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处在危机中,变革势在必行——兼论“应试教育”的危害及潜在的负面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势在必行论文,负面影响论文,危机论文,兼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39.2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学校教育制度,其宗旨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各种建设人才,以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的需要,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第187—188.)这种教育制度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制订的, 应当说是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但是,在中国社会走向改革开放,特别是实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后,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需求增大,而学校教育制度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于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成为市场经济中最富有竞争性的稀有资源。在这种情况下,高等教育的经历成为一种社会流动的资本,成为一种时尚,成为出人头地的象征。考上大学的荣耀使人们仿佛像中了状元似的,中国人潜意识里的传统因子被唤醒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驱使着成千上万的学子刻苦读书,期望着有朝一日“鲤鱼跳龙门”。当中国这种最传统的文化因子与西方“主智主义”相结合后,诞生出了“应试教育”这个“混血儿”。
一、应试教育对学生的危害及潜在的负面影响
在升学考试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宗旨已经偏离了原来的轨道,我们的教育目标已经转向了高考,高考在教育制度中处在了核心的地位,并赋予了“指挥棒”的尊称。高考的制度越来越完善,与此相匹配的应试教育在学校中也就逐渐地占据了主导地位。学科越分越细,考试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像麻袋一样被装满了“知识”,这些知识被人称为是“无活力的概念”,即那些仅仅被吸收而没有被利用、检验或重新组合的概念。(注: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13.)大部分的考试内容正是被这些“无活力的概念”所填充。为了提高升学率,学校教育已经没有时间去开启学生的智慧,只有公式化的教学和标准答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但抑制了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而且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许多学生都反映过这种教育的无聊与缺乏生气(注:钱民辉.学生实话实说[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 一种人生最大的压力。在我们的学校里笼罩着使人窒息的气息,活蹦乱跳的孩子走进学校,就被训练成缺乏生气的“小大人”。
在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学校制度里,学校分为“重点校”、“一般校”和“垃圾校”,学生被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生”。这种单以考试标准划分的类别,严重地扼杀了许多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泯灭了大多数学生学习求知的热情,使受过教育的大多数人在比他们受过更好的教育的人面前感到自卑。教育成了少数人的事,因为高考将淘汰绝大多数的学生,这些被淘汰的学生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学校没有教给他们谋生的本领和学会生存的智慧。就是那些得益于教育的少数人,进入大学后依然摆脱不了应试教育对他们的影响,我们常常听说“高分低能”者对各种考试精于老到,而却缺乏最起码的人格修养或无法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违反教育学规律的一种教育模式。它究竟以什么形式影响或危害着学生呢?关于这方面的文献报道很多,有关学者为此进行了总结,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注:刘佛年.中国教育的未末[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24.)
教育内容片面 应试教育以升学考试的需要为标准,并以此作为决定教育内容的依据。由于升学考试只涉及到知识的积累与提取,造成学生学习知识只是机械地背诵和复述,对号入座,而不去理解知识的涵义,缺乏对知识的验证能力。因此在应试教育中“知识教育是实的,智育是偏的,德育是虚的,体育是弱的,美育是空的,劳动教育几乎没有”。五育只有智育受到重视,但教育教学中并不从开启学生智慧入手,结果造成学生片面甚至畸形发展。
脱离社会实际 应试教育只注意考试,只关心升学率,在教育教学上不顾经济建设和当地社会发展的实际,不考虑大部分不能升学的学生参加经济建设的需要,职业技能培训形同虚设,职业教育遭到冷落。以应试为主的学校教育从根本上违背了基础教育双重目标的要求,改变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面向少数学生 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我们的大学还处在“精英阶段”,因此能上大学的只是少数学生,占全体毕业生的比例不足三分之一,而应试教育的对象主要就是这一少数学生,忽视甚至放弃对大多数学生的培养,将大多数学生不负责任地推向了社会,任其发展,从而使多数人受伤害,遭损失。
