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应链视角下进出口贸易现状及利益分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供应链论文,进出口贸易论文,视角论文,现状及论文,分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806(2008)04-0049-08
一、问题的提出及文献综述
1.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全球生产网络(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也逐步形成,各个国家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专业化于商品生产的某个特定环节或区段,参与到全球供应链的管理过程中,因此如何树立企业的全球供应链思想以在全球供应链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分配成为各国制订战略政策时集中考虑的环节。
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已成为世界性的生产加工与贸易基地,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加工贸易规模迅速发展,占了贸易进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加工贸易的发展使得中国出现了多年来的贸易收支的顺差,这种贸易顺差频繁遭到西方国家的贸易摩擦,但中国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利益,企业核心竞争力并没有太大的提高,那么如何获得更多的利益分配,如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因此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有着很深刻的现实意义。
2.文献综述
国内外对全球价值链分工下的利益分配采取了不同的研究方法。Gereffi(1994)在全球商品链框架内分析了全球商品链不同生产环节在生产控制中的作用,提出了全球商品链存在链节之间地位的不平等,而在商品链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链节在利润分配上拥有控制权。Dearorff(1998)用两国模型考察价值链分工状态下国际价格的决定因素,得出价值链分工并非必然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承接离岸外包的发展中国家并不一定是这种分工方式的获益者。朱廷珺(2006)在建立多国多要素模型的基础上,对投资利益与贸易利益进行了分割,解析了FDI参与情形下的加工贸易利益分配的机理,探讨了中国在加工贸易中的分工地位及利益变化。在贸易顺逆差方面,张少华(2005)指出中国出现持续多年的“双顺差”现象是一个极不合理的现象,无论是经常项目顺差还是资本项目顺差都与中国金融抑制环境下产生的融资约束有关,因此必须借助于金融发展来化解国家收支“双顺差”格局。张庆君(2007)运用增长率直接法、增长率趋势法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短周期、中周期和中长周期波动。 目前正处于中长周期的扩张期阶段。
3.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已有的研究中对价值链分工下的利益分配和进出口贸易都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对本文的写作也提供不少借鉴之处,但是很少从全球供应链管理视角来探讨巨额顺差背后的利益分配问题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特别是对中国在巨额顺差背后的利益分配进行深刻量化的还很少,本文正是基于此探讨了中国进出口贸易现状及其背后利益分配具体表现并提出中国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争取更多利益的战略选择。
二、全球供应链视角下中国进出口贸易现状及特点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资源配置的全球化以及产业国际化已是必然的趋势,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不仅在量上有了很大的增长,而且在世界贸易中所处地位不断上升,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德国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据国家统计资料计算显示,1995~2007年共13年间,累计顺差8211.72亿美元,年均631.67亿美元,如表1所示。
分工决定贸易的模式、方式及贸易双方的利益分配,在全球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在总额增长的基础上也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
1.加工贸易中全球供应链管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表1看出,中国这几年的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出口额、贸易顺逆差及加工贸易的顺逆差之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根据《中国海关统计年鉴》数据统计(见表2),在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上,2007年为1995年的7.47倍,加工贸易的增长构成了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很大的一部分,加工贸易顺差大于总贸易顺差。
加工贸易是目前中国介入全球生产网络的主要方式,在全球供应链管理模式下,每个国家专业化于产品生产价值链的特定环节进行生产,一国的竞争优势已不再体现在某个特定产业或某项特定产品上,而是体现为价值链分工链条中所占据的环节或工序上。每一个企业只能依据自身条件,在价值链分工的某一环节或某一工序上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即国与国、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体现为环节与环节之间的竞争,而不是产品与产品之间的竞争。因此,企业对全球供应链的管理与其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存在很大的相关性。
2.全球供应链管理与贸易顺逆差来源地的不平衡息息相关
