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分包与精细化管理论文_李忠原

浅谈工程分包与精细化管理论文_李忠原

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53000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工程市场得到飞速发展,尤其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国各地都在轰轰烈烈的开展工程建设,同时建筑企业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而逐渐改变经营模式。在此过程中劳务分包、专业化分包队伍更能适应现阶段市场的需求。本文旨在通过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有效的施工管理方法的使用,实现在分包模式下工程管理的精细化管理。进而达到降本增效之目的。

关键词:劳务分包;专业分包;精细化;管理

目前建筑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我们的施工企业如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需要我们每一位施工人员的不懈努力和思考。分包模式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把企业的包袱抛出去,更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是怎样才能够让我们的企业更加有效的转变管理模式,通过分包过程实现企业先进管理经验及企业文化的推行和承载。我们在施工管理过程的不断实践与总结,初步形成了一些在分包管理模式下实行精细化管理的一些思想与方法。

一、完善项目考核制度

制度通俗来讲就是企业内部的 “法律”是企业规范运行的重要方式,好的制度就好像管道一样,不管里面流的是水还是油,只要进了管道就会按照管道的方向流到目的地,这就是制度的约束力和制度的明确性。

目前许多施工企业在分包管理模式下存在“隔衣挠痒”的被动的工作局面,虽然在现有施工过程中许多施工企业早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分包合同中也明确指出对工作不予以配合的人员享有“更换” 的权利,但是即使这样也往往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致使此条款流于形式,因此项目建立针对分包商的约束机制就显得更为重要,我认为在确保“更换权利”的前提下,我们的管理必须将对分包的管理纳入其中,并在承包价格中留有考核其管理成效的份额(在签订分包合同之前,把项目部对其管理人员的考核纳入到合同总价中,并占有一些独立的份额,通过项目部对分包管理人员的考核,最终确定这部分管理费用的支付。)要想把项目部的要求彻底的贯彻下去,就必须对分包的管理人员进行对口的管理以及层层的考核(事事责任到人)。把责任落实到人,制定详细内部操作标准。执行奖罚制度,实行班组与分包单位对口管理人员的整体考核测评,并以奖励为主。

二、提升我们的施工管理水平。

施工管理工作是我们分包管理的基本任务,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管理过程中我们要和不同接口进行工作的有效沟通,信息交流。和工人以及管理人员真诚、平等、有效的沟通,避免官僚主义的作风,带着解决问题的思路去办事情,进行人性化以及制度化相结合的考核,在执行制度的同时应彰显人性化,制度本身就是为效益服务,刻板的执行制度不考虑人的感受,不但失去了制定制度的意义,而且还会使我们的制度起不到提高效益的作用。

三、健全项目技术管理与检查制度

1、技术交底与纸板技术交底相结合

技术交底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结合行业标准制定的项目施工标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它使参与施工活动的每一个技术人员,明确本工程的特定施工条件、施工组织、具体技术要求和有针对性的关键技术措施,系统掌握工程施工过程全貌和施工的关键都位。使参与工程施工操作每一个工人,通过技术交底,了解自己所要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工作内容,操作方法、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做到施工操作人员任务明确,心中有数达到有序地施工,以减少各种质量通病,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

2、建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检查体系,

施工过程中的检查体系直接关系到项目质量,是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健全的施工过程检查体系很好的规避了项目质量风险。并能使项目各项工程可追溯,为我们日后工作积累经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建立项目内部质检制度,所有工序施工置于内部质检的监控下实施,并对每道工序实行“自检、互检、专检”制度。

●各工长及现场技术人员向内部质检报送工序检查单,由内部质检员检查验收并签字负责。

●内部质检员向甲方现场施工员报送工序检查单并配合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检查。

●定期报告工程质量检查结果,并协助施工班组提出质量保证措施。

●对检查不合格的工程具有质量否决权,根据实际情况对责任单位和个人进行相应处罚,并责令限期改正。

●提名表彰和奖励质量先进工作者。

3、QSHE计划的制定

制定切实可行的QSHE计划 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或者说做事不能够未雨绸缪的话,那么我们的管理就失去意义。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工人,我们必须调整好大的施工节奏,调整好阶段目标,让大家都富有节奏感、成就感和自信心。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盲目的督促而没有明确的目标,我们的管理或者工人会感到无所适从进而觉得公司或者项目管理的混乱,最终会丧失对项目以及公司的信任。所以一定要通过一个切合实际的QSHE计划来推行。

4、确定层层结算制度,规范审批流程。

完善项目部管理团队与组织结构,明确层层结算制度,规范审批流程。对于分包管理方需要我们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断的给予指导、纠偏。对于屡次不能达到项目要求的分包管理人员或者工人给予处罚或者淘汰,要让他们时时感觉到怎样做才能拿到更多奖励,怎样做会使自己的劳动成果受损。通过制定层层结算的方法,告知他们近期有效的劳动成果。对于做的不好的我们进行指导、纠正,对于做的好的也要抓典型,给我们的工人树立榜样。

四、明确我们项目重点

项目部以及公司的有关的部门共同认真做好合同分析,把握好与甲方以及分包方的合同,把其中的重点内容以及控制重点在合同分析中要得到充分的体现。并把合同分析中的任务逐一分解到各个相关的部门,通过周工作计划以及月工作计划等方式对合同执行中的问题以及任务目标不断的去分解直至解决,最终达到项目的高效精细化的管理。

五、紧抓项目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就是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活动。通过对安全生产因素的具体控制,使不安全的行为状态减少或消除,不引发事故,从而保证工程项目的正常运行。管理方法和手段是对生产各个过程状态进行有效的约束和控制,安全责任落实到人,责任管理实施到位,安全教育牢记于心,安全检查常抓不懈。

强化文明施工管理对做好文明项目管理也至关重要,首先要健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对工程项目中现场各个方面常抓文明施工的细节。开展文明工程、文明施工竞赛活动,要做到有安排、有检查、有考评、有奖惩。

六、积极发挥企业文化效力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

因此企业文化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标杆,它指引着我们项目的每一位员工,是企业全体职工的精神财富。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制度化与人性化应该齐头并进,既让我们的员工以及工人公司、企业感到有安全感和归属感,也要让他们自觉自愿在公司提供平台上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在这种优势企业管理环境下推行项目管理过程的目标控制,首先要制定一个大家心里预期的目标,并把它分解到各个时期中(通过我们的有效评估制定一个合理的阶段性工作目标),然后通过项目部的管理人员的精诚合作,共同努力,使得既能够实现目标,而且也能够得到一定的认可以及物质奖励,进而实现企业文化与我们的目标控制的有效结合,有效的发挥施工企业文化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的软实力。

七、结束语

关于工程精细化管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我们永远在学习的路上,我们需要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项目制度的建设,并通过不断的实践实现我们制度的高效运转。本文是我在施工过程中总结的一些管理方法和理念,不足之处希望批评指正。

论文作者:李忠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  ;  ;  ;  ;  ;  ;  ;  

浅谈工程分包与精细化管理论文_李忠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