不利于校长、教师素质的提高 应试教育迫使大多数校长、教师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对付各种考试上,因为评价学校的好坏、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都是以升学率为标准,这样不仅加重了他们的身心负担,也迫使他们无暇学习,不利于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因此也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样的学校、教师岂不误人子弟。
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应试教育导源于升学竞争,激烈的升学竞争势必加重学生负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生的学习、复习、考试从星期一到星期日都排满了,沉重的学习负担和考试压力使学生失去了青少年应享有的欢乐,损害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他们将来能健康的生活和工作已经形成了许多潜在的负面影响。
二、应试教育的三大支柱
从表面上看,应该教育的盛行是激烈的升学竞争激发的,但是,从根本上去分析,应试教育的存在与迟迟不能退出历史舞台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的。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在应试教育的背后有着传统的观念、以学历取人的用工制度和为大学选拔精英的高考制度支撑着。如果不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反思和改变,只从表面上做文章既不能改变应试教育,也不能彻底推行素质教育。下面我们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中国人传统的求学观念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支配人们思想的主要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是长达两千多年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儒学在中国历史中的沉浮兴替,跟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正是同步进行的。西汉董仲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就是在应汉武帝察举考试的策问时提出来的;而魏晋南北朝期间则是儒学的中衰期;中唐时期,以韩愈为首的古文运动、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掀起了儒学复兴的浪潮;到北宋,儒兴复兴运动全面胜利,儒学开始向自己的新发展阶段——理学转化;当科举考试采用“经义”的形式后,理学通过科举对后期封建社会实现了更权威的统治。
由于科举制度将权力、财富、地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这就造成了中国民族极端重视教育、刻苦勤奋读书的传统素质。美藉学者丁肇中博士在谈及中国留美学生普遍成绩优秀时开玩笑说:“因为中国从古以来就是一个考试的社会”。可以说,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社会旧有的官僚制度,使中下层的子弟能够通过教育的途径入仕。以一定的教育标准来挑选人才,对改变和提高官吏素质,确有些积极意义,然而它也养成了读书做官的思想,“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就像遗传因子一样代代传了下来。由于今天的高考依然把职业、财富、地位与学识结构起来,那么,人们对读书的重视与对高考的期待使应试教育和升学考试得到了最有力的支撑。
以学历取人的就业制度 一位高中生曾撰文说:“农民子弟想进城、工人由蓝领变白领都是要靠文凭的。而当前中国人口众多,竞争异常激烈,学历高、好学校毕业的人当然在竞争中占有优势。”(注:姜颖健.一个高中生的素质教育观[J].语文世界,2000、2、5.)这句话道出了实情。在我国,各企事业单位在聘用人才时偏重于以学历取人,学历越高者越能够得到升迁和重用。这样必然加剧了高考的竞争和学历的竞争。劳动力市场建立以后,学历更是作为一项硬指标。据上海一家劳务信息中心透露,上海市研究生学历的需大于供,本科学历的供需基本持平,大专学历以下的供大于求,各劳动力市场基本将没有经过高考上过大学的求职者排除在外。在这种情势下,求职者为了提高就业的机会,就只有上大学这一条出路,上了大学的就决定攻读比原计划要高的学位,在所有条件都相等的情况下,求职者的确期望就业市场会优先考虑高等学历者的就业要求,并能为他们安排较理想的职业岗位。这种趋势的结果在上海已经出现,由于人人都想考大学,然后再攻读更高的学位,因为在大城市很有优势的大学生也渐渐地在减少就业机会。在教育学位的供给比原来与特定学位相连接的空缺职位的供给发展得更快的情况下,这种调节过程会使学位逐渐贬值,并相应提高各种职位的教育资格,这就必然出现人才“依次降格使用的过程”。结果在单位里安排工程师从事技术员的工作,技术员从事技术工人的工作,技术工人闲置或下岗。面对如此现状,高考就成为获得理想职业的保障。尽管高考的内容中所学的专业与即将获得的工作相去甚远,但人们对经过大学深造的人持有一种坚定的信念,他们有着扎实的知识功底和较高的素质,与没有经过大学教育的人相比,他们更能适应工作上的变化和技术上的革新,并具有创新能力,从而会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效率,因此,招工的标准必须定在大学学历上。于是,大学为了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对高级人才的需要,现在逐年扩招。由于大学招生比例扩大,这几年引起普高升温,由于普通高中扩展的速度远远低于初中毕业生增长的速率,所以又开始加剧了“中考”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尽管应试教育在不断地受到社会各界强烈地批评和谴责,但是,人们依然无法改变它,因为在它的背后还有以学历取人的用人制度在强有力地支撑着。