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来源地主要集中于美国、欧盟和香港,逆差来源地主要是台湾地区、韩国、日本和东盟。如表3所示,中国与美国、欧盟和香港之间的顺差额度有逐年扩大的趋势,香港作为中转港口,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2007年顺差金额达到1716.1亿美元。而在逆差来源地中,台湾一直是中国的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地,2007年逆差额达到775.6亿美元。
这种贸易顺差来源地的不平衡性又是与全球供应链管理紧密联系的,在全球生产网络中,中国从东亚地区进口零部件,然后进行生产加工以最终产品的形式出口到欧美一些经济体。东亚部分经济体通过直接投资把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生产过程转向中国,利用中国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以中国为加工基地进行生产,向欧美输出产品,这种全球生产网络模式导致了东亚主要经济体对欧美的部分贸易顺差转变为中国对欧美国家的贸易顺差。这种国际间的产业转移和贸易转移带来了东亚其他经济体对欧美的顺差转向中国对欧美的顺差。这些国家中因贸易而受到损害的利益集团,就会形成对政府的政治压力,要求对来自中国的产品实施限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面临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调查、动植物检验检疫限制、技术性贸易壁垒等各种贸易摩擦和纠纷,不能说与中国持续的贸易顺差没有关系。但中国所获得的贸易利益分配同巨额的贸易顺差相比是不相匹配的,因此必须深入剖析中国在巨额顺差背后的利益分配。
三、全球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中国进出口贸易利益分配
贸易利益是指以贸易来促进或增强了的福利,根据马克思的国际价值论,当一国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从而使其国别价值低于国际价值时,国际交换可以使其带来超额利润,该利润揭示了贸易利益源泉。一般地,可以将贸易利益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形式。其中静态利益是指仅由贸易行为所产生的直接福利;而动态利益则是指由于贸易行为所带来的技术进步、要素分配、经济增长等间接的或衍生的福利。本文选取贸易主体和贸易客体分析中国在巨额顺差背后的利益分配。
(一)基于贸易主体的利益分配
1.全球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利益分配主体的多元化
在全球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外资在利用东道国要素进行生产时除了利用东道国的原材料外还从母国或者是从其他国家进口中间产品,生产的产品既可以在当地销售,也可以返回母国或者是出口到第三国,因此就产生了利益分配主体的多元化。此时的贸易利益分配主体除了原有的东道国政府和企业之外,还包括其他提供生产要素、中间产品的国家和企业。因此,本文选取东道国和投资国两个角度来分析贸易主体在全球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利益分配。
2.东道国所获得的利益分配
对于东道国来说,其所获得的利益包括静态利益和动态利益两方面。在静态利益上具体又包括三方面:第一,在全球供应链管理模式下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张效应,这个从中国这几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增长以及加工贸易的增长总额及速度都可以看出(见表1及表2)。第二,这种全球供应链的管理模式本质上所体现出的是价值链分工的思想,因此可以为国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的就业问题,维持了社会的稳定;第三,政府对外商投资主体征税,增加本国的财政收入,为经济措施的制定提供稳定的经济来源。在动态效应上主要包括在全球供应链管理中外商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客观上促进中国的技术进步。本国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好这种技术外溢作用,掌握先进的经验技术,这将为本国企业参与到更高层次的国际分工中提供一种很好的渠道,有利于推动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启动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但是随着利益分配主体多元化的出现,东道国的政府企业在利益的获得上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如很多的跨国公司通过内部转移定价方式将分布于全球的产品以背离市场的价格进行挑拨,调节公司内部各成员公司之间和相关国家之间的利益,保证跨国公司全球整体利益最大化。这种价格不是一种按照供求关系的变化所形成的市场价格,而是一种服务于一定公司目的而用行政手段形成的划拨价格或转移价格,从而实现将利润从高税率国转到低税率国,在总体上降低公司的税收负担也导致了东道国贸易利益流失。如图1所示,东道国原有的利益来源包括扩张效应、就业效应、税收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但是,在利益分配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东道国原可以获得的利益分配受到了挤压,圆柱体面积缩小,其中很大一部分圆柱体利益就转成了投资国的利益如投资国的内部转移定价效应。
图1 利益分配主体多元化下东道国贸易利益的变化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前文相关的理论阐述绘制而成。
3.投资国所获得的利益分配
中国加工贸易中很大一部分是由外商直接投资所引致的,体现出明显的“依附型”经济。2007年加工贸易出口约84.4%是由外商投资企业承担,而1997年仅为64.1%(见表4)。在出口的厂商结构中,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额所占的比重在稳步上升,由1994年的28.7%上升到2003年的54.8%再到2007年的56.6%(见表5),这意味着从出口主体的收益来看,外商投资企业获得了中国超过50%的出口贸易收益。
