一定范围内发展个体、私营和资本主义经济。这就一方面为社会主义公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补充,另一方面也为公有经济的发展引入了竞争和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状况,可从如下数据得见一斑。①个体经济:从1981年开始登记,到1991年底,全国城乡个体工商户共1416.8万户;拥有资金488.2亿元;工业总产值388.6亿元,商品零售额达1525亿元。②私营经济:从1988年到1991年底,登记注册10.78万户;注册资金123.17亿元,户均占有资金11.4万元。③外资经济:到1992年底,全国外资企业已有84371户,其中注册登记的合资企业55826个,合作企业14180个,独资企业14365个。
从以上情况看,我国公有制由原来的“一统天下”,变成同其它经济成份并存。主体地位未变,但遇到了多方面的强劲对手,而且来势凶猛。这就从客观上提出了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确保公有经济主体地位的问题。
第二,目前公有经济缺乏有利充分的外部竞争条件,严重制约着公有经济特别是全民所有制企业自主经营活动的能力。
这首先表现为“政企不分”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在改革中,随着指令性计划的指标逐渐压缩减少,政府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直接控制已大为放松。但由于国有资产的产权关系尚未理顺,政府有关部门仍然保持着不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权,使企业难以真正放开手脚投入市场的激烈竞争。相比之下,个体企业、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拥有完全独立经营的决策权,在市场竞争中可以自由灵活、进退自如。仅此足以证明,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处于不公平的竞争状态之中。
同时,公有企业存在经济负担过重的问题。应该承认,在资金供应和物资供应等方面,全民企业享受某种程度的优惠政策。但在税务条件、财务收支等方面,国有企业已经到了力不胜负的程度。据国家税务局提供的资料,1991年平均实际所得税税率,国有盈利企业为33.39%。相比之下,外资企业享受从盈利年份起“二年免税二年减税”等特殊优惠。此外,全民企业税后利润部分要财政上缴比例不等的承包收入,加上地方政府的集资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费用,无不伸手要“公姓企业”掏腰包拿钱来,而非公有制企业没有这种负担或上缴很少。更有各种福利性负担诸如公费医疗、退休养老金等,凡此种种都充分说明公有制企业是背着沉重的经济包袱走向市场竞争的。
我国现行价格体制的不合理性,也造成了国有企业不应有的亏损。我国原有价格结构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国家对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品的定价偏低,而这些产品的主要生产者大多是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这些企业由于计划调拨比重大,国家定价又偏低,致使企业经济效益差,甚至在煤炭、原油开采业等部门出现全行业性的亏损,只能靠财政补贴来维持。如此在价格不平等的条件下,势必让国有大中型企业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
第三,造成公有经济目前不利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现有公有制企业内部经济体制和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
本文仅从企业经营机制分析其原因。企业经营机制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自我调控的方式及其功能。它包括:企业权力机制、企业决策机构、企业分配机制、企业利益机制、企业行为约束机制、生产要素运行机制和组织领导机制等。概括地讲,企业经营机制的内涵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企业的经济驱动力和自我约束力。而我国现有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无论从上述哪个方面都不够健全和完善。
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企业经济动力减弱。相当一部分企业由于内部的责、权、利得不到真正的统一,国家和企业、企业和职工的关系没有理顺,按劳分配原则未能得到真正有效的贯彻、平均主义“大锅饭”远未得到彻底根除,因而直接影响企业主人即广大职工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同时,企业领导缺少风险意识,厂长经理即使经营管理不善,造成国家集体亏损但却亏不了个人,通常是“钱照拿,官照当,拍拍屁股换地方”。加上国有企业仍未真正实行完善的破产制度,亏损企业仍靠吃国家补贴度日,乃至用国家贷款生产市场并不需要的产品。照此下去,公有经济怎能不“坐吃山空”?更何谈什么发展兴旺!
另一方面企业行为缺少自我约束力。合理的经营机制必须确保企业行为的合法化,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遵守一定的社会规则和有关的法律规范,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计划办事,接受国家行政部门的检查、监督,对自己的行为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并通过正当的途径和手段,取得合法的经济效益。然而目前企业存在明显的短期化和福利化的行为。有些企业为了完成承包基数,增加职工福利,人为地压低成本,不提或少提折旧费,而使国有资产得不到合理的补偿。更有甚者,某些企业以亏损掩盖国有资产的流失,普遍存在亏损挂帐、虚增利润、超度分配、帐实不符的现象。仅到1991年底国有企业累计亏损1045亿元。这种败家子行为,国有企业能经得起几下折腾?为振兴国财,该到清清门风,堵塞漏洞的时候了。
(四)
通过以上对公有经济变化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首先,在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能有丝毫动摇,全民所有制的主导作用必须坚持。应当始终明确的是,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国有经济。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不断发展和壮大国有经济,才能真正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对各种经济的发展和竞争,也只有大力发展公有经济,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地发展下去。
其次,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大有前途,挑战和机遇同在。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公有经济的突飞猛进开辟道路,以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了发展公有经济,就必须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的改革。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包括股份制在内的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组织形式及其科学的经营方式。为此要继续抓好转变政府职能的工作,彻底给企业松绑,通过健全企业经营管理机制,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完善要素市场,健全价格机制。同时加强经济法则建设,建立起包括对全民、集体、个体、私营和“三资”企业在内的经济行为有效约束的法律体系,使各种经济的发展按既定的轨道正常运行,确保社会主义公有经济始终运行于市场经济的主航道。
再次,在目前的高校理论教育中要抓住一个主题,注意两个防止,做到三个明确。即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个中心主题深化教育内容。注意防止两种错误的思想倾向:一是以强调改革开放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和抹杀社会主义公有经济;二是借坚持社会主义之名否认当今的改革开放。应该看到,这两种思想倾向在青年学生群体中都有一定程度的表现,若不加以及时纠正,无疑会影响到广大青年的政治立场,乃至人生观、历史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紧密深入地联系社会实际,力求解决青年学生中有关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对此,主要须明确三个方面的认识,即:深刻认识当今我国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充分认识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必要性,进一步认识加快社会主义公有经济发展的迫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