选择精英的高考制度 我们的高考制度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它为什么成为应试教育的支柱?首先我们了解一下高考制度。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52年建立了全国统一招收高等学校新生考试制度。这一制度在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1977年起恢复高等校统一招生、择优录取新生的办法。按照国务院各次批转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规定,现行招生办法大致是:规定考生应是年龄一般不超过25周岁,具有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力,身体健康的未婚青年。统一考试科目规定为:文史类考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等6门科目;理工农医类考政治、语文、外语、 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和生物等7门;艺术院校提前招生, 考试科目规定为政治、语文、外语和专业课;体育院校单独命题,进行体育、文化科目的考试。中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由教育部每年组织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主持有关工作。各省、市、自治区则有常设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办公室,负责办理每年的高等学校招生事宜。”(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95—96.)这种高考制度由于它详细地规定了高考的学科内容和形式,使学校必须围绕这些科目进行教学和考试。从高考制度中可以看出,我们的高考制度是靠一次考试决定胜负,一考定终身,没有可供选择的余地。考试只有一种形式:笔试;内容只有一种:文化考核。这样的考试必然存在以下的问题:其一,升学标准单一。高考的试卷统一,各校按统一的分数线录取新生。这种升学考试制度严重制约了中小学的特色化发展,导致了目前的千校一面,千人一书的局面。其二,把升学的选择性考试成绩当成评价基础教育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标准只能使教育面向少数人。其三,单一文化考试的局限,这样必然放松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高考制度下,高考是检验学校教学质量、选拔优秀学生的唯一标准。所以,我们称高考制度是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同时它也是应试教育背后最有力的支撑者。如果高考制度不改变,应试教育仍然是学校教育中的主导模式。
三、教育处在危机中,变革势在必行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进步,时代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人的全面发展赋予了时代特征:良好的综合素质,鲜明的个性特长,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的创新能力,突出的实践能力,强有力的国际竞争能力等等。但是,学校教育并没有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教育制度依然行使着应试的功能,学校仍然像军事竞赛一样推出一项项应试的武器。教育已经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社会对这种教育的批评越来越激烈,不是危言耸听,我们的学校教育确实处在危机中。这种危机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
道德教育的危机 近期有关研究揭示:我国中小学学生品德得分随年级增加而逐渐下降,为什么高年级学生品德得分不如低年级?据析,近年来中小学校应试教育之害,不少学校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即使开展一些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也是重形式,不重实效。如果说这些活动对于低年级学生还有一定作用的话,那么对高年级学生的作用就微乎其微了。尤其是相当多的学校对于毕业班学生的思想品德关心不够,一心只想着怎样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导致毕业学生在多项思想品德上滑坡。(注:骆风,王志超.为什么中小学学生品德得分随年级增加反而逐渐下降[J].江西教育科研,1999(5).)从大学生来看, 他们的品德素养是构成国民素质的重要方面,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有关研究指出:当代大学生品德心理素质发展的整体水平与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当代大学生道德理想价值追求明显呈现多元化、实用化、功利化的倾向,他们的道德认识、道德行为也存在一定的困惑、冲突与失范现象。究其原因是,学校品德教育的形式主义倾向严重和道德教育理论的主体地位缺失;学校品德教育内容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内容陈旧;师德现状堪忧,部分教师道德素质不高,影响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注:周鸣鸣,唐点权,邓素碧.当代大学生品德心理与品德教育现状的调查[J].青年研究,1999(11).)
