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教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论文_李洋

高校专业教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论文_李洋

李洋

青岛工学院 山东省青岛市 266300

摘要:随着科技和经济的持续进步,高校教育已经逐渐变成目前我们国家十分重视的对象之一。现如今教育部提出了教育改革政策,在这一背景下,教师为了能够为学生们提供更为优质的课程,理应不断完善自我。基于这一情况,学校应当提高对于教师自身工作的重视程度。尽管当前面临诸多困难,但可以通过思路创新的方式,改进其中的不足。本篇文章将阐述高校专业教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意义,探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优势,分析思政教育工作本身的特点,并对于具体方法方面提出一些合理的见解。

关键词:高校专业教师;思政教育工作;重要性

引言:从现阶段发展而言,思政教育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其工作十分复杂,涉及多方面内容。对于专业教师来说,其可以算是高校学生未来发展的引导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对学生们进行浇灌,期盼其可以成长为自己预期的模样。从思政工作的角度来看,教师一方面需要完成专业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还与将现有的教育资源完全融入到思政教育之中,以此推进教育工作正常开展,从而为我们国家未来提供更多优秀的综合型人才。

一、高校专业教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意义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及教师提高了对于思政工作开展的重视程度,并在日常工作中予以贯彻。经过分析之后可以返现,教师在开展校内思政工作时,可以展现出三方面特点[1]。

(一)响应国家的号召

近些年来,国家针对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方面提出了全新的意见,并发布了相关文件。其中说明,所有高校教职员工都需要承担思政教育工作的基础责任。而在2016年11月的时候,习总书记也在思政会议中提出,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渠道,确保思政理论课程可以在改进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促使其更具亲和力以及针对性,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满足其自身实际需要。基于这一情况,高校专业教师应当将自身各类资源的优势全部发挥出来,积极参与到思政教育工作之中,促使科学文化能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如此一来,学生们便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得到熏陶,提升自身政治觉悟以及个人修养,为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做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二)培养新时代接班人

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其自身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不仅扮演着整个过程的见证者,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参与者,因此可以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生力军。在新时代背景下,做一名具有较强担当的新人,一方面需要具备较强的知识基础和个人素养,另一方面还需要具备优良的政治素养和法律素养。为了培养更多具有复合型特点的优质人才,思政教育工作应当将自身作用全部发挥出来。广大教育工作者除了传授知识之外,还要起到育人的效果,扩大教育工作开展的基础范围,促使思政教育活动能够更好地展开[2]。

(三)完善思政教育工作的机制

对于高校专业教师来说,其可以依靠自身师者这一形象,以此对班级中的每一名学生进行感染,促使其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思政教育。如此便可以从被动变为主动,为学生们创设优良的基础教育环境,对其自身的政治素养展开培养,逐步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国家需要的优质人才。为此,从大环境层面来分析,高校专业教师投身于思政教育工作之中,对学生们未来的发展有着诸多益处。

二、高校专业教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优势

(一)专业素养十分深厚

对于高校专业教师而言,其自身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同时也有着十分丰富的育人经验。因此高等院校也会通过各类不同的渠道对教师自身思政理论基础进行全面强化,提升其政治素养。如此一来,高校教师自身具备的专业素养优势便能够得到有效利用。让专业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提升自身文化水平,从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将思政理论和文化内容全部渗透出来。由此能够说明,相比于其他行业人员,高校教师本身便具备着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优势。为了将这一优势全部发挥出来,高校教师应当投身于实践经验累积的过程中,以此稳固自身知识基础,并将言传身教的优势全部发挥出来,从而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整体质量,促使广大大学生能够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3]。

(二)合理安排教学课程

现如今教育部提出了课程改革政策,对各个科目的教师均提出了全新的标准。在早期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提前对课程内容进行准备,制定相关计划,从而可以对课堂中有限的教育时间进行充分利用,把握学生们自身的需求,提升教学整体质量。由此可以说明,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之前,均能够依靠这一优势,提前做好思政教育工作的规划,合理分配课堂时间,以便于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接受这一教学模式。在课堂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得到思想政治层面的教育,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将思政教育内容渗透其中,促使育人和育书可以有机结合在一起。

(三)优质的文化环境基础

对于高校专业教师来说,其属于不同的科目,每一个科目均有着自己独有的优势和特点。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氛围也完全不一样。从某种角度而言,环境基础同样会对一个人的品质带来影响,决定其思政素养是否能够得到提高。基于这一情况,高校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时候,便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环境的优势,将课程教学环境和思政教育环境结合在一起,以此形成具备独有特色的文化环境。如此一来,在这一环境之中,学生们便会不断能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从而成为国家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优质人才。

