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阳区双东镇初级中学校 邬 黎
活力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
一、建设活力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校园文化以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特质和魅力点亮着校园,感染和熏陶着学生。活力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特质,她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元素,我校建设“活力校园文化”那是因为学校师生对活力有着独到深刻的解读------活力演绎着生命的光彩。蔡元培先生说过:“欲知明日之社会,先看今朝之校园”。 校园不仅是培养祖国未来的摇篮,更应该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沃土。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校园能够陶冶师生情操,激发创造热情,促进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
但是,今天的校园里依然存在一些不和谐且缺乏活力的现象:学生厌学、不会学习、不思进取、习惯差、不懂节约、懒惰又不爱运动者都大有人在;个别教师育人质量观不正确,教育方法死板、教育缺少生机,学生缺少欢笑,校园缺乏活力。这些充分说明,打造活力校园,是人成长发展的需求,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建设活力校园文化是丰富教育思想、创新教育实践的需要
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需要文化活力底蕴,需要文化活力积淀,活水需从源头来,活力校园文化需从古今中外的教育文化精髓中汲取营养,我们倡导颂经典古诗文、读中外名著,教学要海纳百川就是让活力校园文化之树根深叶茂,让教育思想有不竭源泉。
打造活力校园文化,还在于一种行动,一种创造,在于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只有创新的思想,才会有创新的实践,才会有丰富的教育成果。
打造活力校园文化,就是要张扬个性,没有千篇一律的学校,也没有千人一面的学生,让每一个人都充满着活力、自信、自豪,都彰显着个性特点,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活力校园文化带来的幸福人生。
三、加强“活力细胞建设”是打造活力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
校园无闲处,处处皆文化,丰满的活力校园文化是由丰富的活力细胞建设起来的。
首先建设活力班子,用活力班子影响学校的每一个人。学校要有一支开拓进取、严谨踏实的班子引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活力班子的建设应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文化,它引导教师形成以活力课堂为核心的理念,系统建构活力教师队伍、活力学生群体。要制定并实施活力校园文化方案,建构开放性的教育环境。创造人性化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建立人性化的激励方法、建构柔性化的管理体系、创建信息化的管理技术、创建终身化的学习组织,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调整,提高学校的组织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其次建设活力教师队伍。教师肩负培养孩子的历史重任,没有活力的教师又怎能培养出有活力的学生呢?要做一名有活力的教师,就是要把活力的真谛与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统一起来,简单的说,世界是充满活力的、丰富多彩的、是不断发展的,人生因活力而绽放光彩,没有了活力生命也将暗淡无光。教师对活力有一种深刻认识和理解,让活力演绎生命的光彩,还在于我们的快乐和幸福建立在一群活力四射的孩子们的成长中。教师要能认识教育生涯的价值,规划自己的专业化发展,乐教爱生创新教育艺术。教师与学生建立起“和谐与合作”的师生关系,分享生命的智慧和教育的乐趣。教师要以多元智能理论开拓学生的特质潜能,让每个学生天天自信、时时求新、课课有得,勇攀高峰。
其三是建设活力学生队伍。让学生兴趣广泛、志趣高雅,基础扎实、个性和谐,具有良好的人格和适应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自强不息精神,成为有良知有智慧有修养的人。让他们充满求知激情,掌握科学方法,在成功的体验中享受愉悦的人生。活力校园。能够创设生动活泼、丰富优美的教育环境,顺应和开发师生的生命潜能,发展才艺特长,使之自由、活跃、全面、和谐、持续发展。
第四是建设活力校园环境。以“优美、优雅、优越”为目标,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优雅的校园文化、优越的教育设施。让墙壁会说话,让每个角落能育人。如校园墙上书写的校训、校风及校标,橱窗里发布的信息、教学楼墙壁上的名人警句,处处都能感悟生命的真谛。
四、只有用活力行动才能诠释活力校园文化的真正意义
要改变那些影响和束缚活力的制度和政策,大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机制和环境,使校园充满声机与活力,才能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一切有利于师生和学校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她需要教育者饱满的精神、求实的作风、开拓者的勇气去探索去实践。他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提高培养孩子的技能水平去总结去收获。活力没有年龄界限,没有性格区别,但他却彰显着鲜活的个性特点,比如某某教师的教学法,某某班主任的管理风格等。活力思想带来了活力行动,活力行动创造着活力文化,活力文化引导大家走向幸福人生。
以文“化”人,文化“育”人,努力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活力校园文化氛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活力就是祖国未来的活力,永葆祖国的活力就是祖国强盛的保证。我们建设有活力的校园,引领有活力的教师,培养有活力的学生,用活力校园文化演绎出教育精彩生活。
论文作者:邬 黎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活力论文; 校园文化论文; 校园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学校论文; 文化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