另外,中国厂商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需要购买发达国家的设备、零部件、技术专利等,这些也使得发达国家的厂商在中国厂商的出口中获得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收益。鼠标生产巨头罗技国际集团指出跨国公司将中国的投资点作为其全球化生产网络中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的基地,这是导致中国收益分配不利性的一个典型。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罗技集团销量最大的鼠标是旺达无线鼠标,在美国的售价为40美元。其中罗技的分配所得为8美元,分销商和零售商获15美元,零部件商得14美元,苏州制造厂商仅得3美元。发达国家在制成品品牌上具有优势,而中国厂商生产工业制成品往往采用来料加工、贴牌生产的方式,他们只得到少量的加工费,大部分贸易利益被发达国家获取。
(二)基于贸易客体的利益分配
贸易的客体也即贸易的对象,在进出口中它是买卖双方利益分配的集合体,因此本文选取了贸易的客体——产品反映其在全球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利益分配。而这种贸易客体的利益分配又集中体现在全球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产品价值增值率的变化。
经过一二十年的发展,中国加工贸易的增值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如表6所示,加工贸易的增值率从1994年的19.8%提高到2007年的67.7%,这主要是由于加工贸易出口额的显著增长所引起的,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加工贸易在参与全球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这种增值率增长的幅度有放缓的趋势(此处增长幅度有放缓的趋势主要从加工贸易增值率的斜率越来越小这个角度来说的),这主要是因为作为产品生产的加工环节相对于其他的环节来说其增值能力还是比较有限的。在全球供应链管理的价值链中,不同产品生产的复杂程度不同,加工的链条长短也不同,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加工环节也存在生产技术与市场结构的差异。一个国家或企业融入何种产品的生产链以及进入什么样的加工环节,都直接关系着其所获得的利益。
根据价值链分工生产过程的三个阶段,如图2所示,-是生产前的准备阶段,包括产品的试用品开发、零部件生产等;-是生产阶段,也即对产品的组装加工阶段;-是产品的出口流通阶段,包括产品的销售及售后服务阶段。价值链分工的利益分配轨迹呈U型(微笑)曲线,即商品从研发到消费者手中的各工序附加值变化形似型变化,与供应链上高附加值的上游部分(研发和主要零部件的生产)和下游部分(销售以及售后服务)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中游的组装在各工序中附加值最小,处于型曲线的底部。如中国加工业出口的出关价格只是发达国家最终销售价格的1/4-1/5,其他增值部分都归于销售、批发与零售服务、广告、商标、样式设计等与信息有关的工作(周小川)。在“微笑曲线”中,若有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竞相参与到中游的加工工序,中游企业偏向于完全竞争型的市场结构,对于下游的企业来说也就意味着他们选择的余地更大,因此在产品生产中所获得利益分配越来越多,在此情况下,U型曲线会变得越来越陡峭。如图2所示,中国这几年的增值率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因此曲线由移向,但是在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到中游组装环节时,如果其他国家在组装加工环节比我们有更大的成本优势的话,那么中国获得的利益将进一步受到挤压,曲线由移向,利益分配越来越有利于处于上游和下游的企业。
图2 “微笑曲线”下利益分配情况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前文理论分析绘制而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全球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中国所获得的利益分配相比于巨额贸易顺差来说还是比较有限的。企业面临着如何更好地参与到对全球供应链模式的管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才能获得更多利益分配。
四、全球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中国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和争取更多利益的战略选择
从供应链的角度看,中国企业要想培育核心竞争力和争取更多的利益分配,无非是重新思考自身在供应链中的定位,以及在现有位置上如何做好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
1.注重优势要素的培育
全球化的竞争要求是以竞争优势超越比较优势,由于生产要素是流动的,所以要利用全球战略取得优势。专业性的高级要素是要素培育的重点,如一些人力资本要素的培育,政府应指向代表前沿产业的核心要素,加大教育的投入,提高全民素质,合理安排和调整投资结构,提高教育投资效率,实行人力资本的创新、激励制度,加快培育创新人才。另一方面企业要注重稀缺要素的流入和创造,注重创造自身缺乏的新经济要素,以形成“动态要素富裕”,改变要素的弱势地位,在要素的培育上,政府与市场应该有不同的分工,否则不能形成要素培育的最佳体制。
2.企业供应链管理思想的运用及自身品牌的建设
企业在具备了生产、设计、物流和营销的能力后,可以尝试创立自有品牌,用供应链管理思想来指导经营思想,在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服务水平方面下功夫,通过高效率的组织和严密的调度管理,以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方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做贸易的同时,发展自己的仓储能力、货运代理能力以及通关能力,逐步形成综合性的供应链管理商。香港利丰集团就是成功的典范。中国企业应该顺应国际分工发展的趋势,不断掌握一些高级的生产要素,通过产品的标准化生产,调整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发展集群式供应链管理等,最终建立起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产业结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球供应链管理的模式下争取更多的利益分配。
[收稿日期]2008-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