三、思政教育工作本身的特点

(一)以专业课程作为主要依托

对于高校教师而言,专业课程教学可以算作其开展教育活动最为重要的阵地,同时也是思政教育活动开展的基本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能够将这一特点的优势全部发挥出来,如何将课程内容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是所有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一大问题。对于专业课程教师来说,课堂教学是其开展思政教育的核心和基础。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实施,是当前时代背景下所有教师必须承担的基础责任,实际培养的学时一方面需要具备较为丰富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还要拥有较强的政治素养。通过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普遍政治素养并没有达到平均水平,一方面会对课程教学质量带来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对高校人才培养带来干扰。为此,如果向切实发挥自身所具备的以专业课程为依托这一基本特点,理应将坚持以专业课程作为依托,合理安排每一节课,寻找课程内容和思政教育内容之间存在的联系,促使二者能够完美融合[4]。

(二)以教学实践作为基础平台

通过高校教师开展各类思想政治活动,其同样具备一方面特点,也就是可以以教学实践的方式作为基础平台,促使各项思政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例如,借助实习实训以及拓展训练的方式,将思政理论内容和文化内涵渗透其中,促使学生们认真参与其中,一方面可以提升自身的基础技能,另一方面还能够得到思政文化的洗礼。对广大学生而言,实践课程可以看做起提升自我和拓展的核心。因此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可以将自身教学资源的优势全部发挥出来,合理把握教育工作的基本特点,将实践作为活动平台,展开不同的思政工作,确保学生们一边接受教育,一边将其用于实践活动之中。让这些基础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渗入其脑海之中,促使学生们的思想得到洗礼,进而增强自身政治觉悟,树立良好的观念,进而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三)以言传身教作为基础环境

(下转第431页)

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专业课教师的教育工作对其影响非常大。因此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的时候,理应和学生们时刻保持良好的关系,既是一名课程教师,同时也是学生们的好友。如此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与教师展开沟通交流,并投身于思政教育活动之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们的个人成长带来影响。以此教师在实际授课的时候,一方面需要向学生们认真传递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将自身思政觉悟传递给学生们。如此一来,思政教育活动的整体质量便会得到有效提高,学生们的综合水平随之持续增长[5]。

四、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具体方法

(一)树立育人新理念

为了确保思政教育活动能够顺利展开,学校理应提高重视程度,创设教育部、学管处、各个系部以及各个工会共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同时以制度内容作为保障,确保思政教育和人才教育能够顺利展开,并在真正意义上得到有效贯彻。

这其中,首先需要树立教师自身的使命感和敬业精神。通过展开教育活动,促使教师具备良好的事业心,同时对自身工作充满敬业精神,促使教师们意识到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并逐步提升自身思想得到水平。

其次,鼓励思政教师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从基础意识形态、价值观取向以及社会变革层面出发,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并完成理论内容的全面创新,以此可以在真正意义上应用于社会实践活动之中。

再者,建立全新的激励保障机制,以此对教师的个人行为规范予以明确,促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到个人行为的重要性,并将其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如此一来,教育教学便会落实到管理层面,并在多个不同的领域之中得到体现[6]。

(二)改进激励机制

对于教学和管理工作来说,其最大的特点可以让学生们意识到思政教育活动的重要性,从而无需教师引导,自主能够参与其中,对自己展开管理,并完成自我服务。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将课堂教学目标和学生自身的个体特征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对其予以足够的尊重,促使其工作积极性得到增强。不仅如此,还需要改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对学生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内容予以足够的关心和爱护,对其展开全面培养,促使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受到教育,进而形成优良的学习习惯以及生活习惯。除此之外,通过制度的内容对每一个教师、辅导员以及班主任自身的职责内容予以明确,促使其可以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活动,充分贯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基本目标。

(三)采取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

从职业规划的角度来说,教师自身的角色定位在其中仅仅知识一个微观的问题,但却可以将教师自身未来的愿景充分想展现出来。结合当其行业原有的优势,拓展专业发展领域,立足于服务区域经济本身,贯彻自身的办学理念。教师自己也有实现价值的环境,同时也有展现自我的基础平台,从而可以在真正意义上完成良性的教育循环。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整个师资队伍之中,专业教师可以算作其主要参与者,对思政工作的正常开展影响极大。为此,高校教师必修具备较强的工作意识,充分发挥出各类资源本身的优势,并将协同育人的价值展现出来,进而达到预期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祝国群,楼艳.理路与定位:思政工作中的高校专业教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9):108-110.

[2]董颖,李鹰.论如何有效发挥专业教师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作用[J].亚太教育,2015(21):175-176.

[3]王珊.提升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方法探讨[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22(6):122-124.

[4]吴豪伟,于成文.理工科高校教师思政教育工作方式探索与实践[J].北京教育(高教),2016(4):37-39.

[5]陈旭雯.浅谈高职思政课教师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中积极作用的发挥[J].时代教育,2015(11):97-98.

[6]杨玉霜,马洁大.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专业认同感的重要性与构建途径[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8):115-116.

论文作者:李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  ;  ;  ;  ;  ;  ;  ;  

高校专业教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论文_李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