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唐建业

探究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唐建业

江苏三维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江苏 常州 213022

摘要: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化技术作为巨大生产力推动了各领域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样,它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信息技术使得建筑工程管理更加高效,精准,在成本的控制以及各部门管理的协调中都体现了极大的便捷性;另外,运用信息技术还可以推动软件设计、技术更新等基础环节的发展。建筑工程环节中所涉及到的步骤都是包含着很大的信息量的,如不采取信息技术加以辅助处理起来会相当麻烦。传统的管理模式耗时长、花费人力大,应用正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的新时代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处理建筑管理中的困阻,并且推动建筑工程管理朝着创新开放、管理简洁的方向前进。然而,现在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还不普及,信息技术在其他方面应用的初兆还不明朗,所以在现阶段,只有加大对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投入,才能引导信息技术带领着建筑工程管理在现代化、智能化的道路上前进下去。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技术;现代化

许多施工企业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存在着诸如业务流程混乱、信息混乱等问题,无法及时传递、共享有价值的信息。数据显示,33%建设项目的额外成本产生的原因就是信息传递和沟通不及时;在较大型建设项目中,由于信息交流不及时,造成的工期延误成本约占总成本的5%。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在施工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要想获得最大的价值,就必须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施工管理,从实际出发,根据建筑施工的特点,做好前期工作组织设计。必须合理配置人力、物力和机械资源,使人、材、机发挥最大的作用。我们经常使用传统的方法来确定实施计划,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往往忽略了过程之间的关系,容易造成混淆,因此该方法仅适合于小规模的建设项目,稍大规模的建设项目,必须引进信息管理技术。

1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建筑工程的管理也不例外。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具体应用主要体现在工程管理人员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快速、有效地收集、分析和处理工程相关数据。此外,它还可以应用到一些管理部门,使各部门的职责更加明确。因此,信息技术的不断改进和优化及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充分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

1.1 有助于提高建筑建设的精准层次

在设计单位出具设计文件后,在实际施工中,总会存在一些对抽象的结构理解分歧而导致出现一些偏差。当前大力推广的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即BIM),就在信息技术的依托下脱离了图纸的束缚,做到以3D视觉效果将建筑模型立体化呈现,极大程度提高了工程建设的准确性。

1.2 有利于承包商统计并简化预算

信息技术模型在形成三维图纸的同时,也会对建筑用材的要求以及数量进行分析与统计,能够自动生成各类构建、材料工程量表,给予造价工程以很大的便利与帮助,大大节约工程造价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1.3 有效避免建设设计冲突

BIM建模会对各部分执行碰撞检查,以确保设计是可行的,极大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如后期出现非设计原因的重大变更,也能在轻松自如应对。例如在管道设计中,各类管道之间、管道与建筑构建之间标高、轴线是否冲突,利用BIM技术进行事前防碰撞检查可迅速发现。

1.4 实现绿色环保的建筑耗能

顺应可持续发展潮流,建筑行业提出了智能建筑、绿色建筑等一系列新概念,像DDC、BMS一类的节能系统,能够有效的对建筑内外能耗都实现大幅降减,在绿色环保的前提下,还能够结合新型人工智能加快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家居建筑的步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中信息技术的不足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在我国的推广时间并不长,目前处在成长阶段,普及范围小、涉及领域窄、理解能力弱、技术水平低是当前的现状,在建筑工程中涉及的领域还只局限于一些事务的信息化管理与交流以及规划方面,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建筑行业管理人员对于信息技术作用了解不充分所导致的。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监控、组织和规划方面都具有十分方便、高效的作用,行业对这一点重视程度不够会给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建筑行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障碍。其次,技术水平的落后也是阻碍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像在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的缺失,导致技术水平发展持续低迷,软件的开发存在技术上的缺陷和使用中的不便,这一点也是建筑企业负责人不重视导致的。提高对信息技术认识的普及程度,鼓励企业对这方面的加大投入,加快有关软件的开发,摆脱地域上的、领域上的普及不平衡发展是现阶段信息技术发展的首要任务。现如今在政府的引导和市场的激烈竞争催化下,建筑行业也在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国的信息化水平也能够赶上甚至超越世界顶尖水平,这需要社会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

3推广并发展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信息技术的建议

3.1 国家要加大对建筑信息技术的推广

我国政府已经开始加大了财政扶持力度,并在一些地区的建筑行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大部分地区的信息技术水平还远远不够。政府应该转变扶持方式,变输血为引领,以建筑国企为着力点,建立开发技术研究所,集中优势投资、探索建筑信息技术新模式,取得成效后在全行业试点推广,通过显著的经济效益成果,激起建筑行业对应用信息技术积极性,促使其加快管理模式转变,技术研发,从而提高该全行业的信息技术水平。

3.2 要加快建筑行业施工向新模式转变

要对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进行更新,建立起一套兼顾甲乙双方或是参建各方的意见及利益的系统,可以充分地考虑到各方的对于建筑工程各方面的要求,以便对这些要求进行统筹兼顾,可以在建筑模型三维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资源实现科学管理。例如在建设某项政府投资的市政工程中,政府本身以及施工单位在建筑中的各自的局限与长处均展现在系统中,政府对工程的各项要求、施工单位在实地勘测中的现况各种有利及不利条件,在第三方的监控系统中可以得到全面体现,系统兼顾双方要求与利益,打破项目管理的旧模式,从而在建筑智能化,节能化,绿色化的道路上迈出一大步。

3.3 对建筑工程软件的功能进行创新

现阶段的建筑管理软件,像中国建筑学会研发的国内使用最为广泛的PKPM,是涉及多方面的管理软件,例如像建筑模型的构建,目前以计算机提供模本,结构师对模型依据现实情况进行构建,有人提出过将人工智能进行引用,对人工模型实现优化,或是自主构建模型,许多专业人士进行反驳。尽管如此,也可以对模型的构建过程衍生一种新型的理念,那就是既然无法实现优化补充,那么可以在充分发挥结构工程师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前提下,创新软件的纠正与模板创新功能,打破建筑模型构建的步骤固有模式,结合工程师的创造力与计算机软件的严谨细致,有序组织模型规划步骤,是信息技术在建筑管理中的一种补充与完善,也能使工程师们在各种不同的建筑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设计出更好的模型。总之,研发部门要时刻掌握市场动向,努力寻找现代软件中功能的缺失,并朝着建筑软件更新与创新的自主研发道路上坚定走下去,越走越稳。

结语

在当前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施工企业要想在建筑行业迎难而上求发展,就要加大掌握应用科学管理手段及电子信息管理技术,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的立于不败之地重要砝码。企业必须依靠新技术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必须重视信息技术。我们应该牢牢把握信息技术这把利剑,实现科学信息管理。这不仅是新经济社会的需求,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国内的企业在信息技术使用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我们必须继续学习、推广、普及信息技术,提高我国建筑业信息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黄毅.网络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10):181-182.

论文作者:唐建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  ;  ;  ;  ;  ;  ;  ;  

探究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唐建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