我们应该知道,科技的进步并不是以道德的沦丧为代价的,如果科学家没有正确的道德素养,那么,科技为人类所带来的是灾难,造成的是人类文明的退步。今天,我们变革应试教育的一项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重新定位道德教育的位置,探索在新的形势下重新建构我们的道德教育内容,树立终身道德教育的观念。
心理教育的危机 有关研究指出:我国的中小学生最严重的心理问题诱因是学习压力感。在调查中发现三成学子有心理问题,这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如下:
强迫现象——明知没有必要做还要做,比如做题目,总是反复检查作业,一遍又一遍;或者总是在想一些与自己没必要的事情。
偏执——偏于固执,自己的想法总和别人不一样,总是格格不入。比如自己总是觉得大多数人不可信任;或者自以为是。
敌对——比如常无缘无故发脾气,自己想控制也控制不了;或者经常与人抬杠;或者有打人冲动。
人际关系敏感——比如与人相处,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善,不喜欢自己;或者和异性在一起,非常不自在,说话脸红、结巴。
抑郁——精神苦闷、低落、闷闷不乐。比如对学业、前途、未来没有希望,整日没精打采。
焦虚——心理常常感到烦躁不安,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许多学生会由暂时性焦虑发展到持续性焦虑,形成对抗焦虑性药物的依赖。
学习压力感——由学业带来的心理压力。比如一听说要考试,心理就特别紧张;或者班级高考前,教室里挂了倒计时牌,一看到它就紧张。
适应不良——对学校的生活不适应。比如不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或者不喜欢学校的各项活动。
情绪不稳定——情绪上易起伏波动,忽高忽低。比如自己心情时好时坏,对人对事的热情也忽冷忽热。
心理不平衡——他人比自己强或获得了高于自己的荣誉而感到不平衡。比如同学考试成绩比自己高,心理很难受;或者嫉妒比自己强的同学。
上述心理问题的诱因主要是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造成的,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在我们的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没有重视起来,多数学校没有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整个国家都缺乏这种师资。教材也不十分理想,全是概念到概念的东西,没有很好地从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实际需要出发。虽然有些学校开辟了心理咨询室,但形同虚设。(注:当今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如何[N].中国中学生报,2000—1—18(8).)最近以来, 有媒体不断地报道学生因学习压力过大导致心理异常结果发生自杀和杀人事件。“徐力杀母”已经为教育界敲响了警钟,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为了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国外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日本专门设立了“阳光学校”、“寒冷学校”、“智慧学校”、“森林学校”、“鼓气学校”等心理学校。在我国,一些省市对此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研究。但总体来说,学生的心理问题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为此,我们要从思想上认识加强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注:李进军.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不容忽视[N].重庆日报,2000—2—4(3).)江泽民总书记说,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那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都来抓。
科学教育的危机 从世界发展的潮流看,在21世纪,科学将保持其稳固的地位并将继续蓬勃发展。正象弗雷泽所说:“展望21世纪,除非发生全球性的灾难,决定社会前进的仍然是科学技术力量。”正因为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将起决定性作用,以及未来社会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和科技人才的竞争。因此,未来的教育目的必须以科学为基础,未来的教育必然以科学训练为基础。但是,我国的科学教育并没有跟得上当代科学特征转变的速度,科学人才的培养质量和规模也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
根据IMD公布的1999年度评价结果,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育状况”,在参评的47个国家和地区中,得分4.913分,排名第30位; “教育体系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程度”得分3.783分,排名第39位; “大学教育国际竞争需要的程度”得分4.02分,排名第42位,教育体系综合竞争力水平,排名第38位。这表明我国教育体系中的科学教育还比较落后,这种状况根本不能满足国际竞争力发展的需要。究其原因,可以从历史上看出,科学教育与我国学校教育的结合经历了非常曲折的过程。建国以后,虽然我国正式确立了科学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但是由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特殊性,科学教育的发展在极大程度上受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科学教育呈现既带有现代科技与教育之间关系的普遍特征,又表现出与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相适应的特点。这就使科学教育在反映科技发展要求方面,在适应知识经济和高科技挑战以及国际科技人才竞争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我们急切需要对科学教育在教育体系中进行重新定位,确立科学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现在我们要做的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反思科学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与高科技发展相适应的方面出发,认真研究和科学思考科学教育的内容和科学教育课程的革新;从培养科技人才的目标视野,探索当代科学知识传播与创新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为教育体系提供未来科技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和新模式。
