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超声在重症肺炎血流动力学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论文_殷菲

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215200

【摘 要】目的:探析重症超声在重症肺炎血流动力学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2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患者行常规动力学治疗,观察组51例患者行重症超声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针对性血流动力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液体复苏后6、24、48及72h的液体正平衡量、累计液体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水肿发生率为1.96%,CRRT介入治疗率为1.96%,对照组分别为17.65%,23.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1.302、7.916,P<0.05)。观察组NE用量、治疗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ICU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患者进行重症超声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血流动力学治疗,可对患者的复苏容量反应性进行有效评估,降低肺水肿的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重症肺炎;重症超声;血流动力学

重症肺炎指的是伴有休克的重症肺炎,一般由革兰阴性菌或革兰阳性菌引起,病情进展较快,多伴有严重并发症,给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重症肺炎预后不太理想,因此早诊断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2]。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超声技术在重症疾病的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研究显示,与传统超声相比,常规超声在重症疾病的治疗中起到突出作用[3]。为了进一步对重症肺炎血流动力学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笔者对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2例重症肺炎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患者,其中男28例,女23例;年龄为31~76岁,平均(40.2±3.1)岁。观察组51例患者,其中男30例,女21例;年龄为30~79岁,平均(41.7±3.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重症肺炎的相关诊断标准;②年龄18~80岁;③了解该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并自愿参加。

排除标准:①不可逆的临终状态;②恶性肿瘤;③不可进行超声检查。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血流动力学治疗,观察组行重症超声检查,按照患者的临床症状、容量状态指标、超声评分、容量反应性指标、心脏功能指标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

1.3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者体液复苏后6、24、48h及72h的累计液体量、尿量及液体整平衡量;②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NE)的用量、CRRT的介入治疗率、肺水肿发生率、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

1.4统计方法

将数据结果录入SPSS 22.0统计学软件数据库处理,以c2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形式表示,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x±s)形式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复苏后累计液体量、尿量及液体正平衡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液体复苏后6、24、48及72h的液体正平衡量、累计液体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2.2CRRT介入治疗率、肺水肿发生率及比较

观察组肺水肿发生率为1.96%(1/51),CRRT介入治疗率为1.96%(1/51),对照组分别为17.65%(9/51)、23.53%(12/5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1.302、7.916,P<0.05)。

2.3NE用量、治疗费用及ICU时间比较

观察组NE用量、治疗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液体复苏后累计液体量、液体平衡量及尿量比较[x±s),mL]

表2 NE用量、治疗费用及ICU时间比较(x±s)

3讨论

重症肺炎为临床常见性危重症,临床表现较为复杂,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对患者进行有效评估,对于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4]。近年来,重症超声在重症医学的临床应用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重症疾病诊治的必要手段[5]。赖晓东等[6]在2015年通过对重症超声在ICU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急性呼吸困难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得出重症超声诊断病因时间更短,诊断正确率更高,但是对于预后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液体复苏后6、24、48及72h的液体正平衡量、累计液体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水肿发生率为1.96%,CRRT介入治疗率为1.96%,对照组分别为17.65%,23.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1.302、7.916,P<0.05)。观察组NE用量、治疗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ICU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以重症超声对重症肺炎血流动力学治疗进行指导,可以为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季一娟,单红卫,巢益群,等.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低氧血症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29):5651-5654.

[2]Reissig A,Copetti R,Mathis G,et al.Lung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and follow-up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a prospective,multicenter,diagnostic accuracy study[J].Chest,2012,142(4):965-972.

[3]杨罡,朱琳燕,梁毅.无创肺动脉压力测定在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急诊杂志,2016,17(07):513-515+520.

[4]陆海涛,刘笑雷,陶永康,等.重症肺炎的超声影像特点及应用价值,2013.

[5]肖爱兵,龚仕金,宋佳,等.不同肺部超声征象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价值[J].浙江医学,2017,39(22):1991-1994.

[6]赖晓东,许珊,赖晓宁.重症超声快速管理方案在ICU重症患者急性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病因诊断中的作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4):2131-2133.

论文作者:殷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8月上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8

标签:;  ;  ;  ;  ;  ;  ;  ;  

重症超声在重症肺炎血流动力学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论文_殷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