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结合中医护理干预对中风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影响效果分析论文_张婷婷

针灸结合中医护理干预对中风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影响效果分析论文_张婷婷

摘要:脑中风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且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及生命。中风发病后,即是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仍会留有一些后遗症,其中吞咽障碍即是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据报道,在中风急性期,其发病率可高达41%,而在慢性期的发病率则为16%。吞咽障碍的存在会给患者造成诸多不适,如呼吸困难、营养不良、脱水、吸入性肺炎等,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因此需要给予积极的干预。近年来笔者将针灸疗法结合中医护理应用于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干预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中风;吞咽困难;针灸;中医护理;效果分析

1整体观念联合局部治疗,谨守“调神”

1.1治疗原则的确立

形神一体观是整体观念中的重要内容。《灵枢·天年》:“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神”是人的生命构成基础。《本草纲目》云:“脑为元神之府……人之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则头为之倾,九窍为之不利”,“神”是人的一切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石学敏院士认为,中风病病位在脑,系肝阳、痰浊、瘀血等蒙蔽清窍而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关窍痹阻”所致。整套针法以醒脑开窍针法主穴为基础,首先针刺,先调其神,继而针刺少阳经穴,通关开窍,形与神俱,则病邪自愈。

1.2选穴的理论基础

通关利窍针法以阴经、督脉醒脑调神,局部少阳经穴通关利窍,选用内关、水沟、三阴交,配以风池、翳风、完骨。《医学衷中参西录》云:“人之神在脑,心脑息息相通”,内关为心包经络穴,通于阴维脉,可调畅心神,通利关窍。水沟为督脉与六阳经的交会穴,督脉入络脑,总督全身之阳,而脑为“真气之所聚”。水沟穴在中风病急性期可起到“醒”的作用,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可起到“调神”作用。《类证治裁》云:“舌为心脾肝肾四经所系,邪中其经,则痰涎闭其脉道,舌机不掉”。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肝经“上入颃颡”,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肾经“循喉咙,夹舌本”,针之能补益肝肾,养脑充髓,通利关窍。

风池、翳风、完骨均为少阳经穴,三焦为中清之腑,可引道阴阳,开通闭塞。翳风为手足少阳之会,《明堂》载其“主耳鸣、耳聋,口眼斜,脱颔颊肿,口噤不开,不能言……”。《灵枢·经脉》载足少阳胆经“是动则病,耳聋,浑浑潡潡,噫肿,喉痹……”,《灵枢·经别》云:“足少阳之正……上贯心,以上挟咽……”。风池为足少阳、阳维之会,《类经图翼》云:“风池治中风不语”。完骨为足少阳、太阳之会,《明堂》载其“主喉痹齿龋,口眼喎斜……”。此三穴遵循局部取穴、同名经配穴原则,处方精良,可治疗咽之所苦。

2资料和方法

2.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2月在我医院针灸科接受针灸治疗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共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及对照组43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23例,年龄47岁~69岁,平均(57.69±5.12)岁,病程20天~3个月,平均(1.63±0.71)个月;对照组中男22例,女21例,年龄48岁~70岁,平均(57.18±5.27)岁,病程18天~3个月,平均(1.65±0.70)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治疗方案

全部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方案,同时配合针灸可医生进行针灸治疗,主要穴位有天突、风池、翳风、廉泉、金津、玉液等,或针刺、或艾灸,在治疗的同时,护士实施护理干预。

3护理方法

3.1对照组

按照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如创造舒适的病房,使患者感受到温暖,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详细记录;指导患者合理进行,以优质高蛋白、高纤维素、维生素的食物为主,注意低盐、低脂饮食,保证营养的均衡丰富,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提高;帮助患者进行常规的吞咽功能锻炼,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做好患者的用药护理工作,给予用药指导,避免出现用药错误,或误服、漏服等不良事件。

3.2观察组

在对照组护理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再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3.2.1饮食调护

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做好辨证施膳护理。本病起病急,多有肝阳亢盛、痰热内盛所致,故而应指导患者忌食辛辣、刺激、油腻性食物,避免加重病情,同时又可选择陈皮、甘草、菊花等制成药茶饮用;而部分患者存在肾阴不足,此类患者可多摄入一些枸杞子、黑芝麻等,以补肾滋阴;而对于气虚血瘀者,可选择黄芪、蜂蜜、大枣、山药、薏苡仁、山楂等制成药粥、药茶食用,有利于补气活血通络。

3.2.2情志干预

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情绪问题较为明显,如悲观、厌世、失望、抑郁、焦虑、急躁等,对病情的改善造成不利的影响。护士应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明确患者的心理问题、性格特点等,给予针对性的情志干预,充分发挥中医情志干预的优势,采用多种情志干预方法,如音乐法、移情法、疏导法、情志相胜法等,确保患者情绪的稳定。

4结果

4.1疗效评价标准

(1)显效:无吞咽障碍,洼田饮水试验1级。(2)有效:吞咽障碍明显好转,洼田饮水试验2级。(3)无效:吞咽障碍无改善,洼田饮水试验≥3级。

4.2两组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29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9.0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5小结

中医认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归于“中风”“喑痱”范畴。心窍开于舌,脑属元神之府,主舌窍运化;足太阴、少阴及手少阴经均与舌相连,故受损后痰浊、血瘀等易上犯脑络而致舌窍失灵,发为吞咽功能症状。

通关利窍针刺法的创立结合了传统针灸学取穴与解剖学、神经定位学理论。杜宇征主任认为,通关利窍针刺法治疗吞咽障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关键因素:一是治神的整体观念和局部治疗相结合,针刺穴位有先后缓急之分。二是针刺手法量学操作需规范,刺激量需达到。三是强调早期治疗,针刺介入时间越早,收效愈好。四是要从病程、病性角度分清吞咽障碍的轻重。从病性来讲,真性延髓麻痹要较假性延髓麻痹重。从病程来讲,中风1月以后的吞咽障碍为重。对于难治性的中风病慢性期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针刺翳风、风池、完骨三穴时,刺激量则要更大,正应“气至病所,病深则刺深”原则。

综上可见,正对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在给予针刺、艾灸、基础治疗,以及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再配合护士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效果满意,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左扁头,邵义泽.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及针灸治疗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210-211.

[2]田闪,徐邵红,胡瑞萍,等.认知功能训练对脑损伤后吞咽功能障碍并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改善程度的影响[J].上海医药,2017,38(13):17-21.

[3]窦祖林.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4-56.

[4]王文刚,张惠利,李淮安.三部开窍利咽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7):1242-1244.

[5]刘喜悦.针灸与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1):170-172.

论文作者:张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7

标签:;  ;  ;  ;  ;  ;  ;  ;  

针灸结合中医护理干预对中风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影响效果分析论文_张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