智力教育的危机 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我们为什么要说智力教育的危机呢?我们常常听说应试教育是重“智”教育,这样说法不妥。客观地说,应试教育是一种知识灌输的教育,知识教育对智力发展非常重要,但是知识教育不是智力教育。在中国较多的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力的综合,其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注: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953.)我们的教育恰恰是忽视了开启人智慧的智力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学生智力的发展。最近,中央教科所的研究员蒋国华对“张天天现象”进行了分析,对传统的教育观念提出了质疑。文章一开头就引用了沈阳《时代商报》的文章“应试教育遇到难题,天才文学少女考试不及格”。“张天天现象”使我们不得不对我们的教育观念进行反思,蒋国华研究员提出的问题值得研究:其一,在学校里究竟学多少知识为好——多多益善?其二,在学校里学习基础知识是否一定要又宽又厚又深为好——厚积薄发?其三,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系统是否一定是完整又完整为好——循序而致精?其四,在学校里如何实现因材施教和把握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度始终是一大难题——现在仍然维持着统一性与标准化。“张天天现象”无疑是对上述观念的一种否定,她是应试教育的一种例外。我们的教育方式和考核标准,不仅埋没了多少天才儿童,就是让外国的天才儿童参加我们的同级考试也不及格。有报道说,中国医学科学家访美时和美国同行讨论起为什么中国学生基础功底厚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美国同行回答说:或许,知识的洪流麻木了他们的头脑!”(注:蒋国华.当代教育观念面临挑战——‘张天天现象’[N].科学时报,2000—1—6(1).)如果我们的教育制度不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不改变现行的考试形式和内容,我们有理由为和天天这样的天才学生将来考不上大学而忧虑,也有理由为那些有特殊才能的早慧孩子担心,如山东一十岁孩子写出十万字童话,(注:鼓励出来的小作家——十岁男孩子写出十万字童话[N].北京青年报,2000—5—19(23).)如果按现行的教育方式和考试标准,一定不利于他的特殊才能发展的。也许大家都还记得,80年代以来我们曾招过不少少年大学生,但为什么这些学生毕业以后大多数都是发展平平,这就使我们不得不对我们的教育方式和效果感到怀疑。现在我们应当呼吁,教育应当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天才一面,引导和启发孩子的与众不同的智慧并加以培养。
生存教育的危机 过去,我们的教育曾经很重视人的生存能力的培养,在生活困难的情况下,教师带领学生向自然发起挑战,向大自然索要生存的物质资源。当时学生除了学习之外还要兼学别样,如学农做工等,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但是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学生,由于学生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外就是书本知识学习,结果一点生活经验都没有,更不要说有什么生存能力了。前一段各种媒体曾经报道过中国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连起码的生存经验都不具备。在一次中日小学生野营拉练的夏令营活动中,日本的小学生明显得比中国的小学生有着较强的生存经验和吃苦精神,特别是能保持一种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而中国的小学生遇到困难或劳累便显得束手无策或无精打采,各顾各还自顾不暇,像一团散沙。最近有记者报道,成都某中学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和社会实践训练,组织了40多名学生在乡下度过了“难忘”的五天。其情景正如记者所描述的,吃面条蜂拥而上争先恐后,但却笨拙地捞不到面;扯草时40多个学生全带上了洁白的手套,因为怕小草伤了手;到花圃和树林地里松土,学生都不会用锄头,不会用铁锹,而是将铁锹对着土地做“落体运动”,根本完不成那么一点的松土任务不说,还直喊“没劲!”。在整个农训期间,学生们做的都是劳动强度较低的农活。然而,在整个劳动过程中,不少学生偷工减料,部分女同学干脆“磨洋工”,刚干一会儿,便说手疼、脚麻、腰痛伸不直,坐在草坪上聊天。有的同学还扬言,我们再不想来了。(注:见曲岸.孩子们拒绝磨难教育[N].北京教育报, 2000—5—15(1).)看到这些报道,我们对这些21 世纪的接班人能放心吗?他们长大以后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吗?我们的教育如果再不重视学生的生存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培养少数的“知识贵族”,大多数人“陪太子读书”,而荒于其它素质的培养。等若干年后,这些人能有用吗?我们现在应该清醒了,作为素质教育之一的生存教育应该从小抓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70 年代初就向世界出发呼吁:学会生存! (注:UNESCO.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这正是看到教育过分地重视知识的灌输, 而忽视生存教育将使人类的未来面临着生存危机的结果。
