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江县杨坝镇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635600
在小学教学中,国学经典的学习十分重要。国学经典是我们祖先伟大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文化的宝藏,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小学课文选录了一部分。国学经典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探索如何把国学经典学好,比如记忆经典名句、默写经典段落、摘录经典典故,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我执教小学语文以来,立足于语言教学规律,根据学段学情,选择国学经典适合小学学习的段落,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谈谈在国学朗读教学中的具体做法,与同仁商榷,旨在进一步提高国学教学质量。
一、国学经典朗读的重要意义
什么是朗读?朗读就是读者根据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声音读出来,再现作者的感情、场景、人物形象。
朗读不仅可以通过语言表达,还可以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辅助声音表达感情。朗读与有声音的阅读并非一个概念,有声音的阅读如果没有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并非朗读,只有有声音、有韵律地表达作者感情的阅读才是朗读。
朗读是学习语言必经的途径,回顾我们祖先学习语言,把《三字经》《增广贤文》《弟子规》通过反复朗读,直到背诵得滚瓜烂熟。古代私塾幼童朗读古文抑扬顿挫,富有节律感、韵律感,摇头摆腮,余味无穷,在内心深处与作者产生了共鸣。正因为他们大量朗读,积累了丰富的语言,典故、格言、经典词句深深烙印在他们的记忆中,交流与写作左右逢源,信手拈来。我国文学大师余秋雨在幼年朗读了很多国学经典著作,连《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中的很多章节都能够倒背如流,古文功底深厚,为他后来成为文学大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国学经典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语感是什么?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语感是一种经验色彩很浓的能力,其中牵涉到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心理经验、情感经验,包含着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联想能力等诸多因素。学生语感好了可以直观判断语言的正误,勿需死记硬背繁琐的语法规则。语感需要长期朗读才能养成,需要朗读积淀、心灵感悟、透彻理解、熟练表达。有位学生读到“一石击破水中天”,看到一幅画面说道“一篙裁破江中水”,这就是良好语感带来的显著效果。特别是小学生语感直观强,喜欢诵读琅琅上口的文章,容易记忆,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
朗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远大的理想。国学经典承载着厚重的道德精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弟子规》道“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教育学生尊重父母,遵听父母的教育;《大学》中有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教育学生修身树德,树立以天下为公的远大理想,培养道济天下的情怀。
二、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
习惯就是长期从事学习与生活形成自动化、程序化、高效化的行为模式。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在朗读教学中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就会自觉、主动地进行朗读,无需教师督促,朗读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部分,就如口渴要喝水、饥饿要吃饭一样。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方法培养学生习惯:
1.初读整体感知。我引导学生每阅读一篇文章,小声把全文阅读一遍,初步感知文章的感情基调、文章的语言色彩、使用的表达手法、文章的起承转合,遇到陌生的字、词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把字音读准。例如教学《美丽的大兴安岭》,这课就是按照春夏秋冬的景色来写的,展示了美景如画的大兴安岭,赞美是全文的感情基调,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一定要表达出作者的赞美之情,在朗读中全方位展示这一情感,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语言服务于这一表达方式。
2.在督促中矫正学生朗读。在教学中,学生开始朗读肯定有错字、漏字的地方,教师要督促检查,有不妥的地方及时纠正,特别是文章语气,声音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开始学生只管读出声音,这是朗读中最大的缺点,为了纠正这一不良习惯,我发给学生朗读课件,自己听,细心品位、感悟视频中的朗读技巧,逐步养成有感情朗读的习惯,要求把课文反复朗读、反复比较,找出与课件朗读的差异,在差异处下功夫。
三、优化阅读方法,突出朗读效果
1.课本剧升华阅读能力。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活化、深化、强化课文内容,让课本在学生的内心再次加工、再次酝酿,将课文中的角色再现出来,我指导学生编写课本剧。编好后,要反复揣摩课本人物的思想、语言和内心活动,通过自己的口头语言和身态语言展现人物的思想。学生喜欢在话剧中感悟课文内容,也相当投入,更好地把握了课本角色的心理、语言、神态。我在教学《陶罐与铁罐》时,分别教学生扮演铁罐和陶罐,反复朗读课文,学会铁罐傲慢的语气、不可一世的态度和陶罐谦逊和蔼忍让的态度。学生为了表现铁罐傲慢,坐在椅子上,双手叉腰,双脚放到桌子上,表演得十分到位,获得了热烈的掌声,在表演的过程中升华了朗读。
2.制作朗读磁带。在教学中,为了鼓励学生朗读,为了更好地比较自己的朗读水平,我们要求学生认真朗读课文并录像,要求学生全面地展示朗读风采,自由发挥。很多学生听说让录像朗读,非常兴奋,就如要录制节目一样重视,在朗读前邀请老师和家长参与指导,对着镜子朗读,看看自己的发音口型是否正确,要求家长给自己事先录制视频资料,不断修改,力争在朗读时进入最佳的竞技状态。学生看着自己的视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随时欣赏朗读风采,更重要的是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论文作者:陈勇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20年1月总第2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1
标签:学生论文; 国学论文; 语感论文; 语言论文; 经典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课文论文; 《教育学》2020年1月总第2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