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和原因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任期论文,领导干部论文,乡镇论文,经济责任审计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乡镇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其表现形式
(一)会计信息失真。一些乡镇单位领导、财会人员为了本单位利益,不顾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编造假账,致使账实不符,会计信息失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账外负债数额大。据统计,少的乡镇几百万元,多则近千万元,主要是乡镇建设欠款,如办公设施建筑工程、校改工程、道路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另一部分是政府行为的经营性投资亏损挂账,还有办公费、招待费等。二是账外资产大量存在。通过实物盘点,发现不少乡镇都有几十万甚至数百万元的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未纳入账内管理(或未进行财产登记)。三是账内债权债务长期得不到清理。一些乡镇账表中大额往来数字无人能说清情况,现在的账务经管人员只对其进行常规结转,对已明显是付不出去的债务或收不回来的债权,也不按规定程序进行处理。四是资产处置随意性较大。一方面资产不入账,存在大量账外资产;另一方面资产处置不按规范的程序操作,已经报废或处置的资产,不进行及时的账务处理。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已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五是白条抵库大量存在。在清查中发现,某乡镇几十万元的白条多是私人借用公款,借款人手中存有大量的应报销的单据,尚未及时入账,经核对单据数额往往大于抵顶现金的白条借款数额。
(二)预算约束弱化。目前乡镇的预算管理流于形式,部分财政资金长期滞留相关职能部门,大量的财政预算收入不纳入预算管理等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随意出借乡镇预算资金,支出挂账现象严重。乡镇的财政部门不按正常的预算管理制度和程序办事,随意通过往来科目出借预算资金,将无预算的支出项目通过往来进行安排,造成支出大量挂账,给乡镇财政正常运转和长远发展留下了包袱和隐患。由于大量借款长期挤占预算资金,使正常的预算支出无法保证,从而大大降低了政府预算的严肃性。二是部分财政收入不纳入预算管理,体外循环,较易出现违法违纪问题。首先是账外坐收坐支预算资金,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国有资产出租出让收益、售房款、卖车款等。其次是应缴未缴预算收入。多体现为乡镇各部门如计生、水利、土管、民政等收取的预算收入不纳入预算管理,而是在政府经费账等账目中直接列支。三是隐性预算透支现象较为普遍。乡镇由于预算安排不足,将大量支出转移,许多镇办企业成了乡镇经费支出的“蓄水池”。上述现象严重降低了乡镇财政年初预算的刚性,增加了预算执行的随意性,使国家的财政政策难以落到实处,削弱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这部分支出脱离了正常的预算约束和审计监督,给不正之风、腐败现象的滋生创造了条件。
(三)政府负债严重。在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中发现,部分乡镇政府负债增加较快。超能力负债搞建设,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乡镇领导为了任期内的政绩,既不讲求当前的社会效益,也背离了“量入为出”的原则。不少乡镇因盲目上马建设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形成的政府负债就占乡镇债务总额的25%,又因投资没有经济效益,每年还要支付大量利息,使乡镇债务越滚越多,政府不堪重负。此外乡镇不考虑财力状况,在办公楼、街道改造,乃至“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方面大量投入,也是乡镇债务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乡镇领导频繁更迭导致乡镇领导在决策中短期化、急功近利的问题尤其突出,这也是政府负债越滚越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新官不理旧账。由于应收款的历史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加上机构撤并、分设、人员调动,逐渐变成历史遗留问题。大部分新任领导面对应收款的长期挂账,既不核销,又不清理。如相当多的乡镇存在三四百万元的陈年挂账,现任财务人员已不能说清资金挂账的成因及资金的性质,不仅虚增了乡镇的债权,损害了基层政府的威信,还造成大量国有资产实质性流失。
(五)内部控制松懈。各乡镇都制定了一系列的财务规章制度,但实际执行却不够到位,乡镇财务管理水平、人员数量、素质也不能完全适应财政财务监管的需要,导致目前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基础工作的削弱和财务内部管理工作的不规范。比如:各乡镇均制定有严格的费用审批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但都没有规范执行,各乡镇普遍存在会计、出纳职责不分,频繁、大额现金收支,工程建设账目处理混乱,资产购置不纳入固定资产科目核算,白条抵库等问题。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经认真分析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造成的主要原因:一是单位领导指导思想不端正。部分乡镇领导片面追求高目标、调增长的政绩虚增指标,注重抓形象工程,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前提;二是乡镇经济基础较差,可供财政支配的资金少,收支矛盾较突出;三是在财政体制上硬性要求各级财政年终决算不准赤字,乡镇级财政在实际决算赤字的情况下,往往想尽办法混级混库,挤挖财政收入,甚至挤占挪用专项资金,以保证财政当年收支平衡;四是乡镇及村级债务不能得到及时清理和解决,使乡镇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影响了政府的调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五是部分乡镇领导干部和财务人员财务知识欠缺,财经法纪观念淡薄,致使内部管理松弛,违纪违规问题屡查屡犯;六是没有建立健全的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缺乏对领导干部有效的监管制约制度。