其他教育的危机 从我们的教育方针来看,明确地提出学校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由于高考制度和应试教育使非考试的教育内容和占分很少的学科遭到了冷落,因此出现了上述教育的危机。这几年又有媒体不断地披露,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在增加,据资料显示,中国的学生近视发病率在全世界的排名,已从1998年的第4位,上升为第2位了!(注:北京晚报,2000—6—1.)由于没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而且对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重视不够,因此他们的身体冷况令人担忧,这说明我们的体育教育也处于危机中。与体育教育相连的艺术教育同样也处在危机中。我们的教育曾想让每个受教育的人都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水平,这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指标之一。但是,由于学校对艺术教育重视不够,学生普遍缺乏艺术素养,不具备对艺术的欣赏能力,也无法分辨艺术中的良莠。另外,学校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要开展经常性的法制教育,但是这种教育常常流于形式,导致大多数学生缺乏法律知识,不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或伸张正义,特别是有一些中学生干了违法犯法的事还认识不到,结果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四、结束语
上述教育危机应该让我们看清了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危害,特别是它对学生的潜在危害更为严重。在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适应各种考试,而缺乏社会适应能力和劳动者应具备的起码素质,这样的人才能担负起建设国家的重任吗。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具有综合素质能力的、在各方面都发展得很好的、能适应社会的劳动者,而不是考试“状元”。为了我们国家的未来,为了孩子,我们应该对应试教育进行彻底的变革,建立以素质教育为主导的学校教育模式和新型的教育网络,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从危机中走出来,才能成为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最重要的人才基地。
那么,未来我们教育变革的重点是什么呢?针对上述教育危机特点和影响,我们认为下述几个方面是必须的:(1)全民教育。 教育的对象不再是面向少数人,只抓“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国民,提高全员的整体素质。(2)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国外的一位教育家提出:数百年把人生分为两半,前半生用于受教育,后半生用于工作,是毫无科学根据的,接受教育应当是每一个人从生到死永不休止的事情,教育应当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这一主张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赞同并广为推广,我们国家也开始重视建立终身教育体系。(3)调整培养目标,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人。21 世纪需要什么样的合格人才?许多国家在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和对现代教育制度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得出的共识是: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才称得上合格人才。这是因为人是现代化的主体,又是现代化生活的实际承担者,也是社会现代化建设程度的重要标志。未来信息社会要求的现代化的人必须具有科学的价值观念、全新的知识能力、思维方式及健康的心理素质、科学的生活态度及文明的行为方式和遵纪守法的公民。(4 )进行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因此迎接21世纪的挑战,各国在调整培养目标的同时,相应地进行课程改革,努力提高质量。这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这些方面的一些趋势值得重视,例如:设置综合化课程;强化全国统一设置的必修课程和核心课程;加强科学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注意吸收最新科学成就和本国民族文化传统相结合。(5)调整教育结构, 包括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在纵向结构上,各国普遍重视加强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规模控制和提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在横向结构上,加强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通才或通才基础上的专才。(6)改革教育管理,逐渐向依法治教过渡。(7)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要措施是:一是提高教师选任标准,强化教师在职培训;另一项措施为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以吸引优秀人才从教,并确保教师队伍稳定。(8)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提高使用效率。(9)以学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要培养学生四种基本学习能力,即: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这将成为未来学习的四大支柱。(10)加强教育国际化。这是经济全球化对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注重国际交往的教育内容已经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主要议案。(注:李玢著.世界教育改革走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7—24.)
我们国家现在正处在传统经济与新经济交替之间,知识经济已经初露端倪。在知识经济时代,必然对教育目标、人才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以至教育思想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标准,也为达到这些标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而使教育领域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成为可能。
标签:应试教育论文; 科学教育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高考论文; 升学论文; 学历论文; 中国大学论文; 中国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