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 分析评价颅脑损伤患者采取手术室护理对术后康复及院内感染(简称“院感”)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本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4例颅脑损伤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平均为4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手术室综合护理方法,进一步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1)在术后康复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在术后院感总发生率上,观察组为4.76%,与对照组的30.95%比较明显更低(P<0.05)。结论 手术室综合护理方法的应用,能够促进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并降低院感发生率;因此,值得采纳及使用。
【关键词】手术室综合护理;颅脑损伤;术后康复;院感发生率;影响
颅脑损伤,为神经外科常见外伤之一,主要由交通事故、高处坠落以及失足跌倒等影响而发病。在临床中,颅脑损伤患者主要的表现包括:精神障碍、脑水肿及脑疝等[1]。手术是治疗颅脑损伤的常规用方法,为了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速度,需配合有效的护理方法。本次重点分析评价手术室综合护理在其中的应用效果,具体的研究成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一共纳入我院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4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均经头颅CT及其他影像学检查确诊,均知情签署相关医治同意书,且满足各项手术指征条件,排除原发性精神障碍、存在手术禁忌征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42例,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分布在21-63岁,年龄均值为(46.8±1.3)岁;致病因素:交通事故伤13例、高处坠落伤11例、失足跌倒伤8例、火器伤7例、其他伤3例。对照组42例,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分布在22-61岁,年龄均值为(46.9±1.2)岁;致病因素:交通事故伤14例、高处坠落伤10例、失足跌倒伤8例、火器伤7例、其他伤3例。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的意义。
1.2方法
本次对照组患者基于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即严格按照神经外科常规护理流程执行相应的护理工作,并处理好护理期间出现的问题,确保护理工作顺利、有序进行。观察组患者基于围手术期采取综合护理方法,具体包括:轮脑
(1)及时构建围手术期护理小组。在手术室科室内部及时构建围手术期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主管护师、护师、责任护士、护士以及其他相关护理工作人员,由小组成员共同分析、讨论,结合本组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护理计划方案,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及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为导向,加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
(2)术前护理方法。在手术之前,认真评估患者病情状态、生命体征,包括:面部表情、损伤部情况、血压、脉搏、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加强患者及家属术前宣教工作,普及疾病、注意事项相关知识,消除患者及家属心理疑虑,避免纠纷的发生。此外,做好患者术前心理疏导工作,在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的基础上,针对患者常见的焦虑、抑郁心理及时疏导,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工作的开展。
(3)术中护理方法。为患者构建安静、舒适的手术室环境,确保各项手术器械、药物准备就位,及时疏导患者在术中的心理状态,使患者能够配合手术的开展。协助患者行正确、舒适手术体位,确保固定带松紧适度,增强患者舒适感,避免皮肤损伤及神经损伤的出现。护理人员配合术者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手术感染的发生。
(4)术后护理方法。术后及时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一旦有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对症处理;并及时疏导患者术后不良心理;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起到预防感染的作用;并控制探访的人数和时间,避免患者发生术后交叉感染。指导患者术后注意睡眠休息,合理饮食,确保饮食的健康营养;根据患者病情恢复,制定合理、科学的康复训练方案,达到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的作用。
1.3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时间及院内发生情况,其中院内发生情况统计其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处理数据,其中术后康复时间属于计量数据,使用()表示,并用t检验;院感发生率属于计数数据,用百分率(%)表示,并用χ2检验;此外,P<0.05表示两组数据具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康复时间比较
在术后康复时间方面,观察组为(13.78±1.13)d,对照组为(21.89±1.15)d;由数据可知,观察组术后康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t=6.238,P<0.05)。
2.2两组在院感发生情况方面的比较
在术后院感总发生率上,观察组为4.76%,与对照组的30.95%比较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在院感发生情况方面的比较[n(%)]
3.讨论
颅脑损伤,作为精神外科常见的外伤疾病之一,该类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精神障碍、脑水肿以及脑疝等。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颅脑损伤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存质量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2-3]。因此,有必要做好颅脑损伤患者医护干预工作。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针对颅脑损伤患者重点提到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的应用,即在构建手术室护理小组的基础上,围绕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三个时间段加强护理干预。结果显示,本次实施手术室综合护理方法的观察组,在术后康复时间方面明短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术后院感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95%;从中可知,手术室综合护理方法的应用具备可行性及有效性。此外,近年来,国内有学者表示手术室护理能促进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康复速度,且可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其发生率仅为3.33%;本次得出了与之较为显示的研究成果[4-5]。本人认为,相关护理工作人员还有必要注重自身护理能力水平的提升,做好围手术期术者的配合工作,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及心理疏导,若患者村咋异常问题,及时告知医生,并协助做好医护处理工作,以此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并且,还有必要尊重患者,以和蔼、礼貌的态度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
综上所述:手术室综合护理方法的应用,能够促进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并降低院感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纳及使用。
参考文献:
[1]龚春华.手术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2):1660-1661.
[2]董小章,赵莉,舒粉宁,郭宁.手术室护理对减少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干预效果[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26(S2):182-183.
[3]彭敬,王家红,费广梅.手术室护理路径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效果的观察[J].大医生,2018,3(Z2):244-245.
[4]孟广会.探讨手术室护理对于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25(10):113-115.
[5]刘继敏.手术室护理路径在急诊颅脑外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系统医学,2018,3(18):166-168.
论文作者:张小强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8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颅脑论文; 手术室论文; 损伤论文; 发生率论文; 方法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9期论文;