三、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一)强化领导干部的法规意识,发展乡镇经济。基层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速度相对滞后,乡镇领导干部既要开拓创新,大力发展经济,更要有自觉遵守市场经济的法制意识,营造诚信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环境。一是乡镇主要领导要把财经法规的学习列入乡镇领导班子集体学习的重要内容,增强依法理财的自觉性,并根据当地财政收入能力安排支出,努力保持财政收支平衡。二是要抢抓机遇,争取项目,通过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来实现本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环境支撑,促使财政收入的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增长,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财政收支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三是各乡镇政府发挥自身优势,引进内资和民资,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开拓就业渠道,努力将富民增收放在重要位置。四是通过主动服务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培植税源,缓解财政收支不平衡的压力,夯实经济发展基础,是减少上述违纪行为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完善乡财政内控约束机制,规范财政财务行为。认真清理不切实际的财政财务规章制度,充实和完善有关财政财务管理办法,细化有关财务收支管理规定,使乡镇财政财务管理有章可循。首先,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资金管理制度,票据购销、领用管理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等。其次,严格实行建账监管制度。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乡镇使用的各种账簿,都要实行建账监管,做到按规定建账,会计、出纳取得的原始发票必须符合规定并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同时加强往来账项的管理制度。各乡镇必须建立往来款项定期核对和清理制度,建立组织,明确专人负责,对呆死坏账进行清理调整,严防利用往来款项调节财政收支。第三,强化票证管理制度。建立起一整套严格的票据领缴销内控监督机制,以规范收入的管理。第四实行量化财务管理指标制度。对招待费、小车费等行政成本进行量化,制定合法合规合理的费用限额和标准,科学考核,规范管理。通过建章立制,从严控行政成本开支,坚决制止铺张浪费,使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尽快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三)加强预算监管,强化对预算的监督。一是乡人大加强对预算的监督。乡镇人大要加强对乡镇财政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的监督,硬化预算约束,维护预算的严肃性。预算一旦经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不得随意调整和变化,确需调整变化的,应依法提请乡镇人大审查批准,以实现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和法制化。二是加强审计、财政部门的监督。审计部门要对乡镇财政预算、决算进行跟踪审计,乡镇财政也要建立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全过程的监督约束机制,做好财政资金的跟踪问效工作,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分析,促进财政支出效益的最大化,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正视乡镇债务,积极化解财务风险。一是建立债务责任追究制。由乡镇财政所会同债务发生的相关单位共同对债权债务进行清理,并对今后发生的债权、债务在其业务发生时进行审核,严格把关。建立债权、债务及呆坏账的责任追究制度,促使乡镇领导改变新官不理旧账的做法,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二是分清债务性质,分年逐步清偿。对为发展公共事业基础设施形成的债务,可纳入乡镇预算安排和上级补助计划,逐步消化;对兴办乡镇企业或支持企业形成的债务,应拍卖其资产偿付;对原由财政担保的债务,应核实用款对象,落实还款计划,建立还款责任制等。
(五)加强经济责任审计,重视经济责任成果运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用客观的数据和经济指标评价任期经济业绩和经济责任,为党委、政府正确考核、使用干部提供了依据,增强了选人用人的透明度和准确性。一是进一步完善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关口应前移,广泛实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通过经济责任考核评价指标的计算和比较,评价任期责任及工作实绩,促使乡镇领导干部进一步规范财政财务收支行为,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为组织部门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提供重要的依据。二是要转化廉政鉴定成果,促使乡镇长强化自律意识。当地党委政府要根据审计部门对乡镇领导干部的廉政鉴定,加大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对有关责任人员及时给予党纪、政纪等处分或处理,以起到警示教育作用。三是要转化财务审计成果,促使乡镇领导干部强化节俭意识。针对审计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各单位财务管理上带普遍性的问题,促进各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四是要转化政绩审查成果,促使乡镇领导干部强化务实意识。把乡镇领导干部的政绩审查与干部考察有机结合,把审计中反映出来的统计数据、经济效益、个人廉洁情况等写进审计结果报告中,作为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把领导干部行使权力和承担责任联系起来,加强对权力运用的制约和监督。
(六)加强乡镇财会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会计核算水平。一是财会人员要认真学习《会计法》、《预算法》,坚持原则,严格按财政法规办事,维护财政纪律。二是严格执行财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和在岗继续教育制度,不断提高乡镇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乡镇财政财务管理水平。三是财务人员应增强责任感和法制观念,严格遵循会计核算原则,切实按照有关会计准则、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的要求规范会计核算行为,客观真实地记录和反映各项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和结果,克服随意性,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四是财政部门要以会计人员的任职资格管理为依托,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和业务质量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